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03099U -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03099U
CN202803099U CN 201220347682 CN201220347682U CN202803099U CN 202803099 U CN202803099 U CN 202803099U CN 201220347682 CN201220347682 CN 201220347682 CN 201220347682 U CN201220347682 U CN 201220347682U CN 202803099 U CN202803099 U CN 20280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flue gas
tower
bubbling
slur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476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常杰
刘兴利
莫建松
盛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i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Ti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Ti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Tianl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476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0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0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030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顶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烟气出口和第一烟气入口,所述吸收塔内由上至下依次为除雾器、喷淋装置、喷淋室和塔釜,所述塔釜由设置在塔釜内且垂直于塔底的侧壁分隔成浆液室和鼓泡室,所述鼓泡室外接石膏泵,其内部设有搅拌器、氧化风管和若干鼓泡管,所述吸收塔的塔壁上设有与所述鼓泡管连通的第二烟气入口,所述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浆液室连通的溢流口。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针对白泥/电石渣特性设计吸收塔,在喷淋室内进行喷淋脱硫,在鼓泡室内进行脱硫浆液的鼓泡氧化,使喷淋脱硫和鼓泡氧化均在吸收塔中且相互独立进行,保证脱硫效率和石膏品质,简化设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湿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主要形式有:空塔喷淋、塔板、填料塔、鼓泡塔等,空塔喷淋塔结构简单,不易产生结垢,但是该装置脱硫效率较低;鼓泡塔脱硫效率较高,但是如果采用喷水对烟气降温,就会导致系统水平衡失衡,如果采用浆液喷淋对烟气降温,就会导致更严重的结垢堵塞现象。目前,采用多种形式联合脱硫的装置及工艺已有大量报道。
申请号为991139414.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装置,除尘后的烟气在塔内经多孔板鼓泡塔脱硫后烟气再经喷淋液作二次脱硫,净化后的烟气经塔顶气液分离器分离后再经烟气加热器加热排放。申请号为201120100177.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顺流喷射鼓泡湿法脱硫装置,烟气从塔顶进入,下行,经喷淋装置、鼓泡装置脱硫后从中部排出,吸收塔内只有一个塔釜。申请号为200810226157.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作为脱硫装置的鼓泡塔及其用途,该发明也是采用烟气从上部进入,下行,经喷淋装置、鼓泡装置脱硫后从中部排出的工艺,不同的是使用的吸收剂为赤泥。上述专利涉及的脱硫装置都塔釜只有一个分区,烟气经两次脱硫后排出。虽然脱硫效率高,但是产出石膏品质低,影响再利用。
申请号为20072031177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及氧化装置,塔体内部由竖直隔板分成上部气体连通的脱硫室和氧化室,烟气入口设在塔体的脱硫室一侧,而烟气出口设在塔体的氧化室一侧,该装置为喷淋/鼓泡法一体化装置。脱硫室脱除烟气中大部分的SO2,氧化室将烟气中未脱除SO2以及NO、Hg氧化脱除。该专利涉及的装置有两个塔釜,塔釜不连通,喷射入氧化室的氧化吸收液主要作用是去除烟气中还原性物质。
白泥是碱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成分是CaCO3,可作为烟气脱硫的脱硫剂,但是碱法制浆所得黑液是制浆造纸行业的主要污染源,所产生的COD约为全制浆过程的90%以上,而造纸白泥又是以制浆黑液为原料生成的沉淀物,也就造成白泥中COD含量很高;电石渣是电石法生产PVC的废弃物,主要成分是Ca(OH)2,但是电石渣中含有大量硫负离子、零价硫、苯酚、磷等还原性物质。以白泥/电石渣作脱硫剂,白泥/电石渣中的还原性物质进入浆液,对亚硫酸钙氧化产生抑制作用,影响最终产出石膏品质。上述方法都不适用于白泥/电石渣作脱硫剂的烟气脱硫工艺。
申请号为200810062830.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白泥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和装置,采用白泥浆液作脱硫剂,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两段式吸收脱硫。在脱硫塔下部对烟气进行第一阶段脱硫,烟气与喷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在脱硫塔上部对烟气进行第二阶段脱硫,烟气与脱硫液在旋流板上逆流接触,之后除雾,排放。在脱硫塔外设有高位循环浆液室,收集的第二阶段吸收后的脱硫液向低位循环溢流输送,高位循环储存的脱硫液pH值5.5-7.0,主要用于烟气脱硫,低位循环储存的脱硫液pH值3.0-5.5,主要用于脱硫浆液的氧化。该装置中高位循环的浆液罐位于吸收塔外。
申请号为200910101848.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石渣-石膏法脱硫液中还原性物质分离和去除的方法,塔釜脱硫浆液输送至旋流器,旋流器将脱硫液中的大部分还原性物质分离出来,利用强制氧化罐将还原性物质强制氧化去除并返回吸收塔塔釜。该方法是在原有脱硫装置的基础上增设了塔外强制氧化罐。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是针对白泥/电石渣特性设计的脱硫装置,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脱硫石膏的品质,但是塔外增设了辅助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不利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针对白泥/电石渣特性设计吸收塔,使喷淋脱硫和鼓泡氧化均在吸收塔中且相互独立进行,保证脱硫效率和石膏品质,简化设备,降低成本。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顶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烟气出口和第一烟气入口,所述吸收塔内由上至下依次为除雾器、喷淋装置、喷淋室和塔釜,所述塔釜由设置在塔釜内且垂直于塔底的侧壁分隔成浆液室和鼓泡室,所述鼓泡室外接石膏泵,所述鼓泡室内部设有搅拌器、氧化风管和若干鼓泡管,所述吸收塔的塔壁上设有与所述鼓泡管连通的第二烟气入口,所述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浆液室连通的溢流口。
一部分原始烟气通过第一烟气入口进入喷淋室,一部分原始烟气从第二烟气入口进入鼓泡室,再由鼓泡室进入喷淋室,与来自第一烟气入口的原始烟气混合后向上运动,与喷淋的白泥浆液逆向接触反应,所得脱硫浆液下落至浆液室中,通过溢流口溢流进鼓泡室中,与来自第二烟气入口的烟气接触反应,降低浆液的pH,同时向鼓泡室中通入氧化空气,在低pH下将脱硫浆液氧化成石膏浆液,石膏浆液经石膏泵排除,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后从烟气出口排除。
通入鼓泡室内的原始烟气将鼓泡室内的浆液pH值降低至3.0~5.5,有利于亚硫酸钙的氧化,浆液室内的pH值控制在5.5~7.0,有利于提高烟气的脱硫,烟气的脱硫和脱硫浆液的氧化在吸收塔内同步且独立的进行,既保证脱硫效率,又保证脱硫石膏纯度。
优选地,所述鼓泡室内上部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下隔板、侧壁及吸收塔塔壁围成的空腔与所述第二烟气入口连通;
所述鼓泡管竖直布置,上端伸入所述下隔板与所述空腔连通;
设有贯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的出气管,该出气管与所述鼓泡管错位布置;
所述鼓泡室与喷淋装置之间设有仅供烟气通过的烟气再分布器,所述烟气再分布器倾斜设置,上端固定在与所述鼓泡室同侧的塔壁上,下端延伸至浆液室上方。
出气管的下端连通下隔板下方的空间,上端连通喷淋室,上隔板、下隔板、侧壁及吸收塔塔壁围成的空间相对密闭,原始烟气进入空腔后,先经鼓泡管向下运动进入鼓泡室的脱硫浆液中,与脱硫浆液反应后再向上经出气管进入喷淋室,与来自第一烟气入口的原始烟气混合后一起向上运动,经喷淋洗涤和除雾干燥后排出。烟气与鼓泡塔中的脱硫浆液反应脱去一部分的二氧化硫,使浆液的pH值降低,利于浆液氧化。
来自第一烟气入口的原始烟气和来自鼓泡室的烟气如果未经混合均匀直接上升,经过喷淋装置,容易造成经过喷淋装置的同一横截面上烟气流量不均,二氧化硫含量不均,造成该脱硫装置脱硫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使与喷淋浆液逆流接触的烟气各处流速及浓度均匀,优选地,所述吸收塔内还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沿与所述烟气再分布器下端连接、下沿延伸至浆液室中且位于所述溢流口下方40~50cm处,所述第一烟气入口处的入口烟道贯穿吸收塔塔壁嵌装在该隔离板上。
所述隔离板与吸收塔塔壁之间留有空间,隔离板的下沿延伸至浆液室浆液中,从第一烟气入口送入的烟气直接进入隔离板与烟气再分布器围成的空间中,这样从第一烟气入口进入的原始烟气就不会直接越过烟气再分布器向上运动,而是在烟气再分布器处与来自鼓泡室的烟气混合均匀后再上升。
所述的第一烟气入口与第二烟气入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果第一烟气入口太低,容易被喷淋室浆液淹没,烟气不能顺利流通,如果第一烟气入口太高,烟气不容易与经过鼓泡室的烟气混合均匀。
所述的隔离板与吸收塔之间留有的空间大小计算:喷淋浆液液滴在喷淋室内的下落速度按照6~8m/s计算,喷淋室的循环泵全部投入使用时的最大脱硫浆液量已知,就可以计算出需要的最大流通面积,该最大流通面积的的1.2~1.5倍就为隔离板与吸收塔之间的空间大小。
所述烟气再分布器必须同时具有两个条件,其一必须能使烟气顺利向上通过,其二将喷淋装置喷淋下的浆液引流至浆液室中,而不使浆液从烟气再分布器通过,下落至鼓泡室的出气管中堵塞出气管。
因此,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烟气再分布器包括带有若干过烟孔的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且与过烟孔一一对应的帽罩。
更优选地,绕所述过烟孔的边缘设有防水台,所述帽罩架设在该防水台上。
所述帽罩一般为尖顶状或圆顶状,防水台的高度一般设置为2~3cm,帽罩及防水台的整个高度一般设置为5~6cm。
烟气通过底板上的过烟孔往上运动,而喷淋下的浆液则经帽罩落在底板上,由清洗水冲走,防水台防止浆液和清洗水进入孔中。
由于烟气再分布器位于喷淋装置下方,喷淋而下的浆液落于烟气再分布器上,如果不能顺利流走,浆液将堆积在烟气再分布器上,堵塞烟气流通口,增大塔压,使脱硫反应不能顺利进行。
因此,为了使下落至烟气再分布器上的浆液能够顺利流入浆液室中,不对烟气的通过造成影响,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吸收塔中心线的夹角为10~45度,所述烟气再分布器上方设有清洗水喷淋管。
清洗水喷淋管喷出清洗水将沉积在烟气在分布器上的浆液冲走。
鼓泡室主要是还原性物质氧化、石膏结晶的场所,由于石膏晶核形成,晶体长大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因此,脱硫后的石膏浆液在石膏晶体满足排放要求时需要暂时储存在鼓泡室中,这就要求鼓泡室的空间较大,而浆液室的主要作用是脱硫,浆液循环泵将浆液室内浆液输送至喷淋装置,喷淋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无需大量储存,因此对浆液室的空间要求较小。
因此,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浆液室与鼓泡室的截面积比为1∶2~3。以浆液室内浆液满足喷淋和溢流要求为准,该截面积是指在水平面上的截面积。
当吸收塔正常运行时,浆液室内的液位不能太低,当液位接近或者低于隔离板的下端,第一烟气入口进入的部分烟气从隔离板与吸收塔塔壁之间的空间溢出,使喷淋吸收烟气不均匀。但是浆液室内的液位也不能太高,当液位接近或者高于下隔板时,会有部分脱硫石膏浆液进入出气管,喷出,造成鼓泡室不能顺利运行。
因此,为了实时对浆液室内的液位进行观察,优选地,所述吸收塔塔壁上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端位于下隔板和溢流口上沿之间且高于溢流口上沿20~30cm处、下端位于隔离板下沿与溢流口下沿之间且高于隔离板下沿20~30cm处。
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鼓泡室内设有液位计。
由于鼓泡室和浆液室是连通的,在鼓泡室内设置液位计,显示鼓泡室内液位,当液位较低,且不能得到补给时,说明浆液室液位也较低,需要补给新鲜浆液,当液位较高时,及时排渣,始终保持液位在溢流口附近。
脱硫工作时,部分原烟气进入鼓泡室,酸化鼓泡室内脱硫浆液,使脱硫浆液pH值在3.0-5.5,然后从鼓泡室进入喷淋室,与直接通入喷淋室的原烟气混合;混合烟气上升与喷淋浆液接触,完成烟气二氧化硫吸收过程;净化后的烟气经烟气出口排出。
落下的喷淋浆液收集、储备在浆液室中,浆液室中脱硫浆液通过溢流口流入鼓泡室,补给鼓泡室浆液,开启鼓泡室内搅拌器和氧化风机,氧化空气通过氧化风管进入鼓泡室中。在鼓泡室内,浆液在低pH值下发生氧化、结晶反应,满足要求的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泵泵入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旋流分离,旋流分离后的稀石膏浆液回流至浆液室,继续参与脱硫,稠石膏浆液排渣处理。当浆液室内液面降低时,通过管路补给新鲜的白泥浆液,并维持喷淋浆液pH值在5.5-7.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塔釜由设置在塔釜内且垂直于塔底的侧壁分隔成浆液室和鼓泡室,分别控制鼓泡室和浆液室的pH值在3.0-5.5、5.5-7.0。在保持较高的脱硫效率的同时,鼓泡室采用低pH值运行,亚硫酸钙的氧化率较高,并且白泥/电石渣的利用率提高,石膏品质提高。
(2)鼓泡室采用鼓泡装置,与喷淋装置比较,鼓泡装置的气液接触是在浆液室内完成的,不需要再增设气液接触空间。在吸收塔内,鼓泡室与浆液室呈水平分布,没有增大吸收塔的总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鼓泡室部分部件的结构图;
图3是上隔板的俯视图;
图4是下隔板的俯视图;
图5是烟气再分布器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帽罩及防水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向视图;
图8是利用实用新型进行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包括吸收塔1,吸收塔1采用喷淋塔,塔顶设置烟气出口15,除雾器塔内顶部设置除雾器14、除雾器14下方设置喷淋装置13,除雾器14和喷淋装置13均采用现有除雾和喷淋装置,吸收塔1内的底部为储存浆液的塔釜,塔釜与喷淋装置13之间的空间为喷淋室。
吸收塔1的塔釜内设置垂直于塔底的侧壁23,侧壁23将塔釜分隔成浆液室5和鼓泡室6,鼓泡室6与浆液室5在水平面的截面积比为3∶1,鼓泡室6和浆液室5内均设置搅拌器22,搅拌器22为侧搅拌,在鼓泡室6内的侧搅拌附近设置氧化风管21,氧化风管21外接氧化风机,侧壁23上设有溢流口19,溢流口19连通浆液室5和鼓泡室6。
鼓泡室6的顶部设置上隔板17,上隔板17下方设置下隔板18,上隔板17、下隔板18、侧壁23和吸收塔1塔壁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腔,在吸收塔1塔壁上设置与该空腔连通的第二烟气入口11。下隔板18下方竖直布置若干鼓泡管7,鼓泡管7的顶端伸入下隔板18与空腔连通,底端悬空;在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之间设置若干与鼓泡管7交错布置的出气管24,出气管24的顶端贯穿上隔板17连通喷淋室,底端贯穿下隔板18连通下隔板18下方的空间,溢流口19位于下隔板18的下方。上隔板17与下隔板18的俯视图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鼓泡室6的底部与石膏泵8的入口连通,石膏泵8的出口连通水力旋流分离器9。浆液室5与两到三台循环泵4入口连通,循环泵4出口与对应的喷淋装置连通。
鼓泡室6的上方设置烟气再分布器12,烟气再分布器12倾斜设置,朝上的一端固定在鼓泡室6上方的塔壁上,朝下的一端延伸至浆液室5上方,将整个鼓泡室6与喷淋装置13隔离,烟气再分布器12与塔壁之间的夹角为15度。
如图5~7所示,为烟气再分布器12的结构,包括带有若干均匀排布的过烟孔1202的底板1201,底板1201上方环绕每个过烟孔1202设置3cm高的防水台1204,在每个防水台1204上架设一个尖顶状帽罩1203,帽罩1203及防水台1204的整体高度为6cm,帽罩1203与防水台1204的连接处如图7中的5所指处。
烟气从通过烟孔1202和帽罩1203的空隙进入喷淋装置13下方,防水台1204防止喷淋浆液进入过烟孔1202中。
在烟气再分布器12的上方与烟气再分布器12位置对应设置清洗水喷淋管16,清洗水喷淋管16由喷淋母管和设置在喷淋母管上的若干支管组成。
吸收塔1内设置隔离板3,隔离板3的上沿与烟气再分布器12的底板1201朝下的一端固定,下沿伸入浆液室5中,两竖直侧边与塔壁固定,隔离板3与塔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中该空间的大小为0.20m2,第一烟气入口2处的入口烟道贯穿吸收塔塔壁嵌装在该隔离板3上,第一烟气入口2的下沿略高于下隔板18。当浆液室5中充满浆液时,烟气不会直接进入烟气再分布器12上方,而是在烟气再分布器12下方与来自鼓泡室6的烟气混合。
在浆液室5的塔壁上设有观察孔20,观察孔20位于下隔板18和溢流口19上沿之间且上端高于溢流口19上沿20cm处、下端位于隔离板3下沿与溢流口9下沿之间且高于隔离板3下沿30cm处。
鼓泡室6内设有液位计10,显示鼓泡室6内液位,第一烟气入口2和第二烟气入口11内均设有烟气入口喷淋,降低入口烟气温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工艺流程如下:
如图1和图8所示,原烟气分两路分别通过第一烟气入口2和第二烟气入口11进入吸收塔1的喷淋室中,在烟气再分布器12处汇集,上升,通过喷淋装置13、除雾器14,从烟气出口15排出。
新鲜白泥/电石渣浆液25通过白泥/电石渣浆液补给管输入到浆液室5中,白泥/电石渣浆液在浆液室5中累积,同时开启侧搅拌。当白泥/电石渣浆液累积到一定量时,开启循环泵4,开启清洗水喷淋管16,将白泥/电石渣浆液输送至喷淋装置13,白泥/电石渣浆液喷淋而下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净化后的烟气经除雾器14、烟气出口15排出,脱硫浆液落回浆液室5中。
当浆液室5中脱硫浆液液位达到一定高度,脱硫浆液从溢流口19溢流入鼓泡室6,开启鼓泡室6的侧搅拌和与氧化风管21相连的氧化风机,当鼓泡室6内液位没过鼓泡管7的出口时,来自第二烟气入口11的烟气与脱硫浆液接触,脱硫浆液得到酸化,浆液pH值降至3.0~5.5,并在氧化空气的作用下,脱硫浆液中的还原性物质、亚硫酸钙被氧化,形成石膏浆液。
鼓泡室6内产生的石膏浆液由石膏泵8泵送至水力旋流分离器9,旋流分离后的稀石膏浆液26通过回流管回流至浆液室5,底流稠石膏浆液27从出渣口排渣处理。
烟气在鼓泡室6中的走向为:烟气由第二烟气入口11进入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之间的空腔中,向下进入鼓泡管7中,由鼓泡管7鼓出与鼓泡室6中的浆液接触反应后向上,经过设置在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之间的出气管24进入喷淋室,与来自第一烟气入口2的原烟气在烟气再分布器12处混合均匀后上升。
实施例1
某造纸厂,2台75t/h燃煤锅炉采用本装置和工艺脱硫,以白泥为脱硫剂,鼓泡室浆液pH值控制在4.5,浆液室浆液pH值控制在6.8,液气比选用6L/m3,进口二氧化硫浓度4600mg/m3,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为200mg/m3,脱硫效率达95.6%,石膏纯度达93%,亚硫酸钙氧化率达96%。
实施例2
某电石法生产PVC企业,3台130t/h燃煤锅炉采用本装置和工艺脱硫,采用电石渣为脱硫剂,鼓泡室浆液pH值控制在4.8,浆液室浆液pH值控制在6.5,液气比选用9L/m3,进口二氧化硫浓度3600mg/m3,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为184mg/m3,脱硫效率达94.9%,石膏纯度达91%,亚硫酸钙氧化率达95%。

Claims (8)

1.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的顶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烟气出口(15)和第一烟气入口(2),所述吸收塔(1)内由上至下依次为除雾器(14)、喷淋装置(13)、喷淋室和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釜由设置在塔釜内且垂直于塔底的侧壁(23)分隔成浆液室(5)和鼓泡室(6),所述鼓泡室(6)外接石膏泵(8),所述鼓泡室(6)内部设有搅拌器(22)、氧化风管(21)和若干鼓泡管(7),所述吸收塔(1)的塔壁上设有与所述鼓泡管(7)连通的第二烟气入口(11),所述侧壁(23)上设有与所述浆液室(5)连通的溢流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泡室(6)内上部设有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所述上隔板(17)、下隔板(18)、侧壁(23)及吸收塔(1)塔壁围成的空腔与所述第二烟气入口(11)连通;
所述鼓泡管(7)竖直布置,上端伸入所述下隔板(18)与所述空腔连通;
设有贯穿所述上隔板(17)和下隔板(18)的出气管(24),该出气管(24)与所述鼓泡管(7)错位布置;
所述鼓泡室(6)与喷淋装置(13)之间设有仅供烟气通过的烟气再分布器(12),所述烟气再分布器(12)倾斜设置,上端固定在与所述鼓泡室(6)同侧的塔壁上,下端延伸至浆液室(5)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内还设有隔离板(3),所述隔离板(3)的上沿与所述烟气再分布器(12)下端连接、下沿延伸至浆液室(5)中且位于所述溢流口(19)下方40~50cm处,所述第一烟气入口(2)处的入口烟道贯穿吸收塔(1)塔壁嵌装在该隔离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再分布器(12)包括带有若干过烟孔(1202)的底板(1201)和位于底板(1201)上方且与过烟孔(1202)一一对应的帽罩(1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绕所述过烟孔(1202)的边缘设有防水台(1204),所述帽罩(1203)架设在该防水台(12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01)与所述吸收塔(1)中心线的夹角为10~45度,所述烟气再分布器(12)上方设有清洗水喷淋管(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室(5)与鼓泡室(6)的截面积比为1∶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塔壁上设有观察孔(20),所述观察孔(20)上端位于下隔板(18)和溢流口(19)上沿之间且高于溢流口(19)上沿20~30cm处、下端位于隔离板(3)下沿与溢流口(19)下沿之间且高于隔离板(3)下沿20~30cm处。
CN 201220347682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0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7682 CN202803099U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7682 CN202803099U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03099U true CN202803099U (zh) 2013-03-20

Family

ID=4786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47682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803099U (zh) 2012-07-18 2012-07-18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030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4580A (zh) * 2012-07-18 2012-11-07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和方法
CN106621756A (zh) * 2017-01-20 2017-05-10 上海天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船机排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4580A (zh) * 2012-07-18 2012-11-07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和方法
CN102764580B (zh) * 2012-07-18 2015-08-26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和方法
CN106621756A (zh) * 2017-01-20 2017-05-10 上海天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船机排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4580B (zh)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49235B (zh) 一种连体湿式除尘及脱硫装置
CN102091519A (zh) 基于双pH值运行的双槽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及方法
US8226754B2 (en) Low cost wet lime/limestone/sodium FGD system
CN101301566B (zh) 一种白泥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和装置
US11534717B2 (en) Ammonia desulphurization and oxid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4959012A (zh) 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并产生石膏的镁-钙基湿法脱硫系统和方法
CN205886606U (zh) 一种陶瓷窑炉烟气脱硫装置
CN202803099U (zh) 一种白泥/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装置
CN106512697A (zh) 石灰石‑石灰联合烟气脱硫装置
CN204034553U (zh) 石灰-石膏法塔外循环脱硫设备
CN101844036A (zh) 塔内氧化-钙基强碱-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CN201235277Y (zh) 一种白泥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
CN204543981U (zh) 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并生产石膏的镁-钙基湿法脱硫系统
CN201578988U (zh) 双循环双碱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1844031B (zh) 泡沫脱硫除尘方法用的脱硫除尘塔
CN201669051U (zh) 湿法烟气脱硫塔内氧化钙基强碱型吸收装置
CN205867986U (zh) 湿法脱硫高效塔
CN210699539U (zh) 一种单侧设有托盘的折返脱硫塔
CN209423305U (zh) 一种鼓泡式自动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102423614A (zh)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锥漏导流槽装置
CN109432974B (zh) 一种鼓泡式自动循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CN203451317U (zh)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液处理装置
CN204768243U (zh) 一种用脱硫灰再脱硫的装置
CN205933390U (zh) 厌氧反应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826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