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0143U -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0143U
CN203070143U CN 201220676673 CN201220676673U CN203070143U CN 203070143 U CN203070143 U CN 203070143U CN 201220676673 CN201220676673 CN 201220676673 CN 201220676673 U CN201220676673 U CN 201220676673U CN 203070143 U CN203070143 U CN 203070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sistance
circuit
operational amplifier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766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华夏
刘劲松
王�华
孟庆贤
李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d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2206766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70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0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01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包括对负载提供电源的电流源以及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之间的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采样放大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路、PWM控制电路以及倍频电路,该降压式变换电路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一端连接于该负载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基准电路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参考端,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由该倍频电路连接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恒流源电路的最大输出电流,并实现其宽范围的可调。

Description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流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恒流源电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三极管来进行线性可调的,此种电路对三极管的过电流能力具有很严苛的要求,若电流较大时,易损坏三极管;二是利用恒流源芯片来实现的,此类电路的电路参数要根据所用的恒流源芯片来定义,具有很大的狭隘性,且一般调节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恒流源电路的最大输出电流,并实现其宽范围的精密可调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包括对负载提供电源的电流源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之间的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采样放大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路、PWM控制电路以及倍频电路,该降压式变换电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负载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基准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参考端,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由该倍频电路电性连接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MOS管Q1,其漏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正端,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电感L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MOS管Q1的源极,其另一端连接于该负载的一端;二极管D10,其阴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感L1与该MOS管Q1的源极之间,其阳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电解电容E1,其正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感L1与该负载之间,其负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电阻R2,其电性并联于该电解电容E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采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且还电性连接于该负载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1A;电阻R1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电阻R10,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电阻R9,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比较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B;电阻R1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端;电阻R1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电容C4,其电性并联于该电阻R15;电阻R2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端;运算放大器U1C;电阻R1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端;电阻R2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电容C3,其电性并联于该电阻R21的两端;电阻R2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运算放大器U1D;电阻R1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端;电阻R26,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输出端;电阻R14,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输出端;电阻R16,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该基准电路接收参考电压Vref。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29,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一个工作电源VDD,其另一端经由该电阻R16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同相端;电位器R33,其公共端电性连接于该电阻R29与电阻R16之间,其另一公共端与滑动端连接后电性接地;电容C5,其电性并联于电位器R33;电解电容E3,其电性并联于电容C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PWM控制电路包括:脉宽控制芯片U2;电阻R24,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MOS管Q3,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电阻R24的另一端,其源极电性接地;电阻R2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漏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电阻R20,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漏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电阻R2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其另一端电性接地;电容C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电阻R3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接地;电容C9,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接地;电阻R17,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接地;电阻R1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电容C7,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阻R12的另一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电阻R27,其电性并联于电容C7;电阻R2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电容C7与电阻R12之间,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电阻R30,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调节电路还包括脉冲隔离电路、脉冲钳位电路以及滤波电路,该PWM控制电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滤波电路的一端,该滤波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脉冲钳位电路的一端,该脉冲钳位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脉冲隔离电路的一端,该脉冲隔离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滤波电路包括:电解电容E2,其正极电性连接于工作电源Vcc且还经由该电阻R30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负极电性接地;电容C6,电性并联于电解电容E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脉冲钳位电路包括:二极管D3,其阳极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阴极电性连接于该电解电容E2的正极;二极管D7,其阳极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阴极电性连接于该电解电容E2的正极;二极管D2,其阳极电性接地,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6,其阳极电性接地,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7的阳极;该脉冲隔离电路包括:隔离变压器T1,其次级同名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其次级反相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1的源极;隔离变压器T2,其次级同名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其次级反相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反相端;电容C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二极管D2的阴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同名端,该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反相端电性接地;电容C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二极管D6的阴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隔离变压器T2的初级同名端,该隔离变压器T2的初级反相端电性接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倍频电路包括:三极管Q2,其发射极电性连接于该MOS管Q1的栅极,其集电极电性连接于该MOS管Q1的源极;二极管D1,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其阳极电性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1,其电性串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二极管D4,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4,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4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反相端;电阻R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4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同名端;二极管D5,其电性并联于电阻R5;二极管D9,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1的阳极;电阻R7,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反相端;电阻R6,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同名端;二极管D8,其电性并联于电阻R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基准电路给出稳定的基准电压,输出电流经采样放大电路后与基准电压之差,经比较放大电路放大后,经由PWM控制电路以便控制PWM输出脉冲的脉宽,从而控制开关管(即MOS管Q1)的工作状态,得到想要的输出电流。此种电路的效率主要是由开关管的工作效率来决定的,所述的倍频电路有效地提高了开关管的工作效率,且使输出电流的调节范围得到了很大提高。输出电流的稳定性主要是靠采样放大电路的准确性和比较放大电路的可靠性来决定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样放大电路的位置有效地反映了输出电流的变化情况,对于容性负载,其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示意图。该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包括对负载提供电源的电流源、以及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RL之间的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即BUCK基本电路)、采样放大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路、PWM控制电路、倍频电路、脉冲隔离电路、脉冲钳位电路以及滤波电路。该降压式变换电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RL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负载RL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基准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参考端,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该PWM控制电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滤波电路的一端,该滤波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脉冲钳位电路的一端,该脉冲钳位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脉冲隔离电路的一端,该脉冲隔离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该倍频电路电性连接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
接下去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电路构成做详细的介绍。
BUCK基本电路包括开关管Q1(MOS管)、二极管D10(续流二极管)、电感L1(滤波电感)、电解电容E1(滤波电容)、电阻R2(放电电阻)。开关管Q1的漏极接Vin+(该电流源的正端),开关管Q1的源极与二极管D10的阴极相连;电感L1的一端与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1的正端连接;二极管D10的阳极、电解电容E1的负端均与Vin-(该电流源的负端)相连;电阻R2的一端与电解电容E1的正端相连,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1的负端相连;电解电容E1的正端电压即为此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电压VO
采样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8(采样电阻)、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8和运算放大器U1A。电阻R8的一端与Vin-连接,另一端接到地;电阻R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3脚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2脚连接,另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电阻R18的一端与Vin-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2脚连接。其中,电阻R10的阻值需等于电阻R9,电阻R10与电阻R9的比值即为输出电流采样电压的倍数。
比较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C、运算放大器U1D、电阻R11、电阻R19、电阻R25、电阻R13、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14、电阻R26、电阻R15、电阻R16和电容C4、电容C3组成。电阻R11的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1脚,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5脚连接;电阻R19与电容C4并联,组成滤波电路,其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5脚连接,另一端接到地;电阻R2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7脚连接,另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6脚;电阻R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6脚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输入端13脚相接;电阻R2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D的13脚相连,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D的输出端14脚相连;U1D的同相输入端12脚与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B的7脚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输入端10脚相连,电阻R14的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D的14脚,另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输入端9脚;电阻R22的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C的9脚,另一端接到地;电阻R21与电容C3并联,其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C的10脚,另一端接到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8脚。其中,电阻R13与电阻R14的阻值相等,电阻R25与电阻R26的阻值相等,电阻R11、电阻R15、电阻R16的阻值相等,调节电阻R21、电阻R25和电阻R26的阻值可改变采样电压与基准电压之差的放大倍数。
PWM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4、电阻R28、电阻R32、电阻R20、电阻R23、电阻R12、电阻R27、电阻R17、电阻R31、电阻R30、电容C7、电容C8、电容C9、脉宽控制芯片U2、MOS管Q3。电阻R24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C的8脚相连,另一端接到MOS管Q3的栅极;电阻R28的一端接到MOS管Q3的栅极,另一端与MOS管Q3的源极相连到地;电阻R20与MOS管Q3的漏源极并联,MOS管Q3的漏极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9脚,此端电位变化时,脉宽控制芯片U2输出的脉宽随即发生相应的改变;电阻R32的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16脚,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相连;电阻R30的一端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13脚相连,另一端接+Vcc,该电阻R30能够有效地吸收脉宽控制芯片U2的输出脉冲顶部的震荡;电阻R23与电阻R12串联,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16脚,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2脚;电阻R27与电容C7并联,其一端接到电阻R23与电阻R12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到地;电阻R17的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1脚,另一端接到地;电容C9的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5脚,另一端接到地,脉宽控制芯片U2的5脚与7脚短接;电阻R31的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6脚,另一端接到地;电容C8的1脚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8脚,另一端接到地;脉宽控制芯片U2的15脚接+15V,10脚与12脚均接到地。
脉冲箝位电路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2的阴极接到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二极管D3的阴极接工作电源Vcc;二极管D6的阴极与二极管D7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6的阳极接到地,二极管D7的阴极接工作电源Vcc;二极管D3的阳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14脚连接,D7的阳极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11脚相连。该部分的作用是将脉宽控制芯片U2的输出脉冲的最大幅值限制为工作电源Vcc。
脉冲隔离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隔离变压器T1、隔离变压器T2。电容C1的一端与脉宽控制芯片U2的14脚连接,另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同名端相连;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反相端接到地;同样,电容C2的一端接到脉宽控制芯片U2的11脚,另一端接到隔离变压器T2的初级同名端,隔离变压器T2的初级反相端接地。其中,电容C1、电容C2具有隔直作用。
倍频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8、二极管D9、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5与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5的阴极接到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同名端,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电阻R4的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反相端连接;阻R6与二极管D8并联,二极管D8的阴极接到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同名端,阳极与二极管D9的阳极相连;电阻R7的一端与二极管D8的阳极相连,另一端与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反相端连接;隔离变压器T1次级反相端与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反相端相连后接到MOS管Q1的源极;二极管D4的阴极与二极管D9的阴极相连后接到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后接到MOS管Q1的栅极; 二极管D1的阳极与Q2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及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到MOS管Q1的源极。
滤波电路包括电解电容E2、电容C6组成。电容C6的一端与电解电容E2的正端相连后接到工作电源Vcc;电容C6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E2的负端相连后接到地。
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29、电阻R33、电容C5、电解电容E3。电位器R33公共端的一端与电阻R29的一端相连,另一公共端与滑动端连接后接到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工作电源VDD;电容C5与电解电容E3并联,对电阻R29与电阻R33串联所得的可变基准电压Vref进行滤波。
当MOS管Q1导通时,二极管D10因承受反压而截止,电感L1存储能量,电解电容E1充电;当MOS管Q1截止时,电感L1释放能量,其感应电动势使二极管D10导通,同时,电解电容E1放电,故而负载电流方向不变。通过调节可调电阻即电位器R33,使脉宽控制芯片U2输出对应脉宽的脉冲来调节MOS管Q1的导通时间,从而得到想要的输出。
当负载RL值变小时,输出电流增大,采样电阻R8上的电压会同时增大,经运算放大器U1A反相放大后,作用于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放大,使由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C、运算放大器U1D组成的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增大,则控制脉宽控制芯片U2输出脉宽大小的MOS管Q3漏源极电压减小,即脉宽控制芯片U2的输出脉宽减小,因此输出电流随之减小,调节结果使输出电流基本不变。
当负载RL值变大时,输出电流减小,采样电阻R8上的电压会同时减小,经运算放大器U1A反相放大后,作用于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放大,使由运算放大器U1B、运算放大器U1C、运算放大器U1D组成的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减小,则控制脉宽控制芯片U2输出脉宽大小的MOS管漏源极电压会增大,即脉宽控制芯片U2的输出脉宽增大,因此输出电流随之增大,调节结果使输出电流基本不变。
此电路对于容性负载具有很好的稳流效果,因为采样电阻R8是串联在地回路中的,若负载RL为容性负载,则其值变化时,采样放大电路无需与之精密匹配,便能得到对应变化的电流,经反馈调节后使输出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流可调节的恒流源电路,基于以下理解: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成脉冲电压,再将脉冲电压经电感和电容滤波转换成直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流可调节的恒流源电路选用过流能力较大且内阻较小的MOS管Q1作为开关管,续流二极管D10也需过流能力较强。基准电路给出稳定可调的基准电压,不同的基准电压会使PWM控制芯片U2产生不同的输出脉宽,从而得到相应的输出,输出电流经采样放大电路后与基准电压之差,经比较放大电路放大后,控制PWM控制芯片U2的输出脉冲的脉宽,从而控制开关管(MOS管Q1)的工作状态。
当负载值变小时,采样电压会同时增大,并作用于比较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放大,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增大,则脉宽控制芯片U2控制PWM输出的MOS管漏源极电压减小,即PWM的输出脉宽减小,因此输出电流随之减小,调节结果使输出电流基本不变。当负载值变大时,采样电压会同时减小,并作用于比较放大电路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放大,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减小,则脉宽控制芯片U2控制PWM输出的MOS管漏源极电压会增大,即PWM的输出脉宽增大,因此输出电流随之增大,调节结果使输出电流基本不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包括对负载提供电源的电流源,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还包括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之间的调节电路,该调节电路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采样放大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路、PWM控制电路以及倍频电路,该降压式变换电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与该负载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负载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之间,该采样放大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该基准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比较放大电路参考端,该比较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该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由该倍频电路电性连接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
MOS管Q1,其漏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正端,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
电感L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MOS管Q1的源极,其另一端连接于该负载的一端;
二极管D10,其阴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感L1与该MOS管Q1的源极之间,其阳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
电解电容E1,其正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感L1与该负载之间,其负极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
电阻R2,其电性并联于该电解电容E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采样放大电路包括:
电阻R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且还电性连接于该负载的一端;
运算放大器U1A;
电阻R1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流源的负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
电阻R10,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
电阻R9,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比较放大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B;
电阻R1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端;
电阻R1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电容C4,其电性并联于该电阻R15;
电阻R2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端;
运算放大器U1C;
电阻R1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端;
电阻R2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
电容C3,其电性并联于该电阻R21的两端;
电阻R2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运算放大器U1D;
电阻R1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端;
电阻R26,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输出端;
电阻R14,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反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输出端;
电阻R16,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同相端,其另一端电性连接该基准电路接收参考电压Vref。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基准电路包括:
电阻R29,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一个工作电源VDD,其另一端经由该电阻R16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D的同相端;
电位器R33,其公共端电性连接于该电阻R29与电阻R16之间,其另一公共端与滑动端连接后电性接地;
电容C5,其电性并联于电位器R33;
电解电容E3,其电性并联于电容C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PWM控制电路包括:
脉宽控制芯片U2;
电阻R24,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运算放大器U1C的输出端;
MOS管Q3,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电阻R24的另一端,其源极电性接地;
电阻R2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漏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
电阻R20,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漏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
电阻R2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电容C8,其一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3的源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
电阻R3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电容C9,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电阻R17,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电阻R1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
电容C7,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电阻R12的另一端,其另一端电性接地;
电阻R27,其电性并联于电容C7;
电阻R23,其一端电性连接于电容C7与电阻R12之间,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
电阻R30,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调节电路还包括脉冲隔离电路、脉冲钳位电路以及滤波电路,该PWM控制电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该滤波电路的一端,该滤波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脉冲钳位电路的一端,该脉冲钳位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脉冲隔离电路的一端,该脉冲隔离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滤波电路包括:
电解电容E2,其正极电性连接于工作电源Vcc且还经由该电阻R30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负极电性接地;
电容C6,电性并联于电解电容E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脉冲钳位电路包括:
二极管D3,其阳极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阴极电性连接于该电解电容E2的正极;
二极管D7,其阳极电性连接于脉宽控制芯片U2,其阴极电性连接于该电解电容E2的正极;
二极管D2,其阳极电性接地,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3的阳极;
二极管D6,其阳极电性接地,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7的阳极;
该脉冲隔离电路包括:
隔离变压器T1,其次级同名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其次级反相端电性连接于MOS管Q1的源极;
隔离变压器T2,其次级同名端电性连接于该倍频电路,其次级反相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反相端;
电容C1,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二极管D2的阴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同名端,该隔离变压器T1的初级反相端电性接地;
电容C2,其一端电性连接于该二极管D6的阴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该隔离变压器T2的初级同名端,该隔离变压器T2的初级反相端电性接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倍频电路包括:
三极管Q2,其发射极电性连接于该MOS管Q1的栅极,其集电极电性连接于该MOS管Q1的源极;
二极管D1,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其阳极电性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
电阻R1,其电性串接于三极管Q2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
二极管D4,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1的阳极;
电阻R4,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4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反相端;
电阻R5,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4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1的次级同名端;
二极管D5,其电性并联于电阻R5;
二极管D9,其阴极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1的阳极;
电阻R7,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反相端;
电阻R6,其一端电性连接于二极管D9的阳极,其另一端电性连接于隔离变压器T2的次级同名端;
二极管D8,其电性并联于电阻R6。
CN 201220676673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0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6673 CN203070143U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6673 CN203070143U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0143U true CN203070143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6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766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0143U (zh) 2012-12-11 2012-12-11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701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5440A (zh) * 2013-09-10 2015-06-03 驱动封闭合资股份公司 生产直流传递到负载供电电路的设备
CN106169912A (zh) * 2016-06-28 2016-11-30 浙江中医药大学 脉冲波发生电路
CN108494376A (zh) * 2018-03-27 2018-09-04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5440A (zh) * 2013-09-10 2015-06-03 驱动封闭合资股份公司 生产直流传递到负载供电电路的设备
CN106169912A (zh) * 2016-06-28 2016-11-30 浙江中医药大学 脉冲波发生电路
CN106169912B (zh) * 2016-06-28 2018-03-16 浙江中医药大学 脉冲波发生电路
CN108494376A (zh) * 2018-03-27 2018-09-04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3114B (zh) 一种恒功率控制的直流电源
CN102255526B (zh) 一种ac-dc电源转换芯片及电源转换电路
CN203872056U (zh) 一种恒功率控制的直流电源
CN102969915B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恒流控制电路
CN101951135B (zh) 反激式开关电源及其过流保护方法
CN105811761B (zh) 一种电流采样电路及集成电流采样电路的boost电路
CN103904628A (zh) 一种充电器及其过流保护电路
CN103036432B (zh) 基于纹波的pwm滞环控制方法
CN104243872A (zh) 低功耗的恒流及背光控制电路和电视机
CN103036427A (zh) 一种同步降压转换器
CN104253957A (zh) 低功耗的恒流及背光控制电路和电视机
CN104393760B (zh) 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正负输出低压差调整电路
CN106817024A (zh) 提升瞬态响应性能的降压型电源转换器
CN203070143U (zh) 一种输出电流可调的恒流源电路
CN104253954A (zh) 低功耗的恒流及背光控制电路和电视机
CN103414333B (zh) 一种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控制器
CN203233572U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的led线性恒流驱动控制器及led驱动装置
CN202178706U (zh) 一种ac-dc电源转换芯片及电源转换电路
CN210380337U (zh) 一种支持灵活输入输出的充电芯片
CN204833031U (zh) 一种用于调整充电装置的输出端电压的补偿电路
CN206339892U (zh) 一种电源电压控制装置
CN100466474C (zh) 电压至电流转换电路装置
CN203014698U (zh) 一种高功率因数恒流控制电路
CN105491726A (zh) 一种自适应电流控制电路
CN207083018U (zh)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XINHUAD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DONG PHOTOELECTRIC TECHNIQUE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

Effective date: 201410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41002 WUHU, ANHUI PROVINCE TO: 200000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30

Address after: 200000, No. 115, Chun Chun Road, Fuj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d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241002 Yijiang District, Wuhu, Chin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Huadong Photoelectric Technique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