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54805U - 一种数据传输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54805U
CN202854805U CN 201220526888 CN201220526888U CN202854805U CN 202854805 U CN202854805 U CN 202854805U CN 201220526888 CN201220526888 CN 201220526888 CN 201220526888 U CN201220526888 U CN 201220526888U CN 202854805 U CN202854805 U CN 202854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data
usb interface
serial ports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268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5268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54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54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548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包括:第一电路,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为串口,另一端为USB接口;所述串口包括数据发送端Tx,数据接收端Rx和控制端RST三端,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数据发送端Tx、所述数据接收端Rx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控制端RST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线连接串口和USB接口,可以使得串口设备可以与带有USB接口的电子签名工具通过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设备仅仅能够利用其带有的传输接口,传输符合该接口所支持的传输协议的数据。当某装置需要与该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而该装置支持的传输协议与该设备支持的传输协议不同时,该设备由于其接口及该设备支持的传输协议的限制,无法实现与上述装置的数据传输。
例如:串口设备(POS机),其仅仅包括串口,当带有USB接口的电子签名工具需要与该串口设备相连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串口设备不带有USB接口,且不支持USB传输协议传输的数据,使得该串口设备无法与带有USB接口的电子签名工具进行数据传输,限制了电子签名工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至少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又一种数据传输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包括:第一电路,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为串口,另一端为USB接口;所述串口包括数据发送端Tx,数据接收端Rx和控制端RST三端,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数据发送端Tx、所述数据接收端Rx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控制端RST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
此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另一个。
此外,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上拉电阻、第二上拉电阻、限流电阻;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数据发送端Tx;所述第一上拉电阻一端连接高电平,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二上拉电阻一端连接高电平,另一端通过限流电阻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
此外,所述串口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一端为串口,另一端为USB接口;所述串口包括数据发送端Tx和数据接收端Rx,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所述数据发送端Tx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数据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
此外,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另一个。
此外,所述串口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用于连接串口和USB接口,使得串口设备可以与带有USB接口的电子签名工具通过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电路的又一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数据传输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数据传输线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线,如图1所示,该数据传输线包括:第一电路10,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为串口20,另一端为USB接口30。
串口20为数据传输线的一端,用于与串口设备(如POS机)相连,包括数据发送端Tx,数据接收端Rx和控制端RST三端。串口通过数据发送端Tx发送采用串口通信协议通信的数据,通过数据接收端Rx接收采用串口通信协议通信的数据。
此外,串口20还可以包含:DTR、DSR等引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串口20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在串口半双工工作方式下,串口端采用同一根线路发送和接收数据,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传送,但双方不能在同一时刻发送和传输数据。
USB接口30为数据传输线的另一端,用于与电子签名工具相连,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
具体的,第一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30的D+和D-中的一个,第二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30的D+和D-中的另一个。
此外,USB接口30还可以包含:VBUS引脚和地引脚。
第一电路10将数据发送端Tx、数据接收端Rx连接至第一数据传输端;第一电路10将控制端RST连接至第二数据传输端。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图例以第一数据传输端为D-,第二数据传输端为D+为例说明第一电路的结构,第一电路10包括:二极管D、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阻R2、限流电阻R3;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D-;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数据发送端Tx;第一上拉电阻R1一端连接高电平VCC,另一端连接D-;第二上拉电阻R2一端连接高电平VCC,另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3连接D+。
当然,上述第一电路10中,二极管D的正极也可以连接D+,限流电阻R3连接D-,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用于连接串口和USB接口,使得串口设备可以与带有USB接口的电子签名工具通过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线,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数据线中串口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下。
如图4所示,数据传输线一端为串口40,另一端为USB接口50;
串口40包括数据发送端Tx和数据接收端Rx,用于与串口设备(如POS机)相连。串口40通过数据发送端Tx发送采用串口通信协议通信的数据,通过数据接收端Rx接收采用串口通信协议通信的数据。
此外,串口40还可以包含:DTR、DSR等引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串口40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在串口全双工工作方式下,分别由两根同时发送和接收传送,双方都可以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
USB接口50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用于与电子签名工具相连。
具体的,第一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一个,第二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另一个。
此外,USB接口50还可以包含:VBUS引脚和地引脚。
如图4所示,本图例以第一数据传输端为D-,第二数据传输端为D+为例说明第一电路的结构,数据发送端Tx连接D-;数据接收端Rx连接D+。
当然,也可以数据发送端Tx连接D+,数据接收端Rx连接D-,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线,用于连接串口和USB接口,使得串口设备可以与带有USB接口的电子签名工具通过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7)

1.一种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包括:第一电路,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一端为串口,另一端为USB接口;
所述串口包括数据发送端Tx,数据接收端Rx和控制端RST三端,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
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数据发送端Tx、所述数据接收端Rx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
所述第一电路将所述控制端RST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另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上拉电阻、第二上拉电阻、限流电阻;
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
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数据发送端Tx;
所述第一上拉电阻一端连接高电平,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
所述第二上拉电阻一端连接高电平,另一端通过限流电阻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
5.一种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线一端为串口,另一端为USB接口;
所述串口包括数据发送端Tx和数据接收端Rx,所述USB接口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端;
所述数据发送端Tx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所述数据接收端Rx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端为USB接口的D+和D-中的另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数据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口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
CN 201220526888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数据传输线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4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6888 CN202854805U (zh)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数据传输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6888 CN202854805U (zh)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数据传输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54805U true CN202854805U (zh) 2013-04-03

Family

ID=4798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2688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54805U (zh) 2012-10-15 2012-10-15 一种数据传输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548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0744A (zh) * 2016-05-25 2016-08-1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万能串口转换线
CN106340763A (zh) * 2015-07-15 2017-01-18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763A (zh) * 2015-07-15 2017-01-18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
CN106340763B (zh) * 2015-07-15 2018-07-20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
CN105870744A (zh) * 2016-05-25 2016-08-17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万能串口转换线
CN105870744B (zh) * 2016-05-25 2018-04-03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万能串口转换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478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CIe PROTOCOL VIA USB PORT
EP2530601B1 (en) Redriver circuits with power saving modes
GB2450591A (en) USB port and plug that uses the PCI Express interface data transfer specification by having two pairs of data lines.
CN102147781A (zh) 具有多重版本通用串行总线的主机板及其相关的方法
US9043528B2 (en) Bridge between a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interface and a universal serial bus 3.0 device
CN102929824A (zh) 一种复用usb接口传输数据的系统
CN102855202A (zh) 一种电子设备、数据接口类型的检测方法
CN204576500U (zh) 一种兼容i2c通信的usb通信电路和系统
CN105162213A (zh) Usb控制装置及设备
CN102339114A (zh) 充电电路及具有该充电电路的主板
CN212112455U (zh) Type-c接口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US10802991B2 (en) Pluggable module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202854805U (zh) 一种数据传输线
CN103577362A (zh) 改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相关计算机系统
US11226765B2 (en) Serial AT attachment and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device determination
CN202854806U (zh) 一种用usb接口传输串口数据的装置
CN103455462A (zh) 通用串行总线主机控制器及其排程方法
CN108804361B (zh) 一种基于vpx总线架构的pcie交换装置
CN102779103A (zh) 切换电路、电子装置及独立显示卡模块
CN102176589A (zh) Usb-8串口rs422集线器
CN102545953B (zh) Uart功能扩展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23257A (zh) 通用串行总线装置、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66755A (zh) 集成测试系统上电复位装置
CN202916872U (zh) 一种转接头和传输系统
CN107704403B (zh) 一种优化主背板信号传输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