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24750U -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24750U
CN202824750U CN 201220423658 CN201220423658U CN202824750U CN 202824750 U CN202824750 U CN 202824750U CN 201220423658 CN201220423658 CN 201220423658 CN 201220423658 U CN201220423658 U CN 201220423658U CN 202824750 U CN202824750 U CN 202824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flexible shaft
pull flexible
rotating shaft
spindle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2365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鸣
朱加坤
黎勇军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2365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24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24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247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一种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上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将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主轴组件设置为活动连接,这样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相对主轴组件是不固定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相对主轴组件旋转或移动,当推拉式软轴向上、或向下推或拉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时,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通过向上或向下旋转,适应推拉式软轴改变姿态,从而避免了推拉式软轴在端部的弯曲,提高了推拉式软轴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钻孔机用辅助设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钻孔机用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为提高印刷电路板(PCB)上开孔的品质,印刷电路板(PCB)钻孔机一般都配备有压脚切换机构,并在该机构上配备有多个压脚,以便在钻不同大小的孔时。当需钻不同大小孔时,使用相应不同大小的压脚。
为实现在不同压脚之间进行切换,需要设置驱动机构以驱动进行不同规格的压脚之间的切换。在压脚切换装置与驱动机构之间连接有推拉式软轴进行驱动传导,同时压脚切换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在印刷电路板上钻孔的主轴组件。一般情况下,驱动机构和主轴组件为固定连接,在印刷电路板(PCB)钻孔机工作时,压脚切换装置会相对主轴组件上下运动。因压脚切换装置相对主轴组件上下运动一定距离如ΔL=L1-L2,其中L1为压脚切换机构在非工作状态或复位状态,压脚切换装置与主轴组件之间的距离;L2为压脚切换机构在工作状态,压脚切换装置相对靠近主轴组件方向上运动后压脚切换装置与主轴组件之间的距离。由于压脚切换装置相对主轴组件上下运动导致连接在驱动机构与压脚切换装置之间的推拉式软轴在端部弯曲,软轴端部容易折断。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推拉式软轴使用寿命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
同时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推拉式软轴使用寿命的压脚切换机构。
一种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或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支架。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轴件、及与所述轴件连接的轴承,所述轴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架为由所述气缸支架延伸形成的拐状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支架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件穿过该旋转轴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组件上。
一种压脚切换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并可相对主轴组件移动的压脚切换装置、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压脚切换装置的推拉式软轴,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或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轴件、及与所述轴件连接的轴承,所述轴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为为由所述气缸支架延伸形成的拐状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支架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件穿过该旋转轴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组件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支架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由所述第一固定部处延伸形成,所述推拉式软轴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式软轴包括:中空式推拉式软轴护管、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的中空结构中并沿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轴向运动的推拉式软轴芯轴、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端部的护管接头、及设置在推拉式软轴芯轴端部的芯轴接头,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贯穿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并穿过护管接头后与所述芯轴接头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芯轴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一端的第一芯轴接头、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的另一端的第二芯轴接头;所述护管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一端的第一护管接头、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另一端的第二护管接头;所述压脚切换装置包括:压脚底座、设置在所述压脚底座上的滑轨、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板、及安装在所述滑板上多个规格不同的压脚;所述滑板为弧形滑板,所述滑轨与滑板相应设置为弧形滑轨;所述第一芯轴接头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第一护管接头与所述压脚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芯轴接头与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护管接头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上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将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主轴组件设置为活动连接,这样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相对主轴组件是不固定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相对主轴组件旋转或移动,当推拉式软轴向上、或向下推或拉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时,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可通过向上或向下旋转,适应推拉式软轴改变姿态,从而避免了推拉式软轴在端部的弯曲,提高了推拉式软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在A-A方向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在I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压脚切换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机构的旋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及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100,包括:主轴组件20、设置在主轴组件20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活动连接。
如图4至图7所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转动连接。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之间设置有旋转轴30。如图10至图12所示,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之间也可通过设置旋转轴组件75转动连接。
旋转轴30可设置在主轴组件20,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上加工出与旋转轴30配合的孔,以使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该旋转轴30转动。也可以将旋转轴30固定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上,在主轴组件20上加工出与旋转轴相配合的孔,以便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通过该旋转轴30转动相对主轴组件20转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旋转轴30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20上,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该旋转轴30转动。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包括:气缸42、与气缸42连接并固定气缸42的气缸支架44。气缸42与气压控制系统45连接,控制气缸42的进气,推动气缸杆422的伸出与缩回。
本实施例中,气缸支架44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442、第二固定部444,及连接两端的第一、二固定部442、444的连接部446。第一固定部442与气缸42一端固定连接。
气缸支架44上设置有旋转支架443,旋转支架443可由气缸支架44延伸形成,也可以为与气缸支架44连接的独立支架。如图4所示,优选的,旋转支架443由第一固定部442延伸形成拐状支架。旋转支架443上设置有与旋转轴30配合的旋转孔。
旋转轴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与旋转支架443的配合结构、及与主轴组件20之间的固定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方式可以设置为多种。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将旋转轴30设置为中空旋转轴。旋转轴30上设置与旋转支架443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302。旋转轴30通过设置固定件32穿过该旋转轴30的中空结构固定在主轴组件20上。
如图10至图12所示,旋转轴组件75包括:与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连接的支架750、设置在支架750中的轴件752、及与轴件752连接的轴承754。轴件752穿过支架750的本体插入到主轴组件20中,并与主轴组件20连接固定。
如图1至图3及图10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上述压脚切换驱动机构100的压脚切换机构102,包括:主轴组件20、设置在主轴组件20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连接并可相对主轴组件20移动的压脚切换装置60、连接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压脚切换装置60的推拉式软轴80。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活动连接。
如图4至图7所示,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转动连接。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30转动连接。
如图10至图12所示,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之间也可通过设置旋转轴组件75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旋转轴30可设置在主轴组件20,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上加工出与旋转轴30配合的孔,以使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该旋转轴30转动。也可以将旋转轴30固定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上,在主轴组件20上加工出与旋转轴相配合的孔,以便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通过该旋转轴30转动以相对主轴组件20转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旋转轴30固定安装在主轴组件20上,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该旋转轴30转动。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包括:气缸42、与气缸42连接并固定气缸42的气缸支架44。气缸42与气压控制系统45连接,控制气缸42的进气,推动气缸杆422的伸出与缩回。
本实施例中,气缸支架44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442、第二固定部444,及连接两端的第一、二固定部442、444的连接部446。
第一固定部442与气缸42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部442延伸形成拐状的旋转支架443。旋转支架443上设置有与旋转轴30配合的旋转孔。
进一步,本实施例旋转轴30可采用设置为中空旋转轴。旋转轴30上设置与旋转支架443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302。旋转轴30通过设置固定件32,并使固定件32穿过该旋转轴30的中空结构,固定在主轴组件20上。
进一步,相对压脚切换机构102的安装工作方向,本实施例的压脚切换装置60可相对于主轴组件20上下运动。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压脚切换装置60包括:压脚底座62、设置在压脚底座62上的滑轨64、及设置在滑轨64上并与滑轨64相配合的滑板66、及安装在滑板66上多个规格不同的压脚68。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滑板66为横截面设置为弧形的弧形滑板。滑轨64与滑板66相应设置为弧形滑轨。滑板66可沿滑轨64滑动。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80包括:中空结构的推拉式软轴护管82、设置在推拉式软轴护管82的中空结构中并可沿推拉式软轴护管82轴向方向上运动的推拉式软轴芯轴84、设置在推拉式软轴护管82端部的护管接头86、及设置在推拉式软轴芯轴84端部的芯轴接头88。推拉式软轴芯轴84通过推拉式软轴护管82的中空结构贯穿推拉式软轴护管82、并穿过护管接头86后与芯轴接头88连接。
本实施例中,芯轴接头88包括:设置在推拉式软轴芯轴84的一端的第一芯轴接头882、及相对设置在推拉式软轴芯轴84的另一端的第二芯轴接头884。护管接头86包括:设置在推拉式软轴护管82一端的第一护管接头862、及相对设置在推拉式软轴护管82另一端的第二护管接头864。第一芯轴接头882与压脚切换装置60的滑板66连接。第一护管接头862与压脚切换装置60的压脚底座62连接。第二芯轴接头884与气缸杆422连接。第二护管接头864与气缸支架44的第二固定部444连接固定。
如图2至图3所示,在有外力作用时,推拉式软轴80可以弯曲成一定弧度,在无外力作用下,推拉式软轴80基本保持为直线。推拉式软轴80无论有无外力作用,即无论处于在直线状态还是弯曲状态,推拉式软轴芯轴84可在推拉式软轴护管82内自由运动。本实施例中,推拉式软轴80起到长距离传导推拉力的作用。
气压控制系统45推动气缸杆422的伸出与缩回,推拉式软轴芯轴84通过第二芯轴接头884与气缸杆连接,从而推动推拉式软轴芯轴84,推拉式软轴芯轴84通过第一芯轴接头882推动弧形滑板66沿弧形滑轨64滑动,从而实现规格不同的压脚68之间的切换。
如图10至图12所示,旋转轴组件75包括:与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连接的支架750、设置在支架750中的轴件752、及与轴件752连接的轴承754。轴件752穿过支架750的本体插入到主轴组件20中,并与主轴组件20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主轴组件20主要带动实现钻机在印刷电路板上进行钻孔。如图2至图3所示,主轴组件20在加工过程中,压脚切换装置60相对于主轴组件20上或下运动,运动距离为ΔL=L1-L2,此时,推拉式软轴80依靠自身弹性会向上、或向下推动或拉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此时若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相对主轴组件20固定,推拉式软轴80会在推拉式护管接头86即第一护管接头862、及第二护管接头864附近弯曲,又因压脚切换装置60相对于主轴组件20的运动频率高,这样推拉式软轴80很容易会在推拉式护管接头86即第一护管接头862、及第二护管接头864附近损坏;如图2至图3所示,由于本实施例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相对主轴组件20是不固定的,是活动连接的,且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固定在主轴组件20上的旋转轴30旋转。当推拉式软轴80向上、或向下推或拉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时,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通过向上或向下旋转,适应推拉式软轴80改变姿态,从而避免了推拉式软轴80在端部的弯曲,提高了推拉式软轴8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将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与主轴组件20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转动连接。旋转轴30固定在主轴组件20上,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可绕旋转轴30转动。如图3所示,当压脚切换装置60相对主轴组件20上下运动时,压脚切换装置60带动推拉式软轴80上下运动,推拉式软轴80带动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40绕旋转轴30转动,从而避免了推拉式软轴80端部的弯曲、折断,提高了推拉式软轴80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推拉式软轴80的使用寿命长,使压脚切换机构102工作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或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轴件、及与所述轴件连接的轴承,所述轴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为由所述气缸支架延伸形成的拐状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支架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件穿过该旋转轴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组件上。
5.一种压脚切换机构,包括:主轴组件、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的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并可相对主轴组件移动的压脚切换装置、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压脚切换装置的推拉式软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活动连接,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之间通过设置旋转轴或旋转轴组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脚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上,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上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轴件、及与所述轴件连接的轴承,所述轴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脚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软轴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与气缸连接的气缸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为为由所述气缸支架延伸形成的拐状件,所述旋转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旋转支架配合限位的限位台阶,所述旋转轴为中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固定件穿过该旋转轴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脚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架包括相对设置在两端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及连接所述第一、二固定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架由所述第一固定部处延伸形成,所述推拉式软轴与所述气缸的气缸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压脚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式软轴包括:中空式推拉式软轴护管、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的中空结构中并沿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轴向运动的推拉式软轴芯轴、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端部的护管接头、及设置在推拉式软轴芯轴端部的芯轴接头,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贯穿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并穿过护管接头后与所述芯轴接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脚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一端的第一芯轴接头、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芯轴的另一端的第二芯轴接头;所述护管接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一端的第一护管接头、及相对设置在所述推拉式软轴护管另一端的第二护管接头;所述压脚切换装置包括:压脚底座、设置在所述压脚底座上的滑轨、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上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板、及安装在所述滑板上多个规格不同的压脚;所述滑板为弧形滑板,所述滑轨与滑板相应设置为弧形滑轨;所述第一芯轴接头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第一护管接头与所述压脚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芯轴接头与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护管接头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
CN 201220423658 2012-08-24 2012-08-24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24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23658 CN202824750U (zh) 2012-08-24 2012-08-24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23658 CN202824750U (zh) 2012-08-24 2012-08-24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24750U true CN202824750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36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2365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24750U (zh) 2012-08-24 2012-08-24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247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1833B (zh) * 2013-10-28 2017-08-08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数控铣边机及其自动切换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1833B (zh) * 2013-10-28 2017-08-08 维嘉数控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数控铣边机及其自动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4027825A2 (pt) aparelho de perfuração de poço e método de montagem e desmontagem do aparelho
CN202824750U (zh) 压脚切换驱动机构及具有该驱动机构的压脚切换机构
CN104494297A (zh) 一种高效印刷设备
CN102756914B (zh) 一种翻板式进出料系统
CN203887294U (zh) 电路板铣边机
CN203267235U (zh) 一种单丝杆双滑块压力机
CN102328112A (zh) 一种多功能电钻
CN105108819A (zh) 自动打孔装置
CN104551080A (zh) 三方钻孔钻机
CN205834312U (zh) 一种激光定位的钻孔装置
CN105484326A (zh) 用于水龙头的台上式快速安装装置
CN104229688A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升降结构
CN102331737B (zh) 一种电子凸轮式主令控制器
CN202074442U (zh) 一种斗胆灯的万向伸缩结构
CN201786290U (zh) 一种油田钻井用管柱钳具的旋扣钳
CN103753596B (zh) 一种中空机械手
CN207888573U (zh) 一种异形弹簧的装配工具
CN204120925U (zh) 一种省纸型卷纸托架
CN204265415U (zh) 高空作业平台升降结构
CN103506651A (zh) 钻孔机
CN206708139U (zh) 一种新型的快卡
CN204372732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led灯
CN203003021U (zh) 剪脚器升降旋转底座机构
CN204159945U (zh) 一种与电钻延伸装置配套的电钻夹头
CN104589437A (zh) 一种装修用打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9988 Shennan Avenue,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Co-patentee after: HAN'S CN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high tech Park North West Road, No. 9, the Han Dynasty laser building production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west side,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five floor, on the east side of Nanshan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HAN'S CN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9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5 / F, 1 / 2 / F, 14 / F, 17 / F, antuosh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Xinsha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S CN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Avenue,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HAN'S CN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5 / F, 1 / 2 / F, 14 / F, 17 / F, No.3 Factory building, antuosh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Xinsha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 / F, 1 / 2 / F, 14 / F, 17 / F, No.3 Factory building, antuosh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Xinsha Road,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S CN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