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21234U - 拖把头及拖把 - Google Patents

拖把头及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21234U
CN202821234U CN 201220428039 CN201220428039U CN202821234U CN 202821234 U CN202821234 U CN 202821234U CN 201220428039 CN201220428039 CN 201220428039 CN 201220428039 U CN201220428039 U CN 201220428039U CN 202821234 U CN202821234 U CN 202821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mop rod
cotton cord
mop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280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4280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21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21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212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公开的是拖把头及拖把,包括芯棒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置凸起的方式增加芯棒对布条或棉绳的阻力,达到防止布条或棉绳在芯棒上滑转或从芯棒上滑脱的目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圆头拖把布条或棉绳捆扎不牢固的问题。

Description

拖把头及拖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常用清洁用具,尤其与拖把有关。
背景技术
拖把作为日常清洁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使用率。各种拖把中,圆头拖把出现得最早,且因其简单易用、价格低廉、清洁效果好等特点,倍受人们所喜爱。传统圆头拖把通过在拖把杆一端捆扎多根布条或多根棉绳制成,为了提高拖把杆的使用率,也有将布条或棉绳捆扎在一较短的芯棒上做成拖把头,然后将芯棒与拖把杆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装配成拖把。传统圆头拖把的最大缺点是布条或棉绳不容易捆扎牢固,布条或棉绳容易在拖把杆或芯棒上发生滑转或滑脱,进而导致拖把的寿命缩短。其原因,一方面,虽然在捆扎布条或棉绳的过程中,可以将捆绳拉得很紧,但在最后给捆绳打结时,在布条或棉绳的涨紧作用下,捆绳会不可避免的放松一些。另一方面,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如拖地或拧水时,其上布条或棉绳(尤其外层布条或棉绳)容易受到向下(为方便描述,本文将拖把杆手持一端或芯棒杆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定义为上,另一端定义为下)的牵拉。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从多方面做出有多种尝试,并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一种方法是将布条或棉绳缝接在一起,以避免单根布条或棉绳脱出。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是缝接过程比较占用时间,而且只适合人工完成,人工成本高。
另一种方法是捆扎后用钉子将布条再进一步钉在拖把杆上,这种方法可以一次解决布条滑脱落或整体滑转两个问题,但只适用于木质拖把杆,而且对棉绳效果差,适用范围小。
再一种方法是用足够硬的铁丝代替捆绳捆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捆绳打结时松脱的问题,但是,铁丝的硬度会给捆扎带来不便,而且金属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圆头拖把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很好解决布条或棉绳捆扎不牢固的问题的拖把头。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从增加阻力的角度着手,公开了第一种拖把头,包括芯棒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
上述方案通过在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置凸起的方式增加芯棒对布条或棉绳的阻力,达到防止布条或棉绳在芯棒上滑转或从芯棒上滑脱的目的。所述凸起可以是沿芯棒周向环状凸起,此种能有效防止布条或棉绳滑脱,也可以是沿芯棒轴向的条状凸起,此种能有效防止布条或棉绳滑转,而最优选的是均匀或不均匀分布在芯棒表面的多个块状凸起,所述块状可以是方块、圆块、三角块等各种凸出于芯棒表面的实体。
显然,上述方案同样适用于不设芯棒的拖把,其方案可具体描述为: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
然而,在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置凸起对解决布条或棉绳滑转或滑脱虽然很有效,但是单纯的增加芯棒表面阻力的方式其效果必然是有限的。尤其当被捆扎的布条或棉绳很多,捆扎部位的布条或棉绳很厚时,外层不与凸起直接接触的布条或棉绳在捆扎力不够大的情况下仍然有向下滑移可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另一种改进方案,公开了第二种拖把头,包括芯棒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垂直于芯棒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距离芯棒轴心最远的点)到芯棒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芯棒轴心的距离。
由于拖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最外层布条或棉绳最容易受到牵拉,而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捆扎带与最外层布条或棉绳之间恰好存在直接摩擦力,该第二种拖把头通过在捆扎带下方设置挡块的方式限制捆扎带向下移动,可以有效解决布条或棉绳滑脱问题。
在上述方案中,一组所述挡块以包括至少两个挡块为宜,且优选一组内各挡块沿芯棒周向均匀分布。为使挡块尽可能不妨碍布条或棉绳的捆扎,所述挡块以尖端朝外(背向芯棒轴心)的楔形为优,且所述楔形的脊线平行于芯棒的轴线。
同样地,该第二种拖把头的方案也适用于不设芯棒的拖把,其方案可具体描述为: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垂直于拖把杆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距离芯棒轴心最远的点)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
此外,从增加捆扎带的紧度的角度,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又一种改进方案,公开了第三种拖把头,包括芯棒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的外侧面设有凸起,且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在所述扩张塞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
该第三种拖把头针对现有圆头拖把所存在的布条或棉绳捆扎不牢固的问题,将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设计成一段管状部位,并在管状部位的管壁上开出缝隙,使芯棒上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外径可调节,同时在管腔内设置扩张塞用以实现芯棒上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的外径的扩张。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圆头拖把布条或棉绳捆扎不牢固的问题。
实施该技术方案时,在芯棒上捆扎好布条或棉绳后,向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装入扩张塞,在扩张塞的作用下,管状部位的管壁发生径向扩张,直至撑紧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捆扎绳或捆扎带,一个拖把头即制作完成。
所述管状部位的内孔可以是柱形孔,所述管状部位靠芯棒端部(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缝隙延伸到芯棒的该端部。与之对应的,所述扩张塞优选锥形塞,或者至少包括一个锥形部位,且扩张塞的细端直径小于管状部位的扩张前内径,粗端直径大于管状部件的扩张前内径(未被扩张前的内径)。所述管状部位内装配扩张塞后,其内孔被扩张为锥形孔。
所述管状部位的内孔也可以是锥形孔,至少对应所述缝隙的一段管体的内孔为锥形孔,与之对应的,所述扩张塞同样优选锥形塞,或者至少包括一个锥形部位,且扩张塞最大直径介于所述管状部位对应所述缝隙的一段管体的扩张后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间;扩张塞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管状部位对应所述缝隙的一段管体的扩张前最大内径。所述管状部位内装配扩张塞后,其内孔至少对应所述缝隙的一段管体的内孔被扩张为锥度更大的锥形孔或鼓形孔(当所述管状部位靠芯棒端部,且所述缝隙延伸到芯棒的端部时,管状部位沿缝隙被扩张后,形成锥形;当所述缝隙不延伸到芯棒的端部时,管状部位沿缝隙被扩张后,将形成鼓形)。
所述管状部位的外形可以是柱形,经扩张后成为鼓形或细端朝向芯棒用于边连接拖把杆的一端的锥形。也可以本来就是细端朝向芯棒用于边连接拖把杆的一端的锥形,经扩张后外成为锥度更大的锥形或鼓形。所述管状部位的锥形外形可有效防止布条或棉绳整体从芯棒上偏移或脱落。
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上开设的缝隙的数量以两条以上(包括两条)为宜,以周向均匀分布为优,为了实现外径的均匀扩张的同时保证芯棒具有足够的强度,缝隙数量最优选四条。
所述凸起的作用在于防止布条或棉绳整体从芯棒上滑脱,同时防止布条或棉绳整体上以芯棒为轴转动。其形状上可为圆形、方形、条形、脊形等各种形状。
该第三种拖把头的方案也同样适用于不设芯棒的拖把,其方案可具体描述为: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一段为管状部位,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的外侧面设有凸起,且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在所述扩张塞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
进一步整合第二种拖把头和第三种拖把头,还可以得到第四种拖把头,其包括芯棒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的外侧面设有凸起,且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在所述扩张塞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垂直于芯棒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到芯棒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芯棒轴心的距离。
上述第四种拖把头可以集第二第三种拖把头的优点于一身,解决布条或棉绳滑移或滑脱的效果最好。
对应该第四种拖把头,第四种不设芯棒的拖把,其方案可具体描述为:其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的外侧面设有凸起,且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拖把杆轴向延展的缝隙,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在所述扩张塞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垂直于拖把杆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种拖把头芯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芯棒结构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种拖把头芯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述芯棒结构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种拖把头芯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芯棒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芯棒结构的右视图;
图8为管状部位的外侧面为锥形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四种拖把头芯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芯棒结构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一个具体芯棒结构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该图所示为一种表面设有凸起的芯棒,该芯棒1左端可连接拖把杆,所述芯棒1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均匀分布有四列(环形列),每列八个方块状凸起3。芯棒上靠近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六棱柱9和一个直径大于六棱柱内切圆半径的凸缘8。
参照图3、4,该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种拖把头的芯棒的一种具体结构,与图1所示芯棒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起第三列八个凸起中,包括一组四个楔形挡块15,其突出芯棒表面的高度明显高于其它凸起,所述四个楔形挡块15的左端面一平,尖端脊线与芯棒轴线平行。
参照图5-7,该图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种拖把头的芯棒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芯棒1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4,该段管状部位4的外侧面设有凸起3,内侧面5呈锥形面,且该段管状部位4的管壁上设有四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2,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6;所述扩张塞6的最大直径R介于所述管状部位对应所述缝隙的一段管腔的最大内径R2与最小内径R1之间。
在本例中,在扩张塞6未塞入所述管状部位4前,所述管状部位4的外侧面为柱形面,所述缝隙延伸至管状部位4的管口,所述凸起3呈方块形。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部位4的外侧面。
所述扩张塞6为圆台结构,小半径端设有倒角7(亦可以是倒圆),以方便扩张塞6行进,大半径端为棱角11,可有效防止扩张塞6向大半径端滑动。
本例中,所述芯棒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孔10,用于与拖把杆通过螺纹连接。此外,为了配合拖把拧水机使用(拖把拧水机参见公开号为CN102178498A的专利申请),所述芯棒上靠近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六棱柱9和一个直径大于六棱柱内切圆半径的凸缘8。
参照图8,该图所示芯棒结构与图1所述芯棒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管状部位4的外侧面扩张前即为锥形面,该锥形面的细端12朝向芯棒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
参照图9、10,该图所示芯棒结构整合了图3和图5所示芯棒结构,该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4,该段管状部位4的外侧面设有凸起3,内侧面5呈锥形面,且该段管状部位4的管壁上设有四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2,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6;所述扩张塞6的最大直径R介于所述管状部位对应所述缝隙的一段管腔的最大内径R2与最小内径R1之间。所述均匀分布,共有四列(环形列),每列八个,左起第三列八个凸起中,包括一组四个楔形挡块15,其突出芯棒表面的高度明显高于其它凸起,所述四个楔形挡块15的左端面一平,尖端脊线与芯棒轴线平行。
上述实施例仅是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拖把头所进行的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各种基于本实用新型四种构思制做的拖把头以及相对应的拖把均应该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拖把头,包括芯棒(1)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靠近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六棱柱(9)和一个直径大于六棱柱内切圆半径的凸缘(8)。
3.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
4.一种拖把头,包括芯棒(1)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3),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15),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17)处于同一垂直于芯棒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到芯棒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芯棒轴心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5)为楔形,所述楔形的尖端背向芯棒轴心,且尖端的脊线平行于芯棒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靠近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六棱柱(9)和一个直径大于六棱柱内切圆半径的凸缘(8)。
7.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 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垂直于拖把杆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
8.一种拖把头,包括芯棒(1)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1)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4),该段管状部位(4)的管壁的外侧面上设有凸起(3),且该段管状部位(4)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2),所述管状部位(4)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2)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6);在所述扩张塞(6)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4)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位(4)的内孔为锥形孔,所述管状部位靠芯棒端部,且所述缝隙(2)延伸到芯棒的该端部,所述扩张塞(6)最大直径(R)介于所述管状部位(4)对应所述缝隙(2)的一段管体的扩张后最大内径(R2)与最小内径(R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位(4)的外形经扩张后为细端(12)朝向芯棒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的锥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塞(6)为圆台结构,小半径端设有倒角(7)或倒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 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条形、脊形等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靠近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六棱柱(9)和一个直径大于六棱柱内切圆半径的凸缘(8)。
14.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的外侧面设有凸起,且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在所述扩张塞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
15.一种拖把头,包括芯棒和捆扎在芯棒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所述芯棒一端可连接拖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4),该段管状部位(4)的管壁的外侧面上设有凸起(3),且该段管状部位(4)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芯棒轴向延展的缝隙(2),所述管状部位(4)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2)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6);在所述扩张塞(6)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4)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15),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17)处于同一垂直于芯棒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到芯棒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芯棒轴心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拖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上靠 近用于连接拖把杆的一端还设有一段六棱柱(9)和一个直径大于六棱柱内切圆半径的凸缘(8)。
17.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捆扎在拖把杆上的多根布条或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杆上用于捆扎布条或棉绳的部位为一段管状部位,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的外侧面设有凸起,且该段管状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条沿拖把杆轴向延展的缝隙,所述管状部位的管腔内对应所述缝隙的部位装配有一扩张塞;在所述扩张塞的作用下,所述管状部位的管壁沿缝隙发生扩张,所述凸起中包括至少一组用于阻挡捆扎带向下滑移的挡块,所述挡块径向对应于一条捆扎带的下方,同一组各挡块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垂直于拖把杆轴线的平面上,各挡块最高点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其上方捆扎带到拖把杆轴心的距离。 
CN 201220428039 2012-08-27 2012-08-27 拖把头及拖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21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28039 CN202821234U (zh) 2012-08-27 2012-08-27 拖把头及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28039 CN202821234U (zh) 2012-08-27 2012-08-27 拖把头及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21234U true CN202821234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33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2803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21234U (zh) 2012-08-27 2012-08-27 拖把头及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212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573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陈思远 一种带套筒的拖把头及手压旋转式拖把和拖把头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5731A (zh) * 2014-12-31 2015-04-29 陈思远 一种带套筒的拖把头及手压旋转式拖把和拖把头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5124379A (ru) Трубчат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со спирально проходящим выступом передачи момента
CN202821234U (zh) 拖把头及拖把
CN207465058U (zh) 一种有色合金管的夹持加工装置
US1945195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cable grips
CN209211771U (zh) 一种螺纹钢智能连接器
CN102887400A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易储纱筒管
CN206681273U (zh) 装配式建筑施工用灌装套筒
KR101033625B1 (ko) 염색용 보빈
CN204847618U (zh) 线缆防散式线盘
CN204510767U (zh) 新型挂篮式操作平台
CN204370815U (zh) 中央旋紧式施工线牵引夹固设备
CN203314907U (zh) 一种拖把头及拖把
CN204264491U (zh) 一种扭结紧固打包线的工具
CN202880084U (zh) 一种自适应快速捆扎绳
CN203756201U (zh) 一种钢筋网联网器
CN209871947U (zh) 一种收卷方便的钢丝绳索
CN213353623U (zh) 一种筒体缠绕用十字挂纱钉
CN206581258U (zh) 扣筒及连接接头装置
CN206902325U (zh) 可伸缩纱锭
US2673124A (en) Method of making wet mops
CN207312835U (zh) 一种新型防水卷材
CN207093665U (zh) 一种带有连接定位装置的缆绳
CN208900885U (zh) 一种便于储存的抗磨接箍
CN211998241U (zh) 一种亚麻混纺纱线缠绕装置
CN204886600U (zh) 新型挂线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