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95495U -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 Google Patents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95495U
CN203095495U CN 201320066338 CN201320066338U CN203095495U CN 203095495 U CN203095495 U CN 203095495U CN 201320066338 CN201320066338 CN 201320066338 CN 201320066338 U CN201320066338 U CN 201320066338U CN 203095495 U CN203095495 U CN 203095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ratchet
braking
wallboard
trimm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63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JI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JI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JI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JIU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63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95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95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954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属于船舶用卷扬机技术领域。包括铰盘箱;绞盘;齿轮轴,中部具有主动齿轮;手轮;手动操作制动机构,特点:手动操作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制动棘轮、制动棘爪、制动带、制动手柄和制动带调整装置,制动盘和制动棘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制动盘位于左墙板与制动棘轮之间,制动棘爪的一端设置在制动棘爪轴上,制动棘爪轴固定在左墙板的一侧,制动棘爪的另一端构成自由端,制动棘爪的中部构成离合爪,制动带的一端连接在制动手柄上,中部套置在制动盘上、另一端连接在制动带调整装置上,制动手柄连接在左墙板的一侧,制动手柄的一侧延伸有提爪销轴,制动带调整装置设置在左墙板的一侧。操作简单且省力,可保障安全。

Description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用卷扬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用于将内陆驳船如散货轮、油轮等彼此绑靠或释放。
背景技术
在内陆河道以船舶为载体运送各种货物及原料等的情形下,一个船队往往同时拥有多艘船舶,并且通常将两艘或以上的船舶以并排方式绑扎在一起,例如一个船队的船舶总数量为十二艘,那么将每两条或三条船舶并排捆绑在一起,从而形成六组(每两条捆绑在一起)或四组(每三条船舶捆绑在一起)的船运队列,由动力船舶在前面开道而对所述船运队列牵引或者由动力船舶在船运队列后方以顶推的方式驱使船队前行。这种运货方式具有运输成本低、运力大、安全和节约运输能耗等长处。
由上述可知,若要将两艘或以上的船舶彼此以并排方式可靠地捆绑在一起,凭借人力客观上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借助于体积小、使用和检护方便、捆绑可靠以及安装快捷的船用绞车,船用绞车也可称为卷扬机。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虽然不乏关于应用于电力施工场合的绞车(业界称为“绞磨机”)和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卷扬机的技术信息,但是基于前述的诸如体积小、捆绑可靠使用检护方便以及安装快捷之类的要素,因此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意义,例如,电力施工用和建筑领域用的绞车和卷扬机通常由电机、与电机传动配合的减速箱以及与减速箱配合的绞盘等构成,作业方式是自动的,即以电机为动力,但是在船舶上如果使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绞车,那么不仅受到用于为电机提供电源等因素的制约,而且故障机率高并且体积大以及维护麻烦。因而,船用绞车以小巧玲珑的手动式绞车为宜。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0376455C推荐有“船用绞盘装置”,该专利方案是针对船舶的锚链而言的,即在船舶抛锚和起锚时使用,绞盘的动力应当是船载动力,尤其从其说明书教导的将整个装置安装于甲板下方,因而不适用于对船舶之间的彼此绑扎,并且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CN202322140U提供的“绞盘机构”适用于对大型舰船上的网球网的架设、游艇及车辆的拖拉,因而同样对于散货轮和/或油轮等的并排靠拢绑扎无借鉴意义。
美国专利号US2010/001243A1介绍的“手柄操作制动/释放机械装置”(即卷扬机)适合于将前述的内陆驳船如散货轮、油轮等的收绳捆绑与释放,但是由于该专利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在解除制动时,即在制动棘爪与固定在齿轮轴上的制动棘轮分离时,需要双手并用,一只手将制动棘爪朝着背离制动棘轮的方向扳展,而另一只手对制动手柄进行操作,因此操作麻烦;二是有失安全,因为当制动棘爪解除了对制动棘轮的锁定后,往往会出现齿轮轴在一刹那间快速运动,由于齿轮轴上的齿轮(主动齿轮)与铰盘的被动齿轮相啮合,因此由齿轮轴带动铰盘快速运动,先前由铰盘收紧的铰绳骤然松弛并释放,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鉴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经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在解除制动时无需双手并用而藉以体现操作方便与省力以及在解除制动时可对制动盘有节制地控制而藉以避免齿轮轴骤然快速运动的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包括具有箱体腔的一铰盘箱,该绞盘箱的左箱壁上具有一左墙板,而右墙壁上具有一右墙板;一绞盘,该绞盘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腔内;一齿轮轴,该齿轮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左墙板上并且探出左墙板,而齿轮轴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上并且探出右墙板,齿轮轴的中部具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所述绞盘传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齿轮轴运动的手轮,该手轮固定在齿轮轴的所述右端;一用于对齿轮轴锁定或释放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该手动操作制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齿轮轴的所述左端并且与所述左墙板背对所述右墙板的一侧连接,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包括制动盘、制动棘轮、制动棘爪、制动带、制动手柄和制动带调整装置,制动盘和制动棘轮共同地固定在所述齿轮轴的所述左端,其中,制动盘位于所述左墙板与制动棘轮之间,制动棘爪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制动棘爪轴上,而制动棘爪轴固定在左墙板背对右墙板的一侧,制动棘爪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制动棘爪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制动棘轮的位置构成有一离合爪,当所述的自由端朝着背离制动棘轮的方向斥开时,所述的离合爪与制动棘轮分离而对制动棘轮释放,当所述的自由端朝着制动棘轮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离合爪与制动棘轮接触并且对制动棘轮锁定,制动带的一端连接在制动手柄上,中部套置在所述制动盘上,而另一端连接在制动带调整装置上,制动手柄枢轴连接在所述的左墙板背对所述的右墙板的一侧,并且在该制动手柄朝向所述制动棘爪的一侧延伸有一提爪销轴,该提爪销轴对应于所述制动棘爪的所述自由端的下方,制动带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左墙板背对所述右墙板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动带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钉座、制动带连接座和调整螺钉,调整螺钉座固定在所述左墙板背对所述右墙板的一侧,在该调整螺钉座上开设有一调整螺钉孔,调整螺钉穿置在调整螺钉孔内,并且在该调整螺钉上旋配有一第一锁定螺母和一第二锁定螺母,其中:第一锁定螺母在调整螺钉上的位置对应于调整螺钉座的上方,而第二锁定螺母在调整螺钉上的位置对应于调整螺钉座的下方,藉由第一、第二锁定螺母的彼此配合而将调整螺钉锁定在调整螺钉座上,制动带连接座固定在调整螺钉的下端,所述制动带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在该制动带连接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左墙板背对所述的右墙板的一侧的壁体上固定有一制动手柄限定销,在所述的制动手柄的末端的端面上构成有限位台阶槽,该限位台阶槽与制动手柄限定销相对应并且相配合,在制动手柄的所述末端的一侧延伸有一制动带连接销轴,所述的制动带的所述一端与该制动带连接销轴连接,在制动手柄的所述末端的另一侧固定有一制动手柄枢转轴,该制动手柄枢转轴枢转连接在左墙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要解除制动棘爪对制动棘轮的锁定时,只要由操作者将制动手柄向上提,由提爪销轴使制动棘爪朝着背离制动棘轮的方向运动,离合爪与制动棘轮分离,而此时的制动带因制动手柄的上提对制动盘处于刹住状态,因此制动棘轮不会因制动棘爪的离开而出现快速回转,从而既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双手并用,以体现操作简单且省力,又可保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绞盘箱1,该绞盘箱1构成有箱体腔11,并且在绞盘箱1的底部的一端延伸有一船舶连接座15,在该船舶连接座15上开设有一连接轴孔151。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图1中还示出了安装于由图3所示的船舶8的甲舨表面的边缘部位的固定盘81,该固定盘81具有一固定盘柱811,当要将本实用新型的绞盘箱1配置到船舶8上时,那么只要将前述的连接轴孔151套置到固定盘柱811上即可,并且在固定盘柱811的上部由压盘8111及压盘螺钉8112限定,具体是将压盘螺钉8112穿过压盘8111上的压盘孔并且旋入预设于固定盘柱811的端面开设的螺钉孔8113内。
在前述的绞盘箱1的左箱壁上并且位于箱壁的上部固定有一左墙板12,而在绞盘箱1的右箱壁上并且位于右箱壁的上部固定有一右墙板13,左、右墙板12、13彼此对应,即相互并行。在左、右墙板12、13之间的顶部固定有一顶盖板14,藉由该顶盖板14对左、右墙板12、13之间的空间蔽护,更具体地讲对箱体腔11蔽护。在本实施例中,在右墙板13上构成有一朝向左墙板12的方向延伸的顶盖板固定折边133,并且在该顶盖板固定折边133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一折边固定孔1331,用顶盖板固定螺钉141在穿过预设于顶盖板14上的顶盖板孔142后旋入折边固定孔1331,从而将顶盖板14与右墙板13固定。如果将顶盖板折边133改为即转移到左墙板12上,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为了确保左、右墙板12、13之间的整体连接效果,在左、右墙板12、13之间由一组固定螺杆7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的左墙板12上并且在背对右墙板13的一侧固定有一制动手柄限定销121(也可称制动手柄限制销轴),而在前述的右墙板13上并且在背对左墙板12的一侧的壁体上固定有一限位块131和揿手搁脚132。
给出了设置于前述绞盘箱1的箱体腔11内的一绞盘2,该绞盘2包括绞盘轴21、挡盘22(也可称挡绳盘)、被动齿轮23和绞绳固定卡24,绞盘轴21的中部位于箱体腔11内,而绞盘轴21的两端的绞盘轴头211在对应于预设在绞盘箱1的对应箱壁上的轴槽16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箱壁上,挡盘22构成于绞盘轴21的一端(图示位置状态的左端)并且位于箱体腔11内,被动齿轮23构成于绞盘轴21的另一端并且同样位于箱体腔11内,绞绳固定卡24的形状呈英文字母的U字形,并且在对应于预设在被动齿轮23上的一对固定卡孔231的位置用固定卡螺母241与被动齿轮23朝向挡盘22的一侧固定。在使用状态下,将用于将前述船舶8捆绑的绞绳9如钢丝绳的一端与绞绳固定卡24固定,前述挡盘22的作用是防止绞绳9游动到绞盘轴21外,也就是说绞绳9被管制于挡盘22与被动齿轮23之间。
给出了一齿轮轴3,该齿轮轴3的左端通过轴座34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的左墙板12上,并且探出左墙板12,而齿轮轴3的右端同样通过轴座34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13上,并且探出右墙板13,在齿轮轴3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被动齿轮23的位置构成有一主动齿轮31,该主动齿轮31与被动齿轮23传动配合,即与被动齿轮23相啮合。由图1所示,齿轮轴3的前述右端即在伸展到即探出右墙板13外的部位构成有一第一台阶轴段32和一第二台阶轴段33,并在第一台阶轴段32上构成有第一平键321,而在第二台阶轴段33上构成有第二平键331。
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用于驱使前述齿轮轴3运动的一手轮4,在该圆盘状的手轮4的中央用一组手轮座固定螺钉411固定有一手轮座41 ,该手轮座41与前述的第二台阶轴段33上的第二平键331固定;在手轮4背对前述右墙板13的一侧并且位于手轮4的边缘位置固定有一摇臂42,该摇臂42与手轮4形成垂直的位置关系。
当由船员或称船工握住摇臂42并且朝着逆时针方向摇动时,也就是使手轮4向逆时针旋转,从而由手轮4带动齿轮轴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主动齿轮31与被动齿轮23相啮合,因此由主动齿轮31带动被动齿轮2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铰盘轴21顺时针旋转,将绞绳9缠绕于绞盘轴21上,更具体地讲将绞绳9收紧。当操作手轮4趋于费力状态时,也就是绞绳9趋于收紧状态时,为了体现对操作的省力,因此在该状态下可启用本实用新型增设的手轮作用力补偿操作机构6。
上面提及的手轮作用力补偿操作机构6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棘轮摆臂61、揿手62、棘轮63和棘爪64,棘轮63设置在棘轮摆臂61的棘轮摆臂腔611内,并且通过其棘轮孔631连同棘轮摆臂61的一端与前述的第一台阶轴段32上的第一平键321固定,棘爪64的一端通过棘爪小轴641枢轴设置在棘轮摆臂61的中部,棘爪64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在该棘爪64的中部构成有一棘爪齿642,该棘爪齿642与棘轮63相配合,并且依据公知常识,棘爪64与棘轮63构成为单向离合器。揿手62与棘轮摆臂61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或者铰接连接,该揿手62在非启用状态下搁置在前述的揿手搁脚132上,而前述的限位块131用于对棘轮摆臂61限位。
在操纵手轮4时并且感到受力大时,便可启用杠杆原理的手轮作用力补偿机构6,以体现操作省力。具体是由操作者揿动揿手62,由揿手62带动棘轮摆臂61,从而由棘轮摆臂61经棘轮63带动齿轮轴3,由主动齿轮31带动被动齿轮23,使绞绳9收紧到所需的程度,达到对船舶8的可靠绑固目的。
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给出了作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的一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该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的优选的结构如下:包括制动盘51、制动棘轮52、制动棘爪53、制动带54(也可称刹车蹄)、制动手柄55和制动带调整装置56,制动盘51和制动棘轮52共同固定在前述齿轮轴3的左端伸展到左墙板12外的端部,并且优选采用平键固定的方式将制动盘51以及制动棘轮52与齿轮轴3的左端固定。由图所示,制动盘51位于左墙板12与制动棘轮52之间,也就是说制动棘轮52位于制动盘51的左侧。为了防止制动棘轮52逃逸于齿轮轴3,因此在对应于制动棘轮52的左侧加设挡圈521,并且用挡圈固定螺钉5211将挡圈521限定,具体是将挡圈固定螺钉5211旋入开设在齿轮轴3的左端端面上的螺钉孔中。制动棘爪53的一端通过其上的制动棘爪孔534枢转设置在制动棘爪轴531上,并且由配有垫圈5341的阻挡螺母5342限定,具体是将阻挡螺母5342在对应于制动棘爪53的左侧旋固到制动棘爪轴531上。制动棘爪53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532,该自由端532也可称为配重头。制动棘爪53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制动棘轮52的位置构成有一离合爪533。当自由端532朝着背离制动棘轮52的方向斥开时,即,当制动棘爪53向逆时针方向回转时,那么,离合爪533与制动棘轮52分离,从而解除对制动棘轮52的锁定(即前述的解除制动),而当自由端532朝着制动棘轮52的方向位移(运动)时,即,当制动棘爪53向顺时针方向回转时,那么,离合爪533与制动棘轮52相接触,从而对制动棘轮52锁定。制动带54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头541,该第一连接头541 与制动带调整装置56连接。制动手柄55枢轴连接在左墙板12背对右墙板13的一侧,即枢转连接在左墙板12的左侧,并且在制动手柄55朝向前述制动棘爪53的一侧延伸固定有一提爪销轴551,该提爪销轴551对应于制动棘爪53的前述自由端532的下方,制动带调整装置56设置在左墙板12背对右墙板13的一侧。
前述的制动带调整装置56包括调整螺钉座561、制动带连接座562和调整螺钉563,调整螺钉座561固定在左墙板12背对右墙板13的一侧,在该调整螺钉座561上开设有一调整螺钉孔5611,调整螺钉563穿设在调整螺钉孔5611内,并且在该调整螺钉563上旋配有一第一锁定螺母5631和一第二锁定螺母5632。其中:第一锁定螺母5631在调整螺钉563上的位置对应于调整螺钉座561的上方,而第二锁定螺母 5632在调整螺钉563上的位置对应于调整螺钉座561的下方,藉由该第一、第二锁定螺母5631、5632的共同配合而将调整螺钉563锁定在调整螺钉座561上,也就是说,待调整螺钉563在调整螺钉座561上的位置确定后,再分别旋紧第一、第二锁定螺钉5631、5632,并且由调整螺钉563的位置调整而获得制动带54对制动盘51的合理的制动力。制动带连接座562固定在调整螺钉563的下端,前述的第二连接头542与该制动带连接座562连接。
由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的制动手柄55的末端的端面上构成有限位台阶槽552,该限位台阶槽552与前述左墙板12的左侧的制动手柄限定销121相配合。又,在制动手柄55的末端的一侧(左侧)即朝向制动带54的一侧延伸有一制动带连接销轴553,制动带54的前述一端的第一连接头541与该制动带连接销轴553连接。及,在制动手柄55的末端的另一侧(右侧)固定有一制动手柄枢转轴554,该制动手柄枢转轴554枢转连接在左墙板12上预设的枢转轴孔122内,并且由限制螺母5541限定,具体是将限制螺母5541旋配到制动手柄枢转轴554上的螺纹头5542上。
如前述,由于绞绳9处于紧绳状态,即齿轮轴3处于由本实用新型的前述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的锁定状态,因此当船舶8抵达目的地并且需松启对绞绳9的锁紧时,也就是业界所称的松绑时。那么由船员握住制动手柄55并使制动手柄55向上提,此时由于位于制动手柄55上的提爪销轴551对应于制动棘爪53的自由端,因此由提爪销轴551将制动棘爪553朝着逆时针方向回转一定的角度,使离合爪533与制动棘轮521脱离,但是,此时的制动带54由于制动手柄55的上提而对制动盘51处于刹住状态,于是,制动棘轮52不会因失去了由制动棘爪53对其的管制而出现猛然回转,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只要将制动手柄55微微下按,使制动带54处于略为对制动盘51的松启状态即不对制动盘51产生约束,齿轮轴3处于解锁状态,从而可实现绞绳9的松解,反之同例。
在上述过程中,由本实用新型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体现理想的安全性,因为只要由操作者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控制制动手柄55的上下运动节奏与程度,便可达到对制动盘51的释放与控制,避免在一刹那的时间内退出绞绳9而发生安全隐患,也就是说由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在有所节制的状态下使齿轮轴3朝着前述的相反方向旋转。此外,由于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双手并用,因此操作简便、省力。
请参见图3,图3中示意了船舶8,本实用新型配置在船舶8的甲舨的边缘部位,用于将两条或以上的船舶8通过绞绳9绑定在一起。

Claims (3)

1.一种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包括具有箱体腔(11)的一铰盘箱(1),该绞盘箱(1)的左箱壁上具有一左墙板(12),而右墙壁上具有一右墙板(13);一绞盘(2),该绞盘(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腔(11)内;一齿轮轴(3),该齿轮轴(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左墙板(12)上并且探出左墙板(12),而齿轮轴(3)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右墙板(13)上并且探出右墙板(13),齿轮轴(3)的中部具有一主动齿轮(31),该主动齿轮(31)与所述绞盘(2)传动配合;一用于驱使所述齿轮轴(3)运动的手轮(4),该手轮(4)固定在齿轮轴(3)的所述右端;一用于对齿轮轴(3)锁定或释放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该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的齿轮轴(3)的所述左端并且与所述左墙板(12)背对所述右墙板(13)的一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操作制动机构(5)包括制动盘(51)、制动棘轮(52)、制动棘爪(53)、制动带(54)、制动手柄(55)和制动带调整装置(56),制动盘(51)和制动棘轮(52)共同地固定在所述齿轮轴(3)的所述左端,其中,制动盘(51)位于所述左墙板(12)与制动棘轮(52)之间,制动棘爪(53)的一端转动地设置在制动棘爪轴(531)上,而制动棘爪轴(531)固定在左墙板(12)背对右墙板(13)的一侧,制动棘爪(53)的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532),制动棘爪(53)的中部并且在对应于制动棘轮(52)的位置构成有一离合爪(533),当所述的自由端(532)朝着背离制动棘轮(52)的方向斥开时,所述的离合爪(533)与制动棘轮(52)分离而对制动棘轮(52)释放,当所述的自由端(532)朝着制动棘轮(52)的方向位移时,所述离合爪(533)与制动棘轮(52)接触并且对制动棘轮(52)锁定,制动带(54)的一端连接在制动手柄(55)上,中部套置在所述制动盘(51)上,而另一端连接在制动带调整装置(56)上,制动手柄(55)枢轴连接在所述的左墙板(12)背对所述的右墙板(13)的一侧,并且在该制动手柄(55)朝向所述制动棘爪(53)的一侧延伸有一提爪销轴(551),该提爪销轴(551)对应于所述制动棘爪(53)的所述自由端(532)的下方,制动带调整装置(56)设置在所述左墙板(12)背对所述右墙板(1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带调整装置(56)包括调整螺钉座(561)、制动带连接座(562)和调整螺钉(563),调整螺钉座(561)固定在所述左墙板(12)背对所述右墙板(13)的一侧,在该调整螺钉座(561)上开设有一调整螺钉孔(5611),调整螺钉(563)穿置在调整螺钉孔(5611)内,并且在该调整螺钉(563)上旋配有一第一锁定螺母(5631)和一第二锁定螺母(5622),其中:第一锁定螺母(5631)在调整螺钉(563)上的位置对应于调整螺钉座(561)的上方,而第二锁定螺母(5632)在调整螺钉(563)上的位置对应于调整螺钉座(561)的下方,藉由第一、第二锁定螺母(5631、5632)的彼此配合而将调整螺钉(563)锁定在调整螺钉座(561)上,制动带连接座(562)固定在调整螺钉(563)的下端,所述制动带(54)的所述另一端连接在该制动带连接座(5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墙板(12)背对所述的右墙板(13)的一侧的壁体上固定有一制动手柄限定销(121),在所述的制动手柄(55)的末端的端面上构成有限位台阶槽(552),该限位台阶槽(552)与制动手柄限定销(121)相对应并且相配合,在制动手柄(55)的所述末端的一侧延伸有一制动带连接销轴(553),所述的制动带(54)的所述一端与该制动带连接销轴(553)连接,在制动手柄(55)的所述末端的另一侧固定有一制动手柄枢转轴(554),该制动手柄枢转轴(554)枢转连接在左墙板(12)上。
CN 201320066338 2013-02-05 2013-02-05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95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6338 CN203095495U (zh) 2013-02-05 2013-02-05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6338 CN203095495U (zh) 2013-02-05 2013-02-05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95495U true CN203095495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4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633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95495U (zh) 2013-02-05 2013-02-05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954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853A (zh) * 2013-02-05 2013-05-15 常熟市日久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CN105673732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双动摩擦制动装置
CN114132861A (zh) * 2021-12-28 2022-03-04 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防坠落升降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1853A (zh) * 2013-02-05 2013-05-15 常熟市日久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CN103101853B (zh) * 2013-02-05 2014-11-05 常熟市筑紫机械有限公司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CN105673732A (zh) * 2016-04-15 2016-06-15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双动摩擦制动装置
CN105673732B (zh) * 2016-04-15 2018-05-15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双动摩擦制动装置
CN114132861A (zh) * 2021-12-28 2022-03-04 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防坠落升降机构
CN114132861B (zh) * 2021-12-28 2023-09-15 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防坠落升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5495U (zh)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US7478795B2 (en) Marine winch with winch-line engaging roller
US7862008B2 (en) Winch with tension indicator
CN101016737A (zh) 脱缆钩柔性锁紧脱缆装置
CN103101853B (zh) 制动安全型船用绞车
CN109070976A (zh) 用于操作船上的甲板设备的方法以及用于船的甲板设备的绞车
CN103121642B (zh) 手操式船用绞车
CN203095485U (zh) 手操式船用绞车
CN103101852B (zh) 船用绞车
CN203095484U (zh) 船用绞车
CN201553083U (zh) 封闭式拉紧器
CN104787694B (zh) 液压刹车释放装置
CN101381007A (zh) 具有自紧功能的紧绳器
CN206394818U (zh) 一种带缆桩和导缆滚轮的组合装置
SE1351177A1 (sv) Stoppmekanism för hissbara paneler i fartyg
CN200992207Y (zh) 一种u型钢丝绳紧固器
CN200958019Y (zh) 具有三行链条结构的手扳葫芦
CN208344041U (zh) 一种带有防坠装置的转运车
CN203095470U (zh) 船用绞车的行星减速器
CN205293171U (zh) 棘轮式紧固器
CN220923952U (zh) 一种货物运输用钢丝绳紧固装置
CN203780535U (zh) 翻斗车
CN202038465U (zh) 一种紧绳器
US25825A (en) Railroad-brake
CN202219829U (zh) 一种船用制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10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