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40089U -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40089U
CN203040089U CN 201220700714 CN201220700714U CN203040089U CN 203040089 U CN203040089 U CN 203040089U CN 201220700714 CN201220700714 CN 201220700714 CN 201220700714 U CN201220700714 U CN 201220700714U CN 203040089 U CN203040089 U CN 203040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driver
auxiliary section
guide
gu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007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riority to CN 2012207007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40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40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400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器,包括一个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扇安装空间、一个风扇安装装置、一个风扇、两个第一导引件和两个第二导引件;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位于所述风扇安装空间中;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与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一一对应配合;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导引件和所述第二导引件中的一个为沟槽,另一个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和位于所述两个导轨之间的间隙,所述两个导轨和所述间隙收容于所述沟槽中。将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收容于同一沟槽中,既便于风扇的安装及拆卸,又可通过两个导轨的变形吸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背景技术
驱动器如变频器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及时地散发到外部环境中,以确保驱动器的正常运行。目前,驱动器中一般采用风扇进行散热,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现有驱动器10中利用风扇20进行散热。如图1和图2中所示,风扇20通过螺丝安装在驱动器10的底部。当风扇20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或更换时,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如螺丝刀30等拆下多个螺丝,不便于对风扇20进行维修及更换;特别地,由于风扇20安装在驱动器10的底部,进一步增加了操作的难度。此外,在一些使用情况下,驱动器10会产生或受到振动,驱动器10的振动会使得风扇20松脱或对风扇20造成损害而影响驱动器10的散热性能,进而影响驱动器10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安装、拆卸且耐振的风扇的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驱动器,包括一个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扇安装空间、一个风扇安装装置、一个风扇、两个第一导引件和两个第二导引件;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位于所述风扇安装空间中;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与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一一对应配合;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导引件和所述第二导引件中的一个为沟槽,另一个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和位于所述两个导轨之间的间隙,所述两个导轨和所述间隙收容于所述沟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导轨和所述间隙收容于同一所述沟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的自由端的外侧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沟槽为弧形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之一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另一个为凹槽或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安装装置包括一个底板、两个侧板和一个盖板;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两个侧板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相对的两边上;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盖板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一个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器通过在箱体内的风扇安装空间中设置第一导引件,并在风扇安装装置上设置可与第一导引件配合的第二导引件可便于风扇的安装及拆卸;同时,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导引件和所述第二导引件中的一个为沟槽,另一个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和位于所述两个导轨之间的间隙,由于设置间隙使得两个导轨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两个导轨的变形可将振动吸收从而减轻或消除振动对安装在风扇安装装置上的风扇的影响,使得风扇可以稳定的运行,从而将驱动器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从现有的驱动器中拆卸风扇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将图1中风扇从驱动器拆卸下来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壳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圈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第二壳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风扇安装装置与风扇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风扇在驱动器中滑动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圈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10驱动器        20风扇        30螺丝刀
100驱动器       101箱体       110第一壳体
111第四侧板     112基板       113第一侧板
1133通风孔      114第二侧板   115第三侧板
116隔板         1161通孔      117连接板
118入口            119第一导引件        1192导轨
1193间隙           120第二壳体          122基体
123第一侧部        124第二侧部          125第一配合部
126开口区域        128第一导引件        130风扇安装装置
132底板            1321凸榫             1323卡钩
133侧板            1332第二导引件       134盖板
135第二配合部      1352拉手             140风扇
160风扇安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器100的示意图。驱动器100可以为变频器等。如图3中所示,驱动器100包括一个第一壳体110、一个第二壳体120、一个风扇安装装置130和至少一个风扇140。其中,风扇140通过风扇安装装置130滑动地安装在由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围成的箱体101中。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110包括一个基板112、一个第一侧板113、一个第二侧板114、一个第三侧板115、一个第四侧板111、一个隔板116、一个连接板117和一个第一导引件119。在一实施例中,基板112大致呈矩形;第一侧板11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板112的一边上。第一侧板113上设有一个通风孔1133,通风孔1133的形状与风扇140对应,以加速气流的流动。此外,第一侧板113上可进一步设置多个散热孔,以便于加速驱动器100内部热空气与外部冷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第二侧板114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板112的一边上,并与第一侧板113大致平行,即第二侧板114与第一侧板113设置在基板112的相对两边上。第二侧板114上可设置多个散热孔,以便于加速驱动器100内部热空气与外部冷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第三侧板115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板112的一边上,并位于第一侧板113和第二侧板114之间。第三侧板115的一端与第二侧板114接触,另一端与第一侧板113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在第三侧板115与第一侧板113之间形成一个入口118。入口118可用于将风扇140滑动地安装在驱动器100内(下文中将作进一步说明)。
第四侧板111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板112的一边上,并与第三侧板115大致平行,即第四侧板111与第三侧板115设置在基板112的相对两边上。
隔板116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板112上并大致平行于第一侧板113。在一实施例中,相对于第二侧板114而言,隔板116临近第一侧板113。隔板116上设有一个通孔1161,通孔1161的位置与第一侧板113上的通风孔1133相对设置。隔板116的一端如外侧端延伸至入口118处并与第三侧板115连接;隔板116的另一端如内侧端朝向第四侧板111延伸并与第四侧板111间隔设置。
连接板117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板112上,并位于隔板116与第一侧板113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板117从隔板116延伸至第一侧板113,并大致垂直于隔板116和第一侧板113,这样,连接板117、隔板116和第一侧板113共同限定一个与入口118连通的风扇安装空间160。连接板117可用于限定风扇安装装置130在风扇安装空间160中的位置。
第一导引件119设置在基板112上,并位于风扇安装空间160内。第一导引件119沿着大致平行于第一侧板113的方向从入口118延伸至与连接板117接触。如图5所示,第一导引件119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1192和位于两个导轨1192之间的一个间隙1193。两个导轨1192沿着大致平行于第一侧板113的方向延伸,并在大致垂直于第一侧板113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即间隙1193在大致垂直于第一侧板113的方向上位于两个导轨1192之间。通过设置间隙1193,使得两个导轨1192在大致垂直于第一侧板113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用于缓冲驱动器100的振动对风扇140的影响(下文中将作进一步说明)。此外,导轨1192的自由端的尺寸可以减小,例如,导轨1192的自由端的外侧面可以为斜面或弧面,以便于使得两个导轨1192在大致垂直于第一侧板113的方向上产生变形进而吸收振动,从而缓冲驱动器100的振动对风扇140的影响。
第二壳体120包括一个基体122、一个第一侧部123、一个第二侧部124、一个第一配合部125和一个第一导引件128。基体122的形状与基板112的形状对应;第一侧部12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体122的一边,并与第一壳体110的第三侧板115对应设置,可与第一壳体110的第三侧板115接触或连接。第一侧部123从第二壳体120的一端朝向相对的另一端延伸并与相对的另一端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在第一侧部123与第二壳体120的另一端之间形成一个开口区域126;开口区域126与风扇安装空间160对应设置:当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组装在一起时,开口区域126也位于风扇安装空间160中并将风扇安装空间160覆盖从而形成通道结构;风扇140可在风扇安装空间160即通道结构内滑动。
第二侧部124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基体122的一边,并与第一壳体110的第四侧板111对应设置,可与第一壳体110的第四侧板111接触或连接。
第一配合部125设置在第一侧部123上,并临近开口区域12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25可以为形成在第一侧部123上的凹槽或孔;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25可以为形成在第一侧部123上的凸起结构。第一配合部125可用于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下文中将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导引件128设置在基体122上,并位于开口区域126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引件128可与图5中所示的第一导引件119的结构相同。当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组装在一起时,第一导引件128位于风扇安装空间160中,并大致平行于第一导引件119。第一导引件128与第一导引件119可用于导引风扇安装装置130在风扇安装空间160中滑动。
如图7所示,风扇安装装置130包括一个底板132、两个侧板133、一个盖板134和一个第二配合部135。其中,底板132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呈矩形。底板132上设有多个凸榫1321和卡钩1323。凸榫1321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底板132上,并与风扇140底缘四角的通孔对应设置,使得凸榫1321可穿过风扇140底缘四角的通孔从而将风扇140安装在底板132上。卡钩132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底板132上,并可钩住风扇140顶缘的上表面从而将风扇140进一步固定,使风扇140更加牢靠地设置在底板132上。
侧板13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底板132上。在一实施例中,两个侧板133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底板132上相对的两边上。每一侧板133上设有第二导引件1332。第二导引件1332可与第一导引件119/128配合,从而导引风扇140在风扇安装空间160中滑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引件1332可以为形成在侧板133上的沟槽,可用于收容第一导引件119/128,即第一导引件119/128的两个导轨1192位于对应的侧板133上的同一第二导引件1332中;这样,当驱动器100振动时,可利用第一导引件119/128与第二导引件1332之间的配合,通过两个导轨1192的变形将振动吸收从而减轻或消除振动对安装在风扇安装装置130上的风扇140的影响,确保风扇140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将驱动器100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为了便于第一导引件119/128与第二导引件1332之间的力的传递以吸收振动,第二导引件1332可以为形成在侧板133上的弧形沟槽。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引件119/128可以采用与第二导引件1332相同的沟槽结构,相应地,第二导引件1332可以采用与第一导引件119/128相同的导轨结构;换言之,可以将第二导引件1332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120上,并将第一导引件119/128设置在侧板133上。
盖板134大致垂直地设置在底板132上,并位于两个侧板133之间。盖板134与入口118对应设置:当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组装在一起时,盖板134可将入口118关闭,可用于防止灰尘等通过入口118进入到驱动器100的内部。此外,盖板134上可设有拉手1352,以便于使用者将风扇安装装置130及安装在风扇安装装置130上的风扇140从驱动器100中拉出。
第二配合部135设置在盖板134上,并可与第一配合部125配合。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135可以形成在盖板134上的凸起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合部135可以形成在盖板134上的凹槽或孔。通过第二配合部135与第一配合部125之间的配合可以将风扇安装装置130固定在驱动器100上。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器100的具体结构,下面简述其一种组装方法。
如图8和图9所示,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组装在一起形成箱体101,例如,可以通过螺丝或卡扣等结构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组装在一起。此时,入口118位于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之后,将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风扇140已按照上述方式安装在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上)的一端插入到入口118中,并令第一导引件119/128与第二导引件1332对准,向驱动器100内部推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即可使得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及其上的风扇140在第一导引件119/128与第二导引件1332的导引下朝向驱动器100内部滑动。当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及其上的风扇140滑动至预定位置(如与连接板117接触)时,盖板134刚好将入口118关闭,同时,盖板134上的第二配合部135与第一配合部125相互配合从而将风扇安装装置130固定在驱动器100上。这样,风扇140即可将驱动器100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部环境中。当驱动器100产生或受到振动时,可利用第一导引件119/128与第二导引件1332之间的配合,通过两个导轨1192的变形将振动吸收从而减轻或消除振动对安装在风扇安装装置130上的风扇140的影响,确保风扇140能够正常运行,从而将驱动器100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当需要维护或更换风扇时,可令第二配合部135与第一配合部125脱离配合,向外拉动拉手1352即可使得固定风扇安装装置130及其上的风扇140在第一导引件119/128与第二导引件1332的导引下朝向驱动器100外部滑动,从而可以将风扇140从驱动器100上取下,以便于更换或维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驱动器100通过在箱体101内的风扇安装空间160中设置第一导引件119/128,并在风扇安装装置130上设置可与第一导引件119/128配合的第二导引件1332,可便于风扇140的安装及拆卸;同时,由于与一个第二导引件1332如沟槽配合的第一导引件119/128中采用两个间隔设置的导轨1192,使得两个导轨1192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两个导轨1192的变形可将振动吸收从而减轻或消除振动对安装在风扇安装装置130上的风扇140的影响,使得风扇140可以稳定的运行,从而将驱动器100内的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器,包括一个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风扇安装空间、一个风扇安装装置、一个风扇、两个第一导引件和两个第二导引件;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并位于所述风扇安装空间中;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上;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与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一一对应配合;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导引件和所述第二导引件中的一个为沟槽,另一个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和位于所述两个导轨之间的间隙,所述两个导轨和所述间隙收容于所述沟槽中。将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收容于同一沟槽中,既便于风扇的安装及拆卸,又可通过两个导轨的变形吸收振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驱动器(100),包括一个箱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1)内部的风扇安装空间(160)、一个风扇安装装置(130)、一个风扇(140)、两个第一导引件(119、128)和两个第二导引件(1332);所述风扇(140)安装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130)上;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119、128)设置在所述箱体(101)上并位于所述风扇安装空间(160)中;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1332)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130)上;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1332)与所述两个第一导引件(119、128)一一对应配合;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导引件(119、128)和所述第二导引件(1332)中的一个为沟槽,另一个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导轨(1192)和位于所述两个导轨(1192)之间的间隙(1193),所述两个导轨(1192)和所述间隙(1193)收容于所述沟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轨(1192)和所述间隙(1193)收容于同一所述沟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自由端的外侧面为斜面或弧面;所述沟槽为弧形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01)上的第一配合部(125)和设置在所述风扇安装装置(130)上的第二配合部(135);所述第一配合部(125)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35)能够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配合部(125)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35)中之一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125)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35)中的另一个为凹槽或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驱动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装装置(130)包括一个底板(132)、两个侧板(133)和一个盖板(134);所述风扇(140)设置在所述底板(132)上;所述两个侧板(133)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32)上相对的两边上;所述两个第二导引件(133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133)上;所述盖板(134)垂直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32)上,并位于所述两个侧板(133)之间;所述第二配合部(135)设置在所述盖板(13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4)上设有一个拉手(1352)。
CN 201220700714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0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00714 CN203040089U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00714 CN203040089U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40089U true CN203040089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92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0071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40089U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400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781A (zh) * 2017-06-20 2017-10-03 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散热器
CN108825555A (zh) * 2018-08-15 2018-11-16 东菱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器散热器中的风扇盖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781A (zh) * 2017-06-20 2017-10-03 合肥杰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机电设备散热器
CN108825555A (zh) * 2018-08-15 2018-11-16 东菱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器散热器中的风扇盖的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29584A1 (en) Airflow guide cover
US8206103B2 (en) Fan assembly
US20120214401A1 (en) Airflow guide cover
US20160165750A1 (en) Therm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thermal module
CN203301928U (zh) 用于机柜的抽屉式散热装置
CN203040089U (zh) 一种具有风扇的驱动器
US20110021132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fan bracket thereof
TW201424547A (zh) 電子裝置組合
CN102902325A (zh) 风扇固定装置
CN201489431U (zh) 一种工业计算机扩展卡固定结构
JP2013098531A (ja) ファン固定装置
CN2731543Y (zh) 带有导风流道侧板的机箱
CN102087541B (zh) 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及其风扇模组
TWI516679B (zh) 風扇的安裝結構及風扇裝置
CN211454449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电脑主机结构
CN202353430U (zh) 集成一体式变频器
CN201830568U (zh) 动力箱
CN206274379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计算机机箱
CN207080416U (zh) 一种风机安装结构
CN210954858U (zh) 一种基于通用系统软件的管理装置
CN2924380Y (zh) 空调器电源板的固定装置
CN206341506U (zh) 电网用信息通讯基站专用柜体
CN205910657U (zh) 一种连体式电脑机箱
CN215818930U (zh) 一种防震性能好的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设备箱
CN212573250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计算机网络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