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3545U -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3545U
CN203013545U CN 201320035698 CN201320035698U CN203013545U CN 203013545 U CN203013545 U CN 203013545U CN 201320035698 CN201320035698 CN 201320035698 CN 201320035698 U CN201320035698 U CN 201320035698U CN 203013545 U CN203013545 U CN 203013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ductor
actuating device
electric
switch actu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356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VES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VES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VES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VES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356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3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3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35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开关触动装置包括呈条状且两端可相对于中间弯曲的外壳,所述外壳中具有容腔,所述容腔中内置有开关块及导电件,所述开关块与所述导电件相向布置,且所述开关块朝向所述导电件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触动件,多个所述触动件环状布置,围合形成环状区域,所述导电件一端置于所述环状区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开关触动方法,只需要单一的开关触动装置,通过弯曲开关触动装置,则可实现不同功能的开关触动,这样,当该开关触动装置运用在电子产品中,则可相对应启动电子产品的多个功能,简化电子产品结构,且降低成本,缩小电子产品外形尺寸,且操作也简单。

Description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开关触动装置和包括该开关触动装置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开关是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用于接通电性连接的触动件,当开关触动时,电子产品则实现电性连接,从而电子元件运作,电子产品启动;当开关不触动时,电子元件则不运作,电子产品则处于停止状态。
现有技术中,开关触动装置都是只能通过按键等方式实现单功能触动,这样,在电子设备中,例如音箱等,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要,其上都需要设置多个开关触动装置,例如音箱启动及音量调节等,每个功能都需要设置单独的开关触动装置,以实现其整体功能。现有的开关触动方法使得电子产品中需要设置多个开关触动装置,对应电子产品的多个功能,这样,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使得电子产品外形尺寸较大,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关触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关触动装置通过按键方式实现单功能开关触动以致电子产品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外形尺寸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开关触动装置,包括呈条状且两端可相对于中间弯曲的外壳,所述外壳中具有容腔,所述容腔中内置有开关块及导电件,所述开关块与所述导电件相向布置,且所述开关块朝向所述导电件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触动件,多个所述触动件环状布置,围合形成环状区域,所述导电件一端置于所述环状区域中。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块包括置于所述容腔中的基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导电件的内端面上设有所述多个触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内端面设有抵压触动件,所述抵压触动件置于所述环状区域中,与所述导电件相向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动件为片状弧状块,底端连接于所述基板内端面,顶端朝导电件一侧延伸,两侧朝所述基板内弧状包围。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件包括条状杆,所述条状杆固定于所述容腔中,一端延伸至所述环状区域中,且一端上连接有抵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呈条状盘旋的弹簧,所述弹簧中具有所述容腔。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两呈条状的端件及呈条状的软性件,两所述端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软性件两端,所述软性件中具有所述容腔,所述开关块连接于一所述端件内端,朝所述容腔延伸,所述导电件连接于另一所述端件内端,朝所述容腔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子产品,包括产品本体,还包括上述的开关触动装置,所述开关触动装置一端置于所述产品本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产品本体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开关触动方法,只需要单一的开关触动装置,通过弯曲开关触动装置,则可实现不同功能的开关触动,这样,当该开关触动装置运用在电子产品中,则可相对应启动电子产品的多个功能,简化电子产品结构,且降低成本,缩小电子产品外形尺寸,且操作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开关触动装置处于未触动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开关触动装置处于弯曲触动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开关触动装置处于压缩触动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块与导电件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开关触动装置处于未触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开关触动装置处于弯折触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参照图1~4,开关触动装置1包括呈条状的外壳11,该外壳11两端可以相对于中间部位弯曲,当然,此处的“中间部位”并不限于长条状外壳11的尺寸中间位置,其只是相对于外壳11两端,置于两端之间的部位。外壳11中具有容腔111,容腔111中内置有开关块12和导电件13,开关块12与导电件13相向设置,开关块12上具有多个相间布置的触动件122,且多个触动件122呈环状布置,围合形成环形区域,导电件13的一端延伸至该环形区域中,另一端与电源连接;当然,开关块12的多个触动件122则会与相对应的电子产品的多个功能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这样,在上述的开关触动装置1中,用户只要弯曲开关触动装置1的外壳11,其内的导电件13则会与开关块12上的触动件122抵接,从而使得触动件122启动,实现电子产品相对应的功能;当朝不同方位弯曲外壳11时,导电件13抵接的触动件122则不同,从而电子产品启动的功能也不同。当然,根据电子产品或开关触动装置1内部的设定,当导电件13再次抵接相对应的触动件122时,则可以实现关闭该触动件122对应的电子产品的功能。
参照图4,上述中的开关块12包括基板121,基板121的内端面设有上述的多个触动件122,该多个触动件122在基板121内端面上呈环状布置,且相互之间相间设置。在基板121内端面上,也就是多个触动件122围合成的环状区域中,基板121的内端面上设有抵压触动件123,这样,当用户压缩开关触动装置1的外壳11时,导电件13的一端也会抵接在该抵压触动件123上,从而使得电子产品可以启动或关闭与该抵押触动件122相对应地功能。
一般利用压缩开关触动装置1实现启动或关闭电源的开关触动,而弯曲开关触动装置1则相对应于,开关触动装置1启动后,所需要的各项其它功能的开关触动。例如上述的开关触动装置1运用在音箱中,可以通过压缩开关触动装置1启动或关闭音箱的电源,相对应地,弯曲开关触动装置1,则是相对应于音量调节等功能的开关触动。
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3包括条状杆131,其固定在外壳11的容腔111中,一端延伸至环状区域中,则悬空设置,当然,为了便于该导电件13的一端与开关块12抵接,该导电件13的一端设有抵接块132,这样,当外壳11弯曲或压缩时,通过该抵接块132与触动件122或抵压触动件123连接。
具体地,该抵接块132为扁状圆柱体,这样,保证其与开关块12之间的抵接为点连接,避免抵接块132同时与多个触动件122连接。
本实施例中,基板121上的触动件122为片状弧状块,其底端设置在基板121的内端面上,顶部朝导电件13一侧延伸,两侧朝基板121内弧状包围,这样,多个相间的触动件122则包围形成了上述的环状区域。
参照图1~3所示,例如,外壳11包括呈条状的弹簧,弹簧内具有上述的容腔111,开关块12及导电件13置于该容腔111中。利用弹簧可弯曲或压缩的性能,实现导电件13与开关块12直接的抵接。
实施例二
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6,外壳21包括两端件211及软性件212,该两端件211及软性件212都成条状,两端件211分别连接在软性件212的两端,从而形成了上述的条状外壳21,软性件212中设有上述的容腔。参照图4,开关块12连接在一端条的内端,朝容腔内延伸,导电件13连接在另一端条的内端,朝容腔内延伸。
这样,利用软性件15可弯曲及压缩的性能,实现导电件13上的抵接块132分别与触动件122或抵压触动件123的电性连接。
当然,外壳21还可以是其它的设置方式,外壳21的设置放置可以多样化,只要其满足弯曲及压缩的性能则可,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中的开关触动装置,其可以实现上述开关触动方法,但是,并不是唯一的结构,还可以有多种其它方式的结构,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电子产品,例如音箱等,其包括产品本体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开关触动装置,开关触动装置的一端置于产品本体内,另一端延伸至产品本体外,这样,当用户需要操作该电子产品时,只需要弯曲延伸至产品本体外的一端则可,这样,则可以相对应启动或关闭电子产品不同的功能。
例如,电子产品是音箱,用户可以通过压缩开关触动装置,使得音箱电源接通或关闭电源,通过弯曲开关触动装置,则可以实现音箱音量调节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条状且两端可相对于中间弯曲的外壳,所述外壳中具有容腔,所述容腔中内置有开关块及导电件,所述开关块与所述导电件相向布置,且所述开关块朝向所述导电件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相间布置的触动件,多个所述触动件环状布置,围合形成环状区域,所述导电件一端置于所述环状区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块包括置于所述容腔中的基板,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导电件的内端面上设有所述多个触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内端面设有抵压触动件,所述抵压触动件置于所述环状区域中,与所述导电件相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件为片状弧状块,底端连接于所述基板内端面,顶端朝导电件一侧延伸,两侧朝所述基板内弧状包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条状杆,所述条状杆固定于所述容腔中,一端延伸至所述环状区域中,且一端上连接有抵接块。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呈条状盘旋的弹簧,所述弹簧中具有所述容腔。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两呈条状的端件及呈条状的软性件,两所述端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软性件两端,所述软性件中具有所述容腔,所述开关块连接于一所述端件内端,朝所述容腔延伸,所述导电件连接于另一所述端件内端,朝所述容腔延伸。
8.电子产品,包括产品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触动装置,所述开关触动装置一端置于所述产品本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产品本体外。
CN 201320035698 2013-01-23 2013-01-23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13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5698 CN203013545U (zh) 2013-01-23 2013-01-23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5698 CN203013545U (zh) 2013-01-23 2013-01-23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3545U true CN203013545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3569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13545U (zh) 2013-01-23 2013-01-23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35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999A (zh) * 2013-01-23 2013-05-08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开关触动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产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999A (zh) * 2013-01-23 2013-05-08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开关触动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产品
CN103093999B (zh) * 2013-01-23 2015-07-15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开关触动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9772U (zh) 一种滑盖移动终端及滑盖移动终端的音腔
CN103576963A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及其机壳
CN203747939U (zh) 微型发声器
CN104656479A (zh) 触摸产生指令及自供电的控制器
JP6381651B2 (ja) モバイル端末の防水プラグ
CN203013545U (zh) 开关触动装置和电子产品
CN103701187B (zh) 移动通信终端
CN204377130U (zh) 发声装置
CN20472160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997709B (zh) 弯曲扬声器模组
CN2046805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732946U (zh) 一种表带式电子设备
CN103093999B (zh) 开关触动方法及其装置和电子产品
CN205017751U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壳体及移动设备
CN103763643A (zh) 一种微型音响
CN208971803U (zh) 一种便携式扬声器及其魔术头巾
CN206413182U (zh) 微型扬声器壳体和扬声器单体
CN202979053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
CN203352791U (zh) 一种终端及终端壳体
CN20425931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板的移动设备外壳
CN204350293U (zh) 一种超薄扬声器
CN203761377U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套
CN208462029U (zh) 一种便携音箱
CN204216096U (zh) 一种电池一体化壳体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104219343A (zh) 移动终端和保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71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