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94383U -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94383U
CN202994383U CN 201220713885 CN201220713885U CN202994383U CN 202994383 U CN202994383 U CN 202994383U CN 201220713885 CN201220713885 CN 201220713885 CN 201220713885 U CN201220713885 U CN 201220713885U CN 202994383 U CN202994383 U CN 202994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die
seepage
detection apparatus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138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敏
吕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INJELIC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JELIC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JELIC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JELIC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138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94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94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943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渗漏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水路机构、气路机构、三向连接机构和模具接入孔连接管;水路机构、气路机构、模具接入孔连接管分别于三向连接机构的一向连接;水路机构包括进水管、水路开关阀;气路机构包括给气管、气路开关阀、给气装置、气路调压装置;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通道相连接;三向连接机构为三通;气路调压装置为压力表;气路调压装置包括压力表和空气过滤器;三通由PVC材料或铁制材料制成的一进二出的管道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操作简易,减低了人工成本;检测水压可以调节,且压力均匀稳定,解决了由于手动操作压力不稳定导致的渗点不明显问题,从而更易于发现细微的渗漏点,更为及时准确的发现漏点,并针对漏点对模具进行修正,提高了检测漏点的效率。

Description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渗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检测模具通道中是否渗漏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国内模具企业的不断增加,在模具制作完成以后需要对模具的冷却水道、油道、气道等进行是否渗漏的试验,此试验直接决定模具在试模中是否能正常的冷却、模具是否能正常的工作。现有检测试验装置一般由水箱、压力泵、手动压力摇杆、压力表和输出水嘴组成的手动试压泵。使用时首先需要在此装置的水箱中加入水,并且将出口的快插水嘴用水管和模具连接,然后通过上下摆动压力泵杆产生的吸力和压力将水打入模具中,到一定的压力后停止查看模具是否有渗漏。
但此种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 压力不稳定;2. 细微的渗水不易发现;3.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渗漏检测装置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检测中压力不稳、细微的渗水不易发现、漏点难以找出、工作效率低等缺陷,克服了模具在生产时由于渗漏影响正常生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包括水路机构、气路机构、三向连接机构和模具接入孔连接管;水路机构、气路机构、模具接入孔连接管分别于三向连接机构的一向连接;水路机构包括进水管、水路开关阀;气路机构包括给气管、气路开关阀、给气装置、气路调压装置;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通道相连接。
前述的检测装置,其中,三向连接机构为三通。
前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气路调压装置为压力表。
前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气路调压装置也可以由压力表和空气过滤器组成。
前述的检测装置,其中,三通由PVC材料或铁制材料制成的一进二出的管道连接件。
前述的检测装置,其中,模具通道为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也可以为为相互串接的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操作简易,减低了人工成本;检测水压可以调节,且压力均匀稳定,解决了由于手动操作压力不稳定导致的渗点不明显问题,从而更易于发现细微的渗漏点,更为及时准确的发现漏点,并针对漏点对模具进行修正,提高了检测漏点的效率。三通封闭性好,提高检测装置的气密性和稳定性。压力表易于调整输出压力。空气过滤器降低了对给气装置的要求,在满足检测要求保护模具本省的同时,节省了成本。可以对模具水路、气路、油路等进行加压渗漏检测,利用率高。
串接多套模具检测时,模具通道内的检测压力相同,通过漏点的渗漏情况既可以确定漏点的位置,也可以比较得出漏点的大小,因此,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省了测试时间,更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为大型模具、多组串接模具提供了更多的修复渗漏参考数据。可以对模具水路、模具气路、模具油路进行加压渗漏检测,利用率高,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具渗漏检测装置产品示意图;
图2是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初始状态图;
图3是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加压清理状态图;
图4是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充水状态图;
图5是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充水加压状态图;
图6是模具渗漏检测状态图;
图7是模具水路检测实例图;
图8是模具气路检测实例图;
图 9是模具油路检测实例图;
图10是多套模具串联检测图。
图中标注:
1.进水管;2. 水路开关阀;3.三通;4.给气管;5.气路开关阀;6.给气装置;7. 压力表;8. 模具接入孔连接管;9.模具接入孔;10.模具;11.模具输出孔;12、型芯四角;13、侧边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包括水路机构、气路机构、三向连接机构和模具接入孔连接管;水路机构、气路机构、模具接入孔连接管分别于三向连接机构的一向连接;水路机构包括进水管1、水路开关阀2;气路机构包括给气管4、气路开关阀5、给气装置6、气路调压装置;模具接入孔连接管8与模具通道相连接。其中,三向连接机构可以为三通3;气路调压装置可以为压力表7,也可以由压力表和空气过滤器组成;三通由PVC材料或铁制材料制成的一进二出的管道连接件;模具通道为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也可以为相互串接的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
本实用新型模具渗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接入孔9连接,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模具输出孔,参阅图2;步骤二、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气路输出压力,向模具通道输入高压气流,清理通道内的杂物,参阅图3;步骤三、关闭气路开关阀,打开水路开关阀,在模具通道注满水后,关闭模具输出孔,参阅图4;步骤四、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气路输出压力,对模具通道进行加压渗漏检测,参阅图5;步骤五、检测模具10渗漏情况,获得检测结果。其中,模具通道可以为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其中的一种通道,也可以由不同模具之间相互串接的多个模具通道连接而成;步骤二中输出压力范围为0.9-1.1MPA;步骤四中输出压力范围为0.7-1.5MPA。
第二实施例 检测模具水路通道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包括进水管1、水路开关阀2、三通3、给气管4、气路开关阀5、给气装置6、压力表7和模具接入孔连接管8;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通道相连接。三通由PVC材料或铁制材料制成的一进二出的管道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模具渗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水路接入孔连接,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模具输出孔;步骤二、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输出压力范围为0.9-1.1MPA,向模具通道输入高压气流,清理通道内的杂物;步骤三、关闭气路开关阀,打开水路开关阀,在模具通道注满水后,关闭模具输出孔;步骤四、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气路输出压力范围为0.7-1.5MPA,对模具通道进行加压渗漏检测;步骤五、检测模具渗漏情况,获得检测结果。
第三实施例 检测模具气路通道
如第二实施例,其中检测方法不同,步骤为:
步骤一、将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气路接入孔连接,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模具输出孔;步骤二、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输出压力范围为0.9-1.1MPA,向模具通道输入高压气流,清理通道内的杂物;步骤三、关闭气路开关阀,打开水路开关阀,在模具通道注满水后,关闭模具输出孔;步骤四、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气路输出压力范围为0.7-1.5MPA,对模具通道进行加压渗漏检测;步骤五、检测模具渗漏情况,获得检测结果。
第四实施例 检测模具油路通道
如第二实施例,其中气路调压装置由压力表和空气过滤器组成,检测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将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油路接入孔连接,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模具输出孔;步骤二、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输出压力范围为0.9-1.1MPA,向模具通道输入高压气流,清理通道内的杂物;步骤三、关闭气路开关阀,打开水路开关阀,在模具通道注满水后,关闭模具输出孔;步骤四、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气路输出压力范围为0.7-1.5MPA,对模具通道进行加压渗漏检测;步骤五、检测模具渗漏情况,获得检测结果;步骤六、打开模具输出孔,通过气路向模具通道输入高压气流,排出、吹干通道内的水分。
第五实施例 检测模具串路通道
如第二实施例,其中气路调压装置由压力表和空气过滤器组成,检测方法步骤为:
步骤一、将多套模具相互串联,形成多个模具通道的串接;步骤二将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串联模具接入孔连接,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模具输出孔;步骤三、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输出压力范围为0.9-1.1MPA,向模具通道输入高压气流,清理通道内的杂物;步骤四、关闭气路开关阀,打开水路开关阀,在模具通道注满水后,关闭模具输出孔;步骤五、关闭水路开关阀,打开气路开关阀,通过气路调压装置调整气路输出压力范围为0.7-1.5MPA,对模具通道进行加压渗漏检测;步骤六、检测模具渗漏情况,获得渗漏数据。可逐步提高步骤五的气路输出压力,获得多组渗漏数据,从而对串接通道的渗漏情况进一步检测,获得更多的检测数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检测点一般为型芯四角12和侧边水嘴13。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意味着被示意图及说明书所局限,在没有脱离设计宗旨及其原理的前提下可以有所变化。

Claims (7)

1.一种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水路机构、气路机构、三向连接机构和模具接入孔连接管;水路机构、气路机构、模具接入孔连接管分别于三向连接机构的一向连接;水路机构包括进水管、水路开关阀;气路机构包括给气管、气路开关阀、给气装置、气路调压装置;模具接入孔连接管与模具通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三向连接机构为三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路调压装置为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路调压装置包括压力表和空气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通由PVC材料或铁制材料制成的一进二出的管道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具通道为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具通道为相互串接的模具水路通道、模具气路通道或模具油路通道。
CN 201220713885 2012-12-21 2012-12-21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94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13885 CN202994383U (zh) 2012-12-21 2012-12-21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13885 CN202994383U (zh) 2012-12-21 2012-12-21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94383U true CN202994383U (zh) 2013-06-12

Family

ID=4856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13885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94383U (zh) 2012-12-21 2012-12-21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943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2510A (zh) * 2017-09-20 2018-03-09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水压试验系统及水压试验方法
CN103884472B (zh) * 2012-12-21 2018-04-20 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472B (zh) * 2012-12-21 2018-04-20 青岛英联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CN107782510A (zh) * 2017-09-20 2018-03-09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水压试验系统及水压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4472A (zh)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CN202994395U (zh) 模具水路渗漏检测装置
CN202994383U (zh)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
CN205364455U (zh) 一种压铸模具冷却系统的检测装置
CN202994384U (zh) 模具串路渗漏检测装置
CN103132107B (zh) 一种打壳气缸节气阀及其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204831736U (zh) 模具水冷管路泄漏检测装置
CN202994387U (zh) 模具油路渗漏检测装置
CN202994385U (zh) 模具气路渗漏检测装置
CN104165739A (zh) 采用集热器流道立式自动试压机进行试压的方法
CN204023717U (zh) 一种多泵多频的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
CN103884476A (zh) 模具渗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4064591U (zh) 集热器流道立式自动试压机
CN2743116Y (zh) 一种循环运水式模具控温机
CN104165731A (zh) 集热器流道卧式自动试压机
CN202614594U (zh) 一种双工位气压试压台
CN204692215U (zh) 一种防液压油污染的独立供油的压铸设备液压系统
CN202853864U (zh) 塑料模具水通道密封耐压检测机构
CN210758388U (zh) 高压成型泥浆曲线加压装置
CN204154480U (zh) 一种水嘴多性能测试系统
CN204076902U (zh) 下进上排水压机
CN206510394U (zh) 塑胶模温度调节装置
CN202075185U (zh) 水气两用压力测试机
CN206510392U (zh)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CN204640630U (zh) 蒸锅式硫化机外温排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