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7278U -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7278U
CN202837278U CN 201220526855 CN201220526855U CN202837278U CN 202837278 U CN202837278 U CN 202837278U CN 201220526855 CN201220526855 CN 201220526855 CN 201220526855 U CN201220526855 U CN 201220526855U CN 202837278 U CN202837278 U CN 202837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tube
water
interface element
oxygen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268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占会
闫家国
黄洪辉
叶乃好
王珺
张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 2012205268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7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7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72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包括采集管、弹性软盘、出水及转动装置和橡胶塞,所述弹性软盘和橡胶塞分别密封采集管上端管口和下端管口,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包括可控出水部、网盘和环形圈,可控出水部由水龙头和水管组成,所述水龙头焊接在水管上,水管通过采集管壁伸入到采集管内,所述网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水管上,所述环形圈套在所述网盘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管上,另一端穿过采集管壁延伸到采集管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专业用于测量沉积物土水界面间耗氧速率、元素通量和微藻微生物,能使营养盐混合均匀且完全密封保证实验环境与取样现场一致。

Description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沉淀物装置,尤其是一种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滤食性贝类以及网箱养殖规模和密度的增大,养殖海区的自身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是主要内源污染负荷,它们的积聚导致水体、底部沉积环境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环境发生改变,导致养殖海域生态系统恶化,影响渔业产值。大量研究表明滤食性生物的滤食活动加速了水体颗粒物的沉积速率,这种滤食性生物的生物沉积作用增加了沉积环境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增加了碳、氮、磷等元素的沉降速率。沉降的有机质长期积累并不断腐败变质耗氧,导致养殖区域底部沉积环境溶解氧含量降低,碳、氮、磷等营养元素在沉积物表面与水环境交界面的流通量增大,水体内的营养盐大量积累,甚至水体富营养化。水土界面间营养盐的扩散直接影响底栖藻类的生长,也影响到水土营养盐的补充,进而也影响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群落结构。
由于海水和沉积物界面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界面之一,水土界面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动激烈,因此该区域微环境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截然不同于海水和沉积物区域。在该区域内,化学物质的产生、循环和迁移过程异常活跃,且行为特殊,其次,界面区属于化学元素变化“灵敏区”,化学元素在界面区变化非常明显,因此,海水和沉积物水土界面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海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转移和贮存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中关键环节。
鉴于长期的养殖活动,影响着水体生态系统的不断变化,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耗氧以及营养盐在水土界面间的交换通量的研究对于了解养殖环境或者沉积环境对水体的影响有深刻意义。同时由于沉积物与水界面间的复杂行为,一种保留固有现场条件的模拟装置的使用对于更加深入的、精确的研究沉积环境与水环境的水土界面间的物质含量及其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专门应用于沉积物呼吸以及用于测定沉积物土水界面间交换通量的装置。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装置存在的缺陷是:由较粗糙的PVC管制作,装置简单,不能达到完全封闭的状态,取水量难以控制,内部水样营养盐混合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完全密封的能均匀混合营养盐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包括采集管、弹性软盘、出水及转动装置、和橡胶塞,所述弹性软盘密封采集管上端的管口,所述橡胶塞置于采集管下端管口中,用于密封作用;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包括可控出水部、网盘和环形圈,所述可控出水部由水龙头和水管组成,所述水龙头焊接在所述水管上,所述水管透过采集管壁伸入到采集管内,所述网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水管上,所述环形圈套在所述网盘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管上,另一端形成一个带动环形圈转动搅拌的把手穿过采集管壁延伸到装在采集外。
所述采集管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及转动装置。
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为分层排列设置在采集管上。
所述采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带有刻度的有机玻璃透明窗口,用于观察采集管内的水位。
所述采集管内安装有网状盘片其位于出水及转动装置的下方。
所述网状盘片下方设置有挡泥板,其距离采集管底部为5-8cm。
所述挡泥板通过弹簧活动的连接于所述采集管体内,其只能向内弹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专业用于测量沉积物土-水界面间耗氧速率、元素通量和微藻微生物;出水及转动装置的设置,能有效地控制取水且使营养盐混合均匀;弹性软绕盘和橡胶塞的设置使得整个装置处于完全密封状态,达到有效模拟现场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取水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包括采集管1、弹性软盘2、出水及转动装置3、和橡胶塞6,所述弹性软盘2安装于采集管1上端的管口中,所述橡胶塞6塞置于采集管1下端管口中,两者均用于密封采集管1,使得外界空气不能进入采集管1内影响溶解氧含量的测定;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3分层排列设置在采集管1上,所述采集管1内设置有网状盘片4且位于出水及转动装置3的下方,主要用于在采集沉积物时候不至于打破原本的常规层次,同时所述网状盘片4与采集管1底部的固定高度使得每根灌注采集的沉积物高度一致,排除了泥样的不同导致实验中溶氧变化量不均匀、营养盐浓度变化不一致的情况,使得整个研究更加严谨;所述网状盘片4的下方设置有挡泥板5,其与采集管1底端间距为5-8cm(不能妨碍橡胶塞的塞入)通过弹簧51活动链接在采集管1体内,所述挡泥板5能有效防止沉积物从采集管1中滑落出来;所述采集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一条带有刻度的有机玻璃透明窗口12,使得封闭的采集管1内水位可见。整个装置各个部分均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拆卸和组装,且整个装置不漏水,不透气,保证内部环境停留与现场取样一样。
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3包括可控出水部7、网盘8和环形圈9,所述可控出水部7由水龙头71和水管72组成,所述水龙头71焊接在所述水管72上,所述水管72透过采集管壁伸入到采集管1内,并在采集管壁处采用气动密封方式,所述网盘8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在水管72上,所述环形圈9套在所述网盘5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管72上,另一端形成一个用于带动环形圈9转动搅拌的把手11并穿过采集管壁延伸到采集管1外,同时采用气动密封方式保持采集管1的密封性。所述网盘8上设置有微小的网格,用于细菌、微藻和微生物等的采集与培养,揭示细菌、微藻和微生物的变化规律。所述环形圈9随着转动把手11的转动而转动,使得相应水层的水体内营养盐混合均匀。通过所述可控出水部7能够定量地获取采集管1内的水样。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3设置的数目不少于一个,具体数目的多少是根据实验时间和具体实验要求而设定的,若实验设置时间较长,采取水样较多,则需要相应地增加出水及转动装置3的数目,当设置多个时,出水及转动装置3分层设置在采集管1上。
如图2所示,实际采样时,将整个装置安装好,拔下采集管1底部的橡胶塞6,将整个装置放置于养殖海域内,海水和沉积物推开挡泥板5再通过网状盘片4保持沉积物原有层序进入到采集管1内。采集到样品后,将整个装置上提,此时在沉积物重力作用下挡泥板被关闭,沉积物将不会滑出。装置提出水面后,立即用橡胶塞6将采集管1下端塞住,然后带回实验室培养观察。通过水龙头72放取采集管1中的水样时,弹性软盘2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下凹陷。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7)

1.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包括采集管(1)、弹性软盘(2)、出水及转动装置(3)和橡胶塞6),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盘(2)密封所述采集管(1)上端管口,所述橡胶塞(6)置于采集管(1)下端管口中,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3)包括可控出水部(7)、网盘(8)和环形圈(9),所述可控出水部(7)由水龙头(71)和水管(72)组成,所述水龙头(71)焊接在所述水管(72)上,所述水管(72)透过采集管壁伸入到采集管(1)内,所述网盘(8)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在水管(72)上,所述环形圈(9)套在所述网盘(8)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水管(72)上,另一端形成一个带动环形圈(9)转动搅拌的把手(11)穿过采集管壁延伸到采集管(1)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所述采集管(1)上设置至少一个出水及转动装置(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所述出水及转动装置(3)为分层设置在采集管(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所述采集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带有刻度的有机玻璃透明窗口(12),用于观察采集管(1)内的水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所述采集管(1)内安装有网状盘片(4),其位于出水及转动装置(3)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所述网状盘片(4)下方设置有挡泥板(5),其距离采集管(1)底部为5-8c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所述挡泥板(5)通过弹簧(51)活动的连接于所述采集管(1)内,其只能向内弹开。
CN 201220526855 2012-10-15 2012-10-15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7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6855 CN202837278U (zh) 2012-10-15 2012-10-15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26855 CN202837278U (zh) 2012-10-15 2012-10-15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7278U true CN202837278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268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37278U (zh) 2012-10-15 2012-10-15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727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537A (zh) * 2014-04-04 2014-06-25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沿岸水体沉积物表层底栖微型藻类的提取方法
CN104677790A (zh) * 2015-01-29 2015-06-03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通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932536A (zh) * 2017-03-16 2017-07-0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便携式水体浮游植物迁移速率测定装置
CN109781588A (zh) * 2019-01-18 2019-05-21 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最大扩散通量原位采样装置、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4740066A (zh) * 2022-04-11 2022-07-12 中山大学 一种沉积物耗氧速率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4537A (zh) * 2014-04-04 2014-06-25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沿岸水体沉积物表层底栖微型藻类的提取方法
CN104677790A (zh) * 2015-01-29 2015-06-03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内大气颗粒物的干沉降通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932536A (zh) * 2017-03-16 2017-07-0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便携式水体浮游植物迁移速率测定装置
CN109781588A (zh) * 2019-01-18 2019-05-21 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最大扩散通量原位采样装置、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9781588B (zh) * 2019-01-18 2022-02-15 南京智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最大扩散通量采样装置和方法
CN114740066A (zh) * 2022-04-11 2022-07-12 中山大学 一种沉积物耗氧速率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740066B (zh) * 2022-04-11 2023-10-13 中山大学 一种沉积物耗氧速率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37278U (zh) 测定沉积物耗氧速率和界面元素通量及微藻微生物的装置
CN102866093B (zh) 一种多孔介质生物堵塞模拟测试装置及模拟测试评估方法
CN103409321A (zh) 基于悬浮型载体的微藻悬浮—附着混合培养与分离收获方法
CN103940637A (zh) 一种地表径流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31300A (zh) 定时海水采样装置
CN110343605A (zh) 一种生态浮床光生物反应器及微藻培养和水体净化方法
CN100337940C (zh) 湖泊水源地富营养水体中蚌的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N203745444U (zh) 生物扰动对底泥碳通量和营养盐通量模拟测定装置
CN105758995A (zh) 用于沉水植物培育和根际微区dgt测试的根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43383U (zh) 浮游植物原位培养桶
CN103954747B (zh) 一种同时测定河流浮游藻类和附生藻类初级生产力的装置和应用
CN202760005U (zh) 一种利用池塘进行刺参幼参培育用的网箱
CN202425451U (zh) 蟹、贝、藻立体养殖生物固碳装置
CN201729830U (zh) 饵料微藻的封闭式管道培养装置
CN104126493B (zh) 一种用于研究根系应对水平障碍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3985391U (zh) 一种用于研究根系应对水平障碍的试验装置
CN107821297B (zh) 一种集约流水型循环水对虾养殖池集污及滤水管理系统
CN103202245B (zh) 一种河蜾蠃蜚的室内培养方法
CN104962470B (zh) 一种自动厌氧发酵装置
CN204670122U (zh) 贝类能量收支原位测定器
CN105388263A (zh) 利用微食物网效率对浅水湖泊渔业环境进行评价的方法
CN207305815U (zh) 一种实验室栽培装置
CN202143384U (zh) 浮游植物原位培养网筛笼
CN105850707B (zh) 一种对虾工厂化养殖池微藻悬浮装置
CN104962468A (zh) 一种附生硅藻培养与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