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8839U - 供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68839U
CN202868839U CN 201220566064 CN201220566064U CN202868839U CN 202868839 U CN202868839 U CN 202868839U CN 201220566064 CN201220566064 CN 201220566064 CN 201220566064 U CN201220566064 U CN 201220566064U CN 202868839 U CN202868839 U CN 202868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upplying
heating tube
heat
heating
suppl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660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 2012205660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68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68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688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供热领域,尤其是一种供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高效的供热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供热装置,包括散热板和供热管,供热管为折弯的形状,散热板固定于供热管上。被折弯后的供热管所形成的形状,在长、宽和高三个维度上占用的空间更合理,这样形状的供热装置可以在使用的炉内节省下很大的空间,便于使用时位置的布置。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板可以将供热管内的热量发散到周围空间,保证施工时的温度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在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加热或保温的场合。

Description

供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供热领域,尤其是一种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风炉施工中,部分建筑材料对施工的温度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冬季进行热风炉施工时,自然温度远低于建筑材料的温度要求,因此需要外部热源来为施工环境加热,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传统的供热设备一般是由线型的热水管外周边焊接散热片构成,但传统供热设备一旦固定就难以随施工需要灵活改变位置。同时,由于热风炉的空间限制,传统供热设备的热水管在位置上也很难布置。
除了传统供热方式之外,也有使用在炉内安装碘钨灯、太阳灯以提高炉内的温度的方法。但上述方法也存在一些的问题:首先,炉内温度较难达到材料在冬季施工时的要求。其次,在炉内占用的面积较大,影响施工,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多。另外,该方式不能24小时连续作业,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高效的供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供热装置,包括散热板和供热管,供热管为折弯的形状,散热板固定于供热管上。
进一步的是,供热管形状为“S”形。
或者,供热管形状为“回”字形。
进一步的是,散热板至少有两个侧边固定于供热管上。
进一步的是,供热管进口端设置有闸阀。
进一步的是,供热管出口端设置有闸阀。
进一步的是,供热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都与软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供热管上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被折弯后的供热管所形成的形状,在长、宽和高三个维度上占用的空间更合理,这样形状的供热装置可以在使用的炉内节省下很大的空间,便于使用时位置的布置。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板可以将供热管内的热量发散到周围空间,保证施工时的温度要求。供热管被折弯后,其实际长度并不会缩短,因此固定于供热管上的散热板的数量不会减少,且在有限空间内散热板散热的效率会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在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加热或保温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S”型供热管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回”字形供热管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散热板1、供热管2、吊耳3、闸阀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供热装置,包括散热板1和供热管2,供热管2为折弯的形状,散热板1固定于供热管2上。传统管道一般为直线型,若直接放置到炉内使用,管道的布置会很不方便。被折弯后供热管2形成的形状,相对于通常的直管供热装置,在长、宽和高三个维度上占用的空间更合理,而供热管2的总长度仍可以保持不变,保证了固定于供热管2的散热板1数量不变。在这样的结构下,供热装置可以在保证高效散热效率的同时,为炉内节省下宝贵的空间,为施工带来便利。供热管2折弯后形成的形状,其长、宽和高三个维度上的尺寸应该保证比较接近,克服了传统直线管在管道轴线方向上占用太多空间的缺陷。供热管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都与能自由调整形状的管道相连,通过能调整形状的管道将高温热源不断的输入到供热管2内,且该供热装置也因与能调整形状的管道相连而可以较为灵活的移动位置。其中,能调整形状的管道可以选取软管或波纹管,高温热源一般选择高温蒸汽或者高温水。
为了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更简便的制作供热管2,如图1所示,可以将供热管2形状选择为“S”形。该形状首先节省了较大的空间,且只需多使用几个弯头即可制作完成。散热板1固定于供热管2上,可以很好的将热量散发到环境中。
同样的,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供热管2形状选择为“回”字形,该形状在制作上也较为简单。且同样便于固定散热板1。
为了加强散热的效果,散热板1至少有两个侧边固定于供热管2上。选择将散热板1的至少两个侧边固定于供热管2上,可以增加散热板1和供热管2之间接触的面积,让热量更快的通过散热板1释放到外界,达到加强散热效果的目的。同时,由于该改进方案中增加了散热板1与供热管2之间的连接,所以该改进方案也加强了该供热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加强对热源流量的控制,可以在供热管2进口端设置闸阀4。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节闸阀4,控制热源流量,以达到调节炉内环境温度的目的。
同样的,也可以在供热管2出口端设置闸阀4,其效果与在供热管2进口端设置闸阀4相似。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调节方便、操作便利的原则来灵活选取设置闸阀4的位置。
为了保证供热装置在灵活调整位置前提下,减少制作的成本。供热管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都与软管相连接。软管可以同时满足高温热源的输送和供热装置位置调整的要求,且费用比较便宜,降低制作成本。
为了便于灵活调整供热装置的位置,供热管2上设置有吊耳3。在实际使用时,可将起吊装置的吊绳穿过吊耳3,来将该供热装置吊到需要的高度,或者吊到需要的地点摆放。

Claims (8)

1.供热装置,包括散热板(1)和供热管(2),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为折弯的形状,散热板(1)固定于供热管(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的形状为“S”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的形状为“回”字形。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板(1)至少有两个侧边固定于供热管(2)上。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的进口端设置有闸阀(4)。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的出口端设置有闸阀(4)。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的入口端和出口端都与软管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热管(2)上设置有吊耳(3)。 
CN 201220566064 2012-10-31 2012-10-31 供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68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6064 CN202868839U (zh) 2012-10-31 2012-10-31 供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66064 CN202868839U (zh) 2012-10-31 2012-10-31 供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68839U true CN202868839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35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6606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68839U (zh) 2012-10-31 2012-10-31 供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68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79408U (zh) 太阳能加热真空保温流体输送管
CN202868839U (zh) 供热装置
CN203349380U (zh) 恒温自控供热循环动态平衡系统
CN105004051A (zh) 一种电磁加热炉
CN205066158U (zh) 可实现多种燃料利用的热水热风炉
CN202902454U (zh) 暖气散热器
CN204385293U (zh) 一种线材酸洗磷化槽加热盘管装置
CN204198687U (zh) 乙烯裂解炉用8字形截面的2-1-1-1型辐射炉管
CN203231082U (zh) 一种环绕式气化器及气化站
CN203203114U (zh) 甲鱼池锅炉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2993544U (zh) 超导水暖炉
CN202074862U (zh) 一种分体式双预热器
CN204923484U (zh) 便携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3163573U (zh) 一种一体式蒸汽管道
CN204329126U (zh) 隔热良好的地暖热水管
CN207649424U (zh) 一种高效换热水浴炉
CN204198672U (zh) 一种乙烯裂解炉用8字形截面的5-1型辐射炉管
CN202692795U (zh) 热交换器通道用不对称扁管
CN204730318U (zh) 一种无管道电暖器
CN202885600U (zh) 一种高效的换热器
CN202946794U (zh) 一种耐磨管子
CN204438897U (zh) 一种新型智能型气水换热器保温层装置
CN206207527U (zh) 一种商场用区域节能采暖装置
CN207385467U (zh) 一种液剂生产用自动节能控温装置
CN207118003U (zh) 一种电磁综合供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