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1278U -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1278U
CN203071278U CN201220653657.4U CN201220653657U CN203071278U CN 203071278 U CN203071278 U CN 203071278U CN 201220653657 U CN201220653657 U CN 201220653657U CN 203071278 U CN203071278 U CN 203071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hole
fixed block
elastic suppo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6536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鑫
姜开轩
尹豪迈
张冠星
徐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g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g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g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g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6536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71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1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12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端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自固定块的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突出于上表面的弹性支架,所述的弹性支架至少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且在端子穿过所述通孔时受到端子的推力而水平方向变形;在所述的端子对弹性支架的推力消失后,所述的弹性支架复位;所述弹性支架的顶面为一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弹性支架受压时产生变形而使端子肩部可以通过,并在肩部通过后自动复位支撑端子肩部。利用弹性支架与端子的肩部相配合,既可以支撑端子,又可以防止端子反向掉出。

Description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其中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固定块,固定块设置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置一个端子。端子一般为薄片,或者一段薄片与一段圆柱。端子的薄片段厚度较小,圆柱段的直径也比较小。因此,其使用的端子的刚性虽然能够满足连接器插接的要求,但其刚性总体上并不大。有些情况下,固定块需要设置在一个外壳内,外壳也设置通孔。生产时,需要生产工人将几个甚至几十个端子依次插设在固定块的通孔内。端子数目较多的连接器,其端子安装非常麻烦,耗时长。为了使端子与固定块的连接牢固,端子与固定块的通孔和外壳的通孔通常采用过盈配合。因此也导致每个端子的安装均需要使用较大的力。而由于端子要么厚度小、要么直径小,生产工人难以用力握持并施加较大的力使端子插入固定块的通孔内。加之端子的刚性原因,有时用力推动端子会将端子折断。这样又会带来折断后的端子如何取出的问题。基于以上的各种不足,端子固定装置的结构和连接器的结构都限制的连接器的快速、高效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端子安装方便的端子固定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端子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自固定块的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突出于上表面的弹性支架,所述的弹性支架至少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且在端子穿过所述通孔时受到端子的推力而水平方向变形;在所述的端子对弹性支架的推力消失后,所述的弹性支架复位;所述弹性支架的顶面为一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
优选地是,所述的弹性支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弹性支架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块上表面,另一端向所述通孔方向倾斜。
优选地是,所述弹性支架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30°。
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多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每一通孔沿端子穿过的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支架。
优选地是,所述的通孔为两排以上,每排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通孔沿直线排列;每排通孔除最外侧的通孔外,其余通孔一侧的弹性支架为V型支架,所述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朝向相邻的两个通孔倾斜。
优选地是,所述的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的两个导向槽分别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并且相对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弹性支架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延续突出延伸。
优选地是,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端子安装方便的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及突出于端子本体的肩部;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端子通道;和可容纳支撑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自固定块的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所述的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突出于上表面的弹性支架,所述的弹性支架至少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且在端子穿过所述通孔时受到所述端子的肩部推力而水平方向变形;在所述的端子的肩部对所述弹性支架的推力消失后,所述的弹性支架复位后并支撑住端子肩部,以限制端子肩部反方向移动。
优选地是,所述的弹性支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弹性支架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块上表面,另一端向所述通孔方向倾斜。
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多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每一通孔沿端子穿过的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支架。
优选地是,所述的通孔为两排以上,每排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通孔沿直线排列;每排通孔除最外侧的通孔外,其余通孔一侧的弹性支架为V型支架,所述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朝向相邻的两个通孔倾斜。
优选地是,所述弹性支架的顶面为一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
优选地是,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自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
优选地是,所述的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的两个导向槽分别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并且相对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块中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所述端子通道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优选地是,所述的端子本体与肩部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的通孔的宽度且小于等于通孔与导向槽宽度之和。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和其所穿过的所述通道形成间隙配合。
优选地是,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腔;所述端子固定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腔内。
优选地是,所述端子固定装置设置有卡钩,所述壳体容腔内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钩与卡槽相配合将端子固定装置与壳体可拆卸地卡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弹性支架受压时产生变形而使端子肩部可以通过,并在肩部通过后自动复位支撑端子肩部。利用弹性支架与端子的肩部相配合,既可以支撑端子,又可以防止端子反向掉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由于有弹性支架的支撑和限位,所以端子与通孔无需过盈配合,即使过盈配合也不会对端子产生较大的阻力,因此端子的安装仅需较小的力即可完成,每个端子的安装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可将所有端子安装于端子固定装置后,再将端子固定装置安装于壳体内,生产工人可手持端子固定装置安装,相对于端子,端子固定装置更容易握持和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与端子固定装置第一配合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与端子固定装置第二配合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端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100。固定块100具有上表面110和下表面120。固定块100设置有两排以上的通孔130。通孔130自固定块100的下表面110延伸至上表面120。每排通孔130沿直线排列,每排设置有多个。通孔130的个数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确定。通孔130内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即第一导向槽131和第二导向槽132。第一导向槽131和第二导向槽132分别自下表面120延伸至上表面110并且相对设置。
固定块100的上表面110设置有突出于上表面110的弹性支架。如图2所示,除最外侧的两个弹性支架为第一支撑杆141或第二支撑杆142外,即最左侧的弹性支架为第一支撑杆141;最右侧的弹性支架为第二支撑杆142;其余弹性支架140为V型支架,即由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成V型设置。弹性支架设置于通孔130的两侧。第一支撑杆141和第二支撑杆142均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块上表面110,另一端向通孔130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为5°~30°。在图2中,弹性支架的倾斜角度即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角度,具体角度视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的弹性及端子的肩部宽度尺寸确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平方向为图2中的左右方向;竖直方向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第一支撑杆141的顶面1411为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第二支撑杆142的顶面1421为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均具有弹性,在其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时会沿水平方向变形,在水平方向的推力解除后其可自动复位。
固定块100的侧面设置有卡钩150。
如图3所示,端子200包括端子本体210和突出于端子本体210的肩部220。端子尾部230用于连接导线240(图7所示)。端子本体210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突出于端子本体210的肩部220。端子本体210与肩部220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的通孔130的宽度且小于等于通孔130与导向槽宽度之和。端子本体210与肩部220的宽度之和如图3所示自水平方向宽度之后。通孔130与导向槽宽度之和为图2中第一导向槽131、通孔130和第二导向槽132水平方向宽度之和。
如图4至图6所示,将端子200安装于固定块100过程中,首先如图4所示,端子200自固定块100的下表面120插入通孔130内,并自下表面120向上表面110方向推动端子200。两个肩部220分别自第一导向槽141和第二导向槽142内移动。当肩部220移动至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处时,肩部220会对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施加水平方向的推力而使两者水平方向变形。继续推动端子200前进,直至如图5所示,肩部22越过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后,其对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的水平方向的推力解除,第一支撑杆141与第二支撑杆142复位后既可以支撑住肩部220,又可以对肩部220具有限位作用,可防止端子200后退。
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弹性支架受压时产生变形而使端子肩部可以通过,并在肩部通过后自动复位支撑端子肩部。利用弹性支架与端子的肩部相配合,既可以支撑端子,又可以防止端子反向掉出。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子固定装置,由于有弹性支架的支撑和限位,所以端子与通孔无需过盈配合,即使过盈配合也不会对端子产生较大的阻力,因此端子的安装仅需较小的力即可完成,每个端子的安装十分方便。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连接器,包括外壳300以及实施例1部分描述的端子固定装置100和端子200。外壳300设置有多个端子通道310。外壳300内设置有与固定块100的卡钩150相配合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固定块100安装于外壳300内。卡钩150将固定块100卡设于外壳300内。每一个端子通道310与一个通孔130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端子通道310的宽度小于端子肩部220处的宽度,以使端子200的肩部220被限制在固定块100与外壳300之间。
安装时,端子尾部连接有导线240,将各个端子200依次安装于固定块100上。安装完毕后,再将固定块100安装于外壳300内,使每个端子200穿过一个端子通道310。固定块100安装到位后,卡钩150可将固定块100固定。另外还可以利用环氧树脂胶封装,将外壳500与固定块100及端子200密封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可将所有端子安装于端子固定装置后,再将端子固定装置安装于壳体内,生产工人可手持端子固定装置安装,相对于端子,端子固定装置更容易握持和施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端子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自固定块的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突出于上表面的弹性支架,所述的弹性支架至少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且在端子穿过所述通孔时受到端子的推力而水平方向变形;在所述的端子对弹性支架的推力消失后,所述的弹性支架复位;所述弹性支架的顶面为一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支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弹性支架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块上表面,另一端向所述通孔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多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每一通孔沿端子穿过的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为两排以上,每排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通孔沿直线排列;每排通孔除最外侧的通孔外,其余通孔一侧的弹性支架为V型支架,所述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朝向相邻的两个通孔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的两个导向槽分别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并且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延续突出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
9.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及突出于端子本体的肩部;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端子通道;和
可容纳支撑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一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自固定块的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所述的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突出于上表面的弹性支架,所述的弹性支架至少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且在端子穿过所述通孔时受到所述端子的肩部推力而水平方向变形;在所述的端子的肩部对所述弹性支架的推力消失后,所述的弹性支架复位后并支撑住端子肩部,以限制端子肩部反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支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所述弹性支架一端固定设置于固定块上表面,另一端向所述通孔方向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多个允许端子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每一通孔沿端子穿过的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支架。
12.根据权利要求9、10或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为两排以上,每排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通孔沿直线排列;每排通孔除最外侧的通孔外,其余通孔一侧的弹性支架为V型支架,所述V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朝向相邻的两个通孔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的顶面为一支撑端子肩部的支撑面。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自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通孔内均设置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的两个导向槽分别自所述固定块下表面延伸至上表面并且相对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中的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所述端子通道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本体与肩部的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的通孔的宽度且小于等于通孔与导向槽宽度之和。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和其所穿过的所述通道形成间隙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腔;所述端子固定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容腔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固定装置设置有卡钩,所述壳体容腔内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钩与卡槽相配合将端子固定装置与壳体可拆卸地卡接。
CN201220653657.4U 2012-11-30 2012-11-30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1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53657.4U CN203071278U (zh) 2012-11-30 2012-11-30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53657.4U CN203071278U (zh) 2012-11-30 2012-11-30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1278U true CN203071278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7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5365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1278U (zh) 2012-11-30 2012-11-30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712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5625A (zh) * 2014-12-18 2015-04-0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04505621A (zh) * 2014-12-18 2015-04-0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向止转结构
CN10453876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5625A (zh) * 2014-12-18 2015-04-0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CN104505621A (zh) * 2014-12-18 2015-04-0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向止转结构
CN10453876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件
CN104505621B (zh) * 2014-12-18 2017-01-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向止转结构
CN104538766B (zh) * 2014-12-18 2017-01-0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71278U (zh) 端子固定装置及连接器
CN103474924B (zh) 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CN10547138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支架系统
CN205248754U (zh) 壁挂式电缆支撑架
CN204156453U (zh) 功能板
CN204747573U (zh) 同步夹紧作用的导轨加工装置
CN214322351U (zh) 自适应不同规格端子的夹持装置
CN206839945U (zh) 一种定位工装
CN204885397U (zh) 一种抱杆夹具
CN210306817U (zh) 一种光纤模组的零件治具
CN202695750U (zh) 一种后端子板
CN203722550U (zh) 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CN203574132U (zh) 一种软性线路板连接器结构
CN201887302U (zh) 一种电旋转连接器及其电刷固定组件
CN203800275U (zh) 一种组合式usb连接器模组
CN210401079U (zh) 一种中短柱压力试验系统
CN103522230B (zh) 滑轨保持架安装夹具
CN204720583U (zh) 一种快速连接接头
CN210401076U (zh) 一种龙门式梁加载实验系统
CN211701366U (zh) 一种便于理线的接线盒
CN211380097U (zh) 办公桌插座安装支架
CN112467475B (zh) 一种多线缆连接器组件及连接方法
CN203774468U (zh) 一种免安装工具的网路接口
CN204225764U (zh) 用于固定钳口件的装置及包括其的水平定向钻机
CN212934870U (zh) 一种低压配电系统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