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2660U - 汽车缓速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缓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2660U
CN203032660U CN 201220143867 CN201220143867U CN203032660U CN 203032660 U CN203032660 U CN 203032660U CN 201220143867 CN201220143867 CN 201220143867 CN 201220143867 U CN201220143867 U CN 201220143867U CN 203032660 U CN203032660 U CN 203032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main shaft
ring
automobile retarder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438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晨
李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14386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2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2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26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缓速器,包括主轴、套筒、摩擦环和摩擦块,摩擦环与套筒同轴,固定在套筒前端内侧,摩擦环内侧设置摩擦块,摩擦块与主轴连接,主轴转动时带动摩擦块与摩擦环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推出一种利用固体摩擦的汽车缓速器,当主轴因汽车受控轴转动时,使摩擦环和摩擦块摩擦产生热量,降低车速,其具有速度负反馈作用,限速稳定性高,可适配任意吨位的车辆,摩擦力越大,缓速效果越好。由于摩擦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发热,使摩擦块和摩擦环温度升高,设置前框板、后框板和前后框板之间的降温装置,使摩擦块和摩擦环的温度保持正常,保证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汽车缓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重型卡车的汽车缓速器。 
背景技术
重载汽车行驶在山路下坡路段时必须频繁刹车,否则车辆会加速失控。但频繁刹车会导致刹车系统过热,刹车片损耗、失效。为此每年都有多起车毁人亡的事故发生。所以对于经常走山路的汽车,仅仅依靠刹车是不够的,有必要配备一种叫做缓速器的辅助减速装置。国外现有的液力缓速器价格过高,势必增加整车成本,而且不是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此外还有一种电涡流缓速器,剖析它的数学模型,其制动力与行驶速度呈线性关系,没有负反馈机制,故限速稳定性较差。现有国产液阻型缓速器不能适配重型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汽车缓速器,通过换能的方式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沿路耗散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缓速器,包括主轴、套筒、摩擦环和摩擦块,摩擦环与套筒同轴,固定在套筒前端内侧,摩擦环内侧设置摩擦块,摩擦块与主轴连接,主轴转动时带动摩擦块与摩擦环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缓速器的主轴与汽车受控轴传动连接,受控轴转动时带动主轴转动,摩擦块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摩擦环内壁滑动,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摩擦块对摩擦环的压力越大,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也就是说,当汽车行驶速度越快时,具有机械负反馈特性。 
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前框板、后框板和降温装置,主轴穿过前框板和后框板内缘的轴承,后框板设置在套筒末端,后框板的外缘与套筒固定连接,前框板的外缘与摩擦环固定连接,降温装置设置在前框板和后框板之间。 
所述摩擦块通过一牵引板固定在主轴上,牵引板为一与套筒同轴的圆板,摩擦块活动连接在牵引板的外缘,牵引板的外缘与摩擦环内壁之间有间隙。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一离心风机转子或一轴流风扇组件或一离心风机。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轴流风扇组件时,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一导流叶片,设置在轴流风扇组件前端,固定在套筒上。 
所述降温装置是离心风机时,后框板密封固定在套筒末端,后框板为一圆板。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一离心风机转子或一轴流风扇组件时,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一滤网,滤网连接到后框板上。 
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一屏风,屏风固定在后框板上,位于滤网的内侧;滤网通过环形齿轮连接到后框板,环形齿轮通过一减速传动装置连接到主轴上。 
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低速轴和低速齿轮,主动齿轮套在主轴上与主轴一起转动,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被动齿轮套在低速轴一端,低速齿轮套在低速轴的另一端,低速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主轴转动时,主动齿轮转动带动被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低速轴低速转动,低速轴的转动带动与低速齿轮啮合的环形齿轮转动,最终使滤网能低速转动。 
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一整流锥,整流锥设置在主轴上,固定在牵引板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推出一种利用固体摩擦的汽车缓速器,当主轴因汽车受控轴转动时,使摩擦环和摩擦块摩擦产生热量,降低车速,其具有速度负反馈作用,限速稳定性高,可适配任意吨位的车辆,且摩擦力越大,缓速效果越好。 
由于摩擦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发热,使摩擦块和摩擦环温度升高、设置前框板、后框板和前后框板之间的降温装置,使摩擦块和摩擦环的温度保持正常,保证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牵引板可挡住降温装置带给轴心部的气流,保证气流通过摩擦环和摩擦块,加强散热效果。 
整流锥则降低牵引板的阻力系数,使气流更通畅。 
滤网则避免空气中较大尺度杂物如废纸、落叶或塑料膜等阻塞气流通道。 
通过减速装置使滤网在主轴的作用下低速转动,同时在一部分滤网内侧设置屏风,使滤网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减少了滤网被堵塞的情况,使汽车缓速器的运行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中的牵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中的前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中的后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中的轴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中的导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汽车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汽车缓速器中的进风口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汽车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离心风机) 
图10为实施例3的汽车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离心风机) 
图11为实施例3的汽车缓速器中的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缓速器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缓速器,包括主轴7、套筒14、摩擦环20、摩擦块21,前框板19、后框板10、风扇组件15、导流叶片16、滤网8、牵引板22、整流锥23和屏风24,摩擦环20与套筒14同轴,通过螺钉固定在套筒14前端内侧,摩擦环20内侧设置摩擦块21,摩擦块21通过牵引板22与主轴7连接,牵引板22如图2所示,是一与套筒24同轴的圆板,在牵引板22外缘对称地设置两个牵引孔25,每个牵引孔25上安装有牵引臂26。可在牵引臂26一端中心安装摩擦块21。牵引臂26相对牵引板22、摩擦块21相对牵引臂26都可自由活动,牵引板22的外缘与摩擦环20内壁之间有间隙。摩擦环20由耐磨的淬火的高强度钢制成,也可由陶瓷或铸石制成。当摩擦环20主要是由陶瓷或铸石制成时,可在陶瓷环或铸石环外缘紧密嵌套钢套。摩擦块21为一段弧形块,其外缘弧线与摩擦环20内圆吻合。摩擦块21由普通钢、铸铁、铸钢、不锈钢、有色金属或陶瓷制成,其硬度略低于摩擦环,当摩擦块21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应当更换。 
当下坡时,通过离合器使主轴7的轴端齿轮3与汽车受控轴1上的汽车齿轮2啮合,主轴7被汽车受控轴1带动旋转,主轴7转动时带动摩擦块21转动与摩擦环20内壁接触连接,摩擦块21克服摩擦力做功发热,使汽车缓速。 
但是摩擦块21摩擦使摩擦块21和摩擦环20温度升高,导致缓速器寿命下降,需要对摩擦块21和摩擦环20降温。因此,本实施例的汽车缓速器还设置了前框板19、后框板10、轴流风扇组件15,导流叶片16和整流锥23,在牵引板22的前端,主轴7上设置整流锥23。在牵引板22的后端主轴7上设置前框板19,前框板19如图3所示,是一具有孔的圆板,孔在圆周上对称排列,前框板19的外缘与套筒14固定连接,主轴7穿过前框板19内缘的前轴承18。在前框板19后端的主轴7上设置导流叶片16,导流叶片参见图6所示,导流叶片16固定在套筒14上,导流叶片16与主轴7不接触。在导流叶片16后端的主轴上设置轴流风扇组件15,风扇可为多组,在本实施例中是三组,它所提供的风量和风压虽然达不到一组风扇 的3倍,但肯定大于1倍,具体的风扇组数可根据情况由技术人员确定,而不能被本实施例所限制。轴流风扇组件15固定在主轴7上,参见图5。设置在轴流风扇组件15后端的后框板10参见图4,后框板10外缘通过法兰盘13固定在套筒14的末端,主轴7穿过后框板10内缘的后轴承17。由于风扇组件15固定在主轴7上,主轴7带动风扇组件15的叶片高速转动,产生的气流通过导流叶片16穿过前框板10的孔流向牵引板22和摩擦环20之间的间隙将热量带走。导流叶片16的作用是使轴向流动的气流变成涡旋气流,增加气流流经摩擦环20的路径,加强热交换效果。牵引板22的结构也可挡住轴心部的气流,因为这些气流对散热无贡献。 
风扇组件15的叶片转动时,空气可从后框板10上的孔进入,由于空气中存在杂物,进入缓速器中可能导致缓速器毁坏,因此在后框板10上设置一滤网8对空气进行过滤。 
当滤网8过滤到大的杂物时可能导致滤网8堵塞,使空气不能顺利流通,为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将滤网8设置为可转动滤网,并在滤网8的内侧设置了一能挡住部分滤网的屏风24,从图1和图7可以看到,屏风24位于滤网8内侧,可在滤网8的下半部分,屏风24固定在后框板10上。滤网8通过环形齿轮9连接到后框板,环形齿轮9通过一减速传动装置连接到主轴7上实现了滤网8的低速转动。 
减速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5、被动齿轮6、低速轴11和低速齿轮12,主动齿轮5套在主轴7上,位于滤网8的外侧,主动齿轮5与主轴7一起转动,被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5啮合,被动齿轮6套在低速轴11一端上带动低速轴11转动,低速齿轮12套在低速轴11的另一端,低速齿轮12与环形齿轮9啮合,低速轴11可通过支架4可转动地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主轴7转动时,主动齿轮5转动带动被动齿轮6转动,从而使低速轴11低速转动,低速轴11的转动带动与低速齿轮12啮合的环形齿轮9转动,最终使滤网8能低速转动。而屏风24则是固定的,从而使吸附在滤网上的杂物在转动到屏风24的位置上时因失去负压而脱落,保证了滤网8的有效工作。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缓速器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前框板19和后框板10之间的降温装置设计为离心风机转子27,并在离心风机转子27的进风口处设置一进风口挡板28。进风口挡板28的结构如图8所示,进风口挡板28外缘固定在套筒14上,中间具有一与离心风机转子27的进风口相对应的孔。离心风机转子27设置在主轴7上,主轴7带动离心风机转子27转动产生气流使摩擦环20和摩擦块21降温。由于离心风机转子27提供的气流是涡旋气流,所以本实施例不设导流叶片。 
实施例3 
如图9和10所示,一种汽车缓速器,包括主轴7、套筒14、摩擦环20、摩擦块21,前框板19、封板30、离心风机29、牵引板22和整流锥23,摩擦环20与套筒14同轴,固定在套筒14前端内侧,摩擦环20内侧设置摩擦块21,摩擦块21通过牵引板22与主轴7连接,牵引板22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2所示,是一与套筒24同轴的圆板,在牵引板22外缘对称地设置两个牵引孔25,每个牵引孔25上安装有牵引臂26。牵引臂26一端中心设置摩擦块21。牵引臂26相对牵引板22、摩擦块21相对牵引臂26都可自由活动,牵引板22的外缘与摩擦环20内壁之间有间隙。摩擦环20由耐磨的淬火的高强度钢制成,也可由陶瓷或铸石制成,外缘紧密嵌套钢套。摩擦块21为一段弧形块,其外缘弧线与摩擦环20内圆吻合。摩擦块21由普通钢、铸铁、铸钢、不锈钢、有色金属或陶瓷制成,其硬度略低于摩擦环。 
当下坡时,通过离合器使主轴7的轴端齿轮3与汽车受控轴1上的汽车齿轮2啮合,主轴7被汽车受控轴1带动旋转,主轴7转动时带动摩擦块21转动与摩擦环20内壁接触连接,摩擦块21克服摩擦力做功发热,使汽车缓速。 
但是摩擦块21摩擦使摩擦块21和摩擦环20温度升高,导致缓速器寿命下降,需要对摩擦块21和摩擦环20降温。因此,本实施例的汽车缓速器还设置了前框板19、封板30、离心风机29和整流锥23,在牵引板22的前端主轴7设置整流锥23。在牵引板22的后端主轴7上设置前框板19,本实施例的前框板19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3所示,是一具有孔的圆板,孔在圆周上对称排列,前框板19的外缘与套筒14固定连接,主轴7穿过前框板19内缘的前轴承18。封板30对应的是实施例1的后框板10,但其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不同,封板30外缘通过法兰盘13固定在套筒14的末端,主轴7穿过封板30内缘的后轴承17,封板30的结构如图11所示,为一圆板密封在套筒14的末端。缓速器的进风口31设置在前框板19和后框板10之间的套筒14上,离心风机29的出风口与缓速器的进风口31固定连接,参见图10。通过离心风机29即可向套筒14内送风,从而使空气通过前框板19进入牵引板22与摩擦环20之间的间隙,使摩擦环20和摩擦块21降温。与实施例2不同,离心风机29是独立的,不是通过主轴7转动来带动,其动力可通过连接汽车上的某动力轴或配备小型电机获得,该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缓速器的缓速效果: 
由于摩擦块21在离心力作用下紧贴摩擦环20内壁滑动,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摩擦块21对摩擦环20的压力越大,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块21克服摩擦力做功发热,使摩擦块21和摩擦环20温度升高。通过离心风机转子27和轴流风扇组件15或离心风机29可以将摩擦块21和摩擦环20的热量降低。 
以实施例1的汽车缓速器的结构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给定条件是汽车质量50吨,沿坡路每秒下降1m。则设计耗散功率为490kw。 
设摩擦环20内径300mm,套筒14内径360mm,主轴7设计转速2500rpm(即通过对齿轮2和齿轮3传动比的设计,使得当汽车沿常规坡路每秒下降1m时,主轴转速达到2500rpm)则摩擦块21线速度39.27m/s,当2块摩擦块21总重8.09kg时,每块摩擦块21对摩擦环20的压力为41586N,摩擦力6238N,耗散功率244.963kw,两块摩擦块21共489.9278kw。 
轴流风扇组件15的风扇直径354mm,在此转速下单级扇叶可实现风量不小于80m3/min,由于采用3级扇叶,故风量、风压都有所提高,风量可达120m3/min,即2.586kg/s。空气的定压比热Cp=1.003kj/kg·k,则冷却空气温升189℃。考虑到热交换效率,摩擦零件的温升会高一些,但不会超过270℃。这是一般钢材能承受的。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示意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套筒、摩擦环和摩擦块,摩擦环与套筒同轴,固定在套筒前端内侧,摩擦环内侧设置摩擦块,摩擦块与主轴连接,主轴转动时带动摩擦块与摩擦环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前框板、后框板和降温装置,主轴穿过前框板和后框板内缘的轴承,后框板设置在套筒末端,后框板的外缘与套筒固定连接,前框板的外缘与摩擦环固定连接,降温装置设置在前框板和后框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通过一牵引板固定在主轴上,牵引板为一与套筒同轴的圆板,摩擦块活动连接在牵引板的外缘,牵引板的外缘与摩擦环内壁之间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一离心风机转子或一轴流风扇组件或一离心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轴流风扇组件时,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一导流叶片,设置在轴流风扇组件前端,固定在套筒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离心风机时,后框板密封固定在套筒末端,后框板为一圆板。
7.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一离心风机转子或一轴流风扇组件时,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一滤网,滤网连接到后框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一屏风,屏风固定在后框板上,位于滤网的内侧;滤网通过环形齿轮连接到后框板,环形齿轮通过一减速传动装置连接到主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被动齿轮、低速轴和低速齿轮,主动齿轮套在主轴上与主轴一起转动,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被动齿轮套在低速轴一端,低速齿轮套在低速轴的另一端,低速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缓速器还包括一整流锥,整流锥设置在主轴,固定在牵引板的前端。 
CN 201220143867 2012-04-06 2012-04-06 汽车缓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2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3867 CN203032660U (zh) 2012-04-06 2012-04-06 汽车缓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43867 CN203032660U (zh) 2012-04-06 2012-04-06 汽车缓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2660U true CN203032660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438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2660U (zh) 2012-04-06 2012-04-06 汽车缓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26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553A (zh) * 2012-04-06 2012-09-19 张亚晨 汽车缓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3553A (zh) * 2012-04-06 2012-09-19 张亚晨 汽车缓速器
CN102673553B (zh) * 2012-04-06 2014-09-17 张亚晨 汽车缓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2640B (zh) 自动调节车轮轮辐孔洞面积的减阻装置
CN104192113B (zh) 轮毂电机式载重车辆机电液复合制动装置
CN104769309A (zh) 带有颗粒捕获的制动组件
CN207795906U (zh) 汽车用制动机构以及与该制动机构配合使用的轮毂
CN109058328B (zh) 一种集成永磁制动与摩擦制动的车辆轮边复合制动装置
CN204200918U (zh) 制动盘和车辆
CN109667857A (zh) 一种内部通风的汽车制动盘
CN203032660U (zh) 汽车缓速器
CN103486164B (zh) 发动机机油介质式液力缓速装置
CN105253163B (zh) 一种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制动装置
CN107701619B (zh) 一种基于螺旋片的可调节刹车机构
CN102673553B (zh) 汽车缓速器
CN115306843B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的汽车刹车盘
CN204061653U (zh) 车辆轮边式集成液力缓速与摩擦制动装置
CN206845744U (zh) 一种带冷却通道的定钳盘式制动器
CN104908580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边驱动装置及包括该轮边驱动装置的车辆
CN207261527U (zh) 一种电动盘式制动器冷却装置
CN205715371U (zh) 一种散热防打滑刹车盘
CN203500332U (zh) 集成于发动机底部的双腔液力缓速装置
CN209145931U (zh)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用变频集成轴向离心牵引通风机
CN104235235A (zh) 车辆轮边式集成液力缓速与摩擦制动装置
CN207246069U (zh) 一种加油型机车牵引电机冷却通风机
CN202360656U (zh) 一种制动装置用轴流式风冷摩擦鼓
CN205592302U (zh) 用于分布式驱动车辆的制动器的制动盘、轮毂电机驱动组件以及分布式驱动车辆
CN206017496U (zh) 转筒式复合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