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87313U - 钓饵 - Google Patents
钓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87313U CN203087313U CN 201220715755 CN201220715755U CN203087313U CN 203087313 U CN203087313 U CN 203087313U CN 201220715755 CN201220715755 CN 201220715755 CN 201220715755 U CN201220715755 U CN 201220715755U CN 203087313 U CN203087313 U CN 2030873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it
- fish
- fish shape
- shape housing
- adjustment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饵,包括内部形成空腔的鱼状壳体,所述鱼状壳体的头部设有鱼线连接环,腹部和尾部分别设有鱼钩连接环,所述空腔内靠近鱼状壳体的尾部固定有配重,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可以使钓饵的重心位于所述鱼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调整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钓饵结构新颖,制作方便,成本低,游姿稳定,仿真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钓鱼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模仿真鱼的钓饵。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钓鱼所采用的钓饵大部分是采用树脂、木材以及金属等制成的,用这种仿生的鱼饵来代替活的鱼饵,对象鱼会把这种钓饵当作活鱼而吞食,进而被钓鱼钩所钩住。根据钓鱼场所的状况,水深、水流的流向、风浪、对象鱼的种类等人们研究开发了很多种类的钓饵。
钓饵可以分为漂浮型、潜入型和沉入型三类。漂浮型的钓饵抛出鱼钩着水后会浮在水面,即使开始缠线也不会沉入水下而在水面移动;潜入型的钓饵是在抛出鱼钩着水后浮在水面,开始缠线时才开始潜入;沉入型的钓饵是在抛出鱼钩着水后直接沉入水中,即使开始缠线也不会浮于水面。其中,以漂浮型和潜入型的钓饵较多。漂浮型和潜入型的钓饵的区别是:潜入型的钓饵在头部有向前方下侧的分水板,通过分水板的引导而潜入水中,漂浮型的钓饵中没有这种分水板。
由于这些钓饵重量都比较轻,为了能在抛掷时抛向远处,一般都在内部增加了配重。这些配重一般都固定在尾部,与钓鱼线的方向相反,着水后由于头部轻,重心偏向尾部,钓饵在水中会呈倾斜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对象鱼的警戒,不利于钓鱼。
目前,为了增加钓饵头部的重量,人们研究了在头部增加新的配重,这样会使内部结构更为复杂,增加设计的成本,而且配重增加使得钓饵无法浮于水面,分散的配重会使得钓饵无法投远,在水中的游姿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钓饵,以达到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抛掷距离远、着水后在水面的游姿均匀稳定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钓饵,包括内部形成空腔的鱼状壳体,所述鱼状壳体的头部设有鱼线连接环,腹部和尾部分别设有鱼钩连接环,所述空腔内靠近鱼状壳体的尾部固定有配重,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可以使钓饵的重心位于所述鱼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调整部。
优选的,所述调整部与所述鱼状壳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鱼状壳体的头部设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分水板。
优选的,所述鱼状壳体的背部开设通孔,所述调整部为从所述通孔中流入的液态树脂硬化而成。
优选的,所述调整部位于所述鱼状壳体的腹部,可以保持钓饵在水中腹部朝下。
优选的,所述树脂中混入金属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饵在空腔内设置有调整部,该调整部可以使钓饵的重心位于鱼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可以使钓饵的游姿比较稳定,诱鱼效果好,由于配重在尾部,这样钓饵在投掷时依然能投的比较远,并且使用调整部制作简单,也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钓饵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公开的钓饵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公开的钓饵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公开的钓饵的制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公开的钓饵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钓饵,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该钓饵在鱼状壳体内增加了调整部,可以使钓饵在水面的游姿稳定,并且不影响抛掷时的距离,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的钓饵,包括内部形成空腔的鱼状壳体1,鱼状壳体1的头部设有鱼线连接环7,腹部和尾部分别设有鱼钩连接环8,用来栓挂鱼钩10,空腔内靠近鱼状壳体1的尾部固定有配重2,配重2位于尾部的两个隔板3所形成的空间内,由于鱼状壳体1是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壳体对接而成,配重2在该空间内无法移动;空腔内还设置有可以使钓饵的重心O位于鱼状壳体1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调整部4,该调整部4与鱼状壳体1一体成型,即在鱼状壳体1成型时将腹部加厚,调整部4的高度约为鱼状壳体1高度的三分之一为佳;该加厚的腹部可以使鱼状壳体1的重心O位于长度方向的中心,这样,钓饵在着水后会处于水平游姿。
另外,由于空腔内密封了空气,比重比水轻,钓饵能够浮于水面,再加上调整部4位于腹部,鱼状壳体1的背部比较薄,这样重心O就位于腹部的一侧,可以保持钓饵的腹部在下,背部在上的状态,与真实的小鱼接近水面时的状态相同,有利于吸引对象鱼前来捕食。
参见图3,实施例二所示的钓饵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仅在鱼状壳体1的头部设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分水板5,该分水板5不仅能调整鱼游的角度,而且在收线时会潜入水中,增加腹部的重量,这样调整部4可以设计的薄一些即可达到所需的效果。
图4和图5中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该实施例其余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仅在鱼状壳体1的背部开设通孔6,在制作时将液态的树脂9从通孔6中注入,树脂9会流入到腹部,硬化后即可得到调整部4(图5中所示),制作完成后将通孔6密封,这样就可以在空腔内封入空气。该树脂9中可以混入钨等金属粉,这样就可以减少注入的树脂9的量,同时也能增加调整部4的重量。
当然,也可以将钓饵制作成大小不同的形状,或者在钓饵的外部涂上仿真的颜色,更能吸引对象鱼的注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钓饵在空腔内设置有调整部,该调整部可以使钓饵的重心位于鱼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可以使钓饵的游姿比较稳定,诱鱼效果好,由于配重在尾部,这样钓饵在投掷时依然能投的比较远,并且使用调整部制作简单,也可以降低生产的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钓饵,包括内部形成空腔的鱼状壳体,所述鱼状壳体的头部设有鱼线连接环,腹部和尾部分别设有鱼钩连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靠近鱼状壳体的尾部固定有配重,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可以使钓饵的重心位于所述鱼状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调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与所述鱼状壳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钓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壳体的头部设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分水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钓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壳体的背部开设通孔,所述调整部为从所述通孔中流入的液态树脂硬化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钓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位于所述鱼状壳体的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钓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中混入金属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15755 CN203087313U (zh) | 2012-12-24 | 2012-12-24 | 钓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15755 CN203087313U (zh) | 2012-12-24 | 2012-12-24 | 钓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87313U true CN203087313U (zh) | 2013-07-31 |
Family
ID=4883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157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87313U (zh) | 2012-12-24 | 2012-12-24 | 钓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873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7262B (zh) * | 2020-04-16 | 2021-01-21 | 郭彥廷 | 仿生釣餌 |
-
2012
- 2012-12-24 CN CN 201220715755 patent/CN2030873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17262B (zh) * | 2020-04-16 | 2021-01-21 | 郭彥廷 | 仿生釣餌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45801U (zh) | 一种背钩式软体假饵 | |
US3680249A (en) | Artificial fishing lure | |
CN203181826U (zh) | 一种管型仿真鱼饵 | |
CN203087313U (zh) | 钓饵 | |
CN201821787U (zh) | 带有声响的人造鱼饵 | |
JP5530677B2 (ja) | ルアー | |
CN211458583U (zh) | 一种新型组合式假饵 | |
CN203206997U (zh) | 一种仿生鱼饵 | |
CN203087312U (zh) | 仿生鱼饵 | |
CN203206998U (zh) | 一种钓饵 | |
CN202842162U (zh) | 仿生蛙饵 | |
CN207444057U (zh) | 一种新型假饵 | |
CN104585143A (zh) | 一种仿真鱼饵 | |
CN205213912U (zh) | 一种带有翅膀的假鱼饵 | |
CN216567820U (zh) | 软体仿生雷蛙鱼饵 | |
CN218418058U (zh) | 一种蛙形仿生鱼饵 | |
CN215836633U (zh) | 一种可自晃动的仿生鱼饵 | |
CN211510302U (zh) | 一种3d镭射仿真鱼饵 | |
CN211510303U (zh) | 一种便于摆动的仿真鱼饵 | |
CN219478962U (zh) | 一种vib路亚杆钓饵 | |
CN203206992U (zh) | 一种高仿真拟饵 | |
CN114931129B (zh) | 一种采用3d打印的仿鱼形的模拟钓饵 | |
CN211746349U (zh) | 一种长嘴仿真鱼饵 | |
KR102504697B1 (ko) | 갈치 잡이용 루어 | |
CN205093406U (zh) | 引诱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