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4531U -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4531U
CN203014531U CN2012207045461U CN201220704546U CN203014531U CN 203014531 U CN203014531 U CN 203014531U CN 2012207045461 U CN2012207045461 U CN 2012207045461U CN 201220704546 U CN201220704546 U CN 201220704546U CN 203014531 U CN203014531 U CN 203014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utmost point
mutually
tap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045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cord Optic-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cord Optic-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cord Optic-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cord Optic-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7045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4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4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45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包括在同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同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每两段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的电动机;与电动机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电动机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并依据第二电流信号控制与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一个开关闭合的控制设备;一端与电动机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开关组,开关组中所有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本申请可以实现电动机随负载的转矩需要实时改变接入的绕组线圈的数量来改变输出转矩,避免了电动机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仍提供较大功率的动力,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田抽油设备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背景技术
起动转矩,是当给处于停止状态下的异步电动机加上电压时的瞬间,异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 
传统的油田抽油设备磕头机在启动时需要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传统的油田抽油设备磕头机选用功率较大的普通Y系列电动机提供动力以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然而,磕头机启动后,其正常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功率要比启动时小的多,而普通Y系列电动机仍维持磕头机启动时的功率,即普通Y系列电动机在磕头机正常工作过程中仍提供较大功率的动力,造成能源浪费,降低了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磕头机中的电动机在磕头机正常工作过程中仍提供较大功率的动力,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降低电动机工作效率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包括: 
在同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同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的电动机; 
与所述电动机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所述电动机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并依据所述第二电流信号控制与所述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一个开关闭合的控制设备; 
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开关组,所述开关组中所有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为三相交流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括第一极相、第二极相和第三极相,其中, 
所述第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第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所述第一极相上的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 
所述第二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第二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所述第二极相上的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 
所述第三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第三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所述第三极相上的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极相上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相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极相上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极相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极相上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极相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与所述电动机的抽头的联接方式为“△”接、“Y”接和“△Y”混合接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的每一极相上含有3段绕组线圈。 
优选地,所述电动机的每段绕组线圈的工作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与所述电动机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所述电动机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 
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联接,用于将所述电流互感器转换得到的第二电流信号转化为相应大小的交流电压信号的采样电阻; 
与所述采样电阻联接,用于处理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得到有效值电流的有效值电路; 
与所述有效值电路联接,用于依据所述有效值电流进行周期平均值计算和反时限计算,并依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指令至动作继电器的中央处理器CPU; 
与所述CPU联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的控制指令,并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闭合的动作继电器。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开关组联接,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依据所述外部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组与所述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开关切换器。 
优选地,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设备联接,用于实现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通讯的无线信号收发器。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电动机在同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同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每两段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其中,电动机的末端处的抽头与开关组的一端联接。控制设备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电动机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并依据第二电流信号控制与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一个开关闭合。 
开关组联接电动机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即开关组可以选择将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接入电动机中。电动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接入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即改变了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因此,在电动机需要高转矩启动时,控制开关组接入较多的绕组线圈,以提供较大动力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在电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负载的转矩需要,控制开关组接入相应数量的绕组线圈,以实现电动机随负载的转矩需要实时改变接入的绕组线圈的数量来改变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避免了电动机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仍提供较大功率的动力,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电动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绕组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绕组接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个实施例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动机100、控制设备200和开关组300。其中, 
电动机100的同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101,且在同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每两段绕组线圈101的中间设置有抽头A。 
具体地,在电动机100的一个极相上包括3段绕组线圈101,那么对应的在3段绕组线圈101的两两中间都设置有抽头A,同时定义该极相的两端分别为始端和末端,并分别设置抽头A。按照始端到末端的排列顺序对该极相上的抽头进行排序,请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中电动机绕组接线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动机300的极相上依次设置有抽头A1、抽头A2、抽头A3和抽头A4,极相上共包括3段绕组线圈101。 
控制设备200与电动机100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并依据第二电流信号控制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一个开关闭合。 
开关组300的一端与电动机100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其中,开关组100中所有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300可以包括4个开关,分别命名为第一子开关、第二子开关、第三子开关和第四子开关,每个子开关的一端都与电动机100的极相上设置在末端处的抽头联接,第一子开关的另一端与抽头A1联接,第二子开关的另一端与抽头A2联接,第三子开关的另一端与抽头A3联接,第四子开关的另一端与抽头A4联接。在电动机拖动系统处于未工作状态时,开关组300中所有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具体地,电动机拖动系统需要通过人为控制电动机100开始启动。在电动机拖动系统开始启动时,由于电动机拖动系统在启动时需要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要求电动机100提供较大的功率和输出转矩以提供较大动力来驱动电动机拖动系统运行,因此,在电动机100开始启动前,用户选定将电动机100内的所有绕组线圈101接入,即用户通过人为控制将第一子开关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电动机100始端位置处的抽头A1联接,即闭合第一子开关。此时,电动机将该极相上的3段绕组线圈101都接入电动机100内,使得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满足高转矩启动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拖动系统设置有对应不同开关开启、闭合的控制按钮,用户可以自由控制按钮开启或闭合,即实现将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接入电动机100内,从而改变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动机100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般会设置该电动机拖动系统只能实现某一个开关的闭合,其他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用户想要控制其他不同的开关闭合需要将事先闭合的开关先开启,再闭合其他开关。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设置成开关的不兼容模式,即控制一个开关闭合的同时,其他已经闭合的开关会自动断开。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油田作业的特殊性,油田抽油设备磕头机在启动时需要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因此,在电动机拖动系统处于未工作状态时,电动机拖动系统为了满足下一次启动需要,控制设备200可以在电动机拖动系统完成上一次油田作业后,即将关闭电动机拖动系统前,控制闭合第一子开关,为下一次启动电动机拖动系统做好准备。 
当电动机拖动系统处于正常工作过程中时,其所需的功率要比启动时小的多,接入适当数量的绕组线圈101即可使得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满足电动机拖动系统所需动力。此时,控制设备200通过电磁互感原理检测当前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并将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依据第二电流信号控制第二子开关的另一端与抽头A2联接,或,控制第三子开关的另一端与抽头A3联接,即闭合第二子开关或闭合第三子开关。此时,电动机100接入一段或两段绕组线圈101,其输出转矩便能够满足负载转矩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组300可以包括多个子开关,其中,每个子开关的一端与设置在电动机100同一极相上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且每个子开关只对应一条联接通路。闭合不同的子开关,对应接入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当然,基于本申请的思想,开关组300为多个转换开关,同一极相上设置一个转换开关。其中,转换开关的一端与设置在电动机100同一极相上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通过旋转转换开关上的转轴,同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以保证电动机100随负载转矩需要,实时改变接入的绕组线圈101的数量来改变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当然,本申请并不限于此,凡是可以实现选择性接入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的开关,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电动机100在同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101,且在同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每两段绕组线圈101的中间设 置有抽头A,其中,电动机100的末端处的抽头A与开关组300的一端联接。控制设备200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并依据第二电流信号控制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A联接的一个开关闭合。 
开关组300联接电动机100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A,即开关组300可以选择将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接入电动机100中。电动机100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接入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即改变了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因此,在电动机100需要高转矩启动时,控制开关组300接入较多的绕组线圈101,以提供较大动力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在电动机100正常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负载的转矩需要,控制开关组300接入相应数量的绕组线圈101,以实现电动机随负载的转矩需要实时改变接入的绕组线圈101的数量来改变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避免了电动机100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仍提供较大功率的动力,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电动机100的工作效率。 
另一个实施例 
下面本申请以电动机100为三相交流电动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绕组接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动机100的每一极相上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且每段绕组线圈101的工作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开关组300与电动机100的抽头的联接方式可以为“△”接、“Y”接和“△Y”混合接中的一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实际理论上的设计需要,常常在每一极相上设置相同数量的绕组线圈101,且每段绕组线圈101的工作长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以每一极相上含有3段绕组线圈101,同时每段绕组线圈101的工作长度相同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 
电动机100为三相交流电动机,包括第一极相110、第二极相120和第三极相130。其中,第一极相110上含有3段绕组线圈101,且在第一极相110 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第一极相110上的每两段绕组线圈101的中间设置有抽头A,按照从始端到末端的顺序依次将抽头命名为:抽头A1、抽头A2、抽头A3和抽头A4。 
第二极相120上含有3段绕组线圈101,且在第二极相120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第二极相120上的每两段绕组线圈101的中间设置有抽头B,按照从始端到末端的顺序依次将抽头命名为:抽头B1、抽头B2、抽头B3和抽头B4。 
第三极相130上含有3段绕组线圈101,且在第三极相130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第三极相130上的每两段绕组线圈101的中间设置有抽头C,按照从始端到末端的顺序依次将抽头命名为:抽头C1、抽头C2、抽头C3和抽头C4。 
开关组300包括第一开关310、第二开关320和第三开关330。在本实施例中,开关组300与电动机100的抽头采用“△”联接方式联接,即,第一开关310的一端与第三极相130上的末端处的抽头C4联接,另一端与第一极相110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如抽头A1、抽头A2或抽头A3联接;第二开关320的一端与第一极相110上的末端处的抽头A4联接,另一端与第二极相120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如抽头B1、抽头B2或抽头B3联接;第三开关330的一端与第二极相120上的末端处的抽头B4联接,另一端与第三极相130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如抽头C1、抽头C2或抽头C3联接。 
具体地,电动机拖动系统需要通过人为控制电动机100开始启动。在电动机拖动系统开始启动时,由于电动机拖动系统在启动时需要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要求电动机100提供较大的功率和输出转矩以提供较大动力来驱动电动机拖动系统运行,因此,在电动机100开始启动前,用户选定将电动机100内的所有绕组线圈101接入,即用户通过人为控制开关组300中第一开关310的另一端与第一极相110上的抽头A1联接,控制开关组300中第二开关320的另一端与第二极相120上的抽头B1联接,控制开关组300中第三开关330的另一端与第三极相130上的抽头C1联接,使得当前电动机100内 所有绕组线圈101串联接入至电动机100内,保证电动机100输出转矩满足高起动转矩的要求。 
当电动机拖动系统处于正常工作过程中时,其所需的功率要比启动时小的多,接入适当数量的绕组线圈101即可使得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满足电动机拖动系统所需动力。此时,控制设备200通过电磁互感原理检测当前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并将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依据第二电流信号控制开关组300中第一开关310的另一端与第一极相110上的抽头A1或抽头A2或抽头A3联接,控制开关组300中第二开关320的另一端与第二极相120上的抽头B1或抽头B2或抽头B3联接,控制开关组300中第三开关330的另一端与第三极相130上的抽头C1或抽头C2或抽头C3联接。 
因为电动机拖动系统处于正常工作过程中时所需的功率要比启动时小的多,因此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当电动机拖动系统处于正常工作过程中时,抽头联接的组合形式不包括第一开关310的另一端与第一极相110上的抽头A1联接,同时第二开关320的另一端与第二极相120上的抽头B1联接,以及同时第三开关330的另一端与第三极相130上的抽头C1联接的组合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200根据实际负载的转矩需要,实时控制不同开关的联接形式,实时改变接入的绕组线圈101的数量来改变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避免了电动机100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仍提供较大功率的动力,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电动机100的工作效率。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控制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包括:电流互感器201、采样电阻202、有效值电路203、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04和动作继电器205。其中, 
电流互感器201与电动机100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 
其中,第一电流信号表示一强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表示一弱电流信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动机100主回路的电流为强电流,电流值很大,而控制设备200中CPU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承载的电流为一弱电流,电流值很小,电流互感器201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电动机100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0~5安培的第二电流信号。 
采样电阻202与电流互感器201联接,用于将电流互感器201转换得到的第二电流信号转化为相应大小的交流电压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采样电阻202将0~5安培的第二电流信号转化为0~5伏的交流电压信号。 
有效值电路203与采样电阻202联接,用于处理交流电压信号,得到有效值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交流电压信号通过有效值电路203的处理得到一主回路的有效值电流。 
CPU204与有效值电路203联接,用于依据有效值电流进行周期平均值计算和反时限计算,并依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指令至动作继电器205。 
动作继电器205与CPU204联接,用于接收CPU204输出的控制指令,并依据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闭合。 
在电动机拖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效值电流会随着时间的不同呈周期性变化。因此,将有效值电路203得到的有效值电流作为判断负载情况的依据具有不确定性,将有效值电路203得到的有效值电流输出至CPU204,由CPU204依据有效值电流进行周期平均值计算和反时限计算来判断负载情况,有效提高了控制设备200的准确性。 
周期平均值计算是根据电动机拖动系统的负载周期变化规律,在负载变化的一个或者多个周期内等间隔设置N个点进行采样,取得N个点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反时限计算是在某段时间内电动机100的平均电流值和该段时间内极限电流值的差的绝对值。根据实际运行工况的不同,该绝对值可以与时间成反比或者成对数曲线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极限电流值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与该时间段的平均电流值相差最大的电流值。 
具体地,CPU204实时测量有效值电路203得到的多个有效值,并对测量得到的多个有效值进行周期平均值计算,将CPU204周期平均值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当前电动机100的负载功率值。同时,CPU204内预设有设定电流段(或设定电流值),通过CPU204进行周期平均值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与预设的设定电流段(或设定电流值)进行比较,如果CPU204计算得到的平均值在设定电流段内(或与设定电流值相等),表明当前电动机100运行在正常状况下,电动机100的输出转矩与负载需要的转矩相平衡,控制设备200不采取动作,继续测量并计算有效值;如果CPU204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不在设定电流段内(或与设定电流值不相等),CPU204进行反时限计算。若CPU204进行反时限计算得到的结果表示当前电动机100的负载功率值在时限内会恢复到设定电流段,控制设备200不动作,继续测量并计算有效值,若CPU204进行反时限计算得到的结果表示当前电动机100的负载功率值与电动机100当前实际所需的功率始终不同,CPU204输出控制指令至动作继电器205,由动作继电器205控制开关组300中的相应开关闭合,使电动机100提供的功率与负载需要的功率相平衡,使电动机100在相应的负载段上运行。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控制设备200可以自动测量电动机100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电动机100的实际工况情况控制开关组300中相应的开关闭合,实现了对电动机100的智能控制。 
再一个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开关切换器400,请参阅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开关切 换器400与开关组300联接,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依据外部信号控制开关组300与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切换器400可以通过光纤线等数据线与外部操作设备联接,当然,还可以在开关切换器400内设置无线射频器,通过无线信号的接收发送实现与外部操作设备的联接。用户通过外部操作设备向开关切换器400发送控制指令,进而由开关切换器400控制开关组300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在外部操作设备中存储开关切换器400的操作模式,在外部操作设备的应用界面上设置相对应的控制选项,每一种选项对应开关组300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之间的一种联接方式。用户通过人为设定的方法,人工控制开关组300与电动机100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的联接方式,实现对电动机100的人工控制。 
再一个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与控制设备200联接,用于实现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通讯的无线信号收发器500,请参阅图6。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信号收发器500可以实时将当前电动机100的工作状况发送至远程无线监控系统中,实现对电动机拖动系统的实时监控。同时,电动机拖动系统还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器500接收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发送的信息,实现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 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同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同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的电动机; 
与所述电动机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所述电动机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并依据所述第二电流信号控制与所述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一个开关闭合的控制设备; 
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开关组,所述开关组中所有开关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为三相交流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括第一极相、第二极相和第三极相,其中, 
所述第一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第一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所述第一极相上的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 
所述第二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第二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所述第二极相上的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 
所述第三极相上含有多段绕组线圈,且在所述第三极相上的始端和末端以及在所述第三极相上的每两段所述绕组线圈的中间设置有抽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极相上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极相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极相上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极相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极相上的末端处的抽头联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极相上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与所述电动机的抽头的联接方式为“△”接、“Y”接和“△Y”混合接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每一极相上含有3段绕组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的每段绕组线圈的工作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与所述电动机联接,通过电磁互感原理将所述电动机输出的第一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互感器; 
与所述电流互感器联接,用于将所述电流互感器转换得到的第二电流信号转化为相应大小的交流电压信号的采样电阻; 
与所述采样电阻联接,用于处理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得到有效值电流的有效值电路; 
与所述有效值电路联接,用于依据所述有效值电流进行周期平均值计算和反时限计算,并依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指令至动作继电器的中央处理器CPU; 
与所述CPU联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CPU输出的控制指令,并依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开关闭合的动作继电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开关组联接,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并依据所述外部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组与所述电动机的非末端处的其他抽头联接的开关切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设备联接,用于实现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通讯的无线信号收发器。 
CN2012207045461U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4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045461U CN203014531U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045461U CN203014531U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4531U true CN203014531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70454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4531U (zh) 2012-12-18 2012-12-18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45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935A (zh) * 2015-01-09 2017-08-29 V斯克威尔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电动机的动态功率控制
CN109067294A (zh) * 2018-08-29 2018-12-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输出的电机、其控制方法、压缩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935A (zh) * 2015-01-09 2017-08-29 V斯克威尔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电动机的动态功率控制
CN107112935B (zh) * 2015-01-09 2019-08-20 V斯克威尔有限公司 用于感应电动机的动态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67294A (zh) * 2018-08-29 2018-12-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输出的电机、其控制方法、压缩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9672B (zh) 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的电力负载均衡系统
CN107046292A (zh) 一种换相开关式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装置
CN104092229A (zh) 分布式台区支路三相负荷电流平衡监控方法及监控装置
CN109921445B (zh) 一种考虑分支线功率平衡的台区换相开关控制方法
CN104198807A (zh) 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CN104659797A (zh) 一种配网低压侧智能电力负荷三相不平衡治理的方法
CN203981776U (zh) 能自动平衡三相负荷的智能电表
CN203014531U (zh) 一种电动机拖动系统
CN105259382A (zh) 多变比电流互感器统一倍率进表计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834578A (zh) 一种低压换相开关自动换相系统及方法
CN104752043A (zh) 一种三相有载调压自耦变压器的调压方法
CN205319701U (zh) 容性交流电压调节装置和容性调压供电设备
CN207039200U (zh) 一种新型换相开关式三相电流不平衡治理装置
CN105896693A (zh) 智能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和装置
CN208299708U (zh) 三相异步电机起动装置
CN205080238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实现同步电机运行试验平台拓扑结构
CN204967281U (zh) 一种电能负载平衡装置
CN202929060U (zh) 电力用不间断电源测试用线性负载
CN204061254U (zh) 基于plc变频控制的变压器风机
CN103872854B (zh) 异步电动机电压互感电路
CN103095211B (zh) 油田专用多功率变频节能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11603357U (zh) 一种三相测试负载
CN204732875U (zh) 一种缺相保护装置
CN205104912U (zh) 一种新型集中式三相无损耗平衡负荷装置
CN209184257U (zh) 一种交流充电桩自动选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