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38981U -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38981U
CN202938981U CN 201220674026 CN201220674026U CN202938981U CN 202938981 U CN202938981 U CN 202938981U CN 201220674026 CN201220674026 CN 201220674026 CN 201220674026 U CN201220674026 U CN 201220674026U CN 202938981 U CN202938981 U CN 202938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ff body
differential pressure
pairs
piv
pressure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740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洋波
王玉龙
徐震
孙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6740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38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38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389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包括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PIV测试台架、PIV测试系统和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包括前侧板、前钝体、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前顶板和后顶板;前侧板上开有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前顶板开有进口速度探针插孔,后顶板开有出口速度探针插孔;示踪粒子发生器与前侧板上的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PIV测试技术,选定燃烧室合理的位置,在示踪粒子发生器和示踪粒子喷射管作用下,合理地将示踪粒子掺混于主气流中,使得测试区域示踪粒子分布均匀,在不破坏速度分布的情况下,进行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冷态流动速度矢量分布可视化实验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氢燃气轮机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开发、推广和应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简称IGCC)技术,可以实现近零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燃煤发电。目前,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示范IGCC技术,IGCC技术所涉及的工艺系统和关键技术均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对燃用富氢合成气及纯氢气体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与性能及其与现代燃气轮机匹配进行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我国电力工业“绿色煤电”做技术储备和工程示范,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IGCC燃气轮机在现代先进燃气轮机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改造遇到的技术难点是:氢气空气混合物的层流火焰速度很高;氢气空气混合物的相对较高的绝热温度,燃烧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如果火焰温度和氮氧化物排放量靠氮气或蒸汽稀释降低,会降低燃烧效率;如果采用贫燃料预混合,快速反应和高燃烧速度会导致自燃和回火。针对这些技术难点,人们开发研制了燃用富氢合成气及纯氢气体新概念燃气轮机燃烧室技术,对IGCC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研制燃用富氢合成气及纯氢气体燃气轮机燃烧室,在运行工况下进行新概念燃烧室实验研究,研究周期长,风险性高,经费消耗巨大。常规的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动特性实验研究,采用五孔探针或七孔探针测量速度场,测点的空间坐标位置确定不准确,如果燃烧室结构复杂,探针还会严重破坏测点的速度分布,不但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燃烧室真实的速度分布,而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繁琐。虽然目前部分采用粒子成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测试方法进行燃烧室流动特性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示踪粒子测试区域分布不均匀、跟随性差,也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特别是针对不同测试条件,目前的PIV测试系统调试不仅耗时,而且在有些工况下不能得出理想的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设计一种不破坏测试区域速度场、示踪粒子测试区域分布均匀、调试灵活方便、能够准确反映出测试区域速度分布、数据记录和处理便捷PIV可视化测试技术,可以模拟三对钝体布置的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形式和流动条件的,并可以针对三对钝体布置的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包括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PIV测试台架、PIV测试系统和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
所述的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底板、前钝体、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前顶板、哑光玻璃、顶面玻璃板、侧面玻璃板、后顶板、进气法兰和排气法兰;所述的底板上开有底板玻璃卡槽、后钝体移动槽道、前钝体嵌槽和气孔,并布置有螺杆支座;所述的前顶板和后顶板均开有顶板玻璃卡槽;所述的前侧板有两块、其下边缘分别与底板的左右两侧相连、上边缘分别与前顶板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后侧板有两块、其下边缘分别与底板的左右两侧相连、上边缘分别与后顶板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前侧板、后侧板、底板、底板玻璃卡槽和顶板玻璃卡槽内布置的哑光玻璃板、顶面玻璃板和侧面玻璃板构成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的主流通道;前侧板上开有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前顶板开有进口速度探针插孔,后顶板开有出口速度探针插孔;
所述的底板含有气孔,用于后钝体的气体喷射实验;
所述的前钝体嵌于底板中的前钝体嵌槽中,以防止前钝体随气流发生移动;所述的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包括后钝体、螺杆、后钝体支座和后钝体支座轴承,后钝体支座开有底孔,螺杆与后钝体支座相连,后钝体支座通过底孔穿入螺钉与后钝体相连,螺杆固定于螺杆支座上,后钝体支座底部布置有后钝体支座轴承,后钝体支座轴承嵌入到底板后钝体移动槽道内,螺杆可在螺杆支座中转动,带动后钝体支座连同后钝体沿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轴向移动,用以调节后钝体与前钝体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进气法兰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的前部连接,排气法兰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的后部连接;
所述的PIV测试台架包括铁桌、主支架和可调支架,所述的可调支架包括顶部角钢、带孔钢条和PIV镜头挂置钢条;可调支架与主支架通过顶部角钢连接,主支架通过螺栓与铁桌连接;所述的PIV镜头挂置钢条上通过螺钉与PIV镜头连接;带孔钢条的孔穿入螺栓与PIV镜头挂置钢条连接;带孔钢条通过穿过的螺栓与顶部角钢连接,顶部角钢两侧的螺孔通过穿入螺栓固定在主支架的主支架滑道上;
所述的PIV测试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瓶、气体净化瓶、示踪粒子发生器、激光发生器、导光臂、激光发射镜头,PIV镜头、同步器和台式电脑a,所述的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瓶通过软管连接,储气瓶与气体净化瓶通过软管连接,气体净化瓶与示踪粒子发生器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通过示踪粒子喷射管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连接;所述的激光发生器通过信号线与同步器相连,所述的PIV镜头通过信号线与同步器相连,所述的同步器通过信号线与台式电脑a连接;所述的激光发生器与导光臂连接,导光臂与激光发射镜头连接;
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与示踪粒子喷射管用软管相连,示踪粒子喷射管与前侧板上的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相连,用于向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中释放示踪粒子;
所述的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数据采集仪、压差传感器a、压差传感器b、压差传感器c、压差传感器d、热电偶、进口速度探针(52)、出口速度探针和台式电脑b;所述的直流电源通过电线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所述的进口速度探针(52)通过软胶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a和压差传感器c连接;所述的出口速度探针通过软胶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b和压差传感器d连接,同时也与压差传感器c连接;所述的热电偶置于环境中,所述的压差传感器a、压差传感器b、压差传感器c、压差传感器d和热电偶均通过信号线与数据采集仪连接;数据采集仪与台式电脑b通过信号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气体通过进气法兰流入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示踪粒子喷射管在前侧板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位置释放示踪粒子。示踪粒子喷射管的形成极好的喷射效果,气流通过前侧板,均匀地掺混示踪粒子。掺混有示踪粒子的气体,流经前钝体和后钝体,在燃烧室测试区域形成可观测速度分布区域。然后,气流通过排气法兰排到大气当中。
台式电脑通过同步器控制激光发生器和PIV镜头,控制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频率、激光发生强度、PIV镜头拍照频率以及激光发生器激光发生和PIV镜头拍照同步匹配。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经由激光导光臂,由激光发射镜头投射到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内的指定区域。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输送至储气瓶,高压空气经储气瓶流经气体净化瓶至示踪粒子发生器,示踪粒子由示踪粒子发生器释放,通过示踪粒子喷射管进入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与主气流产生示踪粒子分布均匀的流场。PIV镜头拍摄散射激光的速度场示踪粒子,将拍摄图片传入电脑a后,经软件计算处理显示测试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内区域速度分布状况。
进口速度探针(52)用于测量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进口流速,出口速度探针用于测量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出口流速,电脑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对数据采集仪的压差和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PIV测试技术,选定燃烧室合理的位置,在示踪粒子发生器和示踪粒子喷射管作用下,合理地将示踪粒子掺混于主气流中,使得测试区域示踪粒子分布均匀,在不破坏速度分布的情况下,进行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冷态流动速度矢量分布可视化实验研究。
2、本实用新型的PIV测试台架中,设有可调支架,可以进行PIV镜头与测试件间的高度和测试区域的调节,可以有效缩小PIV测试系统的调试时间。PIV测试系统将测试数据传入电脑内,应用数据处理程序进行记录和处理,可以方便地记录和处理测试结果,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测试取速度分布特点。
3、本实用新型有带孔钢条的孔穿入螺栓与PIV镜头挂置钢条连接,通过螺栓穿入不同高度的孔调节PIV镜头调节挂置钢条的挂置高度。带孔钢条通过螺栓与顶部角钢连接。固定带孔钢条通过穿过的螺栓与顶部角钢连接,顶部角钢两侧的螺孔穿入螺栓固定在主支架的主支架滑道上,顶部角钢沿主支架滑道可以移动,用于调整PIV镜头位置。使得PIV测试系统调试灵活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后钝体支座通过底孔穿入螺钉与后钝体相连,可以替换不同结构形式的后钝体。螺杆可在螺杆支座中转动,用以调节后钝体与前钝体之间的间距。不同几何形状后钝体和前后钝体距离,形成不同钝体布置的燃烧室结构形式。在不同前后钝体构成的凹腔结构条件下,流通气流会产生不同流动条件。可以模拟三对钝体布置的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结构形式和流动条件。
5、本实用新型针对IGCC燃气轮机在现代先进燃气轮机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改造遇到的技术难点,形成不同钝体布置的新概念燃烧室模型结构形式,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将得出实验结果和流动规律用于燃机结构设计理论基础,缩短了燃烧室的研发周期,减小了研究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10张,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示意图。
(其中:虚线为高压气管,粗线为数据线;直线为进口静压,粗直线为进口总压,直虚线为出口静压,粗虚线为出口总压;黑粗直线为数据线)
图2是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示意图。
图3是底板俯视图。
图4是底板左视图。
图5是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俯视图。
图6是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仰视图。
图7是PIV测试台架示意图。
图8是PIV测试台架俯视图。
图9是可调支架示意图。
图10是可调支架俯视图。
图中:1、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2、PIV测试台架,3、前侧板,4、后侧板,5、底板,6、前钝体,7、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8、前顶板,9、哑光玻璃板,10、后顶板,11、进口速度探针插孔,12、出口速度探针插孔,13、顶板玻璃卡槽,14、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15、底板玻璃卡槽,16、后钝体移动槽道,17、前钝体嵌槽,18、螺杆支座,19、气孔,20、示踪粒子喷射管,21、后钝体,22、螺杆,23、后钝体支座,24、底孔,25、后钝体支座轴承,26、铁桌,27、主支架,28、可调支架,29、主支架滑道,30、顶部角钢,31、带孔钢条,32、PIV镜头挂置钢条,33、PIV测试系统,34、空气压缩机,35、储气瓶,36、气体净化瓶,37、示踪粒子发生器,38、激光发生器,39、导光臂,40、激光发射镜头,41、PIV镜头,42、同步器,43、台式电脑a,44、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45、直流电源,46、数据采集仪,47、压差传感器a,48、压差传感器b,49、压差传感器c,50、压差传感器d,51、热电偶,52、进口速度探针,53、出口速度探针,54、台式电脑b,55、进气法兰,56、排气法兰,57、顶面玻璃板,58、侧面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10所示,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包括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PIV测试台架2、PIV测试系统33和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44;
所述的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包括前侧板3、后侧板4、底板5、前钝体6、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7、前顶板8、哑光玻璃、顶面玻璃板57、侧面玻璃板58、后顶板10、进气法兰55和排气法兰56;所述的底板5上开有底板玻璃卡槽15、后钝体移动槽道16、前钝体嵌槽17和气孔19,并布置有螺杆支座18;所述的前顶板8和后顶板10均开有顶板玻璃卡槽13;所述的前侧板3有两块、其下边缘分别与底板5的左右两侧相连、上边缘分别与前顶板8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后侧板4有两块、其下边缘分别与底板5的左右两侧相连、上边缘分别与后顶板10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前侧板3、后侧板4、底板5、底板玻璃卡槽15和顶板玻璃卡槽13内布置的哑光玻璃板9、顶面玻璃板57和侧面玻璃板58构成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的主流通道;前侧板3上开有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14;前顶板8开有进口速度探针插孔11,后顶板10开有出口速度探针插孔12;
所述的底板5含有气孔19,用于后钝体21的气体喷射实验;
所述的前钝体6嵌于底板5中的前钝体嵌槽17中,以防止前钝体6随气流发生移动;所述的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7包括后钝体21、螺杆22、后钝体支座23和后钝体支座轴承25,后钝体支座23开有底孔24,螺杆22与后钝体支座23相连,后钝体支座23通过底孔24穿入螺钉与后钝体21相连,螺杆22固定于螺杆支座18上,后钝体支座23底部布置有后钝体支座轴承25,后钝体支座轴承25嵌入到底板5后钝体移动槽道16内,螺杆22可在螺杆支座18中转动,带动后钝体支座23连同后钝体21沿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轴向移动,用以调节后钝体21与前钝体6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进气法兰55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的前部连接,排气法兰56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的后部连接;
所述的PIV测试台架2包括铁桌26、主支架27和可调支架28,所述的可调支架28包括顶部角钢30、带孔钢条31和PIV镜头挂置钢条32;可调支架28与主支架27通过顶部角钢30连接,主支架27通过螺栓与铁桌26连接;所述的PIV镜头挂置钢条32上通过螺钉与PIV镜头41连接;带孔钢条31的孔穿入螺栓与PIV镜头挂置钢条32连接;带孔钢条31通过穿过的螺栓与顶部角钢30连接,顶部角钢30两侧的螺孔通过穿入螺栓固定在主支架27的主支架滑道29上;
所述的PIV测试系统33包括空气压缩机34、储气瓶35、气体净化瓶36、示踪粒子发生器37、激光发生器38、导光臂39、激光发射镜头40,PIV镜头41、同步器42和台式电脑a4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34与储气瓶35通过软管连接,储气瓶35与气体净化瓶36通过软管连接,气体净化瓶36与示踪粒子发生器37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37通过示踪粒子喷射管20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连接;所述的激光发生器38通过信号线与同步器42相连,所述的PIV镜头41通过信号线与同步器42相连,所述的同步器42通过信号线与台式电脑a43连接;所述的激光发生器38与导光臂39连接,导光臂39与激光发射镜头40连接;
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37与示踪粒子喷射管20用软管相连,示踪粒子喷射管20与前侧板3上的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14相连,用于向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中释放示踪粒子;
所述的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44,包括直流电源45、数据采集仪46、压差传感器a47、压差传感器b48、压差传感器c49、压差传感器d50、热电偶51、进口速度探针52、出口速度探针53和台式电脑b54;所述的直流电源45通过电线与数据采集仪46连接,所述的进口速度探针52通过软胶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a47和压差传感器c49连接;所述的出口速度探针53通过软胶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b48和压差传感器d50连接,同时也与压差传感器c49连接;所述的热电偶51置于环境中,所述的压差传感器a47、压差传感器b48、压差传感器c49、压差传感器d50和热电偶51均通过信号线与数据采集仪46连接;数据采集仪46与台式电脑b54通过信号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气体通过进气法兰55流入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示踪粒子喷射管20在前侧板3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14位置释放示踪粒子。示踪粒子喷射管20的形成极好的喷射效果,气流通过前侧板3,均匀地掺混示踪粒子。掺混有示踪粒子的气体,流经前钝体6和后钝体21,在燃烧室测试区域形成可观测速度分布区域。然后,气流通过排气法兰56排到大气当中。
台式电脑通过同步器42控制激光发生器38和PIV镜头41,控制激光发生器38激光发生频率、激光发生强度、PIV镜头41拍照频率以及激光发生器38激光发生和PIV镜头41拍照同步匹配。激光发生器38发射的激光,经由激光导光臂39,由激光发射镜头40投射到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内的指定区域。空气压缩机34将压缩空气输送至储气瓶35,高压空气经储气瓶35流经气体净化瓶36至示踪粒子发生器37,示踪粒子由示踪粒子发生器37释放,通过示踪粒子喷射管20进入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与主气流产生示踪粒子分布均匀的流场。PIV镜头41拍摄散射激光的速度场示踪粒子,将拍摄图片传入电脑a后,经软件计算处理显示测试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内区域速度分布状况。
进口速度探针52用于测量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进口流速,出口速度探针53用于测量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出口流速,电脑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对数据采集仪46的压差和温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

Claims (1)

1.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PIV测试台架(2)、PIV测试系统(33)和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44);
所述的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包括前侧板(3)、后侧板(4)、底板(5)、前钝体(6)、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7)、前顶板(8)、哑光玻璃、顶面玻璃板(57)、侧面玻璃板(58)、后顶板(10)、进气法兰(55)和排气法兰(56);所述的底板(5)上开有底板玻璃卡槽(15)、后钝体移动槽道(16)、前钝体嵌槽(17)和气孔(19),并布置有螺杆支座(18);所述的前顶板(8)和后顶板(10)均开有顶板玻璃卡槽(13);所述的前侧板(3)有两块、其下边缘分别与底板(5)的左右两侧相连、上边缘分别与前顶板(8)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后侧板(4)有两块、其下边缘分别与底板(5)的左右两侧相连、上边缘分别与后顶板(10)的左右两侧相连;所述的前侧板(3)、后侧板(4)、底板(5)、底板玻璃卡槽(15)和顶板玻璃卡槽(13)内布置的哑光玻璃板(9)、顶面玻璃板(57)和侧面玻璃板(58)构成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的主流通道;前侧板(3)上开有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14);前顶板(8)开有进口速度探针插孔(11),后顶板(10)开有出口速度探针插孔(12);
所述的底板(5)含有气孔(19),用于后钝体(21)的气体喷射实验;
所述的前钝体(6)嵌于底板(5)中的前钝体嵌槽(17)中,以防止前钝体(6)随气流发生移动;所述的后钝体及其附属机构(7)包括后钝体(21)、螺杆(22)、后钝体支座(23)和后钝体支座轴承(25),后钝体支座(23)开有底孔(24),螺杆(22)与后钝体支座(23)相连,后钝体支座(23)通过底孔(24)穿入螺钉与后钝体(21)相连,螺杆(22)固定于螺杆支座(18)上,后钝体支座(23)底部布置有后钝体支座轴承(25),后钝体支座轴承(25)嵌入到底板(5)后钝体移动槽道(16)内,螺杆(22)可在螺杆支座(18)中转动,带动后钝体支座(23)连同后钝体(21)沿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轴向移动,用以调节后钝体(21)与前钝体(6)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进气法兰(55)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的前部连接,排气法兰(56)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的后部连接;
所述的PIV测试台架(2)包括铁桌(26)、主支架(27)和可调支架(28),所述的可调支架(28)包括顶部角钢(30)、带孔钢条(31)和PIV镜头挂置钢条(32);可调支架(28)与主支架(27)通过顶部角钢(30)连接,主支架(27)通过螺栓与铁桌(26)连接;所述的PIV镜头挂置钢条(32)上通过螺钉与PIV镜头(41)连接;带孔钢条(31)的孔穿入螺栓与PIV镜头挂置钢条(32)连接;带孔钢条(31)通过穿过的螺栓与顶部角钢(30)连接,顶部角钢(30)两侧的螺孔通过穿入螺栓固定在主支架(27)的主支架滑道(29)上;
所述的PIV测试系统(33)包括空气压缩机(34)、储气瓶(35)、气体净化瓶(36)、示踪粒子发生器(37)、激光发生器(38)、导光臂(39)、激光发射镜头(40),PIV镜头(41)、同步器(42)和台式电脑a(4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34)与储气瓶(35)通过软管连接,储气瓶(35)与气体净化瓶(36)通过软管连接,气体净化瓶(36)与示踪粒子发生器(37)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37)通过示踪粒子喷射管(20)与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连接;所述的激光发生器(38)通过信号线与同步器(42)相连,所述的PIV镜头(41)通过信号线与同步器(42)相连,所述的同步器(42)通过信号线与台式电脑a(43)连接;所述的激光发生器(38)与导光臂(39)连接,导光臂(39)与激光发射镜头(40)连接;
所述的示踪粒子发生器(37)与示踪粒子喷射管(20)用软管相连,示踪粒子喷射管(20)与前侧板(3)上的示踪粒子喷射管插孔(14)相连,用于向三对钝体布置燃烧室实验件(1)中释放示踪粒子;
所述的压差及环境温度测试系统(44),包括直流电源(45)、数据采集仪(46)、压差传感器a(47)、压差传感器b(48)、压差传感器c(49)、压差传感器d(50)、热电偶(51)、进口速度探针(52)、出口速度探针(53)和台式电脑b(54);所述的直流电源(45)通过电线与数据采集仪(46)连接,所述的进口速度探针(52)通过软胶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a(47)和压差传感器c(49)连接;所述的出口速度探针(53)通过软胶管分别与压差传感器b(48)和压差传感器d(50)连接,同时也与压差传感器c(49)连接;所述的热电偶(51)置于环境中,所述的压差传感器a(47)、压差传感器b(48)、压差传感器c(49)、压差传感器d(50)和热电偶(51)均通过信号线与数据采集仪(46)连接;数据采集仪(46)与台式电脑b(54)通过信号线连接。
CN 201220674026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38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4026 CN202938981U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4026 CN202938981U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38981U true CN202938981U (zh) 2013-05-15

Family

ID=48323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74026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938981U (zh) 2012-12-07 2012-12-07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389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7999A (zh) * 2012-12-07 2013-04-0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CN103728115A (zh) * 2014-01-13 2014-04-1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风桌实验的组合式piv示踪粒子施放器
CN110333237A (zh) * 2019-06-26 2019-10-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预燃室中气体运动模拟及光学分析试验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7999A (zh) * 2012-12-07 2013-04-03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CN103017999B (zh) * 2012-12-07 2015-02-25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CN103728115A (zh) * 2014-01-13 2014-04-1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风桌实验的组合式piv示踪粒子施放器
CN103728115B (zh) * 2014-01-13 2015-12-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风桌实验的组合式piv示踪粒子施放器
CN110333237A (zh) * 2019-06-26 2019-10-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预燃室中气体运动模拟及光学分析试验装置与方法
CN110333237B (zh) * 2019-06-26 2021-06-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预燃室中气体运动模拟及光学分析试验装置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999B (zh)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CN202938981U (zh) 一种燃氢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特性实验装置
CN102175174B (zh) 一种运动火源火焰锋面结构的可视化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122071B (zh) 一种聚变堆增殖包层球床吹氚氦气热工水力特性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8254275A (zh) 热障涂层工况模拟与实时监测装置
CN103884499B (zh) 一种活塞打靶试验台
Sun et al. Turbulent burning velocity of stoichiometric syngas flames with different hydrogen volumetric fractions upon constant-volume method with multi-zone model
CN104764609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的综合光学测量平台
CN104990687A (zh) 研究综掘面巷道中粉尘运移规律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Fang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air/particl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2000 t/d GSP pulverized coal gasifier with an improved burner
Weixin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air-throttling ignition for a scramjet at Ma 6.5
CN103712774B (zh) 低旋流燃烧器流动特性研究实验装置
Yao et al. Measurements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hydrogen jet using deflection of center of the laser spot
CN110823514A (zh) 高焓气固两相横向射流与超声速气流耦合作用发生装置及测量系统
CN204831756U (zh) 一种燃油试验喷雾装置
RU119460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газотурбинных установок газоперекачивающих агрегатов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газопроводов
CN204788893U (zh) 研究综掘面巷道中粉尘运移规律的可视化试验装置
CN203443762U (zh) 采空区瓦斯流场模拟试验台
LINDMARK et al. Visualization of merging flow by usage of PIV and CFD with application to grate-kiln induration machines
CN202297627U (zh) 高炉喷吹煤粉燃烧试验装置
Ni et al.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lame stability of linear esters of palmitic acid based on OH-PLIF technology
CN203658013U (zh) 低旋流燃烧器流动特性研究实验装置
CN207036306U (zh) 一种热电偶寿命性能测试设备
Bei et al. Accel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flam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gas/coal dust explosion and analysis of disaster intensification
CN202267588U (zh) 一种基于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的边界层可视化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225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