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09003U - 养生压力舱 - Google Patents

养生压力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09003U
CN202909003U CN 201220515179 CN201220515179U CN202909003U CN 202909003 U CN202909003 U CN 202909003U CN 201220515179 CN201220515179 CN 201220515179 CN 201220515179 U CN201220515179 U CN 201220515179U CN 202909003 U CN202909003 U CN 202909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arochamber
health preserving
slide block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151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09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090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养生压力舱,包含一主体、一门体、一驱动装置、一压力氧装置及一控制装置,主体具有一空间及一透空部,透空部与空间相连通,门体设置于空间内,门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门体可遮蔽主体的透空部,且门体与主体的内侧壁间具有一距离,驱动装置用来驱动门体与主体相对运动,使门体与主体内侧壁紧密贴合或分离,压力氧装置用来对主体内部加压或泄压并提供高浓度氧气,控制装置用来控制驱动装置以及压力氧装置,如此提供一种可提供高安全性、高耐压性、高气密性,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具有养生功能的非医疗弧型平顶平底的养生压力舱。

Description

养生压力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生压力舱,尤指一种能够提供高安全性、高耐压性、高气密性,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具有养生功能的非医疗弧型平顶平底的养生压力舱。
背景技术
一般医疗级的压力舱,其操作压力都在2.0kg/cm2以上,甚至达到5.0kg/cm2,该类医疗用压力舱的使用必须经由专业的医师与操作人员。至于非医疗级的压力舱,则将最高使用压力设在0.3~0.35kg/cm2之间,可供一般人员操作,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压力舱:
(1)其舱壳为矩形造型,由于该类矩形舱壳的耐压性较低,因此舱壳必须由许多骨架并且采用大量的螺丝组合而成,舱壳内再用薄板或塑料皮气密。其缺点固然是笨重,又因为使用大量的螺丝,日久难免有松脱的疑虑。
(2)舱门大多采用外开式,若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打开舱门,或因为舱门松脱,由于舱内的高压作用,会导致舱门向外高速弹开,对门外的人员造成危害。部分舱门采用内开式,则大多使用绞链固定舱门,再用门锁扣紧以达气密。然而绞链与门锁都有关节性的机构损耗,日久容易产生漏气现象,假设是在使用当中损耗,则必然造成危害。又假设舱内的人员睡着,在减压后没有打开门锁,则也有安全上的疑虑。
(3)舱壳有圆筒卧式造型者,该类造型虽然比较耐压,但是筒身只有一小开孔,人员进出舱室极其不便,又因为单一窗口与筒身的局限,人员只能脸朝上平躺于舱内,容易产生幽闭感。
(4)传统各式压力舱都不具有自动开门的设计,也即,当使用完毕后且减压后,舱门不会自动开启,也不具有提供高浓度氧气的来源选择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养生压力舱,可提供高安全性、高耐压性、高气密性,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体,其具有一空间,该主体具有一透空部,该透空部与该空间相连通;
一门体,设置于该空间内,该门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门体能够遮蔽该主体的该透空部,且该门体与该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距离;
一驱动装置,用来驱动该门体与该主体相对运动,使该门体与该主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使门体与主体形成气密;
一压力氧装置,用来对该主体内部加压或泄压,并提供高浓度氧气;以及
一控制装置,用来控制该驱动装置以及该压力氧装置。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主体内设有一滑轨装置,该滑轨装置包括:
复数滑轨,设置于该主体的该内侧壁,该复数滑轨包括一第一滑轨以及一第二滑轨,该第一滑轨与该第二滑轨分别具有一长度,该第一滑轨与该第二滑轨的长度延伸方向是相互平行;以及
复数滑块,设置于该门体,该复数滑块包括一第一滑块、一第二滑块、一第三滑块以及一第四滑块,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的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滑轨,该第三滑块与该第四滑块的位置对应于该第二滑轨,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于该第一滑轨上滑行时,该第三滑块与该第四滑块能够同步于该第二滑轨上滑行,且该门体同步移动。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门体相对于朝向该透空部的一面设有一骨架,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设置于该骨架的顶端,该第三滑块与该第四滑块设置于该骨架的底端。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驱动装置是复数气压缸,每一该气压缸具有一驱动端,每一该驱动端连接于该门体,该驱动端能够拉动该门体,使该门体与该主体的内侧壁分离。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复数气压缸设置于一骨架,该骨架设置于该门体相对于朝向该主体的该透空部的一面。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复数气压缸是单动式气压缸。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主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朝向该空间的一面呈凹圆弧状,该第二侧面朝向该空间的一面呈凹圆弧状,在该第一侧面设有该透空部。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主体具有一前部、一底部、一顶部以及一后部,该前部与该底部是一体成型,该前部与该底部连接的部位呈圆弧形,该顶部与该后部是一体成型,该顶部与该后部连接的部位呈圆弧形,该前部与该底部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顶部与该后部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前部相对于与该底部连接的一侧与该顶部相对于与该后部连接的一侧相互连接,该底部相对于与该前部连接的一侧与该后部相对于与该顶部连接的一侧相互连接。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前部与该底部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第二侧面、该前部与该门体分别设有至少一窗口。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底部设有复数支撑脚。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控制装置包括:
一外部控制单元,设置于该主体外,是提供人员在该主体外部操作,以控制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以及
一内部控制单元,设置于该主体内,是提供人员在该主体内部操作,以控制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内部控制单元包括一泄压按钮,用来控制该压力氧装置停止对该主体内部加压,且控制该压力氧装置进行泄压。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内部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加压按钮,用来控制该压力氧装置对该主体内部加压;
一关门按钮,用来控制该驱动装置驱动该门体与该主体紧密靠合;
一开门按钮,用来控制该门体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该门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能够使该主体的该透空部呈一开放状态,使该空间与该主体的外部环境相连通;
一内部通话器,用来与该主体外部进行双向通话;以及
一呼叫钮,用来与该主体外部进行通话。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外部控制单元包括:
复数控制钮,用来控制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
复数显示窗,用来显示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的工作条件的数据;以及
一外部通话器,用来与该主体外部进行双向通话。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进一步包括一冷气装置,其设置于该主体内,用来提供该主体内部冷气,该冷气装置与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一冷气按钮,用来控制该冷气装置运作。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冷气装置是芯片式冷气机。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空间设有至少一座椅。
所述的养生压力舱中:该门体设有至少一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的舱内为正压,故门体的设计为内开、侧滑式,当养生压力舱内有压力时,即无法随意开启,以确保安全。而侧滑式设计,可避免于开关门体时撞击到人员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动气压式门体设计,当舱内减压至安全压力时,门体即会自动开启。或是关闭门体后而没有进行加压程序,门体也会在预定时间后自动开启。即使在养生压力舱运作过程中突然断电,系统也会自动进行减压,门体即可自动开启。
3.门体的开闭,可由舱内或舱外操作,并且可以由内关而由外开,或由内开而由外关。门体并且设有泄压按钮,按下泄压按钮,在舱内不加压的情况下,舱门即开启而不能关闭。
4.本实用新型的门体不设置任何绞链与门锁,可减少关节性的机构损耗而造成漏气或危害。
5.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耐压钢板一体焊接成型,外型设计为弧型、平顶、平底。因为主体无需任何螺丝接合,又为弧体造型,故能够确保耐压,又无日后螺丝松脱导致漏气的顾虑。而在平顶、平底部分,又因为弧体造型,可大幅度缩小平顶与平底的面积,可再利用钢梁焊接补强于主体内部,以确保重复加减压永不变形。
6.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弧形造型设计搭配多个窗口,令使用者不致产生排斥感与幽闭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门体关闭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控制单元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门体开启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驱动门体与主体内侧壁紧密贴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座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门体开启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养生压力舱;11-主体;111-第一侧面;1111-透空部;112-第二侧面;1121-矩形窗口;113-前部;1131-梯形窗口;114-底部;1141-支撑脚;115-顶部;116-后部;117-空间;118-系统室;119-可调式导管;12-门体;121-把手;122-矩形窗口;123-骨架;13-座椅;14-外部控制单元;141~145-控制钮;146、147-显示窗;148-外部通话器;15-内部控制单元;151、158-泄压按钮;152-加压按钮;153-冷气按钮;154-关门按钮;155-开门按钮;156-内部通话器;157-呼叫钮;16-滑轨装置;161-第一滑轨;162-第二滑轨;163-第一滑块;164-第二滑块;165-第三滑块;166-第四滑块;17-气压缸;171-驱动端;18-冷气装置;19-散热器;D1-距离;F1-长度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的图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贵审查委员了解,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养生压力舱10,其包含一主体11,主体11主要由一第一侧面111、一第二侧面112、一前部113、一底部114、一顶部115以及一后部116一体焊接成型构成,于主体11内部形成一空间117,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2、前部113、底部114、顶部115及后部116可采用SS400耐压钢板。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是相对的二侧面,第一侧面111朝向空间117的一面呈凹圆弧状,第二侧面112朝向空间117的一面呈凹圆弧状,于第一侧面111设有一透空部1111,透空部1111与空间117相连通。于前部113设有一梯形窗口1131,梯形窗口1131是采用透明压克力材质,压克力厚度为15mm的安全厚度,前部113与底部114是一体成型,前部113与底部114连接的部位呈圆弧形,前部113与底部114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顶部115与后部116是一体成型,顶部115与后部116连接的部位呈圆弧形。前部113与底部114设置于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之间,顶部115与后部116设置于第一侧面111与第二侧面112之间,前部113相对于与底部114连接的一侧与顶部115相对于与后部116连接的一侧相互连接,底部114相对于与前部113连接的一侧与后部116相对于与顶部115连接的一侧相互连接,于底部114设有复数支撑脚1141。如此形成一弧型平顶平底的主体11,主体11的前端呈现尖锥形。
在主体11的空间117内设有一门体12,在门体12设有一把手121,本实施例是将把手121设置于门体12相对于朝向空间117的一面,除此之外,也可于门体12朝向空间117的一面设置把手,依实际需要而设计。图1显示门体12位于一第一位置,此时,门体12可遮蔽主体11的透空部1111,且门体12与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距离D1,如图4所示。
在门体12设有一矩形窗口122,在第二侧面112设有一矩形窗口1121(如图4所示),矩形窗口122、1121是采用透明压克力材质,压克力厚度为15mm的安全厚度。当门体12位于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第二侧面112的矩形窗口1121的位置与矩形窗口122相互对称。此外,于空间117内设有一座椅13,座椅13是提供人员乘坐于主体11内,座椅13的椅背131可调整角度,以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
在主体11外的顶部115设有一外部控制单元14,外部控制单元14包括复数控制钮141~145、复数显示窗146、147以及一外部通话器148,复数控制钮141~145用来控制养生压力舱10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复数显示窗146、147用来显示养生压力舱10运作时的工作条件的数据,例如压力、温度。外部控制单元14是提供主体11外部的人员操作,以控制养生压力舱10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外部控制单元14所设置的位置不限定设置于主体11的顶部115,以适合外部人员操作为原则。于主体11内设有一内部控制单元15,如图2所示,内部控制单元15包括一泄压按钮151、一加压按钮152、一冷气按钮153、一关门按钮154、一开门按钮155、一内部通话器156以及一呼叫钮157。内部控制单元15是提供乘坐于主体11内的人员操作,其设置的位置没有限制,以适合主体11内的人员操作且不妨碍人员于主体11内活动为原则。上述外部控制单元14与内部控制单元15共同构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养生压力舱10的控制装置。关于上述复数控制钮141~145、复数显示窗146、147、外部通话器148、泄压按钮151、加压按钮152、冷气按钮153、关门按钮154、开门按钮155、内部通话器156及呼叫钮157的作用,将详细说明于后。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于主体11内设有一滑轨装置16,滑轨装置16包括一第一滑轨161、一第二滑轨162,一第一滑块163、一第二滑块164、一第三滑块165以及一第四滑块166。第一滑轨161与第二滑轨162设置于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朝向空间117的面上,第一滑轨161与第二滑轨162分别具有一长度,第一滑轨161与第二滑轨162的长度延伸方向F1是相互平行。第一滑块163、第二滑块164、第三滑块165及第四滑块166设置于一骨架123,骨架123设置于门体12相对于朝向透空部1111的一面,第一滑块163与第二滑块164设置于骨架123的顶端,第三滑块165与第四滑块166设置于骨架123的底端,第一滑块163与第二滑块164的位置对应于第一滑轨161,第三滑块165与第四滑块166的位置对应于第二滑轨162,第一滑块163与第二滑块164于第一滑轨161上滑行时,第三滑块165与第四滑块166可同步于第二滑轨162上滑行,且门体12同步移动。必须说明的是,当养生压力舱10未工作时,门体12处于可自由滑动的状态,凭借滑轨装置16的设置,人员可推动门体12于一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与一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使门体12可遮蔽透空部1111或使透空部1111呈开放状态,使空间117与主体11的外部环境相连通。
在门体12的骨架123设有驱动装置,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是复数气压缸17,该气压缸17是单动式气压缸,每一气压缸17具有一驱动端171,驱动端171由气压推出,且具有弹性可自动回缩。每一驱动端171连接于门体12,气压缸17用来驱动门体12与主体11相对运动,使门体12与主体1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使门体12与主体11形成气密。
此外,于主体11内设有一冷气装置18,用来提供主体11内部冷气,冷气装置18与前述外部控制单元14与内部控制单元15电性连接,冷气装置18可采用芯片式冷气机,芯片式冷气机的优点为低噪音、不滴水、安装空间须求小。于主体11的后部116设有复数散热器19,于主体11内部的冷气装置18与散热器19间的位置,规划出一系统室118,系统室118是提供设置与养生压力舱10运作有关的其它电气或机械装置,例如压力氧装置,包括中央气源(蓄气桶槽)或制氧机,以供应高浓度氧气,压力氧装置用来对主体11内部加压或泄压,并可提供高浓度氧气,于主体11内设有一可调式导管119,可对人员近距离输出高浓度氧气。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当养生压力舱10未开始运作时,主体11内部压力与环境大气压力相同,门体12处于可自由滑动状态,人员可手动由养生压力舱10外部将门体12推开,使门体12移动至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人员即可进入主体11内。当人员进入主体11后,再手动将门体12关上,此时,门体12仍处于可自由滑动状态,门体12与主体11的第一侧面1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距离D1,如图4所示,必须控制门体12与主体11紧密贴合,达到气密状态。可由养生压力舱10外部的人员操作外部控制单元14,使气压缸17开始运作,气压缸17的驱动端171推动门体12,使门体12与主体11紧密贴合,如图6所示。上述控制门体12与主体11紧密贴合的操作过程,也可由养生压力舱10内部的人员自行操作,当舱内人员按压内部控制单元15的关门按钮154,可驱动气压缸17推动门体12,使门体12与主体11紧密贴合。当确定门体12确实关闭后,舱内人员即可按压内部控制单元15的加压按钮152,控制压力氧装置对主体11内部加压,而推动门体12的气压缸17,会在压力氧装置运作后的预设时间(例如可设定30秒)泄压,改由主体11内的压力来推动门体12与主体11密合。
请参阅图1、图2、图6与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氧装置可持续加压至最高0.3㎏/cm2的气压,而后保持于定压,同时会将10LPM的高浓度氧气输送至主体11内,并于主体11内循环,主体11内的人员可以调整座椅13至最舒适的角度,同时将可调式导管119朝向人员,即可直接且近距离地对人员输出高浓度氧气。而所有进入主体11的气体都经过呼吸级的过滤系统(图中未示出),以确保气体的质量。由加压时的舱内温度会微升,为了使舱内人员获得舒适的环境,舱内人员可按压内部控制单元15的冷气按钮153,使冷气装置18运作,并可依各人的情况调整温度。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压力舱10由于可提供人员在大于一大气压的环境,同时可呼吸高浓度的氧气,因此能够增加人员血液中的溶氧,并输送到细微的组织,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于养生压力舱10运作过程中,养生压力舱10内部及外部的人员可分别通过内部通话器156、外部通话器148进行双向通话,或内部人员可通过呼叫钮157呼叫外部人员,与外部进行通话。此外,由于主体11具有透明矩形窗口122、1121、梯形窗口1131的设计,可避免人员于养生压力舱10内产生幽闭感。此外,可于主体11内设置电源照明设备(例如12DCV强度)以及双声道音响喇叭,再配合主体11内部的装潢设计,可提升人员长时间乘坐于养生压力舱10内时的舒适感。
请参阅图1、图2、图6与图8所示,当舱内人员欲离开养生压力舱10时,可由舱内人员按压内部控制单元15的泄压按钮151,控制压力氧装置停止对主体11内部加压,并且控制压力氧装置进行泄压。当压力氧装置泄压至一安全压力(例如大气压力)后,气压缸17具有弹性的驱动端171可自动拉动门体12,使门体12与主体11的内侧壁分离(如图4所示状态),此时,门体12恢复到可自由滑动的状态,舱内或舱外的人员即可手动推动门体12,或可由舱内人员按压内部控制单元15的开门按钮155,控制门体12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可使主体11的透空部1111呈开放状态,使空间117与主体11的外部环境相连通。也可由舱外人员操作外部控制单元14,控制压力氧装置停止加压、泄压,同时控制门体12打开。此外,当人员进入主体11且关闭门体12之后,若没有进行加压程序,可设定门体12于一设定时间(例如30秒)后自动开启,以排除人为的疏失,避免产生危险。为确保舱内人员可以及时控制泄压,可于骨架123上设置另一泄压按钮158,该泄压按钮158与压力氧装置电性连接,可直接控制压力氧装置泄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生压力舱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的舱内为正压,故门体的设计为内开、侧滑式,当养生压力舱内有压力时,即无法随意开启,以确保安全。而侧滑式设计,可避免于开关门体时撞击到人员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动气压式门体设计,当舱内减压至安全压力时,门体即会自动开启。或是关闭门体后而没有进行加压程序,门体也会在预定时间后自动开启。即使在养生压力舱运作过程中突然断电,系统也会自动进行减压,门体即可自动开启。
3.门体的开闭,可由舱内或舱外操作,并且可以由内关而由外开,或由内开而由外关。门体并且设有泄压按钮,按下泄压按钮,在舱内不加压的情况下,舱门即开启而不能关闭。
4.本实用新型的门体不设置任何绞链与门锁,可减少关节性的机构损耗而造成漏气或危害。
5.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耐压钢板一体焊接成型,外型设计为弧型、平顶、平底。因为主体无需任何螺丝接合,又为弧体造型,故能够确保耐压,又无日后螺丝松脱导致漏气的顾虑。而在平顶、平底部分,又因为弧体造型,可大幅度缩小平顶与平底的面积,可再利用钢梁焊接补强于主体内部,以确保重复加减压永不变形。
6.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弧形造型设计搭配多个窗口,令使用者不致产生排斥感与幽闭感。
此外,本实用新型经申请人实作样品测试,符合中华锅炉协会耐压试验0.4kg/cm2的标准,此试验压力的标准是根据ASMESectionVIIIDivision1PVHO-1,也即载人压力舱的耐压标准为:最高使用压力设计×1.33,证实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可实施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体,其具有一空间,该主体具有一透空部,该透空部与该空间相连通;
一门体,设置于该空间内,该门体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门体能够遮蔽该主体的该透空部,且该门体与该主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一距离;
一驱动装置,用来驱动该门体与该主体相对运动,使该门体与该主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使门体与主体形成气密;
一压力氧装置,用来对该主体内部加压或泄压,并提供高浓度氧气;以及
一控制装置,用来控制该驱动装置以及该压力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内设有一滑轨装置,该滑轨装置包括:
复数滑轨,设置于该主体的该内侧壁,该复数滑轨包括一第一滑轨以及一第二滑轨,该第一滑轨与该第二滑轨分别具有一长度,该第一滑轨与该第二滑轨的长度延伸方向是相互平行;以及
复数滑块,设置于该门体,该复数滑块包括一第一滑块、一第二滑块、一第三滑块以及一第四滑块,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的位置对应于该第一滑轨,该第三滑块与该第四滑块的位置对应于该第二滑轨,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于该第一滑轨上滑行时,该第三滑块与该第四滑块能够同步于该第二滑轨上滑行,且该门体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门体相对于朝向该透空部的一面设有一骨架,该第一滑块与该第二滑块设置于该骨架的顶端,该第三滑块与该第四滑块设置于该骨架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是复数气压缸,每一该气压缸具有一驱动端,每一该驱动端连接于该门体,该驱动端能够拉动该门体,使该门体与该主体的内侧壁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气压缸设置于一骨架,该骨架设置于该门体相对于朝向该主体的该透空部的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气压缸是单动式气压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以及一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朝向该空间的一面呈凹圆弧状,该第二侧面朝向该空间的一面呈凹圆弧状,在该第一侧面设有该透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具有一前部、一底部、一顶部以及一后部,该前部与该底部是一体成型,该前部与该底部连接的部位呈圆弧形,该顶部与该后部是一体成型,该顶部与该后部连接的部位呈圆弧形,该前部与该底部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顶部与该后部设置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前部相对于与该底部连接的一侧与该顶部相对于与该后部连接的一侧相互连接,该底部相对于与该前部连接的一侧与该后部相对于与该顶部连接的一侧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前部与该底部间的夹角小于九十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面、该前部与该门体分别设有至少一窗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底部设有复数支撑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
一外部控制单元,设置于该主体外,是提供人员在该主体外部操作,以控制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以及
一内部控制单元,设置于该主体内,是提供人员在该主体内部操作,以控制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内部控制单元包括一泄压按钮,用来控制该压力氧装置停止对该主体内部加压,且控制该压力氧装置进行泄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内部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加压按钮,用来控制该压力氧装置对该主体内部加压;
一关门按钮,用来控制该驱动装置驱动该门体与该主体紧密靠合;
一开门按钮,用来控制该门体由该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该门体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能够使该主体的该透空部呈一开放状态,使该空间与该主体的外部环境相连通;
一内部通话器,用来与该主体外部进行双向通话;以及
一呼叫钮,用来与该主体外部进行通话。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外部控制单元包括:
复数控制钮,用来控制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所需的工作条件;
复数显示窗,用来显示该养生压力舱运作时的工作条件的数据;以及
一外部通话器,用来与该主体外部进行双向通话。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冷气装置,其设置于该主体内,用来提供该主体内部冷气,该冷气装置与该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该控制装置具有至少一冷气按钮,用来控制该冷气装置运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冷气装置是芯片式冷气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空间设有至少一座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生压力舱,其特征在于:该门体设有至少一把手。
CN 201220515179 2012-05-29 2012-10-09 养生压力舱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0900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0233U TWM441488U (en) 2012-05-29 2012-05-29 Regimen pressure cabin
TW101210233 2012-05-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09003U true CN202909003U (zh) 2013-05-01

Family

ID=47717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1517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09003U (zh) 2012-05-29 2012-10-09 养生压力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09003U (zh)
TW (1) TWM4414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8359A (zh) * 2014-11-24 2015-03-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适用于不同运载工具的高压氧舱及其转运装置
CN106761216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中山元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氧舱密封结构
CN10676112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赵文刚 医用氧舱红外感应防护安全型气动平移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6112A (zh) * 2016-07-05 2016-12-07 中山元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远古大气舱的舱体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8359A (zh) * 2014-11-24 2015-03-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适用于不同运载工具的高压氧舱及其转运装置
CN106761124A (zh) * 2017-01-12 2017-05-31 赵文刚 医用氧舱红外感应防护安全型气动平移门
CN106761216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中山元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氧舱密封结构
CN106761216B (zh) * 2017-01-18 2019-11-05 中山元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氧舱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1488U (en)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09003U (zh) 养生压力舱
CN201370648Y (zh) 一种数字化口腔医疗车
CN103785117A (zh) 一种多功能头盔
CN204050079U (zh) 基于方舱技术的多功能多人位救护车
CN108969258A (zh) 一种高压硬体舱
CN204840053U (zh) 多功能舒适型氧气舱
CN204050677U (zh) 放射医疗检查台
CN208105720U (zh) 单体式医疗背墙
CN205757371U (zh) 防雾霾口罩
CN204760053U (zh) 一种离子分源防护铅箱
CN203988698U (zh) 新型西药储备急救箱
CN212852615U (zh) 一种腰带式体表调温除湿装置
CN203736516U (zh) 一种坐式熏蒸箱
CN203694450U (zh) 一种多功能头盔
CN204052336U (zh) 化学教学用实验台
CN204260243U (zh) 一种自动调节躺椅
CN207445360U (zh) 一种放疗准备系统
CN209847681U (zh) 一种医用空气加压氧舱
CN203354818U (zh) 高压氧舱
CN208256027U (zh) 一种壁挂式诊疗自助确费机
CN202754384U (zh) 发药机
CN203634657U (zh) 一种弧形前面板远红外家用理疗房
CN205306839U (zh) 一种配有辅助盖板及插板的自带凳子的电热脚盆
CN206245780U (zh) 微压增氧房
CN205899154U (zh) 一种可拆卸的虚拟现实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