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21357U - 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21357U CN203021357U CN 201220654253 CN201220654253U CN203021357U CN 203021357 U CN203021357 U CN 203021357U CN 201220654253 CN201220654253 CN 201220654253 CN 201220654253 U CN201220654253 U CN 201220654253U CN 203021357 U CN203021357 U CN 2030213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river water
- mud
- spoil disposal
- floating b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用于高浊度河水的沉砂除浊,其包括有框架的湿式生态浮床、侧流式斜板沉淀池、泥斗与排泥泵三部分,所述三部分各自独立,易于拆卸与拼装。高浊度河水流经该装置时,水中悬浮物在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作用下,依靠自身重力,在斜板沉淀池上得以高效沉降,最终由排泥斗排出泥沙。同时利用植物修复作用和植物—微生物协同效应,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本装置同时具有除浊沉沙与净化水质的功能,结构紧凑,同各组件分别制作成一体式方便运输,三部分组件可以拼接安装,便于现场施工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水处理技术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景观水体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和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各个城市风景建设的重点内容;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热点。大部分景观水体取自附近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但是城市附近的天然水体大多浊度较高,泥沙难以自然沉降,含有一定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若直接作为景观用水,既影响美观,也可能导致富营养化。
长期以来,人们开发出多种景观水处理工艺,如投加化学药剂法、砂滤法、石床法等,其中关注的重点只是景观水的除浊除藻复氧等,没有考虑从景观水的源头进行防治,同时上述方法具有耗电、造成二次污染等不足。
从源头进行防治,对用于景观水的天然水体进行前处理,获得良好的地表水,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预防和控制水体浑浊与富营养化,而且在实际操作上可以更加方便经济。
为了取得含沙量较低的地表水,已经研发了许多相关设备,如喇叭口式取水装置、莲蓬头式取水装置以及多种混凝过滤工艺,但是大部分工艺设备只使用于给水工艺,处理效果要求高,操作复杂,能耗大,不适于景观用水的前处理。如姜文超等设计的一种带翅片的高效斜板除砂除浊取水装置,属于物理处理法,对细沙有一定处理效果,但是不能去除水中溶解性污染物,同时结构较为复杂,仅适用于给水工程中的取水装置,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作为景观水的河水沉砂工艺中。另一方面,应用广泛的生态浮床一般仅强调了生物处理生态修复作用,例如刘云国等发明的集成式生态浮床及其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技术,可以对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一种或多种类型污染的受损水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消除溶解性物质的污染,但是未能利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作用进行自然水体的除砂除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达到:
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包括排泥泵1、生态浮床、斜板沉淀池4、排泥斗5、排泥支管6和排泥总管7,其中:生态浮床位于装置的上部,包括生态浮床载体3和水生植物2,水生植物种植于生态浮床载体3上方,斜板沉淀池4位于装置的中部,斜板沉淀池4的池壁与水平面呈60°倾角,排泥斗5位于装置的底部,每个排泥斗5底部连接一个排泥支管6,所述排泥支管6并联后通过排泥总管7连接排泥泵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板沉淀池4采用聚氯乙烯薄板,水流以侧向流方式流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态浮床载体3、斜板沉淀池4和排泥斗5之间相互独立。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态浮床与斜板沉淀池4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用于出水。
本实用新型中,排泥斗5位于河床以下,排泥斗5与河床之间设有防渗层,便于排泥,防止河床底部生态结构遭受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高浊度自然水体流经该装置时,水生植物减小了水中的风浪扰动,降低了水流速度,使得悬浮固体易于沉淀, 同时还降低了固体重新悬浮的可能性。水中悬浮物在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作用下,依靠自身重力,在斜板沉淀池上得以高效沉降,最终由排泥斗排出泥沙。同时利用植物修复作用和植物—微生物协同效应,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生态浮床位于装置上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和基质,上面栽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本土水生植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板沉淀池采用侧向流进水方式,沉淀池的池壁作为60°斜壁,过水横断面为矩形,斜板采用聚氯乙烯薄板斜板,斜板沉淀池与生态浮床之间留有一定空间用于出水。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的底部采用多排泥斗排泥,按不同水质情况设置适量的排泥斗,每个排泥斗底部安装排泥支管,排泥支管以并联的方式与排泥总管相连,通借助静水压力与排泥泵定时排泥。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在于:
(1)同时具有除浊沉沙与净化水质的功能,结构紧凑,各组件分别制作成一体式方便运输,三部分组件可以拼接安装,便于现场施工操作。
(2)采用物理——生物协同强化沉降工艺,提高了沉降效率,同时避免了化学沉降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等问题,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排泥泵,2-水生植物,3-生态浮床载体,4-斜板沉淀池,5-排泥斗,6-排泥支管,7-排泥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自上而下由湿式生态浮床、侧流式斜板沉淀池、排泥斗5组成。生态浮床由具有净水功能的本土水生植物2和高分子浮床载体3组成。水流以侧向流的方式流经装置,水中悬浮物在植物与微生物的作用下,依靠自身重力,在斜板沉淀池4内得以高效沉降。
沉淀池4的池壁作为60°斜壁,过水横断面为矩形,斜板采用聚氯乙烯薄板,薄板数量根据水域宽度、水流速度与浊度等实际参数计算确定。
排泥斗5位于河床以下,根据河床地质结构和沉淀池性能,确定排泥斗5的深度,在排泥斗5与河床之间制作防渗层,便于排泥,防止河床底部生态结构遭受破坏。
排泥斗5底部设有排泥支管6,各排泥支管6间以并联的方式与排泥总管7相连,通过静水压力与排泥泵1,定时排泥外运。
Claims (3)
1.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呈分层结构,包括排泥泵(1)、生态浮床、斜板沉淀池(4)、排泥斗(5)、排泥支管(6)和排泥总管(7),其中:生态浮床位于装置的上部,包括生态浮床载体(3)和水生植物(2),水生植物(2)种植于生态浮床载体(3)上方,斜板沉淀池(4)位于装置的中部,斜板沉淀池(4)的池壁与水平面呈60°倾角,排泥斗(5)位于装置的底部,每个排泥斗(5)底部连接一个排泥支管(6),所述排泥支管(6)并联后通过排泥总管(7)连接排泥泵(1)。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沉淀池(4)采用聚氯乙烯薄板,水流以侧向流方式流经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泥斗(5)位于河床以下,排泥斗(5)与河床之间设有防渗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54253 CN203021357U (zh) | 2012-12-03 | 2012-12-03 | 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54253 CN203021357U (zh) | 2012-12-03 | 2012-12-03 | 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21357U true CN203021357U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864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654253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21357U (zh) | 2012-12-03 | 2012-12-03 | 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21357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30760A (zh) * | 2016-10-28 | 2017-02-22 |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水原位净化系统 |
CN109534600A (zh) * | 2018-12-12 | 2019-03-29 | 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效沉淀池混药沉降方法 |
CN109574383A (zh) * | 2018-12-06 | 2019-04-05 | 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沉淀池生态降藻系统 |
CN113860634A (zh) * | 2021-09-15 | 2021-12-31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污水净化装置和排水沟渠 |
CN115215516A (zh) * | 2022-09-20 | 2022-10-21 | 湖南中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杂环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
CN115974284A (zh) * | 2022-12-30 | 2023-04-18 | 广东广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耦合泥水分离池的污水处理方法 |
-
2012
- 2012-12-03 CN CN 201220654253 patent/CN2030213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30760A (zh) * | 2016-10-28 | 2017-02-22 | 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河道水原位净化系统 |
CN109574383A (zh) * | 2018-12-06 | 2019-04-05 | 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沉淀池生态降藻系统 |
CN109534600A (zh) * | 2018-12-12 | 2019-03-29 | 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效沉淀池混药沉降方法 |
CN113860634A (zh) * | 2021-09-15 | 2021-12-31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污水净化装置和排水沟渠 |
CN115215516A (zh) * | 2022-09-20 | 2022-10-21 | 湖南中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杂环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
CN115974284A (zh) * | 2022-12-30 | 2023-04-18 | 广东广深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耦合泥水分离池的污水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21357U (zh) | 一种组装式物理生态协同强化沉砂的河水净化装置 | |
CN101157496B (zh) | 一种用于治理水污染的垂直流构造湿地系统 | |
CN104003527B (zh) | 一种污染水体原位修复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1254991A (zh) | 消除河流或沟渠污染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 | |
CN102001753A (zh) | 去除微污染河水氮磷的生态回廊及其建造方法 | |
CN102838256A (zh) | 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954576A (zh) | 一种河道无动力阶梯式生态护坡净化系统 | |
CN110577338A (zh) | 一种自然式驳岸生态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
CN103351084B (zh) | 适用于浅窄型混杂水河道的多级水质生态净化系统 | |
CN101314512B (zh) |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及其设施 | |
CN210945249U (zh) | 一种自然式驳岸生态净化系统 | |
CN210711186U (zh) | 城市河道污水复合型生态景观净化装置 | |
CN102874907B (zh) | 一种高浊度河水的原位净化系统及处理河水的方法 | |
CN207567073U (zh) |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系统 | |
CN105254130A (zh) | 一种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1759298B (zh) | 人工快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及应用其净化河水的方法 | |
CN202337713U (zh) | 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 | |
CN106380042A (zh) | 一种应用于湖泊的循环式水体净化系统及方法 | |
CN111675452B (zh) | 一种基于纳米耦合材料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 |
CN2818472Y (zh) | 生活污水、粪便污水原位复合反应处理装置 | |
CN107555652A (zh) | 原位收集蓝藻水华的围堰式微纳米分子筛藻水同治系统 | |
Xu et al. | Treat Phoenix River water by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 |
CN210711144U (zh) | 一种模块化反冲洗人工湿地装置 | |
CN207811519U (zh) | 移动式底泥处理装置 | |
CN207002509U (zh) |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