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03881U -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03881U
CN202803881U CN 201220501521 CN201220501521U CN202803881U CN 202803881 U CN202803881 U CN 202803881U CN 201220501521 CN201220501521 CN 201220501521 CN 201220501521 U CN201220501521 U CN 201220501521U CN 202803881 U CN202803881 U CN 202803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sheet metal
annular seal
seal spac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015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启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5015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03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03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038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主要包括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其中第一模具包括至少一第一成型腔及至少一第一密封腔,而第二模具则包括至少一第二成型腔及至少一第二密封腔。当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接合时,第一成型腔将会与第二密封腔相对,第一密封腔则会与第二成型腔相对。第一密封腔及第二密封腔分别连接第一输送单元及第二输送单元,并可经由第一输送单元及第二输送单元将流体输送至第一密封腔及第二密封腔,使得流体将金属板材挤压至第一成型腔及第二成型腔内,藉此以形成两面均具有凹凸形状的金属成型件。

Description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可用以形成两面均具有凹凸形状的金属成型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金属板材成型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10包括一密封模11及一成型模13,其中密封模11内设置一密封腔111,而成型模13内则设置一成型腔131。
密封模11通过一输气管151连接一气体增压泵153,气体增压泵153可经由输气管151将气体14输入密封腔111内。此外密封模11及成型模13的周边还设一电热管17,电热管17可用以对密封模11及成型模13进行加热。
在实际应用时可将金属板材12放置在密封模11及成型模13之间,并通过电热管17加热金属板材12。当金属板材12达到预定的温度后,可进一步通过气体增压泵153将气体14输送至密封腔111内,并提高密封腔111内的气体压力P。密封腔111内的气体压力P会作用在受热软化的金属板材12上,软化的金属板材12因气体压力P的作用,而贴附于成型腔131内表面,并成为一金属成型件121。
通过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10可将平面的金属板材12加压,并形成具有特殊形状的金属成型件121。然而在实际应用时,金属成型件121的外观及形状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并影响了金属成型件121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第一模具包括至少一第一成型腔及至少一第一密封腔,第二模具则包括至少一第二密封腔及至少一第二成型腔。当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相互接合时,第一成型腔将会与第二密封腔相对,而第一密封腔则会与第二成型腔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第一密封腔连接第一输送单元,而第二密封腔则连接第二输送单元,并可分别通过第一输送单元及第二输送单元将流体输送至第一密封腔及第二密封腔内。第一密封腔及第二密封腔内的流体会向金属板材施加压力,使得金属板材受到流体压力的作用而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位于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的金属板材,会受到流体压力的作用而分别朝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两面均具有凸起及凹陷形状的金属成型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包括:
一第一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成型腔及一个或多个第一密封腔;
一第二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成型腔及一个或多个第二密封腔,其中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该第一成型腔将会与该第二密封腔相对,而该第一密封腔则会与该第二成型腔相对;
一个或多个第一输送单元,位于该第一模具,并连接该第一密封腔;及
一个或多个第二输送单元,位于该第二模具,并连接该第二密封腔。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包括一金属板材位于该第一模具及该第二模具之间。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该金属板材覆盖该第二成型腔及该第二密封腔。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该金属板材覆盖该第一成型腔及该第一密封腔。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包括至少一流体增压单元连接该第一输送单元及该第二输送单元。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该流体增压单元通过一个或多个输送管连接该第一输送单元及该第二输送单元。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该流体增压单元经由该输送管及该第一输送单元将流体输送至该第一密封腔,并经由该输送管及该第二输送单元将流体输送至该第二密封腔。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包括一金属板材位于该第一模具及该第二模具之间,并以该第一密封腔及该第二密封腔内的流体对该金属板材施压,使得该金属板材往该第一成型腔及该第二成型腔延伸。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该金属板材受到流体的作用并形成一金属成型件,且该金属成型件的两个表面均包括至少一凸起部。
上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位于该第一模具或该第二模具。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金属板材成型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及
图5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作动流程示意图。
虽然已通过举例方式在附图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本文中对其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允许有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内容可为不等比例,附图及其详细的描述仅为特定型式的揭露,并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反的,依据权利要求范围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修改、均等构件及其置换均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其中,附图标记
10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11    密封模
111   密封 腔             12    金属板材
13    成型模              131   成型腔
14    气体                151   输气管
153   气体增压泵          17    电热管
20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21    第一模具
211   第一成型腔          213   第一密封腔
23    第二模具            231   第二成型腔
233    第二密封腔          25    第一输送单元
27     第二输送单元
30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31    第一模具
311    第一成型腔          313   第一密封腔
33     第二模具            33    第二成型腔
333    第二密封腔          35    第一输送单元
37     第二输送单元
40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41    第一模具
411    第一成型腔          413   第一密封腔
42     金属板材            421   金属成型件
4211   凸起部              43    第二模具
431    第二成型腔          433   第二密封腔
45     第一输送单元        47    第二输送单元
48     加热单元            49    流体增压单元
491    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板材成型装置20包括一第一模具21、一第二模具23、一第一输送单元25及一第二输送单元27,其中第一模具21内部设置一第一成型腔211及一第一密封腔213,而第二模具23内则设置一第二成型腔231及一第二密封腔233。当第一模具21与第二模具23接合时,第一成型腔211将会与第二密封腔233相对,而第一密封腔213则会与第二成型腔231相对。
第一输送单元25设置于第一模具21上,连接第一模具21内的第一密封腔213,并可经由第一输送单元25将流体输入第一密封腔213内。第二输送单元27设置于第二模具23上,连接第二模具23内的第二密封腔233,并可经由第二输送单元27将流体输入第二密封腔23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流体包括气体、液体或惰性气体等,并可用以对第一模具21及第二模具23之间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压成型,详细的加压成型方式将会在本实用新型后续的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板材成型装置30包括一第一模具31、一第二模具33、多个第一输送单元35及多个第二输送单元37,其中第一模具31内部设置多个第一成型腔311及多个第一密封腔313,而第二模具33内则设置多个第二成型腔331及多个第二密封腔333。当第一模具31与第二模具33接合时,各个第一成型腔311将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二密封腔333相对,而各个第一密封腔313则分别相对应的第二成型腔331相对。
第一输送单元35设置于第一模具31上,连接第一模具31内的第一密封腔313,并可经由第一输送单元35将流体输入第一密封腔313内。第二输送单元37设置于第二模具33上,连接第二模具33内的第二密封腔333,并可经由第二输送单元37将流体输入第二密封腔333。当然在实际应用时,第一模具31内的第一成型腔311及第一密封腔313的数量可为两个以上,而第二模具33内的第二成型腔331及第二密封腔333的数量也可为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金属板材成型装置40包括一第一模具41、一第二模具43、至少一第一输送单元45、至少一第二输送单元47及至少一流体增压单元49,其中第一模具41内部设置至少一第一成型腔411及至少一第一密封腔413,而第二模具43内则设置至少一第二成型腔431及至少一第二密封腔433。
第一输送单元45设置于第一模具41上,并连接第一模具41内的第一密封腔413。第二输送单元47设置于第二模具43上,并连接第二模具43内的第二密封腔433。
流体增压单元49通过一个或多个输送管491连接第一输送单元45及第二输送单元47,经由输送管491及第一输送单元45将流体输入第一密封腔413,并经由输送管491及第二输送单元47将流体输入第二密封腔433。
在实际应用时可将金属板材42放置在第二模具43上,并使得金属板材42覆盖住第二模具43内的第二成型腔431及第二密封腔433。在确定金属板材42位于第二模具43的适当位置后,便可进行第一模具41及第二模具43的接合,接合后的第一密封腔411会面对第二成型腔433,第一成型腔413则会面对第二密封腔431,而金属板材42则位于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3之间,并覆盖第一成型腔411、第一密封腔413、第二成型腔431及第二密封腔43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金属板材成型系统40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48,其中加热单元48可设置在第一模具41及/或第二模具43的部分或全部的周围。加热单元48可用以对第一模具41及/或第二模具43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至位于第一模具41及第二模具43之间的金属板材42,使得金属板材42随着温度上升而软化。
在完成金属板材42、第一模具41及第二模具43的密合之后,流体增压单元49便可经由输送管491及第一输送单元45将流体输送至第一密封腔413。由于第一密封腔413为一密闭的腔体,因此当流体被输送至第一密封腔413之后,将会造成第一密封腔413内部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使得流体压力作用在金属板材42上。
金属板材42与第二模具43之间存在第二成型腔431,因此当金属板材42受到流体压力的作用后,便会朝第二成型腔431的方向形变,并逐渐扩张到第二成型腔431内部。
此外流体增压单元49也可经由输送管491及第二输送单元47将流体输送至第二密封腔433。由于第二密封腔433为一密闭的腔体,因此当流体被输送至第二密封腔433之后,将会造成第二密封腔433内部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使得流体压力作用在金属板材42上。
金属板材42与第一模具41之间存在第一成型腔411,因此当金属板材42受到流体压力的作用后,便会朝第一成型腔411的方向形变,并逐渐扩张到第一成型腔411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模具21/31/41上设置至少一第一成型腔211/311/411,而第二模具23/33/43上则设置至少一第二成型腔231/331/431。金属板材42可朝第一模具21/31/41及第二模具23/33/43的方向延展,并贴覆在第一成型腔211/311/411及第二成型腔231/331/431,使得经过加压成型的金属板材42的两个表面都具有凹陷及凸起的图案。
在实际应用时流体增压单元49可先对第一密封腔213/313/413输入加压的流体,并使得金属板材42贴附在第二成型腔231/331/431的表面。而后再以流体增压单元49向第二密封腔233/333/433输入加压的流体,并使得金属板材42贴附在第一成型腔211/311/411的表面。
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流体增压单元49也可先对第二密封腔233/333/433输入加压的流体,而后再对第一密封腔213/313/413输入加压的流体。当然流体增压单元49也可同时向第一密封腔213/313/413及第二密封腔233/333/433输入加压的流体。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体增压单元49的数量为一个,并连接第一密封腔213/313/413及第二密封腔233/333/433,在实际应用时流体增压单元49的数量也可为多个,使得第一密封腔213/313/413及第二密封腔233/333/433分别连接不同的流体增压单元49。
请参阅图5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金属板材成型装置一实施例的作动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将金属板材42放置在位于下方的第二模具43上,并使得金属板材42完整的覆盖第二成型腔431及第二密封腔43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可事先加热金属板材42,而后再将金属板材42放置在第一模具41与第二模具43之间,并以加热单元48持续加热金属板材42,以利于对受热软化的金属板材42进行后续成型的步骤,如图5所示。
在确定金属板材42位于第二模具43的适当位置后,便可进行第一模具41及第二模具43的接合。在接合的过程中第一模具41可位于第二模具43及/或金属板材42上方,并使得第一成型腔411面对第二密封腔433,而第一密封腔413则面对第二成型腔431。
而后可进一步对第一模具41及第二模具43施压,使得金属板材42分别与第一模具41及第二模具43密合,其中第一密封腔413、第一成型腔411、第二密封腔433及第二成型腔431会形成密闭的腔体,例如金属板材42将分别在第一成型腔411、第一密封腔413、第二成型腔431及第二密封腔433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如图6所示。
流体增压单元49可经由一个或多个输送管491及第一输送单元45将流体输送至第一密封腔413,或者是经由输送管491及第二输送单元47将流体输送至第二密封腔433。由于第一密封腔413及第二密封腔433都是密闭的腔体,因此流体增压单元49持续将流体输送至第一密封腔413及第二密封腔433后,将会使得第一密封腔413及第二密封腔433内部的流体压力逐渐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腔413及第二密封腔433内的流体压力会作用在受热软化的金属板材42上,使得软化的金属板材42因流体压力的作用,而往第一成型腔411及第二成型腔431的方向延伸。此外为了提高金属板材42成型的效率,可在加压成型的过程中持续以设置在第一模具41及/或第二模具43上的加热单元48加热金属板材42。
随着第一密封腔413及第二密封腔433内流体压力的增加,金属板材42会持续往第一成型腔411及第二成型腔431的方向延伸,并贴附载第一成型腔411及第二成型腔431的内表面,以形成金属成型件421,其中金属成型件421的两个表面均包括至少一凸起部4211,如图7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指的是一个或多个物体或构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或者是间接连接,例如可在一个或多个物体或构件之间存在有一个或多个中间连接物。
说明书的系统中所描述的也许、必须及变化等字眼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明书所使用的专业术语主要用以进行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说明书所使用的单数量词(如一个及个)也可为多个,除非在说明书的内容有明确的说明。例如说明书所提及的一个装置可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置的结合,而说明书所提的一物质则可包括有多种物质的混合。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成型腔及一个或多个第一密封腔;
一第二模具,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成型腔及一个或多个第二密封腔,其中该第一模具与该第二模具接合时,该第一成型腔将会与该第二密封腔相对,而该第一密封腔则会与该第二成型腔相对;
一个或多个第一输送单元,位于该第一模具,并连接该第一密封腔;及
一个或多个第二输送单元,位于该第二模具,并连接该第二密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板材位于该第一模具及该第二模具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材覆盖该第二成型腔及该第二密封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材覆盖该第一成型腔及该第一密封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流体增压单元连接该第一输送单元及该第二输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增压单元通过一个或多个输送管连接该第一输送单元及该第二输送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增压单元经由该输送管及该第一输送单元将流体输送至该第一密封腔,并经由该输送管及该第二输送单元将流体输送至该第二密封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板材位于该第一模具及该第二模具之间,并以该第一密封腔及该第二密封腔内的流体对该金属板材施压,使得该金属板材往该第一成型腔及该第二成型腔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材受到流体的作用并形成一金属成型件,且该金属成型件的两个表面均包括至少一凸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单元,位于该第一模具或该第二模具。
CN 201220501521 2012-09-28 2012-09-28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03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01521 CN202803881U (zh) 2012-09-28 2012-09-28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01521 CN202803881U (zh) 2012-09-28 2012-09-28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03881U true CN202803881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6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01521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03881U (zh) 2012-09-28 2012-09-28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038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198A (zh) * 2012-09-28 2013-01-30 黄启瑞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6198A (zh) * 2012-09-28 2013-01-30 黄启瑞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CN102896198B (zh) * 2012-09-28 2015-07-08 黄启瑞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4469B (zh) 一种三通管液压成型装置
CN105283293A (zh) 纤维增强塑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MX345591B (es) Modificaciones de flujo de transferencia de resina asistido por vacio para moldeo vartm para sistemas de resina de baja viscosidad.
CN104619480A (zh) 用于制造带凸缘的构件的设备和制造带凸缘的构件的方法
CN203842988U (zh) 一种有骨架橡皮囊液压成型装置
CN202803879U (zh) 金属板材成型系统
WO2015097397A3 (fr) Préformage de semi-produit plastique assisté de membranes
RU2014123379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держки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ных детале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впрыска смолы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способ
CN202803881U (zh)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MX2020005593A (es) Montaje de molde para formar una junta empalmada en un barandal u otro articulo alargado.
CN102896195B (zh) 金属板材成型系统
CN102896198B (zh)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
CN203830704U (zh) 一种模具成型冷却系统
CN204934303U (zh) 金属板材的高压成型系统
CN204900366U (zh) 一种蓄能器胶囊
CN101890810A (zh) 金属复材管的制造方法
CN109664585A (zh) 一种ptfe复合密封垫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4772911A (zh) 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及其成形模具
TW201412423A (zh) 金屬板材成型裝置
CN105149409A (zh) 金属板材成型装置及金属板材成型方法
CN203044735U (zh) 一种铝蜂窝板类产品复合成型装置
CN214447817U (zh) 一种液压软管增压硫化装置
TWM447803U (zh) 金屬板成型系統
CN207750745U (zh) 一种新型衬塑钢管系统
JP2017170729A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70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