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65119U -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65119U
CN203065119U CN 201320074345 CN201320074345U CN203065119U CN 203065119 U CN203065119 U CN 203065119U CN 201320074345 CN201320074345 CN 201320074345 CN 201320074345 U CN201320074345 U CN 201320074345U CN 203065119 U CN203065119 U CN 203065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right leg
shelves
shelves body
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743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少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0743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65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65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651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为了解决现今人们在进行建筑物外墙高空作业或其它消防救生时设置移动支架存在占用较大空间、架设起来费时费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由左腿、右腿和档体构成,还设置有悬吊孔,左腿与档体构成直角,右腿与档体构成直角,使用时,左腿、右腿和档体马鞍式跨骑于墙台之上,左腿、右腿分别置于墙台两侧并贴紧于墙面之上,档体置于墙台上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是一种组合式结构,使用时无需重新安装,只需将支架马鞍式跨骑于墙台之上,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天台上面,也可以应用于窗台之上,灵活就位,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悬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背景技术
人们在进行建筑物外墙高空作业或其它消防救生时通常需要将人体悬吊在建筑物外墙,在进行建筑物处墙悬吊时必须事先在建筑物高处设置可以固定悬吊绳索的悬吊装置。目前,设置悬吊装置包括事先在墙体上用膨胀螺栓设置固定装置(也称锚)、或是在天台上架设一个用于悬吊的移动支架两种情况。问题是,在建筑物上设置固定装置通常存在不能灵活就位、影响美观等缺点,而在天台上架设的移动支架虽然能在天台上移动,但通常支架比较庞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架设起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今人们在进行建筑物外墙高空作业或其它消防救生时设置移动支架存在占用较大空间、架设起来费时费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由左腿、右腿和档体构成,还设置有悬吊位,使用时,左腿、右腿和档体马鞍式跨骑于墙台之上,左腿、右腿分别置于墙台两侧并贴紧于墙面之上,档体置于墙台上侧。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主要由水平方向的档体以及连接固定在档体两端的左腿、右腿构成,所述左腿、右腿和档体马鞍式跨骑于墙台之上,所述左腿、右腿分别置于墙台两侧并贴紧墙面,所述档体置于墙台上侧,在所述悬吊支架上还设置有悬吊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与档体构成直角,所述右腿与档体构成直角,所述左腿、右腿一体式地固定在档体上。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的一体式固定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铆钉、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右腿为折叠式结构,左腿、右腿折叠后分别与档体叠合在一起,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右腿折叠后呈内、外折叠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右腿分别设置有上连体并在所述上连体上设置铰链,所述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右腿设于档体内侧,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左腿、右腿与档体内侧面接触并使所述左腿、右腿被限位固定;左腿、右腿设于档体外侧,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左腿、右腿的上连体与档体接触并使所述左腿、右腿被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通过轴体连接,所述左腿、右腿上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卡钩与档体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通过轴体连接,在所述档体上设置有卡钩,左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被设置在档体上的卡钩卡合固定,在所述右腿上设置有卡钩,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设置在右腿上的卡钩与档体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是一种组合式结构,在平时可以将悬吊支架收藏存放好;使用时无需重新安装,只需将支架马鞍式跨骑于墙台之上即可投入使用,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天台上面,也可以应用于窗台之上,占用空间小、可以灵活就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零件图,图4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为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A左腿,1A1第一卡钩,1A2上连体,1A3下连体,1B右腿,1B1第二卡钩,1AB档体,1AB1档体内侧面;1C1第一悬吊孔,1C2第二悬吊孔;
2A1第一铰链,2A2第二铰链,2B1第一轴体,2B2第二轴体,2B1A第三轴体,2B1B第四轴体,2B2A第五轴体,2B2B第六轴体;
3A1第三卡钩,3A2第四卡钩;
4墙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为零件图,图4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在本例中,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主要由水平方向的档体1AB以及连接固定在档体两端的左腿1A、右腿1B构成,左腿1A与档体1AB构成直角,右腿1B与档体1AB构成直角,在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悬吊的两个悬吊位,分别为第一悬吊孔1C1、第二悬吊孔1C2;在图4中显示,使用时,左腿1A、右腿1B和档体1AB马鞍式跨骑于墙台4之上,所述左腿1A、右腿1B分别置于墙台4两侧并贴紧于墙面之上,所述档体1AB置于墙台4上侧。
图1显示,在本例中,左腿1A、右腿1B一体式地固定在档体1AB两端;左腿1A、右腿1B与档体1AB之间的一体式固定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铆钉、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
图2显示,本例中,在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悬吊孔1C1、第二悬吊孔1C2。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其中一个悬吊孔用于外墙悬吊,而另一个悬吊孔可用于与天台上或建筑物内部的固定物连接固定,进一步增加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悬吊孔用于外墙悬吊。
图2显示,在本例中,档体1AB呈框形结构。档体1AB可采用钣金的方式将钢板弯曲固定而成。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例中,左腿、右腿同样也是一体式连接固定在档体两端,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图中显示,在本例中,档体1AB采用槽钢型材。本实用新型提示,在本实施例中,档体1AB也可以采用方钢型材或其它现有型材。
图6、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为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左腿1A、右腿1B为折叠式结构,左腿1A、右腿1B折叠后分别与档体1AB叠合在一起,左腿1A、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1AB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被限位固定。图7显示,左腿1A在外侧、右腿1B在内侧,折叠后两者呈内、外折叠在一起。
图6显示,左腿1A与档体1AB之间通过铰链2A1(俗称活页或合页)连接,铰链2A1设置在左腿1A的上连体1A2上,由于左腿1A设置在档体1AB外侧,左腿1A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上连体1A2与档体1AB接触使左腿1A被限位固定;右腿1B与档体1AB之间通过铰链2A2连接,由于右腿1B设置在档体1AB内侧,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右腿1B与档体内侧面1AB1接触使右腿1B被限位固定。
图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三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左腿1A与档体1AB之间通过铰链2A1连接,右腿1B与档体1AB之间通过铰链2A2连接,左腿1A、右腿1B都设置在档体1AB内侧,左腿1A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左腿1A与档体内侧面接触使左腿被限位固定;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右腿1B与档体内侧面接触使右腿1B被限位固定。
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为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三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左腿1A与档体1AB之间通过铰链2A1连接,右腿1B与档体1AB之间通过铰链2A2连接,左腿1A、右腿1B都设置在档体1AB外侧,左腿1A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上连体1A2与档体1AB接触使左腿1A被限位固定;同理,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上连体与档体接触使右腿1B被限位固定。
图13、图1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3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三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左腿1A上还设置有第一卡钩1A1,右腿1B上还设置有第二卡钩1B1,当左腿1A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除了上连体与档体接触使左腿1A被限位固定之外,卡钩1A1也同时与档体1AB卡合固定;同理,当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右腿与档体内侧面接触使右腿1B被限位固定,并且,卡钩1B1也同时与档体1AB卡合固定。
图16、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6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三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左腿1A与档体1AB之间通过第一轴体2B1连接、右腿1B与档体1AB之间通过第二轴体2B2连接。左腿1A、右腿1B打开或折叠时分别绕轴体2B1、2B2转动。图17显示,左腿1A上设置有第一卡钩1A1,左腿1A上还设置有下连体1A3;在图16中显示,右腿1B上也设置有第二卡钩1B1;图16显示,左腿1A、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1AB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第一卡钩1A1、第二卡钩1B1分别与档体1AB卡合固定。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设置于档体1AB内侧的右腿1B上没有设置卡钩,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1AB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右腿1B与档体内侧面接触使右腿1B被限位固定。
图19、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9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在所述档体1AB上设置有第三卡钩3A1,第四卡钩3A2;左腿1A折叠后往档体1AB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被第三卡钩3A1、第四卡钩3A2卡合固定;右腿1B上设置有第二卡钩1B1,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右腿上的卡钩与档体卡合固定使右腿被限位固定。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七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例中,左腿1A与档体1AB之间通过第三轴体2B1A、第四轴体2B1B连接,右腿1B与档体1AB之间通过第五轴体2B2A、第六轴体2B2B连接。第三轴体2B1A、第四轴体2B1B、第五轴体2B2A、第六轴体2B2B的两端带端帽(类似铆钉结构),左腿1A打开或折叠时绕第三轴体2B1A、第四轴体2B1B转动;同理,右腿1B打开或折叠时绕第五轴体2B2A、第六轴体2B2B转动;左腿1A、右腿1B折叠后往档体1AB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第一卡钩1A1、第二卡钩1B1分别与档体1AB卡合固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悬吊支架主要由水平方向的档体以及连接固定在档体两端的左腿、右腿构成,所述左腿、右腿和档体马鞍式跨骑于墙台之上,所述左腿、右腿分别置于墙台两侧并贴紧墙面,所述档体置于墙台上侧,在所述悬吊支架上还设置有悬吊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腿与档体构成直角,所述右腿与档体构成直角,所述左腿、右腿一体式地固定在档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腿、右腿为折叠式结构,左腿、右腿折叠后分别与档体叠合在一起,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腿、右腿分别设置有上连体并在所述上连体上设置铰链,所述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腿、右腿设于档体内侧,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左腿、右腿与档体内侧面接触并使所述左腿、右腿被限位固定;左腿、右腿设于档体外侧,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左腿、右腿的上连体与档体接触并使所述左腿、右腿被限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通过轴体连接,所述左腿、右腿上分别设置有卡钩,所述左腿、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卡钩与档体卡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左腿、右腿与档体之间通过轴体连接,在所述档体上设置有卡钩,左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被设置在档体上的卡钩卡合固定,在所述右腿上设置有卡钩,右腿折叠后往档体内侧转动并与档体构成直角时设置在右腿上的卡钩与档体卡合固定。
CN 201320074345 2013-02-08 2013-02-08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5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4345 CN203065119U (zh) 2013-02-08 2013-02-08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4345 CN203065119U (zh) 2013-02-08 2013-02-08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65119U true CN203065119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63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43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5119U (zh) 2013-02-08 2013-02-08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65119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9468A (zh) * 2013-02-08 2014-08-13 何少敦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106110529A (zh) * 2016-07-26 2016-11-16 胡忠梁 一种安全逃生架
CN106178300A (zh) * 2016-07-26 2016-12-07 胡忠梁 一种便捷安全架
CN106215338A (zh) * 2016-07-26 2016-12-14 胡忠梁 一种逃生架
CN106237550A (zh) * 2016-07-26 2016-12-21 胡忠梁 一种快速逃生装置
CN106256392A (zh) * 2016-07-26 2016-12-28 胡忠梁 一种高楼救生架
CN106267595A (zh) * 2016-07-26 2017-01-04 胡忠梁 一种便捷救生装置
CN106267596A (zh) * 2016-07-26 2017-01-04 胡忠梁 一种救生架
CN108104395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吴保康 一种建筑墙面安装钢架构支撑支架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9468A (zh) * 2013-02-08 2014-08-13 何少敦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106110529A (zh) * 2016-07-26 2016-11-16 胡忠梁 一种安全逃生架
CN106178300A (zh) * 2016-07-26 2016-12-07 胡忠梁 一种便捷安全架
CN106215338A (zh) * 2016-07-26 2016-12-14 胡忠梁 一种逃生架
CN106237550A (zh) * 2016-07-26 2016-12-21 胡忠梁 一种快速逃生装置
CN106256392A (zh) * 2016-07-26 2016-12-28 胡忠梁 一种高楼救生架
CN106267595A (zh) * 2016-07-26 2017-01-04 胡忠梁 一种便捷救生装置
CN106267596A (zh) * 2016-07-26 2017-01-04 胡忠梁 一种救生架
CN108104395A (zh) * 2017-12-15 2018-06-01 吴保康 一种建筑墙面安装钢架构支撑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5119U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103979468A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203173773U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203173772U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204081434U (zh) 一种可开合式吊桥架
CN207212166U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防盗窗
CN106395702B (zh) 一种自重平衡器
CN104098052A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205532697U (zh) 一种带脚踏的履带式隧道救生舱
CN204219645U (zh) 一种滑轨式安全带悬挂装置
CN203285307U (zh) 拉闸式护栏衣物晾晒架
CN206182576U (zh) 防风背包锁绳机构
CN205850033U (zh) 空调器楼外安装作业辅助安全固定装置
CN204778217U (zh) 一种便于快速逃生的安全型消防电梯
CN203961676U (zh) 悬挂式不锈钢推拉门
CN203066817U (zh) 多功能防盗窗
CN203314263U (zh) 折伞底部手柄结构
CN203257221U (zh) 高可靠性挂式门板应急通风逆变器箱
CN205132852U (zh) 一种开启式装饰顶
CN104098051A (zh) 一种建筑物墙台悬吊支架
CN203954482U (zh) 一种逃生滑道
CN203905793U (zh) 折叠梯
CN207822287U (zh) 一种钢结构伸缩云梯
CN203425389U (zh) 一种带有控速器的逃生凳
CN203822178U (zh) 双气动锁紧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