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57951U -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57951U
CN203057951U CN2013200042537U CN201320004253U CN203057951U CN 203057951 U CN203057951 U CN 203057951U CN 2013200042537 U CN2013200042537 U CN 2013200042537U CN 201320004253 U CN201320004253 U CN 201320004253U CN 203057951 U CN203057951 U CN 203057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olarium
quarantine procedures
plant quarantine
solariu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042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锋
郑耘
卢小雨
张雪颖
冯建军
刘建
李芳荣
李一农
龙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imal and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of Shenzhe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Animal and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of Shenzhe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imal and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of Shenzhe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filed Critical Animal and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Technology Center of Shenzhen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Priority to CN2013200042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57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57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579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包括办公区和作业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备区、储物区、缓冲区和废弃物处理区;所述缓冲区为进入所述作业区的必经通道,缓冲区内设有消毒池;所述准备区位于所述办公区与所述缓冲区之间;所述储物区与所述缓冲区连通,该储物区内设有用于对隔离检疫所需材料进行消毒的消毒设备;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作业区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布局设置使得:虽然网室与大气相通,但却可充分保证网室的隔离检疫功能,避免外界有害生物进入网室内,或网室内的有害生物逃逸至外界。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隔离检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背景技术
现有植物隔离检疫工作多在封闭的温室中进行,以保证隔离检疫的安全性,避免有害微生物或昆虫等的逃逸,但由于其封闭性,隔离检疫温室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如:制造成本过高、无法最大化的模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等。
而现有的网室的仅限于防虫,功能单一,也无法起到隔离检疫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具有隔离检疫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予以解决: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包括办公区和作业区,还包括:准备区、储物区、缓冲区和废弃物处理区;
所述缓冲区为进入所述作业区的必经通道,缓冲区内设有消毒池;
所述准备区位于所述办公区与所述缓冲区之间,该准备区内设有用于对隔离检疫所需材料进行消毒的消毒设备;
所述储物区与所述缓冲区连通;
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作业区连通。
优选地:
所述作业区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小网室,各个小网室之间采用隔离带分割开。
所述作业区还包括包围所有小网室的外围护。
部分所述小网室或全部所述小网室的门口位置设有缓冲间。
所述外围护为35-60筛目的隔离网,筛孔直径为300~500μm。
还包括遮阳降温系统。
所述遮阳降温系统包括遮阳系统、顶喷淋系统和倒挂喷雾系统。
还包括灌溉与施肥系统。
还包括补光系统。
还包括配电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布局设置使得:虽然网室与大气相同,但却可充分保证网室的隔离检疫功能,避免外界有害生物进入网室内,或网室内的有害生物逃逸至外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植物隔离检疫的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 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功能分区
植物隔离检疫网室主要是用于植物隔离检疫,其设计应满足隔离检疫要求。一般情况下,网室体系是由办公区100、准备区200、储物区300、缓冲区500、作业区600和处理区400组成,具体的功能区域布局及类型可根据实际的隔离要求进行设计建造。
1.1 办公区
办公区100该区是属于干爽无水区,主要是用于存储试验材料进入网室进行隔离检疫的相关数据资料、控制网室的智能系统,以及进入网室前更衣。
设计时,应该将该区设置在进入网室前,面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至少能容纳所需的设备,一般应该有10m2以上。该区的墙体可以用传统的砖砌而成,天花板可用钢筋水泥;当然也可以全部用彩钢板制成。地面应是硬质地面,可以用水泥、瓷砖或水磨石,要求其边角便于清洁。窗户应该设置一扇,保证空气流通和光线,可选用铝合金或塑钢玻璃窗,外面用防虫网封好。该区的门应带有锁,可用塑钢或木质的门,要求相对比较坚固,不易损坏。该区应该配有220V的电源箱、通讯网络等。
1.2 准备区
准备区200主要用于隔离试验前所需材料如隔离试验材料、土壤、用具以及其它必需品的准备和消毒。试验材料需在该区进行登记和初步检验,如发现有害生物可在隔离检疫前及时处理。
该区也应该设计进入网室作业区之前,位于办公区100和缓冲区500之间,其面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应该在12m2以上。该区墙体、天花板地面及门窗的设计建造参照办公区。但唯一不同是,该区需要配有用于对隔离检疫所需材料进行消毒的消毒设备,例如紫外灯消毒设备,另还应设计有供水和排水管道,同时,需在排水口和地漏处应做好地面的防水措施。除配有220V的电源之外,可根据设备的配置情况来决定是否配备380V电源。
1.3 储物区
储物区300是存储栽培用土壤、肥料农药、用具及其他隔离检疫所需物品的场所。但要保证栽培用土壤没有受到污染,才可以放入储存区。
因该区放置的材料器具是直接进入作业区使用,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应该设计在准备区之后,以保证该的洁净无污染。该区的面积需根据放置的材料、用具的储物柜和储物架的数量来决定,通常设计面积应该有10m2以上。该区属于干爽区,其建筑结构和材料基本与办公区相同,保证室内干爽、无污染。
1.4缓冲区
缓冲区500是进入作业区的必经通道,主要是降低作业区的污染程度,保证隔离检疫试验不受外界污染和交叉污染。
缓冲区设置两个消毒池510,通常情况下可直接利用通道直接作为缓冲区,以致合理设计和使用网室空间,以降低建造成本。如对隔离检疫试验要求高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缓冲区前端可配备风淋室。缓冲区的地面应为硬质地面,围护结构可直接用隔离网(防虫网)围成,通过该区就直接进入作业区。
1.5作业区
作业区600域用于需隔离检疫材料的试验种植和检疫观察,并为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可靠的材料,是整个隔离检疫网室的核心区域和主要的功能区域。对该区域的设计建造要求严格,而且在区域内作业操作的要求也严格,以保证试验材料在隔离检疫期间不相互交叉污染和受外界污染,也防止试验材料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向外逃逸和扩散。
作业区是由面积大小不一的作业小网室610组成。各小网室规模可根据实际隔离检疫的需要进行设计,分为作业间和缓冲间612,但面积不宜过大,以便于试验材料的隔离种植。一般情况下,根据所需的栽培苗床来设计小网室的大小,一般不宜过大,通常面积设计为20-40m2,作业间最小的面积为20 m2,缓冲间的面积为1.5 m2。小网室内的缓冲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果要求不高,亦可不设。该区所有的围护结构包括顶部和四周都使用轻钢架结构配以防虫网隔离,钢架高4.0m。地面可选择使用硬质的水泥地面、瓷砖、水磨石等形式,但必须保证不渗漏和积水。设计有给排水管道,配有一个洗涤池和一个工作台,在洗涤池或工作台下设置一个地漏。还应该配有220V的电源系统,包括室内设备使用的插座、开关。
1.6 废弃物处理区
废弃物处理区主要是用于隔离检疫试验结束后废弃材料、使用过的工具和土壤等的无害化处理。
该区与作业区连通,设在作业区最末端,以保证其他区域不受污染。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实际条件及设备情况进行设计,通常设计面积应该10m2以上。其建筑构造可参照准备区。因有消毒灭菌和废物焚烧设备,需配备380V电源。
2.检疫流程及各功能分区的布局
2.1 隔离检疫的流程
隔离检疫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有害生物在检疫过程逃逸和扩散。因此,隔离检疫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首先对需隔离检疫材料进行接收登记,然后根据初步检验,决定下一步的处理,如发现能鉴定出品种的有害生物则进行隔离种植前处理然后再进行隔离种植,如无法鉴定或没发现有害生物的则直接进入隔离检疫网室进行隔离种植。在隔离种植前,应即将使用网室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不污染需隔离检疫的材料。在隔离种植过程中按时记录材料的情况并进行有害生物种类鉴定,无法现场鉴定的则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后鉴定。待整个隔离检疫试验结束后,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并对网室及相关使用过的材料进行消毒。
2.2 仪器设备、设施的摆放要求
在防止有害生物逃逸,保证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隔离检疫网室的仪器设备及设施应该按照“使用安全、干湿分开、操作方便、空间有效利用、便于清洁、整齐美观”的原则进行摆放。
2.3 各区的内部布局
1)、办公区的布局
办公区是隔离检疫网室的外围区域,主要用于文字材料整理及保存、更换工作服和网室电源和智能系统的控制。在该区需配备办公电脑桌、文件柜和更衣柜,另需安装空调及通讯网络。在另一边墙的角落处安装电源箱及系统控制箱。
2)、准备区的布局
准备区是进入隔离检疫的第一道区域。根据功能设计,需在该区洗涤池、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消毒池、洗衣机和储物柜。在洗涤池的一边配置工作台,另一边放置洗衣机;在干爽的一角放置储物柜,另一面墙边放置高压灭菌锅,旁边再配置一个工作台;另在入口处的墙边设置消毒池和在室内安装紫外灯;如是热带地区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该区安装空调。
3)、储物区的布局
该区配置有储物架、储物柜、储物箱。各种储物设备的大小规格和数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及要求而定,其摆放时应注意物品的分类存放,防止混杂;同时,还需预留一定的空间过道,便于物品存取。另可根据实际隔离检疫情况,可选择配置用于样品和药剂保存的冰箱、培养箱。
4)、缓冲区的布局
缓冲区是进入隔离检疫网室作业区的必经通道,在该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如果对隔离检疫要求高的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安装风淋室。该区无其它特殊需要配置的仪器和设备。
5)、作业区的布局
作业区是隔离检疫试验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面积大小的网室及数量。在网室的入口处可根据隔离检疫的要求设置一个小的缓冲间。该区需配备洗涤池613、工作台614、苗床611。不同种类的隔离检疫材料,种植条件不一样,苗床规格和数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及要求而定。 在网室入口处设置一个洗涤池,旁边配置一个工作台。
6)、处理区的布局
处理区配置洗涤池、工作台和高压灭菌锅、焚烧炉等消毒除害设备。焚烧炉占用面积比较大,而且使用时振动、噪音和煤油气味也较大,建议在处理区靠外围的位置单独设置一个小室用于安放该设备。
2.4 平面设计图及说明
结合隔离检疫的工作流程,提出隔离检疫网室的设计应以满足安全、实用、经济为原则,本实施例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平面设计图如图1所示。
该隔离检疫网室为东西横跨,南北座向。使用双层网结构,由外围护620结构与内部的平顶网室组成,两者之间有1m缓冲带621。各个小网室610是相对独立的,其入口处可根据隔离检疫需要设置独立的缓冲间。各网室之间采用隔离带622分隔,隔离带622宽1.5m。整个网室的地面采用硬化地面(混凝土、地砖、水磨石等)形式,网室外围采用混凝土砌块路面,宽1.5m,缓冲地面有一定的斜坡,防止雨水倒灌进网室,中间留有2.0m宽水沟。
本实施例的作业网室的总面积为104m2。具体分布是:左右的两个网室为28m2,规格为7.0m×4.0m;中间的两个网室为24m2,规格为6.0m×4.0m。网室与外围护结构有1m的缓冲隔离带。
网室外部拱顶分为三个,一号拱顶为左侧小网室及其两侧的隔离带,其跨宽为1.0m+4.0m+1.5m=6.5m;二号拱顶为中间两个小网室及其中间的隔离带,其跨宽为4.0m+1.5m+4.0m=9.5m;三号拱顶为右侧小网室和两侧的隔离带,其跨宽为1.5m+4.0m+1.0m=6.5m。外部拱顶网室脊高6.5m;外部拱顶网室肩高4.5m;内部平顶网室顶高4.0m。
.建造要求
3.1基本结构要求
隔离检疫网室以适合隔离植物材料生长繁殖的材料建造。隔离检疫网室周围至少有1m宽的缓冲带,地面硬化,如混凝土、碎石或其他硬质地面。缓冲地面有一定的斜坡,防止雨水倒灌进网室。隔离检疫网室是防滑混凝土地面或碎石地面,适应各种天气的变化,能排水。进行隔离检疫网室必须通过缓冲间,进出缓冲间具双层防虫门,并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人或隔离材料。隔离检疫网室应该设置独立的检疫间。每个检疫间内应悬挂黄色昆虫诱捕器(每15m2种植面积至少1个),并定期更换。维持适宜的植物卫生措施,有清洗、污水处理、鞋靴消毒、剪切工具消毒等设施。隔离检疫网室就有明显标志(包括植物隔离检疫等级、登记或许可号、受权人员进入、责任人等字样)。
3.2主体结构及材料使用
3.2.1主体结构
网室的主体结构主要是网室的主体骨架,目前主要是选用镀锌管,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该网室外部采用圆拱顶结构,室内采用平顶结构。网室主体采用钢架,四周选用35目不锈钢隔离网与外界隔离。网室采用独立点式基础,深90cm(根据当地土质酌情变更)。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及钢板,骨架为轻钢结构。骨架镀锌层厚度为0.06~0.08mm,热镀锌规范采用GB/T3091-93。连接均采用镀锌螺栓和自攻螺丝联接,无焊点,美观大方。四周立柱为双面热镀锌矩形钢管70×50×2.5mm;中立柱为双面热镀锌矩形钢管为70×50× 2.5 mm;桁架为镀锌管φ32×2.0mm;桁架斜撑为镀锌管φ26×2.0mm。根据建造地点的气候情况,注意防潮防锈。
3.2.2围护材料
1)网室的围护材料
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可以与外界直接连通,其温湿度可自由流通。隔离网(外围护)是植物隔离检疫网室的主要隔离屏障,其应具有拉力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耐老化、无毒无味、废弃物易处理等优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主要有不锈钢、尼龙、及其他复合材料,其使用寿命长短不一。隔离网的规格为35~60筛目,即一英寸面积内应有35~60个筛孔。筛孔直径为300~500μm,纱丝约占据50%空间。这样的规格可堵塞主要传毒昆虫(蚜虫、飞虱、叶蝉等)。桃蚜的无翅成虫长2430μm,宽1150μm。但桃蚜1龄若虫体仅长540μm,宽210μm,还有通过这个规格尼龙纱的可能性。至于阻挡传染某些病毒的螨类,则需要直径为90微米的筛孔。这样细密的筛孔,纱丝约占据75%的空间,通气性极差,影响植物的生长。
根据该网室的实际设计要求,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及循环,而且又防止了有害昆虫及室外杂物的进入,使室内保持良好的环境,选择35目的隔离网。隔离网的固定及密封采用专用卡簧卡槽固定、密封。门为1.2m×2.1m(宽×高)铝合金平开门,采用35目隔离网覆盖。
2)其他功能室围护材料
准备室、资料室、工具室墙体结构及门采用50mm厚双层夹心聚苯板(彩钢板)建造,墙体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砌砖等)建造,所有窗户用35目防虫网覆盖。
风淋室是用于去除进出洁净室的人和物本身尘埃的一种理想的空气净化设备,箱体采用彩钢板结构形式,箱体两侧及上部为静压箱,静压箱内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直接安装在进入缓冲通道之前的位置。该风淋室为隔离条件要求严格时使用的消毒洁净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配置。
3.2.3顶部覆盖材料
在覆盖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它的透光率与稳定性、使用寿命、强度与安全性。钢化玻璃可以提供很高的强度性能,夹胶玻璃可以提供很好的安全性能。可根据建造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浮法玻璃是以溶化的玻璃浮在锡床上,靠自重和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形成平滑表面,其特点是表面平整光滑,无波纹,质量良好。浮法玻璃主要性能为重量(5㎜厚)12.5 kg/㎡,传热系数6.4 W/㎡·oC,透光率(5㎜厚)84%,平均抗拉/抗压强度50/90 N/ mm2,耐候性不变化,抗老化性强,使用寿命20年以上。3.2.4遮阳降温材料
1)遮阳系统:采用钢缆传动,幕布采用优质外遮阳幕布(如上海斯文森遮阳幕布)。外遮阳随网室外型和功能区域进行分区控制,共设置有三套。
2)顶喷淋系统:喷头采用园林式喷头,其特点为喷洒范围可在360度范围内任意调整,受风的阻力小,湿润半径大,分布均匀。喷头喷洒半径8m,喷头间距11m。现共设置喷头5个,分别设在一号、三号拱顶的两端各一个,其喷洒范围设为180度;二号拱顶中心设一个,其喷洒范围设为360度。
3)倒挂雾喷系统:在各网室内根据相应的距离和适当的位置设置四出口雾化喷头,通过雾滴气化吸热,以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喷头设置在网室内顶部中轴线上,网室1和网室4各设置3个,网室2和网室3各设置2个,共10个,等距离设置。
3.2.5苗床
每个网室内布置苗床,方便试验材料种植与观察。不同工作区的面积大小不一样,因此,苗床数量也不一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相邻的两座苗床之间距离及其与外围结构的距离均需0.75m以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或通过。同时,可以避免试验材料之间的相互接触而引起交叉污染,或与外围结构接触摩擦受伤而影响正常生长。
3.2.6给排水管道
隔离网室的供水管道应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或者用PVC管道。灌溉用水是通过专用管道送入网室内自来水或者是经过回收处理、循环使用的废水。在每个网室内入口处应设置工作台和一个水盆。水盆上有两个水龙头,能分别供应自来水和循环使用水。隔离网室内的水龙头由于做实验时的特殊要求,为了避免用手触摸,采用长臂式水龙头。所有苗床配置有滴箭系统,进行电脑控制的灌水和施肥。
每个网室设置两个地漏,分别在洗涤池下方和网室另一端的靠边角处。所及苗床都设有废水收集口,用于收集浇灌溢出或滤出的废水从专用的管道统一进入排水管网,然后流入污水池进行沉淀。
网室设备的配置
4.1.1灌溉与施肥系统
1)滴箭系统
滴箭系统要求水源进入网室,水压达到设计要求,水质达到市政自来水洁净程度。若用户不能满足水压及水质要求,应增设加压系统和过滤系统。该系统采用滴箭组合,可根据需要在每个室或每个苗床配置电磁阀门,以便于电脑控制。在苗床铺设PE管,滴箭根据种植作物与PE管组合,每盆一个滴箭。按种植方向每个苗床布置1或2排PE管,间隔0.5米布置4根滴箭,每根滴箭毛管长0.6m。
该系统可实现精确灌溉,滴量均匀,不受压力影响,具有高出流均匀度,均匀度可达85~95%;可以将水均匀的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节省灌溉用水,比人工浇灌省水50~70%;水肥利用率高,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灌水施肥一体自动化,节省劳动量最大可达95%;水分蒸发量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 可按作物间距灵活排放,根据植物的稀疏来调节滴箭位置。该系统配置有电磁阀门,用以控制其开闭,最终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统一由电脑控制。
2)施肥系统
与灌溉系统配套使用,用于对作物进行液肥的施用,系统含进口注肥泵、进口过滤设备以及其它附件等,可以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减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时间。通常采用型号为A30~2.5%的施肥泵,流量为0.9L/m~6.8m3/h,设定比为0.2%~2.5%,工作压力为0.34~6.9kgf/cm2。
安装在供水管道上,不用电驱动,以水压作动力;肥料汇合不受主水管流量和压力变化的影响,配比精确。该系统配置有电磁阀门,用以控制其开闭,最终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的电脑控制。
4.1.2废水处理系统
在网室内应注意保持地面干爽洁净。在试验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允许随意排放,废水应该可集中收集过滤,然后沉淀后,如需要则进行消毒再排放,或直接排放,也可以进行再次循环利用。如有必要,则过滤的滤渣进行集中处理。
4.1.3遮阳降温系统
1、遮阳系统
在夏季,由于进入网室的太阳辐射热负荷太高,网室虽然经过通风,但网室内的高温、低湿对进行植物的生长和检疫是非常不利的。使用遮阳系统,阻隔了大部分太阳辐射进入网室,可有效降低网室内的温湿度。
遮阳幕系统由控制箱、拉幕电机、电机座、绕线器、轴支座、U型螺栓、传动轴、尼龙涂层钢缆、导向轮、推杆导杆联接卡、T型螺栓、驱动边铝型材、遮阳幕、卡簧、托幕线和压幕线等组成。设有电机用于控制遮阳幕布的开闭,可以根据需要配控制装置,然后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的电脑控制。
2、顶喷淋系统
设计时要求水源进入网室,水压满足设计条件,水质达到市政自来水洁净程度。若用户不能满足水压要求,应该在首部安装加压系统。该系统由喷淋主管,架空喷淋主管,外遮阳纵拉杆和横拉杆上的喷淋支管及纵横拉杆上(室外侧)安装的喷头组成。喷头采用园林式喷头,其特点为喷洒范围可在360度范围内任意调整,受风的阻力小,湿润半径大,分布均匀。喷头喷洒半径8m,喷头间距11m。屋顶喷淋系统可除尘,有效增加网室顶部的透光率,在夏季时还可达到显著的降温增湿效果。可以给每个喷头配置电磁阀门,用以控制其开闭,最终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的电脑控制。
3、倒挂雾喷系统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未采用降温措施的温室内气温要高于室外气温10~20℃,使生产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实践表明,采用雾喷可降温。倒挂雾喷降温系统由系统首部、倒挂喷头及PE管组成。系统首部包括过滤器、压力表、手动阀和配套管件等。可以根据需要给每个网室的倒挂雾喷配控制装置,用以控制其开闭,最终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的电脑控制。
4.1.4补光系统
根据需要,在苗床上设置补光灯,补光系统可选择开关灯的数量以及调节灯的高度。网室的补光设备主要采用农用生物补光钠灯。该农艺钠灯是一种专业用于园艺市场的高强度钠气灯,它可以提供与植物生长需求相吻合的光谱分布,光谱分布的改善使作物生长的环境更好控制,并且使作物生长得更好和质量更高。主要技术参数为电源电压220V,初始流明56500lm,流明维持率90%,功率400W,平均寿命28500h。
为了满足试验使用要求,在5000-13000 LUX之间的照度值可任意调节,补光灯需要配置自动或手动升降机构。每个苗床(2.5m×1.2m×0.7m)配备2组纵向的可升降式补光灯组,每组设补光灯钠灯4~8盏。灯架升降范围为1~3m。可以根据需要给每组或每个苗床补光灯配控制装置,用以控制其开闭,最终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统一的电脑控制。
4.1.6配电系统
在网室各区设置固定电源接口,满足室内供电需求,共计4套。各网室有一套电源控制系统可控制本室的所有电源。而整个网室的总配电系统在控制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整体方案与实施例1一致,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植物隔离网室不设置外围护以降低网室的制造成本。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包括办公区和作业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准备区、储物区、缓冲区和废弃物处理区;
所述缓冲区为进入所述作业区的必经通道,所述缓冲区内设有消毒池;
所述准备区位于所述办公区与所述缓冲区之间,该准备区内设有用于对隔离检疫所需材料进行消毒的消毒设备;
所述储物区与所述缓冲区连通; 
所述废弃物处理区与所述作业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区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小网室,各个小网室之间采用隔离带分割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区还包括包围所有小网室的外围护。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小网室或全部所述小网室的门口位置设有缓冲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护为35-60筛目的隔离网,筛孔直径为300~5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阳降温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降温系统包括遮阳系统、顶喷淋系统和倒挂喷雾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灌溉与施肥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物隔离检疫网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电系统。
CN2013200042537U 2013-01-06 2013-01-06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7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042537U CN203057951U (zh) 2013-01-06 2013-01-06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042537U CN203057951U (zh) 2013-01-06 2013-01-06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7951U true CN203057951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5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0425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57951U (zh) 2013-01-06 2013-01-06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579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475A (zh) * 2016-04-06 2016-07-20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的方法
CN108076913A (zh) * 2017-12-12 2018-05-29 天津云众创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保温型农作物养殖大棚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6475A (zh) * 2016-04-06 2016-07-20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的方法
CN105766475B (zh) * 2016-04-06 2019-04-23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的方法
CN108076913A (zh) * 2017-12-12 2018-05-29 天津云众创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保温型农作物养殖大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2597B (zh) 维护成本较低的生态建筑的工作方法
CN203646253U (zh) 一种新型猪舍
CN102587535B (zh) 立体水田墙
WO2011115806A2 (en) Plant air purification encl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1479400B1 (ko) 다목적 온실 돔
CN205777664U (zh) 城市森林高层别墅
KR102360525B1 (ko) 유기농 수경재배 기능 및 내부 순환 처리 기능을 가진 생태 빌딩
CN202509653U (zh) 立体水田墙
CN205884160U (zh) 高层商业建筑垂直绿化装置
CN205492038U (zh) 一种新型便捷养猪舍
CN203057951U (zh) 一种植物隔离检疫网室
Ren et al. The passive cooling effect of window gardens on buildings: A case study in the subtropical climate
CN201319776Y (zh) 一种环境可调节的发芽温室
CN208108353U (zh) 一种生态节能环保的高层建筑通风系统
CN207706819U (zh) 一种节约水资源的植物培养装置
CN207410956U (zh) 一种节能温室大棚
TWM528592U (zh) 太陽能室內養殖池
KR20110122909A (ko) 난간녹화시스템
CN104137802B (zh) 水产苗种培育和养殖装置
CN106034784A (zh) 一种中高层建筑的攀援植物垂直绿化系统
CN206413549U (zh) 一种安全卫生的生态养猪场
ITUB20154106A1 (it) Struttura da esterno modulare
CN205511101U (zh) 一种灌溉回流一体化植物绿化墙
TWM573565U (zh) Water-free planting equipment
CN203575295U (zh) 饲养畜牧动物的连栋式建筑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1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