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70830U -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70830U
CN202870830U CN 201220130186 CN201220130186U CN202870830U CN 202870830 U CN202870830 U CN 202870830U CN 201220130186 CN201220130186 CN 201220130186 CN 201220130186 U CN201220130186 U CN 201220130186U CN 202870830 U CN202870830 U CN 202870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file
node
centroid
layout fi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301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明智
李业丽
陆利坤
黎苑文
解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Priority to CN 2012201301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70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70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708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该系统由n个出版节点和m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构成。本实用新型将数字拼版/打样/RIP等版式电子文件的印前处理环节集中放置在出版节点或者中心节点完成,大幅降低印刷节点的成本,为在互联网范围内建成广泛而密集的共享印刷网点用以满足按需异地印刷且就近配送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中心节点的设立有利于版权保护以及国家版权管理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版权管理及出版内容监控。本实用新型系统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和快速地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出版领域虽然有远程传版系统,但仅仅是基于点对点的模式,如图1所示,出版单位将版式文件(或称版面文件)经信息隐藏和防篡改处理、版式文件分析、打包和加密处理并做成版式文件后通过宽带或卫星传送到内定的印刷厂或代印点,印刷厂或代印点再经过数字拼版/打样/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光栅图像处理器)等处理环节将版式文件转换为便于印刷的点阵版式文件之后再印刷出版。这类点对点的传版模式中,出版社与印刷厂之间一般采取传输PS(PostScript文件,是一种基于页描述语言的文件)或者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文件,便携格式文件)格式文件,如图2所示,印刷厂或代印点收到上述PS或者PD F格式的版式文件后仍需通过数字拼板/RIP等环节将版式文件转换成点阵格式文件,如:1bit-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图像文件格式)文件,然后进行CTP(计算机直接制版)制版及上印刷机。这类模式的弊端之一是难以防范盗版侵权等事件的发生,出版单位向印刷厂传输版式文件,印刷厂保留的是来自出版单位的数字文档,出版单位对传输过去的版式电子文件的版权具有不可控性,同时也不利于国家版权管理部门集中统一进行版权管理以及出版内容的集中监管;这类模式的另一弊端是:每个印刷厂或代印点均需要配备较多昂贵设备和人力,出版单位各自固定的印刷点互不通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且由于成本高,仅凭某一个出版单位的力量难以在互联网范围内广泛而密集地设立印刷厂或代印点,使得按需异地印刷难以实现。在报业出版领域中,由于对时效性要求很高、 对报纸版权管理要求不高以及对按需印刷要求不迫切的特点,上述点对点的远程传版模式在报业出版领域应用较广而且较早。但是对于图书出版等对版权保护要求高,按需异地出版印刷需求迫切的领域,上述点对点的远程传版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我国知识产权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集团等单位相继通过网络开展了按需出版业务,其系统模式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选择自己想要印刷的内容,由固定地点进行印刷,然后对印刷品以物流配送的形式送到用户手上。这种模式虽然满足了用户下订单的方便,但是仍旧同现有点对点的远程传版技术模式无本质区别,不能根本解决版式电子文件的版权保护、以及改变印刷品远程物流配送的缺点,还称不上完全的“绿色”印刷出版。 
随着全球对版权问题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出版印刷行业,“尊重版权”、“绿色印刷”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追求,淘汰成本高、效率低的传统图书出版印刷方式、改变现有的远程传版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已成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实现出版单位与印刷厂或代印点之间“一次接入,多点互联”,并大幅降低印刷节点的成本,为在互联网范围内建成广泛而密集的共享印刷网点用以满足按需异地印刷且就近配送提供技术保证。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以实现版式电子文件的安全远程传输。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以实现版式电子文件的快速远程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 的远程传版系统,由n>1个出版节点和m>1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其中,所述出版节点用于向中心节点传输待出版的版式文件,所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管理和处理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并根据请求向印刷节点提供版式电子文件;所述印刷节点用于从中心节点接收及印刷装订上述的版式电子文件。 
所述出版节点包括—— 
版式文件制作设备:用于编辑,排版,将待出版内容制成便于传输的PS或者PDF格式的版式文件; 
传版软件客户端(也可简称为客户端或用户):用于向中心节点发送PS或者PDF格式的版式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中心节点包括—— 
Web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登录、验证、印刷内容上传、印刷内容选择、订单确定以及向用户提供基于用户电脑屏幕分辨率的以彩色视屏显示为最终结果的软打样确认; 
后台管理及数据库:用于文档管理、订单处理、工艺与模板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用于管理印刷节点设备指标、打样和色彩修正指标、待出版内容摘要数据、用户注册信息和各终端的接入信息; 
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用于印刷前版式电子文件的处理,将接收到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处理成适宜印刷的点阵格式文件; 
传版软件局端(也可简称为局端):用于接受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及向印刷节点发送上述点阵格式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印刷节点包括—— 
传版软件客户端:用于接收来自中心节点的点阵格式文件,包括对数据 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喷墨印刷设备及装订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传版软件局端包括——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安全级别设置、发送接收端的信息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收发内容管理、连接状态管理、日志管理等; 
安全算法模块: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用于轮巡客户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 
密钥管理模块:用于生成本次会话密钥; 
文件操作模块: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传版软件客户端包括——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 
安全算法模块: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 
文件操作模块: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与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 之间、出版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与版式电子文件制作设备之间、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与印刷设备之间,分别通过指定文件夹实现相互间数据传输的接口。 
进一步地,还有多个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与中心节点相连,网络用户向中心节点订购所需出版内容的订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所有出版节点和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将现有技术中数字拼版/打样/RI P等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环节集中放置在出版节点或者中心节点完成。其优势在于:一方面,集成现有的喷墨印刷单位,使其成为全系统内便于通用的印刷节点,另一方面,由于大幅降低新建印刷节点的成本,为在互联网范围内建成广泛而密度适度的共享喷墨印刷网点以满足按需异地印刷且就近配送提供了技术保证。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了提出在中心节点与出版节点及印刷节点之间进行安全远程传版的模式,包括针对点对点的OFTP(the Odette File Transfer Protocol,Odette组织定义的文件传输协议)文件安全传输协议改进成支持“点对多点”的文件安全传输协议。有利于版权所有者的版权保护以及国家版权管理部门进行版权集中统一管理及出版内容的集中监控,实现对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版权的可控性,从源头上防止盗版事件发生。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为保证通过互联网传输点阵版面文件的速度,在对版式电子文件进行分片处理的基础上,由多线程方式进行并发传版,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远程传版速度达到或高于现有的远程传版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点对点”模式远程传版系统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模式传输版式文件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系统的印刷节点内部接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构成原理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出版节点和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构成原理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传版软件局端及客户端的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构成及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管理调度线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工作流程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仅以文件加密等级为例传版软件局端与客户端之间远程传版工作流程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仅以文件加密等级为例传版软件局端与客户端之间远程传版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3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构成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该系统由n>1个出版节点10和m>1个印刷节点20分别通过互联网40与一个中心节点30相连构成,其中,所述出版节点用于向中心 节点传输需要出版的版式文件,所述出版节点传输的版式文件一般为PS或PDS的格式文件,出版节点可以是图书出版社、杂志社等;所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管理和处理出版节点传输的版式文件,并根据请求向印刷节点提供版式电子文件,所述的版式电子文件为点阵格式的文件,中心节点可以是具有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或其它有资格的机构等;所述印刷节点用于从中心节点接收点阵格式的版式电子文件文件,印刷节点可以是印刷厂或代印点等。 
如图3,所述每个出版节点10是由版式文件制作设备11连接传版软件客户端12构成;所述中心节点30是由Web门户网站31、后台管理及数据库32、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33以及传版软件局端34顺序连接构成;所述每个印刷节点20是由传版软件客户端21及印刷及装订设备22顺序连接构成。 
所述中心节点、出版节点及印刷节点内部可自建企业内部网络,各节点与互联网之间可采用设置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上述的传版软件局端和传版软件客户端均安装有本端的私钥证书和对端的公钥证书,所述的私钥证书及公钥证书可由数字证书管理机构颁发,例如CFCA颁发的数字证书,这种数字证书有两种形态:以U盘存放方式的私钥证书和pfx格式的公钥证书,因而每个客户端都可以具有局端的公钥证书和客户端自己的私钥证书。客户端在使用时需要插入装载有个人私钥证书的U盘。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手动导入服务器公钥证书(pfx格式的一个文件,直接用鼠标点击即可安装)。服务器公钥证书的更新维护由线下人工完成。传版软件局端在使用时也需要插上装载有局端私钥证书的U盘,同时,每增加一个客户端,都需要把该客户端的公钥证书(pfx文件)导入到局端,局端导入客户端公钥证书只包含该客户端的数字证书的公钥内容,对应的私钥信息由客户端用户通过U盘保管。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如下: 
如图4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第一实施例组成示意图,该实施例可实现按照 网络用户所指定印刷品的需求量进行印刷,并就近印刷配送。该系统由n>1个出版节点10、m>1个印刷节点20以及一或多个网络用户50分别通过互联网40与一个中心节点30相连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出版节点包括10: 
版式文件制作设备11:包括编辑设备111、排版设备112,该模块将待出版内容制成版式文件,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设备组成; 
传版软件客户端12;可配置私网IP地址,传版软件客户端12用于向中心节点发送制作完成的版式文件(PS或者PDF格式的版式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中心节点30包括: 
Web门户网站31:为用户提供登录、验证、印刷内容上传、印刷内容选择、订单确定以及向用户提供基于用户电脑屏幕分辨率的以彩色视屏显示为最终结果的软打样确认,所述用户可以是出版节点及印刷节点等客户端用户,也可以是欲订购出版内容的网络用户等; 
后台管理及数据库32:用于文档管理、订单处理、工艺与模板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用于管理印刷节点设备指标、打样和色彩修正指标、待出版内容摘要数据、用户注册信息和各终端的接入信息; 
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33:可由数字拼版设备331、打样设备333以及RIP处理设备332组成,用于将版式文件处理成适宜印刷的版式电子文件,例如将版式文件处理后得到点阵格式(1bit-TI FF格式、BM P格式或者对应的J DF格式)文件,所述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设备,例如方正雕龙CTP系统,完成上述数字拼版、打样以及RIP处理等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的工艺环节; 
传版软件局端34:可配置公网IP地址,传版软件局端34用于接受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PS或者PDF格式的版式文件)及向印刷节点发送版 式电子文件(1bit-TI FF格式、BMP格式或者对应的JDF格式),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所述印刷节点20包括: 
传版软件客户端21:可配置私网IP地址,传版软件客户端21用于接收来自中心节点的版式电子文件,包括对数据进行压缩解压缩、加解密、签名及验证、使用权限验证、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等操作; 
印刷及装订设备22包括喷墨印刷设备221及印后装订设备222。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21与喷墨印刷设备221之间,分别通过指定文件夹211,例如热文件夹,实现相互间数据传输的接口,所述的热文件夹为企业内部网络中的一个共享文件夹,在印刷节点,传版软件客户端有文件需要发送给喷墨印刷设备部分时,直接将该文件发送至指定文件夹中,喷墨印刷设备部分的接口驱动软件模块会定期查询该指定文件夹,发现有指定类型的文件,则读取并进行下一步的喷墨印刷处理;同样地,在中心节点传版软件局端与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之间,亦为通过上述指定文件夹实现相互间数据传输的接口,例如可由其中的数字拼版模块执行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的功能,或者手工拼版时由人工直接从指定文件夹中提取相应的内容文件;同样地,在出版节点,亦通过上述指定文件夹实现相互间数据传输的接口,例如可由传版软件客户端执行定期轮巡指定文件夹的功能。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节点传版软件局端由以下模块构成: 
用户界面模块331: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 
安全算法模块338: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332: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333: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包括X509证书认证,认证成功后通过密钥管理模块进行本次会话密钥的生成; 
密钥管理模块334:用于生成本次会话密钥; 
文件操作模块335:用于完成点阵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文件分片、分片偏移量计算等;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336:用于多线程传输点阵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为了实现快速传版,本实用新型在针对点阵版式电子文件进行分片处理的基础上,由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通过过程中的多线程传输方式进行并发传版; 
网络通信模块337:用于多线程传输点阵版式电子文件,在具体的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由网络通信模块实现点对多点的Socket(套接字)通信,并且实现断点重传功能。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出版节点与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可由以下模块构成: 
用户界面模块121: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 
安全算法模块127:用于对版式电子文件内容进行压缩解压缩、数据加解密、数字签名验证等操作; 
传输监听模块122:用于轮巡局端指定文件夹的连接请求; 
用户认证模块123:用于进行用户的认证管理,包括X509证书认证,接收局端软件的会话密钥等; 
文件操作模块124:用于完成版式电子文件传输前的准备工作; 
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125:用于多线程传输点阵版式电子文件的管理及调度; 
网络通信模块126:用于多线程传输版式电子文件。 
传版软件局端与客户端互为对应匹配,与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软件相比,传版软件客户端仅仅少了密钥管理模块,因为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会 话密钥的生成管理由局端产生,客户端被动地接收局端的会话密钥即可。 
上述的传版软件局端和传版软件客户端都采用多通信线程并发传输的方式,在局端或每一客户端由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负责管理一个通信线程池,传版软件局端针对每个客户端采用一个通信线程池,局端的所有通信线程工作流程完全相同。传版软件具有局端和客户端之间双方传送的功能,即局端能够向客户端发送文件,客户端也能够向局端发送文件。本实施例中,只存在自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向客户端发送文件的方式。图6和图7中所示的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其构成如图8所示,所述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接收监听线程操作3361:通过轮巡热文件接收来自对端的连接请求; 
用户界面操作3362:用于向用户提供相关参数设置,包括设置安全级别设置、发送接收端的信息设置、数字证书管理、收发内容管理、连接状态管理、日志管理; 
管理调度线程操作3363:用于管理一个通信线程池; 
通信线程池3364用于向对端传输版式电子文件的操作。 
如图8和图9所示,上述多线程管理调度模块中的管理调度线程操作还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判断传输文件是否需要分片,如是则, 
向接收端发送文件分片协商消息,如允许则, 
对文件进行分片,并且发送分片数量及偏移量; 
接收端管理调度线程根据分片数量,从通信线程池分配相应数量的线程,并向发送端告知线程编号; 
发送端根据线程编号,分别向对应的通信线程发起连接,并发地进行文件片传输; 
接收端在收到各个文件分片后,根据文件分配偏移量进行文件重组,通 过与发送端交互确认以确保文件接收完整。 
如图10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①出版节点注册:出版节点部署了传版软件客户端后,中心节点需要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ID),同时在该客户端软件中配置中心节点传版软件局端的公网IP地址。出版节点注册当时或者以后过程中,应向中心节点提供该出版节点可以提供的数字资源内容摘要,以作为订户通过网络进行内容筛选的依据。 
②印刷节点注册:印刷节点部署了传版软件客户端后,中心节点需要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ID),同时在该客户端软件中配置中心节点传版软件局端的公网IP地址。印刷节点注册后,应实时向中心节点提供该节点印刷设备的参数指标、打样及色彩管理的实时性线性化修正指标,以作为中心节点在进行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例如RIP环节时进行线性化处理的修正依据。 
③网络用户注册:网络用户注册与一般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注册一致,可以考虑网络支付或者货到付款等不同模式。 
④用户登录:与一般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登录方法一样。 
⑤出版内容选择:网络用户登录到中心节点的Web门户网站后,到印刷内容选择界面,可以选择自定义出版内容;也可以选择出版社的数字内容出版,即从Web网站上,根据各个出版社提交到的数字内容摘要进行内容选择。如果选择的是“选择出版社的数字内容出版”,则到步骤⑥;如果选择的是“自定义出版内容”,则到步骤⑨。 
⑥出版社编辑排版:用户选择相应出版社的指定数字内容后,中心节点通知该出版社,相应出版社以现有方式启动对应内容的编辑、排版工作。 
⑦传版预处理:出版社以现有方式完成编辑排版后,将完成的版式文件以约定的命名规则放置到指定的指定文件夹中,所述的版式文件可以是PS 文件、PDF文件或者对应的JDF文件。由传版软件客户端获取该文件后,进行远程传版前的预处理工作。预处理工作包括压缩、加密和数字签名等。 
⑧远程传版接收:部署在中心节点的传版软件局端接收到上述版式文件(PS文件、PDF文件或者对应的JDF文件)后,依次对文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解密和解压缩处理。远程传版过程中可以采取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等的基于互联网的快速传递方法,传输协议遵循“点对多点”的OFTP传输协议。 
⑨文档上传:如果网络用户在“出版内容选择”界面选择的是“自定义出版内容”,则用户可以向Web门户界面上传自己想印刷的版面内容,并且可以直接在Web界面上编辑、排版对应的数字内容。 
⑩~ 数字拼版及软打样:中心节点依次对上述版式文件进行后台管理和数据存储,并进行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得到点阵格式文件,所述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包括进行数字拼版及软打样的处理等,此步骤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印前数字流程管理系统中的技术和步骤,打样环节采取根据用户正在使用的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为依据,进行的以彩色屏幕显示效果为最终依据的软打样。 
Figure 145912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32
软打样确认:彩色屏幕软打样出来后,中心节点通过Web向用户提供样件,用户在线进行现场确认;如果确认通过则进入第 
Figure 551748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33
步RIP环节;如果确认不通过,需要返工,则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布返工至“出版社编辑排版”、“数字拼版”或者“文档上传”等步骤。 
Figure 946957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34
RIP处理:RIP环节的技术处理与现有印前数字流程管理系统中的RIP处理技术相同,包括加网处理工艺。在进行RIP处理前,后台管理系统根据用户指定的送货地点,以物理位置就近的原则,选择对应的印刷厂/代印点作为本次印刷的印刷点。 
RIP环节所需要的打印机的分辨率数据由对应印刷厂/代印点注册时提供,在RIP执行前的色彩及网点线性化修正环节,系统从对应印刷厂/代印点 实时上传更新的修正数据中读取相应的参数进行校正。 
Figure 761329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41
传版预处理:中心节点在对版式文件进行RIP处理后,得到点阵格式文件,例如1bit-TIFF格式、BM P格式或者对应的JDF格式的文件,并按照约定的规则对文件进行命名后放置到指定的文件夹中,例如放入热文件夹中。 
传版软件局端从指定文件夹中获取指定的点阵格式文件(1bit-TIFF格式、BMP格式或者JDF格式的文件),并进行远程传版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内容包括使用权限设置、压缩、加密和数字签名。 
Figure 583792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42
远程传版接收:部署在印刷节点的传版软件客户端接收到上述点阵格式的电子版式电子文件文件后,依次对文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解密和解压缩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文件放置到指定文件夹中,由喷墨印刷设备接口驱动软件定期轮巡读取指定文件夹。远程传版过程中可以采取断点续传、多线程传输的基于互联网的快速传递功能,传输协议遵循“点对多点”的O FTP传输协议。 
Figure 850825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43
喷墨印刷 
Figure 49725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44
印后装订成册和 
Figure 843238DEST_PATH_GDA00002268734500145
印刷品就近物流配送 
如图11和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仅以文件加密等级为例传版软件局端与客户端之间安全远程传版的工作流程及文件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客户端认证:客户端将身份ID和证书ID发给局端请求认证,局端认证后回复确认通过,未通过认证关闭连接; 
客户端向局端传送文件:客户端向局端以会话密钥进行文件加解密处理,如果客户端有待发送文件,则客户端请求传送文件,局端接受文件传输,并随机产生会话密钥,而且用客户端的公钥非对称加密后发给客户端,客户端收到会话密钥的密文后,用自己的私钥非对称解密,得到会话密钥的明文,在本次连接过程中,双方用此会话密钥进行文件对称加解密处理,即客户端 对文件进行分块后,用此密钥加密文件块,并在加密后的文件块上用个人私钥进行签名,并将该签名信息随同加密文件一块发送给局端,局端接收到带有个人签名的信息后,先使用客户端公钥进行签名验证处理,而后对文件块用会话密钥进行对称解密,两个过程正常结束表明成功接收到一个文件块,局端每收到一个文件后,需要向客户端发送带有自己签名信息的文件接收收条信息,在客户端将所有文件传送给局端后进入以下阶段; 
局端向客户端发送文件:局端向客户端以会话密钥进行文件加解密处理。客户端请求局端发送文件,服务器如果有待发送文件,则使用会话密钥加密数据,对数据进行签名后发往客户端,过程和方法如上述客户端向局端传送文件步骤,客户端收到局端发送过来带签名信息的文件后,也需要向局端回复带有自己签名信息的收条; 
文件传输结束,销毁会话密钥; 
如果传输过程中传输中断,客户端将重新连接,并重复上述步骤。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方式是,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该系统由n个出版节点和m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构成。其中,中心节点包括传版软件局端、版式电子文件储存和管理设备以及Web门户网站;出版节点包括版式文件制作设备、后台管理及数据库、版式电子文件印前处理设备和传版软件客户端;印刷节点包括传版软件客户端和印刷及装订设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实施例二的出版节点承担了从编辑、排版到印前点阵格式的版式电子文件制作,由出版节点直接上传点阵格式文件至中心节点,中心节点用于存储及管理版式电子文件、接收及管理订单、向印刷节点转发点阵版式文件等管理功能。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包括出版节点和印刷节点,其特征是有n>1个出版节点和m>1个印刷节点分别通过互联网与一个中心节点相连,其中,所述出版节点用于制作待出版的版式文件并向中心节点传输该版式文件,所述中心节点用于接收、管理和处理来自出版节点的版式文件,并根据请求向印刷节点提供经印前处理设备处理的版式电子文件;所述印刷节点用于从中心节点接收及印刷装订上述的版式电子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其特征是还有多个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与中心节点相连。 
CN 201220130186 2012-03-06 2012-03-30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70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30186 CN202870830U (zh) 2012-03-06 2012-03-30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0498.3 2012-03-06
CN201220080498 2012-03-06
CN 201220130186 CN202870830U (zh) 2012-03-06 2012-03-30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70830U true CN202870830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37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301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70830U (zh) 2012-03-06 2012-03-30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708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663A (zh) * 2013-08-21 2015-03-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位点阵文件输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57852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上海合印包装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订单交互的客户管理系统
CN106557850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上海合印包装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打样交互的客户管理系统
CN111737200A (zh) * 2020-08-17 2020-10-02 北京人教聚珍图文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开放网络传输出版文件的质量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1663A (zh) * 2013-08-21 2015-03-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位点阵文件输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391663B (zh) * 2013-08-21 2017-11-2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位点阵文件输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57852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上海合印包装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订单交互的客户管理系统
CN106557850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上海合印包装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打样交互的客户管理系统
CN111737200A (zh) * 2020-08-17 2020-10-02 北京人教聚珍图文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开放网络传输出版文件的质量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CN111737200B (zh) * 2020-08-17 2020-11-20 北京人教聚珍图文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开放网络传输出版文件的质量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0162A (zh)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及方法
CN107767267B (zh) 一种虚拟资源的转移方法和装置
US202303941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istributed component
CN202870830U (zh) 一种基于中心节点模式的远程传版系统
CN109741019B (zh) 基于政务数据调用的一证通办方法及系统
CN109978479A (zh) 一种电子发票报销方法、装置、数据共享服务器及系统
CN102609834A (zh) 一种会签方法和系统
CN103269328A (zh) 一种基于图形信息交换的认证系统和方法
CN110611661A (zh) 基于双重认证多重防护措施的采集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2571790A (zh) 一种用于实现目标文件的加密传输的方法与设备
CN109995699A (zh) 多媒体设备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1321066B (zh) 网络通信中的信息安全装置
CN105426773A (zh) 云合同生成系统及方法
CN1829150B (zh) 一种基于cpk的网关认证装置及方法
CN102612820A (zh) 基于证书属性的ip安全证书交换
CN102300026A (zh) 打印机服务器型打印系统以及印刷作业管理方法
JP2008046830A (ja) 画像出力装置、電子入稿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18323B (zh) 基于网络过滤驱动的业务系统传输安全加固方法
CN101471775B (zh) Wimax系统中MS与BS的认证方法
CN1207676C (zh) 一种用电子公章对电子文档进行签名认证的方法
CN103226864B (zh) 分团选举系统及其投票信息处理方法
US20040208500A1 (en) Print service support system
CN108551535B (zh) 图像形成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847450B (zh) 通过文件实现私有应用与通讯软件同步办公的方法
CN102300027A (zh) 打印机服务器型打印系统以及印刷作业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