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5788U - 一种热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5788U
CN202835788U CN201220467078.0U CN201220467078U CN202835788U CN 202835788 U CN202835788 U CN 202835788U CN 201220467078 U CN201220467078 U CN 201220467078U CN 202835788 U CN202835788 U CN 202835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pump boiler
teat pump
evapori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670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670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5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5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57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热水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具有内腔的机体,所述内腔分设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其中所述上腔设有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组件,所述下腔设有可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组件,所述上腔与下腔之间通过中间接水盘分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通过中间接水盘有效将吸热组件和冷凝组件分隔布置,结构简单,布置合理,防止了安装过程中吸热组件和冷凝组件的相互干扰,给产品的安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便于产品的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热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是输送热量的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
空气热泵是运用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热泵做功使热媒(冷媒)产生物理相变(液态—气态—液态),利用往复循环相变过程中不间断吸热与放热的特性,由蒸发器吸取低温热源空气中的热量,通过换热器向冷水中不断放热,使水逐渐升温。制热过程中的电热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450%以上,空气热泵只需要消耗一小部分的电能,就可将处于低温环境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下的热水器中,去加热制取高温的热水,大大提升了能源的使用率。所以空气热泵热水器出现后,就以其节能、安全、环保的优势,倍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除了对产品的用途、性能有要求,对产品的布局结构也有了一定的要求。目前市场中的热泵热水器有多种布局结构,但大多都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的问题,且不利于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具有内腔的机体,所述内腔分设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其中所述上腔设有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组件,所述下腔设有可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组件,所述上腔与下腔通过中间接水盘分隔。
具体地,所述机体整体为框架式结构,其包括底板、顶盖、立柱和构成所述机体侧壁的面板,所述立柱的底端焊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面板两侧卡插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具体地,所述吸热组件包括蒸发器和风机,所述蒸发器沿所述上腔内壁布置,所述风机竖直设于所述上腔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为翅片式蒸发器。
具体地,所述翅片式蒸发器沿所述机体内壁呈G型布置,其包括翅片和设于所述翅片上的换热管。
具体地,所述风机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风扇设于所述上腔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风扇的下方。
更具体地,所述上腔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敞开的窗口,所述上腔顶部装设有可防止灰尘进入所述内腔的网罩。
具体地,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压缩机、换向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电子膨胀阀和用于容纳电路控件的电控盒组件,所述压缩机输出口通过换向阀换向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连接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通过换向阀换向连接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蒸发器。
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其四个接口分别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
更具体地,所述四通阀位于所述下腔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控盒组件、所述换热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环绕所述四通阀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通过中间接水盘把机体的内腔分设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组件设于所述上腔中,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组件设于所述下腔中,这种分隔布置方式结构简单,布置合理,防止了安装过程中吸热组件和冷凝组件的相互干扰,给产品的安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出现故障时可就具体情况只检修相应腔室部分的组件,排除不必要组件对维修的干扰,加速维修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中蒸发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具有内腔的机体1,所述内腔分设为上腔11和下腔12两个部分,其中所述上腔11设有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组件2,所述下腔12设有可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组件5,所述上腔11与下腔12之间通过中间接水盘4分隔。通过中间接水盘4的巧设,有效将吸热组件2和冷凝组件5分隔布置,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相应腔室内的部件量,有效控制了过多部件之间错乱盘绕的现象,另一方面防止了安装过程中吸热组件2和冷凝组件5的相互干扰,给产品的安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出现故障时可就具体情况只检修相应腔室部分的组件,排除不必要组件对维修的干扰,便于产品的维修。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机体1整体为框架式结构,其所述机体1包括底板16、顶盖13、立柱14和构成所述机体1侧壁的面板15,底板16、顶盖13和面板15都可由钢板制作而成,成本低;所述立柱14设于所述机体1的四棱角,所述立柱14的底端焊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底板16上,立柱14的上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顶盖13上。所述紧固件优选螺丝,螺丝可采用标准件,成本低,固定可靠,拆装方便,可方便顶盖13的拆装;立柱14可为中空的方形钢管,这样减轻了机体1的整体重量,降低了材料和加工成本,同时立柱14保证了机体1整体结构的良好刚性,结构可靠性佳。所述面板15可卡插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立柱14上,这样可方便面板15的拆装,系统产生故障时,经故障分析后确定可能引起故障的部件,拆下离故障部件最近的面板15进行检修相应部件,给维修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加快维修进度。这种框架式的机体1,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各组成部分之间可进行灵活配置组装,减小了部件设计的难度,加工成本低,易于实现。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吸热组件2包括蒸发器21和风机22,所述蒸发器21沿所述上腔11内壁布置,所述风机22竖直设于所述上腔11的中间位置,这样布置,有效地利用了空间,既有利于空气的流入及气流的回旋,又可充分提高蒸发器21与空气的热交换面积,进而提高了热交换效果。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蒸发器21可采用翅片式蒸发器,可选用呈G型的翅片式蒸发器,包括若干片平行且等距离的翅片212和设于所述翅片212上的换热管211,换热管211及翅片212沿所述机体1内壁布置。选用这种结构的翅片式蒸发器21,热交换面积为换热管211的表面积加上翅片212的表面积,同时沿所述机体1内壁布置,可在有限的空间形成最大化的热交换面积,空气流动均匀,环绕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风机22包括风扇221和驱动所述风扇221转动的动力装置222,所述风扇221设于所述上腔11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222设于所述风扇221的下方。这样,上腔11的空气换热可通过翅片式蒸发器21和风机22的工作来实现,且风机22竖向安装,风从四周进来,向上排出,避免冷风吹到周围。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腔1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敞开的窗口151,所述上腔11顶部的顶盖13中间开设有贯通的圆孔(图中未示出)。当风机22运转时,在上腔11内外形成气流,腔室外的空气从上腔11的四周窗口151进入,流经沿机体1内壁布置的蒸发器21,蒸发器21进一步与流入上腔11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经热交换温度降低后的空气从机体1顶部排出。
为防止灰尘进入所述上腔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圆孔处装设有网罩3,网罩3通过紧固件固定于顶盖13上,这样方便网罩3的拆装,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拆下网罩3清洗灰尘,防止过多灰尘堵塞网罩3,影响室内空气的排放,大大减小了灰尘对系统运转的影响。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凝组件5包括压缩机54,换热器52,换向阀55,气液分离器56,电子膨胀阀51和用于容纳电路控件的电控盒组件53,所述压缩机54输出口通过所述换向阀55换向连接于所述换热器52和所述蒸发器21,所述压缩机54的输入口连接于所述气液分离器56的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56的进口通过所述换向阀55换向连接于所述换热器52和所述蒸发器21,所述换热器52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51连接于所述蒸发器21。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换向阀55为四通阀55,其四个接口分别连接于所述压缩机54的输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56的入口、所述换热器52和所述蒸发器21。四通阀55结构简单且换向灵活,可方便运用于需多向换向的连接管路中。由于四通阀55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管路数量最多,故而将所述四通阀55设于所述下腔12的中间位置,电控盒组件53、换热器52、电子膨胀阀51、压缩机54及气液分离器56分别环绕四通阀55设置。这样,一方面缩短了四通阀55与压缩机54、换热器52、蒸发器21和气液分离器56的连接管路,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可防止连接管路之间的错乱盘绕,给安装和检修都带来较大的便利。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电控盒组件53装设于所述四通阀55右侧的机体1内壁上,由于电控盒组件53里集齐了吸热组件2和冷凝组件5的电路控件,这样布置,可方便电路控件的集中管理,给安装和维修带来较大的便利。所述换热器52设于所述四通阀55的前面,所述电子膨胀阀51位于所述换热器52的左侧,这样换热器52与四通阀55的连接管路和换热器52与电子膨胀阀51的连接管路上均没有其他部件干扰,并且四通阀55和电子膨胀阀51的布置较靠近于蒸发器21的G型两端口位置,有效缩短了管路和防止了管路的错乱盘绕,给安装和维修都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所述压缩机54设于所述四通阀55的右后面,所述气液分离器56设于所述四通阀55的左后面。这样,相互连接的压缩机54、气液分离器56和四通阀55呈三角状布置,这样一方面可使三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更为便利,同样也防止了连接管路的错乱盘绕,另一方面缩短了连接管路,降低了成本。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换热器52为套管式换热器52,套管式换热器52是用两种尺寸不同的标准管连接而成同心圆套管,内管进口通入要被加温的冷水,外管进口通入经压缩机54压缩后排放出的高温高压的工质,冷水与工质在套管式换热器52通过内管壁进行热量交换,冷水被加热为热水后从内管出口排出供人们使用,高温高压的工质变为低温低压的工质从外管出口排出经电子膨胀阀51节流后进入蒸发器21进行下一轮循环。其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增减自如、传热效率高。所述套管式换热器52包裹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这样可有效防止热量的流失,提升热交换的效率,作为保温层的保温材料可为聚氨酯、岩棉、玻璃丝棉、橡塑、聚苯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具有内腔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分设为上腔和下腔两个部分,其中所述上腔设有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吸热组件,所述下腔设有可与水进行热交换的冷凝组件,所述上腔与下腔之间通过中间接水盘分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整体为框架式结构,其包括底板、顶盖、立柱和构成所述机体侧壁的面板,所述立柱的底端焊接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面板两侧卡插固定或者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包括蒸发器和风机,所述蒸发器沿所述上腔内壁布置,所述风机设于所述上腔的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翅片式蒸发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蒸发器沿所述机体内壁呈G型布置,其包括翅片和设于所述翅片上的换热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风扇设于所述上腔的顶部,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风扇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侧壁开设有若干敞开的窗口,所述上腔顶部装设有可防止灰尘进入所述内腔的网罩。
8.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压缩机、换向阀、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电子膨胀阀和用于容纳电路控件的电控盒组件,所述压缩机输出口通过换向阀换向连接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连接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通过换向阀换向连接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所述蒸发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四通阀,其四个接口分别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位于所述下腔的中间位置,所述电控盒组件、所述换热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气液分离器分别环绕所述四通阀设置。
CN201220467078.0U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热泵热水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5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67078.0U CN202835788U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热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67078.0U CN202835788U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热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5788U true CN202835788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6707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5788U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热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5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6285A (zh) * 2017-04-11 2017-08-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6285A (zh) * 2017-04-11 2017-08-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热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8352B (zh) 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及换热方法
CN101793449A (zh) 一种多热源的热泵系统
CN103017418A (zh) 太阳能直膨式热泵热水器用吹胀式复合通道蒸发器
CN202869028U (zh) 动力驱动分离热管分体式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205536666U (zh) 一种大型商场的冷热源节能集成系统
CN103837027B (zh) 一种可双向传热的微阵列热管气-液换热装置
CN205119549U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2835788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202955831U (zh) 一种回收利用制冷空调室外机散热的装置
CN202973396U (zh) 空气源冷水机组
CN203099981U (zh) 动力驱动分离热管壁挂式平板太阳能采暖装置
CN201476173U (zh) 空气-水复合热源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
CN202204230U (zh) 一种空调保鲜柜
CN104315636A (zh) 基于相变暖气球散热器耦合相变冰晶罐释冷器的空调系统
CN202470419U (zh) 圆形整体式空气能热水器
CN208871906U (zh) 一种自驱动装置的模块空气源热泵节能机组
CN202788534U (zh) 独立式太阳能空气流能量窗
CN206177078U (zh) 一种户外移动通信基站用高效微通道热交换系统
CN104729319A (zh) 双效能源塔
CN203810625U (zh) 一种具有微通道换热器的新型空调热水器一体系统
CN208501963U (zh) 光伏建筑系统
CN205090660U (zh) 水池式四通三阀转换组合高效空调热水一体机
CN204718437U (zh) 双效能源塔
CN204612011U (zh) 一种机房精密空调辅助散热装置
CN20663784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2

Address after: 528311 Guangdong, Foshan, Beijiao,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avenu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building B floor, District, 26-28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Beijiao, Foshan, Shunde District, the town of Guangdong, the United States Avenue, No. 6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OLDING CD.,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