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07455U -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07455U
CN203107455U CN 201320167900 CN201320167900U CN203107455U CN 203107455 U CN203107455 U CN 203107455U CN 201320167900 CN201320167900 CN 201320167900 CN 201320167900 U CN201320167900 U CN 201320167900U CN 203107455 U CN203107455 U CN 203107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box
gas
valve
gasba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679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高贤
周道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6790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07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07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074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装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包括药盒本体及盒盖,药盒本体上设有气囊袋、充有压缩空气的充气瓶以及设于充气瓶上的开关,开关控制充气瓶向气囊袋充气,所述气囊袋内设有若干腔体,腔体与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该救生药盒在药盒本体上设置由若干腔体构成的气囊袋,且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当实施救生时,气囊袋的其中一部分被刺破,刺破口所在腔体的空气泄漏,此时由于两端的空气气压大于漏气腔体的气压,同时由于单向排气阀的设置,漏气腔体两边的腔体只有一边腔体的气体泄漏、另一边腔体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导致整个气囊袋漏气,还能使救生药盒保持一定的浮力以水面供给药品。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装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背景技术
随着水上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乘船或水上作业的人员越来越多,水上事故时有发生。救生药盒作为应急救生工具,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救生圈作为水中安全器具,需要预先充气后才能使用。由于它体积庞大,携带很不方便,不可能每个乘客佩带一只,一旦发生事故时就难以及时发放给乘客、发挥其救生作用,同时在一些潜水救人、水下捞物等场所也难以发挥作用。而且,特别是在士兵出行或执行任务时,体积较大的救生圈也不方便携带。
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9988U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圈,由气体发生器和环形气袋构成。而气体发生器是由带端盖的储液室、充气阀、密封圈、自锁弹簧;注液阀、密封圈及复位弹簧构成。环形气袋的外表面附有至少一个长条状硬质纤维按扣,在环形气袋被充气之前,该水上救生圈能束紧在使用者的腰部。这种水上救生圈安全可靠,不会因为误动作而触动充气部件。但是这种救生圈的结构复杂,浮力小,使用性能低,一旦不小心刺破了救生圈的任一部分,都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漏气失去浮力。同时,在使用现有的水上救生圈实施救生时,有时被救者受伤了需要用到的药品,也无法供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在药盒本体上设置由若干腔体构成的气囊袋,且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防止了气囊袋任一部分被刺破时导致整个漏气而使救生药盒失去浮力,无法浮于水面供给药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包括药盒本体及盒盖,所述药盒本体上设有气囊袋、充有压缩空气的充气瓶以及设于充气瓶上的开关,开关控制充气瓶向气囊袋充气,所述气囊袋内设有若干腔体,所述腔体与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该救生药盒在药盒本体上设置由若干腔体构成的气囊袋,且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当实施救生时,按压开关,使充气瓶内的压缩空气充入气囊袋,此时气囊袋迅速充满膨胀,使用过程中,若气囊袋的其中一部分被刺破,刺破口所在腔体的空气泄漏,此时由于两端的空气气压大于漏气腔体的气压,同时由于单向排气阀的设置,漏气腔体两边的腔体只有一边腔体的气体泄漏、另一边腔体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导致整个气囊袋漏气,还能使救生药盒保持一定的浮力以水面供给药品。该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气囊袋任一部分被刺破时导致整个漏气而使救生药盒失去浮力,能基本保证药盒浮于水面供给药品。
上述方案中,所述单向排气阀包括设有开口的阀座、阀盖、阀片以及弹性结构,所述阀座呈碗状固定于腔体与腔体连接处,阀盖设置于阀座内,所述阀片及弹性结构依次设置于阀座开口与阀盖之间。单向排气阀的结构简单,当单向排气阀两端的压力不同时,即当阀座开口前的压力大于开口后的压力时,压力向阀片施加压力,弹性结构同时受压,此时单向排气阀打开,气体从阀座的开口排出;当阀座开口两端的压力达到相同时,由于阀片受到的压力渐渐消失,弹性结构复位,此时单向排气阀关闭。
优选地,所述若干腔体之间设置的排气阀的阀座开口朝向相同,保证单向排气阀两端的气体若泄漏只能向同一方向泄漏,防止气囊袋因部分漏气而使整个漏气失效。
优选地,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圈,弹簧圈的内直径小于等于阀片的直径。弹簧圈的取材方便,质轻,且易于安装,便于实现单向排气阀的打开及关闭。
可选地,所述气囊袋呈带状固定于药盒本体的两侧。气囊袋可以设置于药盒本体的两侧,当气囊袋充气后,可以作为救生圈挎在士兵身上,同时又可将药盒浮于水面,便于移动。
改进之一,所述药盒本体上设有可拆卸肩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随时装拆肩带,方便使用者携带。
优选地,所述肩带上设有调节扣。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肩带的长短,制造简单,使用方便。
改进之二,所述盒盖上设有密封圈,防止救生药盒进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在药盒本体上设置由若干腔体构成的气囊袋,且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当实施救生时,按压开关,使充气瓶内的压缩空气充入气囊袋,此时气囊袋迅速充满膨胀,使用过程中,若气囊袋的其中一部分被刺破,刺破口所在腔体的空气泄漏,此时由于两端的空气气压大于漏气腔体的气压,同时由于单向排气阀的设置,漏气腔体两边的腔体只有一边腔体的气体泄漏、另一边腔体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导致整个气囊袋漏气,还能使救生药盒保持一定的浮力以水面供给药品。该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气囊袋任一部分被刺破时导致整个漏气而使救生药盒失去浮力,能基本保证药盒浮于水面供给药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单向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药盒本体11及盒盖12,其中,盒盖12上设有防止救生药盒进水的密封圈(图未示),药盒本体11上设有气囊袋13、充有压缩空气的充气瓶(图未示)以及设于充气瓶上的开关,开关控制充气瓶向气囊袋13充气,本实施例中,气囊袋13呈带状固定于药盒本体1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气囊袋13内设有若干腔体131,腔体131与腔体131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20连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单向排气阀20包括设有开口211的阀座21、阀盖22、阀片23以及内直径小于等于阀片直径的弹簧圈24,阀座21呈碗状固定于腔体131与腔体131连接处,阀盖22设置于阀座21内,阀片23及弹簧圈24依次设置于阀座21的开口211与阀盖22之间。单向排气阀20的结构简单,当单向排气阀20两端的压力不同时,即当阀座21开口211前的压力大于开口后的压力时,压力向阀片23施加压力,弹簧圈24同时受压,此时单向排气阀20打开,气体从阀座21的开口211排出;当阀座21开口211两端的压力达到相同时,由于阀片23受到的压力渐渐消失,弹簧圈24复位,此时单向排气阀20关闭。
为了防止气囊袋13因部分漏气而使整个漏气失效,若干腔体131之间设置的单向排气阀20的阀座21开口朝向相同,保证了单向排气阀20两端的气体若泄漏只能向同一方向泄漏。
本实施例救生药盒在药盒本体11上设置由若干腔体131构成的气囊袋13,且腔体131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20连通,当实施救生时,按压开关,使充气瓶内的压缩空气充入气囊袋13,此时气囊袋13迅速充满膨胀,使用过程中,若气囊袋13的其中一部分被刺破,刺破口所在腔体的空气泄漏,此时由于两端的空气气压大于漏气腔体的气压,同时由于单向排气阀20的设置,漏气腔体两边的腔体只有一边腔体的气体泄漏、另一边腔体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导致整个气囊袋13漏气,还能使救生药盒保持一定的浮力以水面供给药品。该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气囊袋13任一部分被刺破时导致整个漏气而使救生药盒失去浮力,能基本保证药盒浮于水面供给药品。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1中的气囊袋13设置于药盒本体11的两侧,当气囊袋13充气后,可以作为救生圈挎在士兵身上,同时又可将药盒浮于水面,便于移动。本实施例作为对实施例1的改进,如图3所示,气囊袋也可拆卸,同时本实施例的救生药盒在药盒本体11上设置可拆卸的肩带14,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随时装拆肩带14,方便士兵携带。
更进一步地,在肩带14上设有调节扣15。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肩带的长短,制造简单,使用方便。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包括药盒本体及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盒本体上设有气囊袋、充有压缩空气的充气瓶以及设于充气瓶上的开关,开关控制充气瓶向气囊袋充气,所述气囊袋内设有若干腔体,所述腔体与腔体之间通过单向排气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排气阀包括设有开口的阀座、阀盖、阀片以及弹性结构,所述阀座呈碗状固定于腔体与腔体连接处,阀盖设置于阀座内,所述阀片及弹性结构依次设置于阀座开口与阀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腔体之间设置的排气阀的阀座开口朝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圈,弹簧圈的内直径小于等于阀片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袋呈带状固定于药盒本体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盒本体上设有可拆卸肩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上设有调节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设有密封圈。
CN 201320167900 2013-04-07 2013-04-07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07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7900 CN203107455U (zh) 2013-04-07 2013-04-07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7900 CN203107455U (zh) 2013-04-07 2013-04-07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07455U true CN203107455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8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6790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07455U (zh) 2013-04-07 2013-04-07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07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60A (zh) * 2019-04-19 2019-06-2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新型海上救生气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60A (zh) * 2019-04-19 2019-06-2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新型海上救生气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87480U (zh) 一种充气式水上急救圈
US1367225A (en) Life-belt
CN204279893U (zh) 保暖救生衣
CN204378269U (zh) 一种救生背包
CN204956887U (zh) 一种救生手环
CN203593149U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02828049U (zh) 一种救生腰带
CN205396495U (zh) 一种水下救生腕带
CN203107455U (zh) 一种防漏气水上救生药盒
CN203107454U (zh) 一种单兵水上救生药盒
CN210698525U (zh) 一种逃生球
CN202163605U (zh) 快速充气腰带式水中应急救生圈
CN106347604A (zh) 多功能舰船作训救生服
CN112550638A (zh) 一种防溺水充气救生装置
US20190021414A1 (en) High altitude escape life jacket
CN105253274B (zh) 一种车载救生圈
CN211139618U (zh) 开敞式两面可用气胀救生筏
CN205440815U (zh) 游泳自动充气救生两用项圈
CN103661851B (zh) 一种可佩戴式快速即时充气的救生圈
CN2628416Y (zh) 自动充气式便携救生圈
CN204184559U (zh) 救生腕套
CN210212720U (zh) 一种救助救生衣
CN201938589U (zh) 可自动充气救溺水的手提袋
CN203854820U (zh) 一种硬底充气船艇可更换气囊
CN208149574U (zh) 密封体气囊防水保暖救生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