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00650U -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 Google Patents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00650U
CN202900650U CN 201220531333 CN201220531333U CN202900650U CN 202900650 U CN202900650 U CN 202900650U CN 201220531333 CN201220531333 CN 201220531333 CN 201220531333 U CN201220531333 U CN 201220531333U CN 202900650 U CN202900650 U CN 202900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ooth
extending groove
cavity volume
external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313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永操
顾广溪
高风
刘利芳
毋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313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00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00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006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其中配油盘包括设置有进油槽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齿间容积腔容积达到最大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充油时间的配油盘。

Description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线泵。
背景技术
如今,摆线泵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民用及军用涡轴/涡扇发动机、直升机、发电机和化工、汽车、拖拉机、燃烧机和工程机械中的液压系统。其具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 1482361A公开的“次摆线泵”,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外转子和设置于内、外转子轴向端面两侧的配油盘,内转子上设有多个外突的内转子凸齿,相邻两个内转子凸齿间通过凹状的内转子齿根连接;外转子上设置有比内转子凸齿个数多一个的内突的外转子凸齿,相邻两个外转子凸齿间通过凹状的外转子齿根连接,配油盘在内转子的转动方向上分为进油区和出油区,进、出油区的配油盘上分别设置有进、出油槽。内转子作为一个主动转动件,外转子作为一个随动转动件,内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内、外转子会形成一个储油的齿间容积腔,在配油盘的进油区中,随着内转子的转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逐渐变大并通过进油槽储油,在内转子转动到与配油盘上进、出油区交界处的位置时,齿间容积腔的容积达到最大,随后该齿间容积腔转动至出油区,并通过配油盘上的出油槽将油排出。
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最大时,齿间容积腔由一个内转子齿根、该内转子齿根的前、后侧齿廓和一个外转子齿根、该外转子齿根的前、后侧齿廓围成。内转子现有的进油槽的前端即进油槽能向齿间容积腔充油的最后位置设置于位置靠后的内转子凸齿和位置靠后的外转子凸齿所在位置处,这就造成内、外转子与配油盘之间的无效密封面积较大,进油槽没有足够的时间向齿间容积腔充油,降低了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达到最大的过程中,油液的充填性能,特别是产品在高转速、高空状态时的影响极为明显,比如说在转速8000r/min,飞行高度为10000m时,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最大时,齿间容积腔的充油效率只有4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齿间容积腔容积达到最大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充油时间的配油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配油盘的摆线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配油盘的技术方案为:
配油盘,包括设置有进油槽的盘体,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
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处。
所述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所述的配油盘上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
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出,所述配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中摆线泵的技术方案为:
摆线泵,包括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转子和与内转子配合使用的外转子,还包括设置于内、外转子轴向两端的配油盘,配油盘上设置有进油槽,内转子上设置有凹状的内转子齿根和朝外突出的内转子凸齿,外转子上设置有凹状的外转子齿根和朝内突出的外转子凸齿,内、外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储油的齿间容积腔,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
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处。
所述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所述的配油盘上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
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出,所述配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内转子的转动过程中,内、外转子所形成的齿间容积腔的容积由小变大,并通过进油槽逐渐充油,而进油槽的前端设置进油延伸槽,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这样就增加了进油槽的加油行程,使得在齿间容积腔形成最大容积的前一刻,齿间容积腔仍与进油槽相通,仍被充油,通过进油延伸槽的设置增加了对齿间容积腔的充油时间,增加了对齿间容积腔的油液充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配油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摆线泵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摆线泵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转子6和与内转子6配合使用的外转子7,内转子6上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内转子凸齿6-1,相邻两个内转子凸齿6-1通过凹状的内转子齿根6-2连接;外转子7上设置有个数比内转子凸齿的个数多一个的外转子凸齿,相邻两个外转子凸齿之间通过凹状的外转子齿根7-2连接,在内转子6的转动过程中,内转子齿根和外转子齿根形成储油的齿间容积腔。摆线泵还包括设置于内、外转子轴向两端的配油盘1,配油盘1上在内转子6的转动方向上分为充油区和出油区,在充、出油区的配油盘上分别设置有进油槽2和出油槽3,在内转子的转动过程中,齿间容积腔在充油区中的容积逐渐变大,并最终在充、出油区的交界处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齿间容积腔8。在最大齿间容积腔8时,最大齿间容积腔由一个内转子齿根6-2和一个外转子齿根7-2围成。进油槽2上于内转子2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4,进油延伸槽4的前端4-1延伸至靠近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后侧齿廓7-1与齿底7-4的交点50位置处。进油延伸槽4的槽腔具有用于与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进油延伸槽4的内侧槽壁4-3延伸至靠近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后侧齿廓7-1所在圆周面处,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4-2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齿底7-4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出油槽3上于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5,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前侧齿廓7-3与齿底7-4的交点位置处。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出,所述配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工作时,内转子6转动的过程中和外转子7形成齿间容积腔,齿间容积腔在与配油盘1的充油区对应区域中容积逐渐变大,在与配油盘1的出油区对应区域中容积逐渐变小,齿间容积腔的容积在与配油盘的充、出油区交界的对应位置处达到最大,图中件8表示最大齿间容积腔。而进油延伸槽4的前端一直延伸至靠近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后侧齿廓7-1与齿底7-4的交点50处,这就意味着,在齿间容积腔容积达到最大的前一刻,仍通过进油延伸槽4与进油槽2连通而被充油,保证了充油时间;同时,进油延伸槽4的内侧槽壁4-3延伸至靠近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后侧齿廓7-1所在圆周面处,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4-2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8的外转子齿根7-2的齿底7-4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这就保证了进油延伸槽4与齿间容积腔相通的腔口的面积足够大,即保证了进油延伸槽向齿间容积腔充油的充油口的口径足够大。通过增加充油时间和充油口径保证了齿间容积腔的容积在达到最大的过程中,进油槽2对齿间容积腔充油的充填性能,经试验在飞行高度10000m,转速为8000r/min时,本实施例中摆线泵的齿间容积腔的充油率达到80%左右,符合用户要求,当然本摆线泵中用到地面时,效果会更好,经过以上改进的摆线泵在高转速、高空状态下的容积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避免气蚀、异常噪音、振动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避免了对系统的损害。该摆线泵可满足飞机、发动机在高转速、高空状态下的使用要求,并且该摆线泵不仅可应用于航空环境,同时也可用于地面及航天环境,使用范围广泛。进油延伸槽的右侧槽壁未突出于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是为了保证必要密封,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最大时,齿间容积腔不能与进油槽相通,图中粗虚线9表示密封区域;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是为了在保证进油延伸槽的槽腔的上腔口有足够大的腔口面积,同时也不做不必要的切割,保证配油盘的结构强度。
在本摆线泵的其它实施例中:进油延伸槽的外侧槽壁的半径还可以小于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还可以距进油延伸槽的外侧槽壁更近一点;当然出油延伸槽也可以不设。
配油盘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配油盘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各摆线泵实施例中所述的配油盘,在此不再详述。

Claims (10)

1.配油盘,包括设置有进油槽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配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油盘上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出,所述配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6.摆线泵,包括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转子和与内转子配合使用的外转子,还包括设置于内、外转子轴向两端的配油盘,配油盘上设置有进油槽,内转子上设置有凹状的内转子齿根和朝外突出的内转子凸齿,外转子上设置有凹状的外转子齿根和朝内突出的外转子凸齿,在内、外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储油的齿间容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摆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油盘上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摆线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出,所述配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CN 201220531333 2012-10-17 2012-10-17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00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1333 CN202900650U (zh) 2012-10-17 2012-10-17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31333 CN202900650U (zh) 2012-10-17 2012-10-17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00650U true CN202900650U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21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3133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00650U (zh) 2012-10-17 2012-10-17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00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077A (zh) * 2012-10-17 2013-01-16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077A (zh) * 2012-10-17 2013-01-16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8077A (zh) 一种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CN201723266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机油泵
CN1580575A (zh) 油泵
CN202900650U (zh) 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
CN203978823U (zh) 高效能液压全平衡浮动轴套
CN106949045A (zh) 一种分段式高压三螺杆泵
CN202900633U (zh) 八齿摆线泵及其摆线泵转子结构
CN103147908B (zh) 一种液压马达
CN202417937U (zh) 转向助力泵
CN102562475A (zh)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液压马达
CN102477936A (zh) 一种三角转子液压马达
CN105464878B (zh) 一种液压马达
CN203549340U (zh) 变排量泵
CN204061004U (zh) 一种缸内喷射发动机电动燃油泵
CN203784229U (zh) 中心齿轮
CN202468152U (zh) 具有密封结构的摆线液压马达转定子副
CN206329487U (zh) 高温铝液输送泵的螺旋体
CN205714738U (zh) 具有非光滑表面的摆线转子泵
CN205190106U (zh) 一种液压马达
CN201677920U (zh) 组合式大排量全液压转向器
CN203114510U (zh) 液压马达
CN103912488B (zh) 一种重卡自卸汽车转向油泵
CN104728070A (zh) 一种高压水射流泵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16950665U (zh) 一种盘配油马达限位块
CN202392417U (zh) 一种设置有端面消蚀槽的齿轮机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