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24640U -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24640U
CN203024640U CN2012206315035U CN201220631503U CN203024640U CN 203024640 U CN203024640 U CN 203024640U CN 2012206315035 U CN2012206315035 U CN 2012206315035U CN 201220631503 U CN201220631503 U CN 201220631503U CN 203024640 U CN203024640 U CN 20302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fin
heat exchanging
f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631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建均
黄官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idea Kitchen and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631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2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2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246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Details Of Fluid Heate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多个换热孔;和换热增加装置,所述换热增加装置设在所述本体上以增加换热面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取消了传统换热片中的翻边,而采用了换热增加装置以增加了换热片的换热面积,这样,大大增加了换热器中烟气流通的通道面积,减小了阻力,使得烟气顺利流通。因此,在不降低现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取消了翻边而增加了烟气的流通程度,进而减少了烟气中CO的含量。

Description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凝式换热器的换热片,为了增加传热面积以提高热效率,对换热片进行翻边处理,但同时也造成烟道阻力大,烟气不畅通,导致烟气中CO含量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可减小换热过程中烟气中CO的含量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片的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换热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多个换热孔;和换热增加装置,所述换热增加装置设在所述本体上以增加换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取消了传统换热片中的翻边,而采用了换热增加装置以增加了换热片的换热面积,这样,大大增加了换热器中烟气流通的通道面积,减小了阻力,使得烟气顺利流通。因此,在不降低现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取消了翻边而增加了烟气的流通程度,进而减少了烟气中CO的含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增加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肋片,所述至少三个肋片设在所述本体上且设在所述多个换热孔之间,且每个所述肋片被构造成通过将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冲出以与所述本体之间成1-120度。
所述本体的换热孔包括六个且间隔交错成两行;其中所述每相邻的两个肋片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换热片。
所述至少三个肋片分别为竖向或倾斜设置。
所述肋片包括三个且倾斜地设在所述本体上,其中所述每相邻的两个肋片之间具有两个换热片。
所述肋片包括间隔交错成两行的六个且分别与六个换热孔相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增加装置包括:多组肋片,所述多组肋片设在所述本体上且分别围绕所述换热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肋片被构造成通过将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冲出以与所述本体之间成1-120度。所述每组肋片的数量为3-6个,且所述3-6个肋片均匀地环绕所述换热孔的周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通过设置肋片,有以下两方面优点:第一,取消了传统的翻边,将使得换热面积减少,为了补偿换热面积而达到使换热器效率不会下降甚至增加的目的,则可用设置多个肋片的方法来增加传热面积。另外,由于传统翻边的位置离高温烟气较远,因此通过翻边来增加换热面积,效果远不如在换热孔附近设置肋片而增加换热面积效果好。第二,由于热水器工作时,在换热器内会有冷凝水产生,此时肋片可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使得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沿着肋片在重力作用下下泄,有助于冷凝水的排放,从而也会减小烟气阻力,使烟气畅通,最后达到降低烟气中CO含量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两个竖向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换热增加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折弯片,所述至少一个折弯片形成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和/或底部的边缘,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折弯片,所述折弯片被构造成由将所述本体的顶部和/或底部的一部分向其厚度方向折弯而形成,且所述折弯片的长度小于所述两个相邻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
通过设置折弯片,在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又不影响烟气流通,减小了烟气流通阻力,从而可降低了烟气中CO的含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缺口,且所述缺口边缘和与其最近的换热孔的距离小于6-8mm。由此,通过对本体的两端边角进行裁剪而形成缺口,降低了本体的制造成本,而且不影响换热效率,所述缺口的形状为矩形、弧形或扇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片,在不降低现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取消了翻边而增加了烟气的流通程度,进而减少了烟气中CO的含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片,所述多个换热片竖向地并排设在所述壳体内以收集热量;和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盘旋地穿过所述多个换热片的换热孔以使其内的水与换热片热交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片,使得在不影响换热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了换热器烟气中的CO的含量,结构简单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换热片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换热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换热片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换热片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换热片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换热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换热片;1、本体;11、换热孔;12、延伸部;13、缺口;
2、肋片;3、折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片100,换热片100用于换热器(图未示出)中与换热水管(图未示出)内的水热交换。
如图1至图7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片100,包括本体1和换热增加装置,本体1上形成有多个换热孔11,换热增加装置设在本体1上以增加换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100,取消了传统换热片中的翻边,而采用了换热增加装置以增加了换热片的换热面积,这样,大大增加了换热器中烟气流通的通道面积,减小了阻力,使得烟气顺利流通。因此,在不降低现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取消了翻边而增加了烟气的流通程度,进而减少了烟气中CO的含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换热增加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肋片2,至少三个肋片2设在本体1上且设在多个换热孔11之间,且每个肋片2被构造成通过将本体1的一部分冲出以与本体1之间成1-120度。例如,本体1的换热孔11包括六个且间隔交错成两行,其中每相邻的两个肋片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换热片100。可选地,至少三个肋片2分别为竖向或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肋片2包括三个且分别竖直地设在本体1上,图未示出,其中可理解的是,三个肋片2可分别设在任意两个换热孔11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中,肋片2包括三个且倾斜地设在本体1上。其中,如图2所示的示例中,每相邻的两个肋片2之间具有两个换热片100,也就是说,每个肋片2倾斜地延伸并穿插在本体1的上下两行的换热孔11之间。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三个肋片2还可分别倾斜地设在任意两个换热孔11之间,例如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三个肋片2可均倾斜地设在位于本体1的上排的换热孔11旁边。显然可理解的是,三个肋片2也可均倾斜地设在位于本体1的下排的换热孔11旁边,或者其中一个肋片2位于上排和下排中的其中一排而另外两个肋片2位于另外一排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示例中,肋片2包括间隔交错成两行的六个且分别与六个换热孔11相应设置,如图1所示。
以上所述的肋片可成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的竖长条形的形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肋片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形状,也就是说,肋片2还可以为其他任何形状,例如成弧形、曲线形或折线形等。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增加装置可包括多组肋片2,多组肋片2设在本体1上且分别围绕换热孔11设置,其中每个肋片2被构造成通过将本体1的一部分冲出以与本体1之间成1-120度。具体地,每组肋片2包括3-6个子肋片21,且3-6个子肋片21均匀地环绕换热孔11的周边设置,例如如图3中所示,有6个子肋片21围绕在换热孔11周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片,通过设置肋片2,有以下两方面优点:第一,取消了传统的翻边,将使得换热面积减少,为了补偿换热面积而达到使换热器效率不会下降甚至增加的目的,则可用设置多个肋片的方法来增加传热面积。另外,由于传统翻边的位置离高温烟气较远,因此通过翻边来增加换热面积,效果远不如在换热孔附近设置肋片而增加换热面积效果好。第二,由于热水器工作时,在换热器内会有冷凝水产生,此时肋片2可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使得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沿着肋片2在重力作用下下泄,有助于冷凝水的排放,从而也会减小烟气阻力,使烟气畅通,最后达到降低烟气中CO含量的目的。
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两个竖向延伸出的延伸部12,此时,换热增加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折弯片3,至少一个折弯片3形成在本体1的顶部和/或底部的边缘,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延伸部12之间形成一个折弯片3,且折弯片3的长度小于两个相邻的延伸部12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折弯片3的至少一端与其相应一侧的延伸部12之间具有空隙,以便烟气通过。可选地,折弯片3可被构造成由将本体1的顶部和/或底部的一部分向其厚度方向折弯而形成。例如在如图4至图6所示的示例中,折弯片3可被构造成由将本体1的顶部的一部分向其前侧折弯而形成。
通过设置折弯片3,在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又不影响烟气流通,减小了烟气流通阻力,从而可降低了烟气中CO的含量。
此外,由于在换热片中,与换热水管之间的传热主要是在离换热孔边缘6-8mm以内的区域内进行,而在6-8mm之外的区域传热很少,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在本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缺口13,且缺口13边缘和与其最近的换热孔11的距离(即图7中的L1和L2)小于6-8mm。由此,通过对本体1的两端边角进行裁剪而形成缺口13,便于铝管穿过换热片,有利于安装,而且不影响换热效率。
可选地,缺口13的形状为矩形,如图7所示。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缺口13的形状还可为其他任何形状,例如弧形或扇形等,只要可以实现缺口13的边缘和与其最近的换热孔11的距离小于6-8mm。
上述仅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换热片,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种换热增加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单独采用,而且可互相组合使用。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7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进行示例性的详细描述,其中以本体1的换热孔11包括六个且间隔交错成两行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以下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应当广义理解,即可还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种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增加装置包括间隔交错成两行的六个肋片,且六个肋片分别与六个换热孔相应设置。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增加装置包括三个肋片2,且三个肋片2倾斜地设在本体1上,其中所述每相邻的两个肋片2之间具有两个换热片1,也就是说,每个肋片2倾斜地延伸并穿插在本体1的上下两行的换热孔11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增加装置包括多组肋片2,其中图3中仅示出了一组作为示例。每组肋片2包括3-6个子肋片21,且3-6个子肋片21均匀地环绕换热孔11的周边设置。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增加装置包括三个肋片2和两个折弯片3,其中三个肋片2分别倾斜地设在位于本体1的上排的三个换热孔11旁边,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三个竖向延伸出的延伸部12,在顶部的三个延伸部12的两两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折弯片3,且折弯片3的长度小于两个相邻的延伸部12之间的距离,以便烟气通过。
实施例五,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换热增加装置仅包括两个折弯片3,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三个竖向延伸出的延伸部12,在顶部的三个延伸部12的两者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折弯片3,且折弯片3的长度小于两个相邻的延伸部12之间的距离,以便烟气通过。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增加装置包括间隔交错成两行的六个肋片2和在本体1上形成的缺口13,六个肋片分别与六个换热孔相应设置,在本体1的两端上均形成有缺口13,缺口13形成为矩形,且缺口13边缘和与其最近的换热孔11的距离(即图7中的L1和L2)小于6-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片100,在不降低现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基础上,取消了翻边而增加了烟气的流通程度,进而减少了烟气中CO的含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片100和换热水管,其中换热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片100,多个换热片100竖向地并排设在壳体内以收集热量。换热水管盘旋地穿过多个换热片100的换热孔11以使其内的水与换热片100热交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其他构成例如壳体和换热水管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实验证明,与相同换热片片数的传统换热器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能够减少烟气中CO含量200PPM及以上。而热效率保持基本不变。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片100,使得在不影响换热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了换热器烟气中的CO的含量,结构简单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多个换热孔;和
换热增加装置,所述换热增加装置设在所述本体上以增加换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增加装置包括:
至少三个肋片,所述至少三个肋片设在所述本体上且设在所述多个换热孔之间,且每个所述肋片被构造成通过将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冲出以与所述本体之间成1-1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换热孔包括六个且间隔交错成两行;
其中所述每相邻的两个肋片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换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肋片分别为竖向或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包括三个且倾斜地设在所述本体上,其中所述每相邻的两个肋片之间具有两个换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包括间隔交错成两行的六个且分别与六个换热孔相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增加装置包括:
多组肋片,所述多组肋片设在所述本体上且分别围绕所述换热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肋片被构造成通过将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冲出以与所述本体之间成1-120度,所述每组肋片的数量为3-6个,且所述3-6个肋片均匀地环绕所述换热孔的周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两个竖向延伸出的延伸部;
所述换热增加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折弯片,所述至少一个折弯片形成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和/或底部的边缘,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一个所述折弯片,所述折弯片被构造成由将所述本体的顶部和/或底部的一部分向其厚度方向折弯而形成,且所述折弯片的长度小于所述两个相邻的延伸部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形成有缺口,且所述缺口边缘和与其最近的换热孔的距离小于6-8mm,所述缺口的形状为矩形、弧形或扇形。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片,所述多个换热片竖向地并排设在所述壳体内以收集热量;和
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盘旋地穿过所述多个换热片的换热孔以使其内的水与换热片热交换。
CN2012206315035U 2012-11-26 2012-11-26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315035U CN203024640U (zh) 2012-11-26 2012-11-26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315035U CN203024640U (zh) 2012-11-26 2012-11-26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24640U true CN203024640U (zh) 2013-06-26

Family

ID=48648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3150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4640U (zh) 2012-11-26 2012-11-26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246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7230A (zh) * 2018-01-19 2019-07-2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设备的热交换片和热交换片组
CN110425921A (zh) * 2019-08-28 2019-11-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烟熏炉热量回收装置的换热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7230A (zh) * 2018-01-19 2019-07-26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设备的热交换片和热交换片组
CN110425921A (zh) * 2019-08-28 2019-11-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烟熏炉热量回收装置的换热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4588B (zh) 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倒v形结构冷凝换热器
CN203024640U (zh) 换热片和具有其的换热器
CN111043882A (zh) 一种电站锅炉余热系统的热管分布设计方法
CN201593803U (zh) 耐烟气低温腐蚀的高效空气预热器
JP2009097805A5 (zh)
CN205138291U (zh) 换热管型换热器
CN201926095U (zh) 换热装置
CN103968405B (zh) 一种具有除雾功能的烟气加热器
JPWO2013161193A1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1782347A (zh) 热交换器及其翅片
CN203116591U (zh) 冷却塔淋水填料
CN202730164U (zh) 一种带水平通道的格子砖
CN201302386Y (zh) 圆筒形凝汽器的卵形管束
CN110736372B (zh) 一种电站锅炉热管系统
CN202002522U (zh) 新型板式能量回收显热交换器
CN207113689U (zh) 翅片和换热器
CN205808187U (zh) 多路多程管壳式气液换热器
CN101908791A (zh) 列管式电机用空空冷却器
CN201697522U (zh) 一种高效空调换热器翅片及换热器
CN204286190U (zh) 换热器翅片
CN105890395A (zh) 一种管壳换热冷凝器
CN20558025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05425534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5372843U (zh) 空调器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9166196U (zh) 一种蓄热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