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5396U - 微耕机 - Google Patents

微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5396U
CN203015396U CN 201220659097 CN201220659097U CN203015396U CN 203015396 U CN203015396 U CN 203015396U CN 201220659097 CN201220659097 CN 201220659097 CN 201220659097 U CN201220659097 U CN 201220659097U CN 203015396 U CN203015396 U CN 203015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depth adjusting
tilling depth
adjusting rod
min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590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青松
王新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ling Zhengfeng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5909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5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5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53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耕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微耕机推动行走吃力、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微耕机包括机座;机座下方定位有耕刀,耕刀后侧设有支架,支架上定位有耕深调节组件和车轮,支架和机座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机座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摆动行程的限程组件。本微耕机包括机座;机座下方定位有耕刀,耕刀后侧设有支架,支架上定位有两个车轮,两个车轮之间设有一根耕深调节杆,耕深调节杆和支架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杆穿出支架长度、且能使耕深调节杆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或脱离地面的调节机构相连接。本微耕机实现了行走或耕作时耕深调节杆与车轮的切换,推动行走时操作方便、省力。

Description

微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用耕种机械,特别是一种微耕机。 
背景技术
微耕机是一种用于对农地进行耕作作业的农用器械,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被广泛应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的耕作中。微耕机主要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配上相应的器具后还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可在田间自由行驶,解决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地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现有的微耕机推动行走吃力、操作不方便、耕田效果差的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2316798Y)公开了一种微型旋耕机,主要由机头架、柴油机、变速箱、走路呢、驾驶手柄、链条套、旋刀排犁、耕深调节器组成,机头架上装有柴油机、变速器、走轮和驾驶手柄,机头架后连有链条套、旋刀排犁、耕深调节器及防溅板等。上述的微型旋耕机的走轮和耕深调节器均是一同着地的,两者之间是不可调节切换的,行走时需要往上抬起扶手使得耕深调节器脱离地,操作较为不便、吃力;而且其没有专门的耕刀,对田地的耕作也是通过走轮完成的,耕种的效果较差。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2720786Y)公开了一种手扶式微型旋耕机,其变速箱装在机架的中部上方,发动机安装在机架上方变速箱前端,变速箱后端上方装有扶手连接件,扶手连接件后端安装有扶手,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安装在变速箱下端,该 输出轴上套装车轮或耕刀,深度调节杆装在机架后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直接装在变速箱内的离合器上,变速箱内装有离合器差拨器、换挡差拨器和倒档差拨器,在扶手上装有换挡杆、油门开关、离合器把手和倒档把手。上述的手扶式微型旋耕机的车轮和耕刀是分开安装的,行走时需拆掉耕刀安装上车轮,耕作时则拆掉车轮安装上耕刀,操作较为麻烦。同时该旋耕机的深度调节杆是一只与地面相接触切不可调节的,在行走时需要往上抬起扶手使得深度调节杆脱离地,操作较为不便、吃力。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202160386U)公开了一种微型旋耕机滚轮支架机构,它包含滚轮、传动机构、支撑横板、深度连接杆、连接孔、连接铆钉、横板内滑槽和轮轴;滚轮之间的轮轴中部设置有深度连接件,深度连接件上设置有数个连接孔,支撑横板前端设置有横板内滑槽,深度连接件穿过内滑槽通过铆钉与连接孔固定,支撑横板末端与传动机构连接。该旋耕机在耕作和行走切换时,需要用力的将滚轮抬起,再将深度连接杆扳下支撑住,整个切换过程较为吃力,操作也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行走方便、操作简便省力的微耕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耕机,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下方定位有耕刀,机座上方固定有能带动耕刀转动的内燃机,所述的机座上固定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刀后侧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定位有耕深调节组件和车轮,所述的支架和机座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的机座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摆动行程的限程组件。 
本微耕机通过在机座上设置能够安装车轮和耕深调节组件的支架,通过支架与机座之间铰接连接,耕深调节组件与车轮只能 一个与地面接触,实现了行走或耕作时耕深调节组件与车轮的切换,即行走时车轮与地面接触,耕作时耕深调节组件与地面接触,很好的解决了行走时车轮和耕深调节组件同时着地造成的不便,只需轻压扶手向前推动即可行走,操作较为方便、省力,维修时的安装和拆卸也较为方便。同时,本微耕机的机座下方还定位有专门的耕刀,耕作的效果较好。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限程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座上限制支架向前侧摆动行程的限位件一和限制支架向后侧摆动行程的限位件二。将支架绕铰接轴向前侧摆动至与限位件一相抵靠,此时车轮轮面与地面相抵靠,耕深调节组件脱离底面,此状态适合推动微耕机行走。将支架绕铰接轴向后侧摆动至于限位件二相抵靠,则车轮脱离地面,耕深调节组件与地面相抵靠,此状态适合耕犁作业。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支架与限位件一相抵靠时,车轮轮轴位于铰接轴和耕刀转轴之间。支架与限位件一相抵靠时,车轮与地面相抵靠,车轮轮轴位于铰接轴和耕刀转轴之间,从而使得整个微耕机具有向后倾的趋势,要推动微耕机行走时,只需轻轻下压扶手往前推即可,操作更为的简便、省力。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车轮轮轴和铰接轴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6°~15°。夹角的范围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推动微耕机行走所需用的力最小,操作最简便、最省力。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限位件一为螺栓,所述的螺栓通过螺母与机座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拧动螺栓,通过螺栓长度的改变来调节车轮轮轴和铰接轴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大小始终保持在一个最适宜的范围,使得推动微耕机行走时所需的力最小、操作最简便。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限位件二为与机座固定连接的抵靠板。通过抵靠板的作用,当耕深调节组件与地面相抵靠处于适 合耕犁作业状态时,则车轮脱离地面,支架与抵靠板相抵靠限位。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耕深调节组件包括耕深调节杆、插销和套设在耕深调节杆上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耕深调节杆上沿纵向开有至少两个固定孔一,所述的固定套上开有一个与固定孔一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耕深调节杆穿设在固定套内,能够沿着固定套纵向滑动,从而起到调节田地耕深的作用。调节好之后,其中一个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的位置相对应,插上插销使其一次贯穿该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定位。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支架包括位于机座两侧呈条状的支板部和将两块支板部固连的连接板部;两块所述的支板部一端通过一根铰接轴与机座相铰接;所述的车轮定位在支板部的另一端部。当微耕机处于行走状态时,即支架与限位件一相抵靠,铰接轴的铰接点和抵靠点之间的间距大小与连接板部长度的比值为1:4~1:2;当微耕机处于耕犁作业状态时,即支架与限位件二相抵靠,铰接点和抵靠点之间的间距大小与连接板部长度的比值为1:4~1:2。上述的比值过大或过小,均容易造成连接板部的变形损坏。上述的比值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既能对支架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同时又保证了支架连接板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支架是采用钢板通过磨具一次铸造成型的,制作较为方便,所需的成本也较低。 
本微耕机,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下方定位有耕刀,机座上方固定有能带动耕刀转动的内燃机,所述的机座上固定有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刀后侧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与机座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架上定位有两个车轮,两个所述的车轮之间设有一根耕深调节杆,所述的耕深调节杆和支架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杆穿出支架长度、且能使耕深调节杆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或脱离地面的调节机构相连接。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插销和套设在耕深调节杆上的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耕深调节杆上沿纵向开有至少两个固定孔一,所述的固定套上开有一个与固定孔一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耕深调节杆穿设在固定套内,能够沿着固定套纵向滑动,从而起到调节田地耕深的作用。调节好之后,其中一个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的位置相对应,插上插销使其一次贯穿该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定位。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能够控制螺母运动的手轮和能够限制手轮转动的限位件;所述的螺杆固连在耕深调节杆的一端;所述的螺母与支架固定连接。使用时可通过摇动手轮调整螺杆穿出螺母的长度来调节耕深调节杆穿出支架长度,使耕深调节杆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或脱离地面,即当耕深调节杆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时,此状态适合耕犁作业;当耕深调节杆头部脱离地面,车轮与底面相抵靠,此状态适合推动微耕机行走。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支架包括位于机座两侧呈条状的支板部和将两块支板部固连的连接板部;两块所述的支板部一端通过一根铰接轴与机座相铰接;所述的车轮定位在支板部的另一端部。当微耕机处于行走状态时,即支架与限位件一相抵靠,铰接轴的铰接点和抵靠点之间的间距大小与连接板部长度的比值为1:4~1:2;当微耕机处于耕犁作业状态时,即支架与限位件二相抵靠,铰接点和抵靠点之间的间距大小与连接板部长度的比值为1:4~1:2。上述的比值过大或过小,均容易造成连接板部的变形损坏。上述的比值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既能对支架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同时又保证了支架连接板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微耕机中,所述的支架为一体式结构。支架是采用钢板通过磨具一次铸造成型的,制作较为方便,所需的成本也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微耕机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支架的设计,车轮与耕深调节杆设在支架上且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杆与车轮只能有一个与地面接触,实现了行走或耕作时耕深调节杆与车轮的切换,解决了推动微耕机行走时的不便和吃力的问题。 
2、车轮轮轴位于铰接轴和耕刀转轴之间,使得整个微耕机具有一个向后倾的趋势,推动行走时更为方便、省力。 
3、耕深调节杆的触地部相对杆部向前弯折,杆部相对于水平面竖直设置或杆部的上端略向后倾斜设置,耕作的效果更佳。 
4、支架采用钢板一体式铸造成型,制作较为方便,所需的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本微耕机处于行走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本微耕机处于耕犁作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本微耕机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耕刀;3、内燃机;4、扶手;5、支架;51、支板部;52、连接板部;6、车轮;7、铰接轴;8、限位件一;9、限位件二;10、耕深调节杆;101、固定孔一;11、固定套;1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微耕机包括机座1。机座1下方定位有耕刀2,机座1上方固定有能带动耕刀2转动的内燃机3,机座1上固定有扶手4。耕刀2后侧设有支架5,支架5上定位有耕深调节组件和车轮6。支架5和机座1之间通过铰接轴7铰接连接,机座1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5摆动行程的限程组件。 
更具体地说,限程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限制支架5向前侧摆动行程的限位件一8和限制支架向后侧摆动行程的限位件二9。支架5与限位件一8相抵靠时,车轮6轮轴位于铰接轴7和耕刀2转轴之间,车轮6轮轴和铰接轴7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6°~15°。限位件一8为螺栓,螺栓通过螺母与机座1固定连接。限位件二9为与机座1固定连接的抵靠板。 
耕深调节组件包括耕深调节杆10、插销12和套设在耕深调节杆10上的固定套11。固定套11与支架5固定连接。耕深调节杆10上沿纵向开有至少两个固定孔一101,固定套11上开有一个与固定孔一101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 
支架5包括位于机座1两侧呈条状的支板部51和将两块支板部51固连的连接板部52。两块支板部51一端通过一根铰接轴7与机座1相铰接,车轮6定位在支板部51的另一端。车轮6的数量为两个,车轮6与支板部51一一对应设置,车轮6位于支板部51的外侧。支架5为一体式结构。 
本微耕机使用时,将支架5绕铰接轴7向前侧摆动至与限位件一8相抵靠,此时车轮6轮面与地面相抵靠,耕深调节杆10脱离底面,此状态适合推动微耕机行走;将支架5绕铰接轴7向后侧摆动至于限位件二9相抵靠,则车轮6脱离地面,耕深调节杆10与地面相抵靠,此状态适合耕犁作业;很好的实现了行走或耕作时耕深调节组件与车轮6的切换,解决了推动微耕机行走时的不便和吃力的问题。此外,车轮6轮轴设于铰接轴7和耕刀2转轴之间,使得整个微耕机具有一个向后倾的趋势,推动行走时 更为方便、省力。同时、本微耕机的耕深调节杆10的触地部相对杆部向前弯折,杆部相对于水平面竖直设置或杆部的上端略向后倾斜设置,耕作的效果更佳;支架5采用钢板一体式铸造成型,制作较为方便,所需的成本也较低,实用性和经济效益都较好。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微耕机,包括机座1;机座1下方定位有耕刀2,机座1上方固定有能带动耕刀2转动的内燃机3,机座1上固定有扶手4。耕刀2后侧设有支架5,支架5与机座1固定连接。支架5上定位有两个车轮6,两个车轮6之间设有一根耕深调节杆10。耕深调节杆10和支架5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杆10穿出支架5长度、且能使耕深调节杆10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或脱离地面的调节机构相连接。 
更具体地说,调节机构包括插销12和套设在耕深调节杆10上的固定套11。固定套11与支架5固定连接。耕深调节杆10上沿纵向开有至少两个固定孔一101,固定套11上开有一个与固定孔一101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替换方案: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能够控制螺母运动的手轮和能够限制手轮转动的限位件。螺杆固连在耕深调节杆10的一端。螺母与支架5固定连接。 
本微耕机使用时,只需调节耕深调节杆10穿出支架5长度来使耕深调节杆10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或脱离地面。即当耕深调节杆10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时,此状态适合耕犁作业;当耕深调节杆10头部脱离地面,车轮6与底面相抵靠,此状态适合推动微耕机行走。本微耕机很好的实现了行走或耕作时耕深调节组件与车轮6的切换,解决了推动微耕机行走时的不便和吃力的问题。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替换方案,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机座1上至少开有两个连接孔,支架5具有能穿入连接孔内的连接杆部,连接杆部和机座1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连接杆部穿入其 中一个连接孔后,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杆部和机座1固定连接;此时耕深调节杆10的端部与地面相抵靠,则车轮6脱离地面,此状态适合耕犁作业。连接杆部穿入另一个连接孔后,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杆部和机座1固定连接;车轮6轮面与地面相抵靠,则耕深调节杆10脱离地面,此状态适合推动微耕机行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座1、耕刀2、内燃机3、扶手4、支架5;支板部51、连接板部52、车轮6、铰接轴7、限位件一8、限位件二9、耕深调节杆10、固定孔一101、固定套11、插销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微耕机,包括机座(1);所述的机座(1)下方定位有耕刀(2),机座(1)上方固定有能带动耕刀(2)转动的内燃机(3),所述的机座(1)上固定有扶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刀(2)后侧设有支架(5),所述的支架(5)上定位有耕深调节组件和车轮(6),所述的支架(5)和机座(1)之间通过铰接轴(7)铰接连接,所述的机座(1)上设有用于限制支架(5)摆动行程的限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程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限制支架(5)向前侧摆动行程的限位件一(8)和限制支架(5)向后侧摆动行程的限位件二(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与限位件一(8)相抵靠时,车轮(6)轮轴位于铰接轴(7)和耕刀(2)转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6)轮轴和铰接轴(7)所处的平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6°~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一(8)为螺栓,所述的螺栓通过螺母与机座(1)固定连接;限位件二(9)为与机座(1)固定连接的抵靠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深调节组件包括耕深调节杆(10)、插销(12)和套设在耕深调节杆(10)上的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与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的耕深调节杆(10)上沿纵向开有至少两个固定孔一(101),所述的固定套(11)上开有一个与固定孔一(101)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包括位于机座(1)两侧呈条状的支板部(51)和将两块支板部(51)固连的连接板部(52);两块所述的支板部(51)一端通过一根铰接轴(7)与机座(1)相铰接;所述的车轮(6)定位在支板部(51)的另一端部。
8.一种微耕机,包括机座(1);所述的机座(1)下方定位有耕刀(2),机座(1)上方固定有能带动耕刀(2)转动的内燃机(3),所述的机座(1)上固定有扶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刀(2)后侧设有支架(5),所述的支架(5)与机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架(5)上定位有两个车轮(6),两个所述的车轮(6)之间设有一根耕深调节杆(10),所述的耕深调节杆(10)和支架(5)通过调节耕深调节杆(10)穿出支架(5)长度、且能使耕深调节杆(10)头部与地面相抵靠或脱离地面的调节机构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插销(12)和套设在耕深调节杆(10)上的固定套(11),所述的固定套(11)与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的耕深调节杆(10)上沿纵向开有至少两个固定孔一(101),所述的固定套(11)上开有一个与固定孔一(101)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螺杆、螺母、能够控制螺母运动的手轮和能够限制手轮转动的限位件;所述的螺杆固连在耕深调节杆(10)的一端;所述的螺母与支架(5)固定连接。
CN 201220659097 2012-11-30 2012-11-30 微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5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9097 CN203015396U (zh) 2012-11-30 2012-11-30 微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59097 CN203015396U (zh) 2012-11-30 2012-11-30 微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5396U true CN203015396U (zh) 2013-06-26

Family

ID=48639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5909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5396U (zh) 2012-11-30 2012-11-30 微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53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4542A (zh) * 2012-11-30 2013-02-20 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微耕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4542A (zh) * 2012-11-30 2013-02-20 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微耕机
CN102934542B (zh) * 2012-11-30 2015-07-29 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微耕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4542B (zh) 微耕机
CN204560141U (zh) 一种双向传动微耕机
CN202750423U (zh) 驱动式烟田起垄机
CN201332574Y (zh) 坐耕式多功能微型耕整机
CN207491470U (zh) 一种除草器
CN105493700A (zh) 一种五杆成穴式免耕穴播机构
CN104488376A (zh) 一种双向传动微耕机
CN102523765B (zh) 茶田翻耕机
CN201869524U (zh) 中耕苗间除草机单体仿形机构
CN203015396U (zh) 微耕机
CN201986349U (zh) 旋耕深松灭茬起垄机
CN201204801Y (zh) 小型农用耕作机
CN202222144U (zh) 牛蒡收获机
CN204741701U (zh) 一种小型旋耕松土机
CN201797713U (zh) 自走手扶铲耘机
CN201167457Y (zh) 一种小型机耕犁
CN203492367U (zh) 松土施肥微耕机
CN203261657U (zh) 一种农用变相省力微耕机
CN201078897Y (zh) 微型耕耘机水田作业乘座装置
CN2807729Y (zh) 微型耕作机
CN203340547U (zh) 灭茬旋耕机
CN203775629U (zh) 适于山坡地使用的手扶式灭茬、起垄、镇压联合耕作机
CN201430751Y (zh) 耕整机侧驱前置多功能作业机
CN203407151U (zh) 一种微型耕田犁
CN105122995B (zh) 一种草坪松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