CN203118844U -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8844U
CN203118844U CN 201220745597 CN201220745597U CN203118844U CN 203118844 U CN203118844 U CN 203118844U CN 201220745597 CN201220745597 CN 201220745597 CN 201220745597 U CN201220745597 U CN 201220745597U CN 203118844 U CN203118844 U CN 203118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guide plate
clasp
carriage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455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淼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7455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8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8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8844U/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9577 priority patent/WO2014101682A1/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1/00Air-break switches for high tension without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1/02Details
    • H01H31/04Interlock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38Plug-and-socket contact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触头组件,该搭扣机构包括设置于阴触头和阳触头中的一个上的挂钩和设置于所述阴触头和阳触头中的另一个上的搭扣机构,所述搭扣机构包括导引板,该导引板设置有配合部,在所述阴触头和所述阳触头合闸过程中,所述挂钩与所述导引板上的配合部配合,由此依靠所述挂钩和所述导引板之间的相向拉力,促进所述阳触头合入到所述阴触头中。由此,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或者分担合闸过程中所述支柱绝缘子所承受的横向弯矩,由此提高了支柱绝缘子的寿命或者可以避免增加支柱绝缘子的尺寸,降低了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隔离开关领域,并尤其涉及用于隔离开关的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包括该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是电网中常用的电气设备,用于改变电网的运行方式或进行隔离分断。现有的高压隔离开关包括阴触头和阳触头,这两个触头部分分别支撑于支柱绝缘子上,在需要闭合时,通过双方的支柱绝缘子的相向转动,阳触头合入到阴触头中,在断开时执行相反的动作。由此,阴触头和阳触头的分合操作是依靠隔离开关的支柱绝缘子的支撑力实现的,如果触头的接触压力比较大时,触头合入的阻力会增大,导致分合操作时作用在支柱绝缘子上的横向弯矩势必会增大,严重时会发生支柱绝缘子折断。
由此,触头中触指的数量和每个触指的接触压力受到支柱绝缘子的强度的限制。为此,在隔离开关设计中,为了提高承载电流的能力,必然会增大支柱绝缘子的直径和重量,这样显然增大了设备的投资且安装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及运行中触头发热故障的困扰,本申请的发明人提出了两步动作的高压隔离开关,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200910211817.2号,该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在该两步动作的高压隔离开关中,首先,在第一步中,通过支柱绝缘子的转动,两侧触头实现无接触压力地合入,然后在第二步中,一侧的支柱绝缘子转动转变成触头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从而实现触头之间的压紧。这种两步动作的隔离开关可以消除在操作过程中对支柱绝缘子产生的横向破坏弯矩,并由此触指数量和接触压力可以提高,来满足大承载电流的需要。但是,由于这种两步操作的隔离开关需要转换机构,导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只能用于重要负荷等级的系统中。
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利用该搭扣装置,可以避免在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支柱绝缘子的破坏性弯矩作用,提高了承载电流,并且避免了支柱绝缘子重量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搭扣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对现有隔离开关进行改造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该搭扣机构包括设置于阴触头和阳触头中的一个上的挂钩和设置于所述阴触头和阳触头中的另一个上的搭扣机构,所述搭扣机构包括导引板,该导引板设置有配合部,在所述阴触头和所述阳触头合闸过程中,所述挂钩与所述导引板上的配合部配合,由此依靠所述挂钩和所述导引板之间的相向拉力,促进所述阳触头合入到所述阴触头中。
由此,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或者分担合闸过程中所述支柱绝缘子所承受的横向弯矩,由此提高了支柱绝缘子的寿命或者可以避免增加支柱绝缘子的尺寸,降低了设备成本。
优选的是,所述搭扣机构包括支撑所述导引板的托架,所述导引板相对于所述托架可弹性偏转。
利用可以弹性偏转的导引板,使得所述挂钩能够更容易与所述导引板的配合部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导引板包括形成圆弧面的导引部分,以将所述挂钩引导到所述配合部
优选的是,所述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导引板内的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导引板的一端设置有小轴,所述小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托架上,还设置有片簧,所述片簧将所述导引板向所述托架弹性偏压。
优选的是,所述搭扣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托架上的轴压板,所述轴压板包括容纳所述小轴的凹口,以将所述小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托架上。
利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导引板更易于相对托架偏转,由此使得挂钩更平顺地与搭扣机构相配合。
优选的是,所述搭扣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上的调整板,在分闸过程中,所述调整板向脱开方向推动所述挂钩。
优选的是,所述托架设置有从其主体垂直伸出的臂,在所述臂的末端形成有钩状部,所述导引板的一端设置有小轴,并且还设置有扭簧,以将所述导引板的小轴偏压在所述钩状部上。
优选的是,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架上,另一端压在所述小轴的轴端上,且所述扭簧的螺旋部分通过销连接到所述导引板上。
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L形板,并且从托架向阴触头或阳触头方向伸出。
可替代的是,所述导引板包括平行延伸的一对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固定有弧形面的导引板,其另一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托架。
可替代的是所述导引板包括一对曲折延伸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圆弧面的导引部分,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托架上。
可替代的是所述托架上还设置有一个弧形柱状凸起,以在所述导引板受拉时起到支撑的作用。
可替代的是,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阴触头上并且由所述阴触头的触指形成。
可替代的是,所述导引板直接固定于所述阳触头的导电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配备有上述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在合闸过程中支柱绝缘子所承受的横向弯矩,由此提高了支柱绝缘子的寿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
优选的是,所述触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阴触头上的卡挡,所述卡挡设置在所述阴触头上与所述搭扣装置相反的一面,以将所述阳触头合入到所述阴触头之内时稳定在合闸位置而不会向分闸方向偏转。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挡包括卡板和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固定到所述阴触头的触指后部上,使得所述卡板能够在向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突出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退出的第二位置之间弹性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卡板包括弧形的前边沿和作为阻挡边的后边沿。
优选的是,所述触指包括开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板通过所述开槽突出到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卡板退回到所述开槽中。
在替代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挡为弹性杆弯折结构,该弹性杆的前端弯曲成弧形曲折,弧形曲折后部折成直弯作为阻挡边,且在所述阻挡边之后的平直的弹性杆固定在触指的后部。
优选的是,所述触指包括开槽,所述弧形曲折和阻挡边能够通过所述开槽突出到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能够退回到所述开槽中。
利用本发明的触头组件,可以克服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搭扣装置与引线会产生不平衡力偶而导致的触头及导电臂偏斜,并且能够将所述触头及导电臂稳定在合闸位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面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更清楚,图中:
图1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2A是沿着图1中的A向看到的搭扣装置的视图;
图2B是示出轴压板的透视图;
图2C是示出导引板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触头组件在闭合之前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触头组件闭合过程中的工作过程的视图;
图5是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B-B方向看到的搭扣装置的视图;
图7是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C向看到的搭扣装置的视图;
图9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12A是示出包括卡挡的图11所示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
图12B是图12A所示的卡挡的透视图;
图12C是示出与卡挡相配合的触指的透视图;以及
图12D是示出卡挡的另一种变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图2A是沿着图1中的A向看到的搭扣装置的视图;图2B是示出轴压板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触头组件在闭合之前的状态的视图;以及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触头组件闭合过程中的工作过程的视图。
如图1所示,触头组件包括阴触头10和阳触头30,阴触头10通过导电臂11支撑于相应的支柱绝缘子(未示出)上,同样阳触头30通过导电臂31支撑于相应的支柱绝缘子(未示出)上。阴触头10包括多个触指13,这些触指13三个为一组,共四组分布于阴触头10的四个侧面上,并且被弹性元件15弹性偏压。为了防尘,通常在阴触头10外侧安装有防尘罩17。在触头组件闭合时,通过阴触头和阳触头的支柱绝缘子的相向旋转,阳触头30从横向侧压入到触指13所围绕的空间内,并由此在弹性元件15的作用下,阴触头10的触指13压在阳触头的外周上,形成导电连接。在阳触头30压入到阴触头10内的过程中,支柱绝缘子将受到横向弯矩,如上所述,这个横向弯矩会对设备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消除或者减小这个横向弯矩,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搭扣装置。如图1所示,搭扣装置50包括设置在阳触头30上的挂钩51以及设置在阴触头10上的搭扣机构52。该挂钩51可以通过安装架33安装到阳触头30的导电臂31上。参照图2A和2B,该搭扣机构52包括:托架521,该托架521利用安装架13固定到阴触头10的导电臂11上;设置在托架521上的导引板523,如图2C所示,该导引板523为长条形,其一端的两侧焊接有小轴525上,而其另一端弯曲成大致弧形,并且在导引板523的纵向上的大部分上形成容纳挂钩51的矩形开口5231;设置在托架521上并压在所述小轴525上的轴压板527,如图2B所示,该轴压板527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到托架521上,并且在其中间部分包括容纳小轴525的轴端的凹口5271,由此将小轴525压在托架521上;固定在托架521上并容纳于导引板523的开口5231中的调整板529;以及固定在托架521上的片簧531,该片簧531的一端固定在托架52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设置成将导引板523朝向所述托架521偏压。
下面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操作方式。
在合闸操作时,随着阴触头和阳触头的支柱绝缘子相向转动,所述阴触头10和阳触头30沿着图3和图4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而彼此靠近,并且如图3所示,在阳触头30合入到阴触头10内之前,设置于所述阳触头30上的挂钩51的前端将与设置在阴触头10上的导引板523接触。随着支柱绝缘子的进一步转动,挂钩51的前端将推动导引板523一个小的角度并在导引板523上滑动,由此克服片簧531的偏压力而推动导引板523围绕小轴525转动,随着挂钩51前端在导引板523上滑动,挂钩51的前端到达导引板523中的开口5231并由此挂入到该开口5231中,由此搭扣装置形成搭扣配合。
在形成搭扣配合之后,参见图4,随着阴触头10和阳触头30进一步沿着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两个触头将以挂钩51和导引板523的扣合位置为支点旋转,并借助于挂钩和导引板的相向拉力使得阳触头30合入阴触头10内,由此,合闸的力将被搭扣装置所分担,减小了支柱绝缘子承受的横向弯矩。
在分闸时,阴触头和阳触头的支柱绝缘子沿着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旋转,由于阴触头的触指对阳触头接触压力形成的咬合力,使操作力增大,此时挂钩51在导引板523的开口5231内偏转,并且与调整板529发生抵触,参见图4中虚线所示,该调整板529对挂钩51产生推力,由此将挂钩推出开口5231,并抵消阴触头和阳触头分离时所增加的操作力,从而促进触头两部分的脱离,以避免操作力的增大。随后,随着支柱绝缘子进一步转动,阴触头10和阳触头30分离,分闸操作完成。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在阴触头和阳触头上设置搭扣装置,可以抵消或分担支柱绝缘子所承受的横向弯矩,使支柱绝缘子只受单纯的扭矩,由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支柱绝缘子受力过大而断裂或者需要增加支柱绝缘子的尺寸的问题。
下面参照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其中,图5示出了配备有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图6示出了在B向看到的搭扣装置的示意图。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图5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类似地包括设置于阳触头的导电臂上的挂钩51以及设置于阴触头10的导电臂上的搭扣机构52。
搭扣机构52包括托架521,该托架521包括从其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垂直向阴触头伸出的两个臂5213,这两个臂平行伸出,并且在其末端弯折而形成钩状部5211。导引板523形成为略带弧形板,并且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其一端一体焊接一个小轴525。该小轴525利用其轴端钩在上述托架521的钩状部5211上。扭簧531的两个分支中的一个固定于托架521上,而另一分支抵靠在小轴525的轴端上,以将该小轴525的轴端压向托架521的钩状部5211,并且扭簧531的螺旋部分通过销子连接于导引板523的大致中间部分上。另外,在托架521上还固定有调整板529,该调整板529呈L形而向阴触头方向伸出。
在合闸时,挂钩51将抵靠在导引板上523上并沿着导引板523滑动,于此同时,小轴525将远离钩状部5211移动,随着挂钩51滑动超过小轴525,挂钩51将钩在小轴525(导引板523的端部)上并且以此为支点,阴触头10和阳触头30合入到一起。在分闸时,随着挂钩51偏转,挂钩51的末端将被调整板529推动而与小轴525(导引板523的端部)分离,随后阴触头10和阳触头30分开,分闸操作完成。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实现抵消或分担支柱绝缘子的横向弯矩的作用。除此之外,第二实施方式的优点还在于导引板523的小轴525与托架521的钩状部5211没有旋转配合,因此,可以防止由于隔离开关用于室外恶劣环境下而造成旋转部分被沙尘等阻涩的问题,因此,提高了搭扣装置的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实现分闸操作,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调整板529形成为L形,但是要理解的是,调整板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在分闸时推开挂钩51的作用即可,因此,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整板,并且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L形调整板也可以类似地应用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下面将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7和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图7示出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触头组件的侧视图,而图8是图7中C方向上的示出搭扣装置的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图7所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搭扣机构进行了简化。该搭扣机构主要包括托架521和导引板523。如图7所示,所述导引板523由并列的一对杆5233以及焊接在双杆5233前端的弧形板状5235构成,由此在它们之间形成开口5231。所述一对杆5233为弹性杆状,并且在杆5233的后端形成一个90°弯折,并且在弯折部焊接固定板5237,由此通过螺栓将固定板5237固定在托架521上。托架521前端设置有调整板529。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导引板523紧贴在托架521外面并具有弹性。当触头相合时,其挂钩51碰触搭接在导引板523上,并使导引板偏开一个小角度以将挂钩导入到导引板523的开口5231内。从而使挂钩51与搭扣机构勾连。其余部分的结构及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和第五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这种搭扣装置适用于较低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
对于较低电压等级的隔离开关,其导电臂较短,触头转动半径小,其挂点的偏距较小,因此无法设置挂钩。
如图9所示,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中,挂钩通过一个较长的阴触头的触指13来代替,搭扣机构52安装到阳触头30的导电臂31上,并且结构基本上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该实施例的特点是结构更简单,但挂钩的长度无法调整。只能以通过调整搭扣板来实现。
在将挂钩向搭扣板一侧调整到适当位置时,由于触头“分”和“合”动作时,挂钩几乎沿着导引板划过而不与导引板接触。考虑到这种情况,如图10所示,在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搭扣机构中,导引板523被设计成固定的板状,中间开有方孔,前端可以设有一个弧形,直接固定在阳触头30的导电臂31上。其他结构作用原理与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这种固定结构的搭扣机构加工制作简单,省去了托架部分,但是由于调整角度和范围较小,这对于安装在室内的户外隔离开关,或不受环境影响的隔离开关是适合的。
在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由于搭扣机构的导引板需要有足够的弹性和结构强度,也就是说弹力不能超过限制,但是由于触头合入时的牵拉力量较大,及其它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要求导引板的强度应足够大,鉴于此,导引板的弹性杆的直径不宜小于限值,此时为了满足弹性要求,杆件长度势必加大,但为了使搭扣机构与触头部件尺寸的适当配合,在如图11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导引板的一对弹性杆5233通过两个U型曲折,延伸致托架521内侧并固定,所述弹性杆5233的另一端与圆弧面的导引部分焊接在一起构成导引板523的开口,以与挂钩51配合动作,所述导引板紧贴在托架的一边。在托架的另一端设置一个弧面的柱状凸起5215,以使导引板的弹性杆5233受到拉力时支撑在此柱状凸起5215的部位,由此使导引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且便于与触头部件的安装配合。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搭扣装置中,挂钩51形成在阴触头上,并且其结构和作用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的相同,其托架上设置有调整板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在此均不再赘述。利用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于户外环境的恶劣影响。
根据触头结构尺寸配合的要求,所述的挂钩51可以设在阳触头一侧;搭扣机构52则设在阴触头一侧,反之亦可。
在隔离开关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风力或其他外力会通过隔离开关两侧的接线板及引线,产生方向相背的力作用在隔离开关两侧支柱绝缘子上;隔离开关通过搭扣装置使触头两部分合入后,挂钩的牵拉作用不会使触头直接沿轴线脱离,显然搭扣装置受到的拉力作用与引线板的张力作用并不在同一个直线上(引线张力在导电臂轴线上),因此引线的张力作用和搭扣装置挂钩的牵拉作用分别在两侧支柱转轴处形成两个不平衡力偶,这个力偶有使两侧导电臂向分闸的方向摆动的趋势,由此使两侧导电臂在合闸时发生向分闸方向的偏斜现象。
为了解决此问题,使两侧导电臂稳定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有必要采取措施。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阴触头上设置有卡挡,下面,借助于图11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并参照图12A至图12C,详细描述设置在阴触头内的卡挡。
如图12A所示,卡挡55设置在阴触头的触指13的后部上,且该触指优选为与设置有搭扣装置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触指13。如图12B所示,该卡挡55包括一个或两个卡板552以及与卡板552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触指上的板状的弹簧片551。所述卡板552沿着与所述弹簧片551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端包括呈弧形的边沿,且在后端的边沿被截成一个阻挡边553。所述弹簧片551上设置有孔,以将整个卡挡固定到触指上。
在图12B中,包括两个卡板552,这两个卡板552可以如下形成,即:在卡挡55的前端设有一个U形曲折的部分,所述U型曲折的两翼形成两个卡板552。如图12A、12B和12C所示,在触指13之间设置有开缝,在卡挡的弹簧片551固定在触指后部时,所述卡板分别穿过该开缝,使得卡板的阻挡边553向触指开口内的露出。
当然,上述实施例也可以做成单个垂直于弹簧片551的卡板,并在触指中线的前端设置开槽131以穿过所述的卡板。
下面描述上述卡挡的工作方式。当阳触头合入阴触头时,首先阳触头碰触卡板552的弧形边,使得卡挡的弹簧片551弹性变形,卡板552随即退回触指间的开缝间,从而使阳触头继续合入到阴触头中。在阳触头掠过卡板的阻挡边553之后,卡板借助于弹簧片551的弹性弹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利用阻挡边553将阳触头卡住。当导电臂受到不平衡力偶,使阳触头一侧偏位拉出时,阳触头便被卡在卡板的阻挡边553后边,由于此时的不平衡力偶不足以使阳触头产生推力将卡挡的弹簧片颈部曲折变形,从而使阳触头稳定平衡地保持在阴触头内侧。
在分闸时,阳触头与阴触头在导电臂的带动下产生分离动作,由于此时的操作力矩远大于所述的不平衡力偶,因此卡板552的阻挡边553受到阳触头一个较前述更大的推力,使得所述的弹簧片在其与卡板连接的颈部发生弹性变形,卡板逆时针转动,阳触头即失去阻挡并从阴触头开口中脱离。
卡挡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如图12D所示,卡挡也可以采用弹性杆结构,其前端弯曲成弧形曲折,弧形曲折后部折成直弯,其一体的平直的弹性杆固定在触指的后部,使其卡挡的弧形曲折部分能够自由穿越触指上设置的开槽131,从而可实现上述同样的功能。
尽管上面参照第六实施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挡,但是要理解的是,该卡挡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从而实现相同的功能。另外,在上面的描述中,所述卡挡设置在阴触头的触指上,但是,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固定在阴触头的其他构成部件上,例如,固定在防护罩上等。
尽管上面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髓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以及修改各要件之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变化,而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搭扣装置包括设置于阴触头和阳触头中的一个上的挂钩和设置于所述阴触头和阳触头中的另一个上的搭扣机构,所述搭扣机构包括导引板,该导引板设置有配合部,在所述阴触头和所述阳触头合闸过程中,所述挂钩与所述导引板上的配合部配合,由此依靠所述挂钩和所述导引板之间的相向拉力,促进所述阳触头合入到所述阴触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机构包括支撑所述导引板的托架,所述导引板相对于所述托架可弹性偏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包括形成圆弧面的导引部分,以将所述挂钩引导到所述配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形成在所述导引板内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的一端设置有小轴,所述小轴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托架上,还设置有片簧,所述片簧将所述导引板向所述托架弹性偏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设置有从其主体垂直伸出的臂,在所述臂的末端形成有钩状部,所述导引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小轴状,以挂在所述托架伸出的臂内,并且在中部还设置有扭簧,以将所述导引板的小轴偏压在所述钩状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是设置有所述小轴的所述导引板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架上,另一端压在所述小轴的轴端上,且所述扭簧的螺旋部分通过固定销连接到所述导引板两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包括平行延伸的一对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固定有弧形面的导引部分,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托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所述一对弹性杆和所述导引部分形成的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阴触头上并且由所述阴触头的触指形成。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包括一对曲折延伸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圆弧面的导引部分,所述弹性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托架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的配合部为所述一对弹性杆和所述导引部分在其结合处形成的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柱状凸起,以在所述导引板受拉时支撑所述弹性杆的曲折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板直接固定于所述阳触头的导电臂上。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托架上的调整板,在分闸过程中,所述调整板向脱开方向推动所述挂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板为L形板,并且从托架向阴触头或阳触头方向伸出。 
18.如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机构设置在阳触头上,而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阴触头上。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搭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机构设置在阳触头上,而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阴触头上。 
20.一种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组件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搭扣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阴触头上的卡挡,所述卡挡设置在所述阴触头上与所述搭扣装置相反的一面,以将所述阳触头合入到所述阴触头之内时稳定在合闸位置而不会向分闸方向偏转。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挡包括卡板和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固定到所述阴触头的触指后部上,使得所述卡板能够在向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突出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退出的第二位置之间弹性移动。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包括弧形 的前边沿和作为阻挡边的后边沿。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包括开槽,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板通过所述开槽突出到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卡板退回到所述开槽中。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挡为弹性杆弯折结构,该弹性杆的前端弯曲成弧形曲折,弧形曲折后部折成直弯作为阻挡边,且在所述阻挡边之后的平直的弹性杆固定在触指的后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包括开槽,所述弧形曲折和阻挡边能够通过所述开槽突出到所述触指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能够退回到所述开槽中。 
CN 201220745597 2012-12-31 2012-12-31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8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5597 CN203118844U (zh) 2012-12-31 2012-12-31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PCT/CN2013/089577 WO2014101682A1 (zh) 2012-12-31 2013-12-16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5597 CN203118844U (zh) 2012-12-31 2012-12-31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8844U true CN203118844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45597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18844U (zh) 2012-12-31 2012-12-31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18844U (zh)
WO (1) WO20141016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682A1 (zh) * 2012-12-31 2014-07-03 Yan Miaojiang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1117B1 (en) * 2006-11-06 2008-04-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re-staging and final staging contact configurations
CN201655562U (zh) * 2009-09-03 2010-11-24 闫淼江 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
CN201601033U (zh) * 2009-09-03 2010-10-06 闫淼江 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指形触头组件
US8388374B2 (en) * 2011-04-12 2013-03-05 Amphenol Corporation Coupl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205633U (zh) * 2011-08-24 2012-04-25 闫淼江 阴触头及包括该阴触头的断口组件
CN203118844U (zh) * 2012-12-31 2013-08-07 闫淼江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682A1 (zh) * 2012-12-31 2014-07-03 Yan Miaojiang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1682A1 (zh)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3908B (zh) 弹簧接线端子及导体连接单元
CN101373687B (zh) 具备自动解除连接机构的电路断路器
CN201134363Y (zh) 隔离开关静触头组件
CN205789801U (zh) 断路器的脱扣结构
CN208157335U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03118844U (zh) 触头组件的搭扣装置以及该触头组件
CN101661848A (zh) 隔离开关的触头组件
CN204577267U (zh) 中性极重叠转换机构及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108417459A (zh) 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102254755A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01521184U (zh) 一种铰链
CN102891020A (zh) 一种低压隔离开关装置
CN107170651A (zh) 断路器的转轴装置
CN203380309U (zh) 共轭凸轮往复拉动铗座摇臂机构
CN203950738U (zh) 一种新型磁性接近开关
CN203164206U (zh) 一种故障指示器自动卡线装置
MX2014009566A (es) Aparato interruptor electrico y ensamblaje de apertura para el mismo.
CN203562372U (zh) 接触器分闸机构
CN201302942Y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导电回路触指结构
CN113035632B (zh) 断路器及其电阻断口传动结构
CN208753242U (zh) N极压力补偿装置
CN205362252U (zh) 张力架
CN103466077A (zh) 一种滚轮触发装置
CN209388934U (zh) 一种轴旋转助力装置
CN205542633U (zh) 断路器的转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