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7437U -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7437U
CN203037437U CN 201320066868 CN201320066868U CN203037437U CN 203037437 U CN203037437 U CN 203037437U CN 201320066868 CN201320066868 CN 201320066868 CN 201320066868 U CN201320066868 U CN 201320066868U CN 203037437 U CN203037437 U CN 203037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frame
test specimen
supporting steel
eddy current
fay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68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松
赵滨
张庆
赵斌
赵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3200668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7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7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743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上垫片和下垫片设于支撑钢架内,预紧装置从顶部穿过支撑钢架,与上垫片接触;下垫片放置在支撑钢架的底部,与上垫片对应;所述的力传感器穿过支撑钢架的底部和下垫片,到达下垫片的顶部,且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激振器相连,激振器和支撑钢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试件、上试件置于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在上垫块、上试件、下试件、下垫块彼此的接触面处连接有磁性薄吸板,所述的磁性薄吸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涡流传感器;且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有间隙,在上试件、下试件的外表面还设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制造业对设备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机械装备的性能是一个重要课题。导致机械装备加工性能复杂的一个因素就是其结构存在各种结合面,对机床而言,结合面阻尼占整个机床阻尼的90%左右,而结合面接触刚度占机床总体刚度的60%-80%。所以,弄清结合面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弥足重要,研究结合面的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即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是提高制造装备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现代机械设备分析多是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由于结合面的刚度、阻尼特性极其复杂,目前主要通过实验方法识别,然后建立包含结合面拟合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再分析有限元模型在各种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可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所以设计能有效识别结合面法向动态参数的测试装置是首要任务,是建立真实、准确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同时需要在测试装置上采集试件多个位置的位移、加速度等数据,作为实际参照,修正有限元模型,使之尽量准确,方便后续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包括预紧装置、支撑钢架、上垫块、涡流传感器、磁性薄吸板、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激振器、工作台、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所述的上垫片和下垫片设于支撑钢架内,预紧装置从顶部穿过支撑钢架,与上垫片接触;下垫片放置在支撑钢架的底部,与上垫片对应;所述的力传感器穿过支撑钢架的底部和下垫片,到达下垫片的顶部,且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激振器相连,激振器和支撑钢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试件、上试件置于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在上试件、下试件上设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磁性薄吸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涡流传感器;且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有间隙,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的涡流传感器由一个支架装配体固定,且涡流传感器通过螺栓与支架装配体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装配体固定于工作台上。
所述的涡流传感器与位移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激振器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所述的位移信号放大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功率放大器分别与动态信号分析仪相连,所述的动态信号分析仪与计算机相连。
所述的工作台为刚性工作台,所述的预紧装置为预紧螺栓。
在所述的支撑钢架、激振器、支架装配体与工作台的连接面处设有橡胶减震材料。
所述的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上试件和下试件;
(2)由下至上安装测试装置,先完成激振器在刚性工作台上的安装与固定,然后安装支撑钢架,在支撑钢架内由下至上地依次安放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及上垫块;
(3)在上试件、下试件多个位置布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以测得上下试件多个位置处的位移、加速度信号。
(4)将涡流传感器安装在支架装配体上,且使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的上方,调节涡流传感器上的螺母以调整其与所测磁性薄吸板间距,以便更好测量;
(5)通过激振器激励,同时记录各个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6)对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后处理,得到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值。
所述的传感器信号后处理过程如下:
(1)由信号系统输出简谐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由激振器对下试件施加简谐载荷f(t);
(2)建立测试装置中试件及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将结合面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其中mx为下试件质量,Kj为结合面的等效刚度,Cj为结合面等效阻尼,δj(t)为结合面处位移(其中即取两个结合面处所测位移值的平均值,δj1(t)为吸附在下试件表征结合面位移的磁性吸板位移量;δj2(t)为吸附在下试件表征结合面位移的磁性吸板位移量),f(t)为激振器所施加在下试件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处的简谐力,下试件与结合面共同组成了二阶线性有阻尼质量-弹簧系统;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m x a + C j δ · j ( t ) + K j δ j ( t ) = f ( t ) - - - ( 1 )
令:
f j ( t ) = C j δ · j ( t ) + K j δ j ( t ) - - - ( 2 )
且近似为fj(t)=Fm cosωt      (3)
其中:mx为下试件质量;a为下试件加速度;Cj为结合面阻尼;Kj为结合面刚度;δj(t)为结合面处位移;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2
为结合面处速度,由位移求导而得;f(t)为激振器所施加在下试件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处的简谐力;Fm为结合面处所受激振力幅值;ω为激振力的频率;由于激励为简谐函数,故稳态响应即结合面处位移也是简谐函数,且具有相同的ω,故有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3
式(4)中δm为结合面位移幅值,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4
为相位差;ω为激振力的频率;
将式(4)带入式(2)、(3)整理可得,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5
即: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7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8
由于f(t)、δj与a均可通过传感器测得,即在式(6)、(7)、(8)中Fm与δm已知,但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10
未知。故Kj和Cj的求解过程中,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311
的求解是重点;本实用新型运用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有关结论:
C j = K j · ψ 2 π · ω - - - ( 10 )
带入式(9),得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2
式(11)中ψ为Kelvin-Voight模型中的耗能系数,其计算式为
ψ = 2 E d n E pl n + E pu n - - - ( 12 )
式(12)中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4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5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6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这三个参数通过实验获得,在实验过程中重复多次进行加载、卸载过程,根据结合面处涡流传感器记录的位移随激振力变化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图,如图8所示。根据图8中所示各物理量含义,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7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8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9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F0为预紧后的作用力;δj0为施加预紧作用力后的结合面初始位移量;Fm为激振器施加的简谐激振力的幅值;Δδj为结合面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位移差;横轴为结合面接触位移,纵轴为结合面上的接触压力,再经过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方法属于现有技术),求得ψ值,带入式(11)即可求得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410
值,再带入式(7)、(8),即可分别求得法向动态刚度与阻尼值。
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别测量上下试件多个部位的位移、加速度值,为后续有限元模型的准确建立提供实验对照数据。
图中δ1(t)、δ′1(t)、δ2(t)、δ′2(t)分别为上下试件不同部位的位移测量值,as为上试件的加速度测量值。通过记录上下试件多个部位的参数值,为后续仿真分析过程中修正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对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测量装置简单易行,测量方法新颖有效;(2)既可以测接触体的实际法向动态参数,又可以根据测量接触面积而转化为单位面积上的法向动态参数。(3)为后续仿真分析中修正有限元模型提供多个位置实验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装置整体主视图;
图2装置整体侧视图;
图3上下试件及结合面的结构图;
图4上下试件及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示意图;
图5多个涡流位移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图6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7粗糙结合面受力、位移示意图;
图8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示意图。
图中:1.预紧螺栓、2支撑钢架、3上垫块、4涡流传感器、5磁性薄吸板、6加速度传感器、7力传感器、8激振器、9减振橡胶材料、10刚性工作台、11下垫块、12下试件、13上试件、14支架装配体、15结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装置由以下部分组成:预紧螺栓1、支撑钢架2、上垫块3、涡流传感器4、磁性薄吸板5、加速度传感器6、力传感器7、激振器8、减振橡胶材料9、刚性工作台10、下垫块11、下试件12、上试件13、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14。其中预紧螺栓通过与支撑钢架2连接对上垫块3施加作用力,为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接触提供预紧力。上试件13位于上垫块3的正下方,下试件12的正上方,加速度传感器6靠磁力吸附在下试件12表面。下试件12放在下垫块11正上方,然后下垫块11放在支撑钢架2上。激振器8通过激振杆和下垫块11对下试件12施加作用力,由力传感器7测得相应激振力。激振器8与支撑钢架2通过减振橡胶材料9,采用螺栓连接与刚性工作台10固定在一起。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14支撑各涡流位移传感器完成对各相配磁性薄吸板的位移测量,其中结合面15处磁性薄吸板位移表示结合面15位移,用来计算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其他部位磁性薄吸板表示相应部位的位移,在后续仿真研究中作为实验对照修正有限元模型。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14同样通过减振橡胶材料9采用螺栓连接与刚性工作台10固定在一起。激振力由动态信号分析仪输出,通过功率放大器经激振器8施加到下试件11上,其大小通过力传感器7测得。激振器8同样通过减振橡胶材料9采用螺栓连接与刚性工作台10固定在一起。装置整体装配后的主视图、侧视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上述测试装置测量动态特性参数的方法如下:
所述的结合面15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不同材料、不同加工方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
(2)由下至上安装测试装置,先完成激振器8在刚性工作台10上的安装与固定,然后安装支撑钢架2,在支撑钢架2内由下至上地依次安放下垫块11、下试件12、上试件13及上垫块3;
(3)在上试件13、下试件12多个位置布置多个磁性薄吸板5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6,以测得上试件13、下试件12多个位置处的位移、加速度信号。
(3)将涡流传感器4安装在支架装配体14上,且使涡流传感器4与磁性薄吸板5的上方,调节涡流传感器4上的螺母以调整其与所测磁性薄吸板5间距,以便更好测量;
(3)通过激振器8激励,同时记录各个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4)对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后处理,得到法向动态特性参数值。
传感器信号的计算过程如下:
(1)由信号系统输出简谐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由激振器8对下试件12施加简谐载荷f(t);
(2)建立测试装置中试件及结合面15的动力学模型图表示如图3图4所示;将结合面15等效为弹簧阻尼单元,其中mx为下试件12质量,Kj为结合面15的等效刚度,Cj为结合面15等效阻尼,δj(t)为结合面15处位移(其中即取两个结合面15处所测位移值的平均值),f(t)为激振器8所施加在下试件12上的简谐激振力,fj(t)为等效到结合面15处的简谐力,下试件12与结合面15共同组成了二阶线性有阻尼质量-弹簧系统;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m x a + C j δ · j ( t ) + K j δ j = f ( t ) - - - ( 1 )
令:
f j = C j δ · j + K j δ j - - - ( 2 )
且近似为fj=Fm cosωt      (3)
式(3)中Fm为结合面15处所受激振力幅值;由于激励为简谐函数,故稳态响应即结合面15处位移也是简谐函数,且具有相同的ω,故有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1
式(4)中δm为结合面15位移幅值,为相位差;将式(4)带入式(2)、(3)整理可得,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3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4
即: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6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7
由于f(t)、δj与a均可通过传感器测得,即在式(6)、(7)、(8)中Fm与δm已知,但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8
未知。故Kj和Cj的求解过程中,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9
的求解是重点;本实用新型运用Kelvin-Voight模型应变能有关结论:
C j = K j · ψ 2 π · ω - - - ( 10 )
带入式(9),得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711
式(11)中ψ为Kelvin-Voight模型中的耗能系数,其计算式为
ψ = 2 E d n E pl n + E pu n - - - ( 12 )
式(12)中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1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2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3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这三个参数通过实验获得,在实验过程中重复多次进行加载、卸载过程,根据结合面15处涡流传感器记录的位移随激振力变化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图,如图8所示,根据图8中所示各物理量含义,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4
为一个加、卸载循环中的耗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5
为加载过程中的应变能,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6
为卸载过程中的应变能;F0为预紧后的作用力;δj0为施加预紧作用力后的结合面15初始位移量;Fm为激振器8施加的简谐激振力的幅值;Δδj为结合面15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位移差;横轴为结合面15接触位移,纵轴为结合面15上的接触压力,再经过数学计算求得ψ值,带入式(11)即可求得
Figure BDA00002821940300087
值,再带入式(7)、(8),即可分别求得法向动态刚度与阻尼值。
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别测量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多个部位的位移、加速度值,为后续有限元模型的准确建立提供实验对照数据。
图中δ1(t)、δ′1(t)、δ2(t)、δ′2(t)分别为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不同部位的位移测量值,as为上试件的加速度测量值。通过记录上试件13和下试件12多个部位的参数值,为后续仿真分析过程中修正模型提供了实验数据对照。

Claims (5)

1.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包括预紧装置、支撑钢架、上垫块、涡流传感器、磁性薄吸板、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激振器、工作台、下垫块、下试件、上试件、涡流位移传感器支架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片和下垫片设于支撑钢架内,预紧装置从顶部穿过支撑钢架,与上垫片接触;下垫片放置在支撑钢架的底部,与上垫片对应;所述的力传感器穿过支撑钢架的底部和下垫片,到达下垫片的顶部,且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激振器相连,激振器和支撑钢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下试件、上试件置于上垫块和下垫块之间,在上试件、下试件上设置多个磁性薄吸板与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的磁性薄吸板的上方或下方设有涡流传感器;且涡流传感器与磁性薄吸板有间隙,所述的涡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分别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传感器由一个支架装配体固定,且涡流传感器通过螺栓与支架装配体活动连接,所述的支架装配体固定于工作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传感器与位移信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连;所述的激振器与功率放大器相连,所述的位移信号放大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功率放大器分别与动态信号分析仪相连,所述的动态信号分析仪与计算机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为刚性工作台,所述的预紧装置为预紧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钢架、激振器、支架装配体与工作台的连接面处设有橡胶减震材料层。
CN 201320066868 2013-02-05 2013-02-05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7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6868 CN203037437U (zh) 2013-02-05 2013-02-05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6868 CN203037437U (zh) 2013-02-05 2013-02-05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7437U true CN203037437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686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7437U (zh) 2013-02-05 2013-02-05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743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002A (zh) * 2013-02-05 2013-06-12 山东大学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7560813A (zh) * 2017-08-22 2018-01-0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微纳卫星组批振动试验方法
CN110018008A (zh) * 2019-03-27 2019-07-16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结合面刚度实验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42434A (zh) * 2021-12-14 2022-03-25 康富仙 一种具备振动频响测试的变压器组装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002A (zh) * 2013-02-05 2013-06-12 山东大学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3149002B (zh) * 2013-02-05 2015-05-13 山东大学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7560813A (zh) * 2017-08-22 2018-01-0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微纳卫星组批振动试验方法
CN110018008A (zh) * 2019-03-27 2019-07-16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结合面刚度实验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42434A (zh) * 2021-12-14 2022-03-25 康富仙 一种具备振动频响测试的变压器组装设备
CN114242434B (zh) * 2021-12-14 2024-03-01 天航长鹰(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振动频响测试的变压器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9002B (zh)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2053061B (zh) 大型结合面实验装置
CN203037437U (zh) 一种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
CN102095574B (zh) 滚动导轨结合面动态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2692331B (zh) 垂向不平衡激励力作用下设备对船体结构激励载荷的间接测试方法
CN103245474B (zh) 弹性支承器刚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2507742B (zh) 一种机械复合管结合强度的评价方法
CN101968405A (zh) 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及方法
CN103743579B (zh) 一种履带接地比压模拟测试装置
CN105115690A (zh) 一种隔振器多向阻抗矩阵及刚度测试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CN101915663B (zh) 单位面积结合面切向动静特性试验装置
CN102323058A (zh) 基于转轴应变信号的汽轮发电机组轴承载荷识别装置和方法
CN111353238A (zh) 一种基于车辆传感的桥墩冲刷深度识别方法
CN107291988A (zh) 一种动量轮安装界面等效激励力获取方法
CN101701882B (zh) 塔式结构刚度的快速识别方法
CN102680214B (zh) 波纹管隔振性能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CN110186700A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动刚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5679516U (zh) 基于表面织构的机械结合面动态接触参数测量装置
CN106066298A (zh) 基于扁平小样非饱和土三轴试验体积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1852777U (zh) 大型结合面实验装置
Bahrani et al. Pavement instrumentation for condition assessment using efficient sensing solutions
CN201773012U (zh) 一种测试结合面动态特性装置
CN106596145A (zh) 摩托车减震器测控系统
CN204129241U (zh) 一种用于动态重力仪的主动阻尼定位装置
CN105675723A (zh) 系统特征频率获取表面接触刚度的方法和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