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69815U -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69815U
CN202769815U CN 201220328565 CN201220328565U CN202769815U CN 202769815 U CN202769815 U CN 202769815U CN 201220328565 CN201220328565 CN 201220328565 CN 201220328565 U CN201220328565 U CN 201220328565U CN 202769815 U CN202769815 U CN 202769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valve
temperature sensor
capillary
valve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285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德威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285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69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69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698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包括直流变频多联空调产品形态的系统零部件,它还包括用于模拟故障现象的零部件,包括驱动模块、采集模块及可视化模块。利用这种故障模拟装置在实验室内模拟各种故障存在的前提下,空调装置运行时发生的故障现象,记录故障运行时装置的运行参数以及用照相机拍下各种外在故障表象,等等。那么,当实际安装在用户现场的空调装置发生故障后,将实际故障现象和故障模拟装置模拟的故障相对照,从而可以快捷地判定故障原因。

Description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由一台室外机拖多台室内机,室内机可以根据空调房间的实际需求,自动灵活地进行控制,室内机的形式可以是天花嵌入式、风管式、立柜式、壁挂式、座吊式等。直流变频多联空调具有遥控、线控、周定时、集中控制、网络监控和故障诊断、独立计费、楼宇控制等功能以及房卡功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宾馆、别墅、银行大楼、商业大楼、超市、洗浴中心等场合。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装置在生产、运输、安装过程以及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如:压缩机排气口与排气管连接处部分焊堵、半堵和全堵;油分进口管与排气管连接处部分焊堵、半堵和全堵;油分出口管口处部分焊堵、半堵和全堵;油分回油毛细管出口处焊堵;四通换向阀换向失败导致串气;冷凝器分流毛细管与冷凝器连接处部分焊堵或全焊堵;冷凝器分流毛细管与分流头连接处部分焊堵或全焊堵;室外分流头进口处半堵或全焊堵;室外风机电机损坏;制热EEV出口管口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制热EEV进口管口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室外电子膨胀阀卡死导致制冷剂流通不畅甚至完全卡死;与制热电子膨胀阀并联的单向阀装反或损坏;供液截止阀没有完全打开;室内电子膨胀阀进口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者全焊堵;室内电子膨胀阀卡死导致制冷剂流通不畅甚至完全卡死;室内风机电机损坏;集液管分歧管处焊堵;集气管分歧管处焊堵;总回气截止阀未完全打开;空调管路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过量或者充注量不足或者因泄漏缺氟;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直流变频多联空调运行异常,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甚至导致直流变频多联空调因故障而停机。
但是,由于直流变频多联空调导致故障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而且,对于已经安装在用户现场的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由于安装位置比较高,维修调试很不方便。因此,一旦直流变频多联空调出现故障,对于引起故障的原因的分析和判断以及确定,一般来说都比较困难,都需要进行比较大的维修操作;特别是室内侧,由于室内装修已经完成,打开装修好的吊顶之类的装修,是不现实的,也会引起经济纠纷。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可以根据空调故障的状态,快捷地判断直流变频多联空调的故障原因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利用这种故障模拟装置在实验室内模拟各种故障存在的前提下,空调装置运行时发生的故障现象,记录故障运行时装置的运行参数以及用照相机拍下各种外在故障表象,等等。那么,当实际安装在用户现场的空调装置发生故障后,将实际故障现象和故障模拟装置模拟的故障相对照,从而可以快捷地判定故障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包括直流变频多联空调产品形态的系统零部件,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单向阀、排气温度传感器、低压开关、油气分离器、过滤器、回油毛细管、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外风机、外环温度传感器、室外换热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除霜控制温度传感器、室外换热器分流头、制热电子膨胀阀、旁通单向阀、高压储液罐、供液截止阀、供液分歧管、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第一室内机分流头、第一室内机蒸发器、第一室内机风机、第一室内环温传感器、第一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第一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第一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第二室内机蒸发器、第二室内机风机、第二室内环温传感器、第二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第二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第二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回气分歧管、总回气截止阀、气液分离器进口温度传感器、气液分离器、高压开关、空调主控制器;
它还包括用于模拟故障现象的零部件,包括驱动模块、采集模块及可视化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第七截止阀、第八截止阀、第九截止阀、第十截止阀、第十一截止阀、第十二截止阀、第十三截止阀、第十四截止阀、第十五截止阀、第十六截止阀、第十七截止阀、第十八截止阀、第十九截止阀、第二十截止阀、第二十一截止阀、第二十二截止阀、第二十三截止阀、第二十四截止阀、第二十五截止阀;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第六压力传感器、第七压力传感器、第八压力传感器、第九压力传感器、第十压力传感器、第十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七温度传感器、第八温度传感器、第九温度传感器、第十温度传感器,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回油毛细管视油镜,所述采集模块与空调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截止阀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排气管出口处,用于模拟排气管出口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毛细管焊接在直流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上,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直流变频压缩机的排气管之间的毛细管上装有所述第二截止阀;
所述的第三截止阀安装在油气分离器进口管处,模拟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所述的第四截止阀安装在油气分离器出口管处,模拟出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所述的第五截止阀安装在油气分离器底部回油毛细管进口管处,模拟回油毛细管进口处焊堵;
所述的回油毛细管视油镜安装在油气分离器底部回油毛细管中间,用于观察和摄像回油毛细管中润滑油流动情况,特别是是否有润滑油在毛细管内流动;
所述的第六截止阀安装在四通阀的排气管(即D管)和与室内连接的低压管(即E管)之间,模拟四通阀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不能完全换向而出现的串气现象;
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采用毛细管焊接在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上,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之间的毛细管上装有所述第七截止阀,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空调系统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外换热器冷凝进气压力,以及测量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室外换热器的一个换热管流路的高压气管上,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高压气体冷凝进口温度,或者制热模式时低压气体蒸发后的出口温度;
所述的第八截止阀安装在与上述该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进口处,模拟分流毛细管与室外换热器换热管之间的焊堵情况;
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与上述该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上,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冷室外换热器内凝液体出口温度,或者制热模式时低压制冷剂蒸发前的进口温度;
所述的第九截止阀安装在与上述该路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与室外换热器分流头之间,模拟分流毛细管与分流头之间的连接管焊堵的情况;
所述的第十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上述该路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与第八截止阀之间,靠近第八截止阀的位置,第十截止阀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三压力传感器,以测量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内冷凝液体的出口压力,或者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蒸发前的进口压力,所述的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上述选取的一路换热管流路冷凝出口压力,或者制热模式时蒸发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一截止阀安装在室外换热器分流头的进口处,模拟分流头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者全焊堵;
所述的第三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出口管上,用于测量制热模式时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出口温度;
所述的第十二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十一截止阀和第十三截止阀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的第十二截止阀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热模式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出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三截止阀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的制热模式出口处,模拟制热电子膨胀阀出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十四截止阀安装在旁通单向阀的制热模式进口处,用于模拟制冷模式时旁通单向阀反装的情况;
所述的第十五截止阀与旁通单向阀并联安装,用于模拟制热模式时旁通单向阀反装的情况;
所述的第十六截止阀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的制热模式进口处,模拟制热电子膨胀阀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四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在制热电子膨胀阀的进口管上,用于测量制热模式时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进口温度;
所述的第十七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十六截止阀和高压储液罐之间并靠近第十六截止阀的供液管路上,所述的第十七截止阀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五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五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热模式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八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制热模式进口管路上,所述的第十八截止阀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六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六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九截止阀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和第十八截止阀之间的管路上,模拟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管路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制冷剂温度;
所述的第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温度;
所述的第二十截止阀固定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管路上,模拟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管路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二十一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与第一室内机分流头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一截止阀还连接有第七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七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压力;
所述的第二十二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分流头和第一室内机蒸发器之间的一路分流毛细管上,所述的第二十二截止阀还连接有第八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八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上述选取的一路流路换热管内制冷剂蒸发前的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二十三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的集气管上,所述的第二十三截止阀还连接有第九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九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上述选取的一路流路换热管内制冷剂蒸发后的出口压力;
所述的第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温度;
所述的第八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温度;
所述的第二十四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四截止阀还连接有第十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十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液分离器进口压力;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安装在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管路上,用于观察在启动阶段、除霜过程中是否有液态制冷剂进入直流变频压缩机内;
所述的第二十五截止阀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直流变频压缩机的进口与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五截止阀还连接有第十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十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直流变频压缩机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九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的进口管上,用于测量直流变频压缩机回气温度;
所述的第十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壳体顶部,用于测量直流变频压缩机壳体顶部温度。
采用上述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当直流变频多联空调产品在使用现场出现任何故障时,只要将现场故障现象与故障模拟装置在实验室发生的现象进行比对,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从而提高产品售后调试和维修效率。
作为改进,第一截止阀至第二十五截止阀各自串联一个电磁阀。采用电磁阀,可以通过电气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从而增加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其中,电磁阀用于模拟管路全部焊堵的情景,截止阀可以模拟管路部分焊堵和半焊堵的情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图1的B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4是图1的C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如图所示:1、直流变频压缩机;2、单向阀;3、排气温度传感器;4、低压开关;5、油气分离器;6、过滤器;7、回油毛细管;8、四通阀;9、室外换热器;10、室外风机;11、外环温度传感器;12、室外换热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13、除霜控制温度传感器;14、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5、制热电子膨胀阀;16、旁通单向阀;17、高压储液罐;18、供液截止阀;19、供液分歧管;20、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1、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2、第一室内机蒸发器;23、第一室内机风机;24、第一室内环温传感器;25、第一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26、第一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27、第一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28、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9、第二室内机蒸发器;30、第二室内机风机;31、第二室内环温传感器;32、第二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3、第二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34、第二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35、回气分歧管;36、总回气截止阀;37、气液分离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8、气液分离器;39、高压开关;40、第一截止阀;41、第二截止阀;42、第一压力传感器;43、第三截止阀;44、第四截止阀;45、第五截止阀;46、回油毛细管视油镜;47、第六截止阀;48、第七截止阀;49、第二压力传感器;50、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八截止阀;52、第二温度传感器;53、第九截止阀;54、第十截止阀;55、第三压力传感器;56、第十一截止阀;57、第三温度传感器;58、第十二截止阀;59、第四压力传感器;60、第十三截止阀;61、第十四截止阀;62、第十五截止阀;63、第十六截止阀;64、第四温度传感器;65、第十七截止阀;66、第五压力传感器;67、第十八截止阀;68、第六压力传感器;69、第十九截止阀;70、第五温度传感器;71、第六温度传感器;72、第二十截止阀;73、第二十一截止阀;74、第七压力传感器;75、第二十二截止阀;76、第八压力传感器;77、第二十三截止阀;78、第九压力传感器;79、第七温度传感器;80、第八温度传感器;81、第二十四截止阀;82、第十压力传感器;83、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84、第二十五截止阀;85、第十一压力传感器;86、第九温度传感器;87、第十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包括直流变频多联空调产品形态的系统零部件,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1、单向阀2、排气温度传感器3、低压开关4、油气分离器5、过滤器6、回油毛细管7、四通阀8、室外换热器9、室外风机10、外环温度传感器11、室外换热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12、除霜控制温度传感器13、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4、制热电子膨胀阀15、旁通单向阀16、高压储液罐17、供液截止阀18、供液分歧管19、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1、第一室内机蒸发器22、第一室内机风机23、第一室内环温传感器24、第一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25、第一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26、第一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27、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8、第二室内机蒸发器29、第二室内机风机30、第二室内环温传感器31、第二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2、第二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33、第二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34、回气分歧管35、总回气截止阀36、气液分离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7、气液分离器38、高压开关39、空调主控制器;
它还包括用于模拟故障现象的零部件,包括驱动模块、采集模块及可视化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截止阀40、第二截止阀41、第三截止阀43、第四截止阀44、第五截止阀45、第六截止阀47、第七截止阀48、第八截止阀51、第九截止阀53、第十截止阀54、第十一截止阀56、第十二截止阀58、第十三截止阀60、第十四截止阀61、第十五截止阀62、第十六截止阀63、第十七截止阀65、第十八截止阀67、第十九截止阀69、第二十截止阀72、第二十一截止阀73、第二十二截止阀75、第二十三截止阀77、第二十四截止阀81、第二十五截止阀84,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2、第二压力传感器49、第三压力传感器55、第四压力传感器59、第五压力传感器66、第六压力传感器68、第七压力传感器74、第八压力传感器76、第九压力传感器78、第十压力传感器82、第十一压力传感器85、第一温度传感器50、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7、第四温度传感器64、第五温度传感器70、第六温度传感器71、第七温度传感器79、第八温度传感器80、第九温度传感器86、第十温度传感器87,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83、回油毛细管视油镜46,所述采集模块与空调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截止阀40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排气管出口处,用于模拟排气管出口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2通过毛细管焊接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排气管上,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2和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排气管之间的毛细管上装有所述第二截止阀41;
所述的第三截止阀43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进口管处,模拟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所述的第四截止阀44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出口管处,模拟出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所述的第五截止阀45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底部回油毛细管进口管处,模拟回油毛细管进口处焊堵;
所述的回油毛细管视油镜46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底部回油毛细管中间,用于观察和摄像回油毛细管中润滑油流动情况,特别是是否有润滑油在毛细管内流动;
所述的第六截止阀47安装在四通阀8的排气管(即D管)和与室内连接的低压管(即E管)之间,模拟四通阀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不能完全换向而出现的串气现象;
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49采用毛细管焊接在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上,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9和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之间的毛细管上装有所述第七截止阀48,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空调系统制冷模式运行时室外换热器冷凝进气压力,以及测量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出口压力;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0安装在室外换热器的一个换热管流路的高压气管上,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高压气体冷凝进口温度,或者制热模式时低压气体蒸发后的出口温度;
所述的第八截止阀51安装在与上述该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进口处,模拟分流毛细管与室外换热器换热管之间的焊堵情况;
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52安装在与上述该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上,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冷室外换热器内凝液体出口温度,或者制热模式时低压制冷剂蒸发前的进口温度;
所述的第九截止阀53安装在与上述该路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与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4之间,模拟分流毛细管与分流头之间的连接管焊堵的情况;
所述的第十截止阀54通过毛细管连接在上述该路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与第八截止阀51之间,靠近第八截止阀51的位置,第十截止阀54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三压力传感器55,以测量制冷模式时室外换热器内冷凝液体的出口压力,或者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蒸发前的进口压力,所述的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上述选取的一路换热管流路冷凝出口压力,或者制热模式时蒸发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一截止阀56安装在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4的进口处,模拟分流头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者全焊堵;
所述的第三温度传感器57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出口管上,用于测量制热模式时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出口温度;
所述的第十二截止阀58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十一截止阀56和第十三截止阀60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的第十二截止阀58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四压力传感器,所述的第四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热模式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出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三截止阀60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的制热模式出口处,模拟制热电子膨胀阀出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十四截止阀61安装在旁通单向阀16的制热模式进口处,用于模拟制冷模式时旁通单向阀反装的情况;
所述的第十五截止阀62与旁通单向阀16并联安装,用于模拟制热模式时旁通单向阀反装的情况;
所述的第十六截止阀63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的制热模式进口处,模拟制热电子膨胀阀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四温度传感器64安装在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的进口管上,用于测量制热模式时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进口温度;
所述的第十七截止阀65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十六截止阀63和高压储液罐17之间并靠近第十六截止阀63的供液管路上,所述的第十七截止阀65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五压力传感器66,所述的第五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热模式制热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八截止阀67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的制热模式进口管路上,所述的第十八截止阀67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六压力传感器68,所述的第六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十九截止阀69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和第十八截止阀67之间的管路上,模拟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管路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五温度传感器70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节流前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制冷剂温度;
所述的第六温度传感器71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节流后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温度;
所述的第二十截止阀72固定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节流后的管路上,模拟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管路部分焊堵、半焊堵或全焊堵;
所述的第二十一截止阀73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与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1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一截止阀73还连接有第七压力传感器74,所述的第七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压力;
所述的第二十二截止阀75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1和第一室内机蒸发器22之间的一路分流毛细管上,所述的第二十二截止阀75还连接有第八压力传感器76,所述的第八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上述选取的一路流路换热管内制冷剂蒸发前的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二十三截止阀77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的集气管上,所述的第二十三截止阀77还连接有第九压力传感器78,所述的第九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模式时上述选取的一路流路换热管内制冷剂蒸发后的出口压力;
所述的第七温度传感器79安装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8节流后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温度;
所述的第八温度传感器80安装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8节流前的管路上,用于测量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节流前的温度;
所述的第二十四截止阀81通过毛细管连接在气液分离器38的进口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四截止阀81还连接有第十压力传感器82,所述的第十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气液分离器进口压力;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83安装在气液分离器38的出口管路上,用于观察在启动阶段、除霜过程中是否有液态制冷剂进入直流变频压缩机内;
所述的第二十五截止阀84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进口与气液分离器38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五截止阀84还连接有第十一压力传感器85,所述的第十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直流变频压缩机进口压力;
所述的第九温度传感器86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进口管上,用于测量直流变频压缩机回气温度;
所述的第十温度传感器87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壳体顶部,用于测量直流变频压缩机壳体顶部温度。
作为改进,第一截止阀40至第二十五截止阀84各自串联一个电磁阀。采用电磁阀,可以通过电气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从而增加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其中,电磁阀用于模拟管路全部焊堵的情景,截止阀可以模拟管路部分焊堵和半焊堵的情景。
其中采集模块与空调主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时的各个参数。
示例1:
将实验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工况设定在额定制冷工况,开始模拟排气管出口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将第一截止阀40分别关小1/3、关小1/2、关小2/3和全关后(第六截止阀47关闭,第十五截止阀62关闭,供液分歧管19和回气分歧管35、对应第二室内机的截止阀关闭,其它截止阀全打开,第二室内机关闭),开始启动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直流变频压缩机开始启动运行,并开始记录装置运行参数,直到装置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或者没有故障停机而正常30分钟后停机。
示例2:
将实验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工况设定在额定制冷工况,开始模拟油气分离器的进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将第三截止阀43分别关小1/3、关小1/2、关小2/3和全关后(第六截止阀47关闭,第十五截止阀62关闭,供液分歧管19和回气分歧管35对应第二室内机的截止阀关闭,其它截止阀全打开,第二室内机关闭),开始启动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直流变频压缩机开始启动运行,并开始记录装置运行参数,直到装置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或者没有故障停机而正常30分钟后停机。
示例3:
将实验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工况设定在额定制冷工况,开始模拟油气分离器的出口管处部分焊堵、半焊堵以及全焊堵;
将第四截止阀44分别关小1/3、关小1/2、关小2/3和全关后(第六截止阀47关闭,第十五截止阀62关闭,供液分歧管19和回气分歧管35对应第二室内机的截止阀关闭,其它截止阀全打开,第二室内机关闭),开始启动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直流变频压缩机开始启动运行,并开始记录装置运行参数,直到装置出现故障自动停机,或者没有故障停机而正常30分钟后停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可以通过驱动模块设置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故障,并通过采集模块及可视化模块获取空调故障时的空调运行参数、装置中发生的一切异常现象以及室内外换热器翅片表面和管路上发生的异常现象,在所有故障模拟实验完成后,将故障模拟装置在各种故障下的运行参数、装置中发生的一切异常现象以及室内外换热器翅片表面和管路上发生的异常现象图片汇总,制成参考手册。这样,当直流变频多联空调产品在使用现场出现任何故障时,只要将现场故障现象与故障模拟装置在实验室发生的现象进行比对,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从而提高产品售后调试和维修效率。

Claims (2)

1.一种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包括直流变频多联空调产品形态的系统零部件: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1)、单向阀(2)、排气温度传感器(3)、低压开关(4)、油气分离器(5)、过滤器(6)、回油毛细管(7)、四通阀(8)、室外换热器(9)、室外风机(10)、外环温度传感器(11)、室外换热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12)、除霜控制温度传感器(13)、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4)、制热电子膨胀阀(15)、旁通单向阀(16)、高压储液罐(17)、供液截止阀(18)、供液分歧管(19)、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1)、第一室内机蒸发器(22)、第一室内机风机(23)、第一室内环温传感器(24)、第一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25)、第一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26)、第一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27)、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8)、第二室内机蒸发器(29)、第二室内机风机(30)、第二室内环温传感器(31)、第二室内机蒸发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2)、第二室内机蒸发器盘管中部温度传感器(33)、第二室内机蒸发器出口温度传感器(34)、回气分歧管(35)、总回气截止阀(36)、气液分离器进口温度传感器(37)、气液分离器(38)、高压开关(39)、空调主控制器;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模拟故障现象的零部件:包括驱动模块、采集模块及可视化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截止阀(40)、第二截止阀(41)、第三截止阀(43)、第四截止阀(44)、第五截止阀(45)、第六截止阀(47)、第七截止阀(48)、第八截止阀(51)、第九截止阀(53)、第十截止阀(54)、第十一截止阀(56)、第十二截止阀(58)、第十三截止阀(60)、第十四截止阀(61)、第十五截止阀(62)、第十六截止阀(63)、第十七截止阀(65)、第十八截止阀(67)、第十九截止阀(69)、第二十截止阀(72)、第二十一截止阀(73)、第二十二截止阀(75)、第二十三截止阀(77)、第二十四截止阀(81)、第二十五截止阀(84),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42)、第二压力传感器(49)、第三压力传感器(55)、第四压力传感器(59)、第五压力传感器(66)、第六压力传感器(68)、第七压力传感器(74)、第八压力传感器(76)、第九压力传感器(78)、第十压力传感器(82)、第十一压力传感器(85)、第一温度传感器(50)、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7)、第四温度传感器(64)、第五温度传感器(70)、第六温度传感器(71)、第七温度传感器(79)、第八温度传感器(80)、第九温度传感器(86)、第十温度传感器(87),所述可视化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83)、回油毛细管视油镜(46),所述采集模块与空调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截止阀(40)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排气管出口处;
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2)通过毛细管焊接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排气管上,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2)和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排气管之间的毛细管上装有所述第二截止阀(41);
所述的第三截止阀(43)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进口管处;
所述的第四截止阀(44)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出口管处;
所述的第五截止阀(45)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底部回油毛细管进口管处;
所述的回油毛细管视油镜(46)安装在油气分离器(5)底部回油毛细管中间;
所述的第六截止阀(47)安装在四通阀(8)的排气管和与室内连接的低压管之间;
所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49)采用毛细管焊接在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上,所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49)和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之间的毛细管上装有所述第七截止阀(48);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0)安装在室外换热器的一个换热管流路的高压气管上;
所述的第八截止阀(51)安装在与上述该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进口处;
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52)安装在与上述该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上;
所述的第九截止阀(53)安装在与上述该路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与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4)之间;
所述的第十截止阀(54)通过毛细管连接在上述该路路换热管流路对应的分流毛细管与第八截止阀(51)之间,靠近第八截止阀(51)的位置,第十截止阀(54)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三压力传感器(55);
所述的第十一截止阀(56)安装在室外换热器分流头(14)的进口处;
所述的第三温度传感器(57)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出口管上;
所述的第十二截止阀(58)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十一截止阀(56)和第十三截止阀(60)之间的供液管上,所述的第十二截止阀(58)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四压力传感器(59);
所述的第十三截止阀(60)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的制热模式出口处;
所述的第十四截止阀(61)安装在旁通单向阀(16)的制热模式进口处;
所述的第十五截止阀(62)与旁通单向阀(16)并联安装;
所述的第十六截止阀(63)安装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的制热模式进口处;
所述的第四温度传感器(64)安装在在制热电子膨胀阀(15)的进口管上;
所述的第十七截止阀(65)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十六截止阀(63)和高压储液罐(17)之间并靠近第十六截止阀(63)的供液管路上,所述的第十七截止阀(65)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五压力传感器(66);
所述的第十八截止阀(67)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的制热模式进口管路上,所述的第十八截止阀(67)还通过毛细管连接第六压力传感器(68);
所述的第十九截止阀(69)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和第十八截止阀(67)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的第五温度传感器(70)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的节流前的管路上;
所述的第六温度传感器(71)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节流后的管路上;
所述的第二十截止阀(72)安装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节流后的管路上;
所述的第二十一截止阀(73)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0)与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1)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一截止阀(73)还连接有第七压力传感器(74);
所述的第二十二截止阀(75)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分流头(21)和第一室内机蒸发器(22)之间的一路分流毛细管上,所述的第二十二截止阀(75)还连接有第八压力传感器(76);
所述的第二十三截止阀(77)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第一室内机的集气管上,所述的第二十三截止阀(77)还连接有第九压力传感器(78);
所述的第七温度传感器(79)安装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8)节流后的管路上;
所述的第八温度传感器(80)安装在第二室内机电子膨胀阀(28)节流前的管路上;
所述的第二十四截止阀(81)通过毛细管连接在气液分离器(38)的进口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四截止阀(81)还连接有第十压力传感器(82);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出口管视液镜(83)安装在气液分离器(38)的出口管路上;
所述的第二十五截止阀(84)通过毛细管连接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进口与气液分离器(38)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的第二十五截止阀(84)还连接有第十一压力传感器(85);
所述的第九温度传感器(86)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进口管上;
所述的第十温度传感器(87)安装在直流变频压缩机(1)的壳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截止阀(40)至第二十五截止阀(84)各自串联一个电磁阀。
CN 201220328565 2012-07-09 2012-07-09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9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28565 CN202769815U (zh) 2012-07-09 2012-07-09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28565 CN202769815U (zh) 2012-07-09 2012-07-09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69815U true CN202769815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285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9815U (zh) 2012-07-09 2012-07-09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6981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1214A (zh) * 2015-07-13 2015-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故障采集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5299840A (zh) * 2015-11-12 2016-02-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旁通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5444451A (zh) * 2015-11-12 2016-03-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补气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5588191A (zh) * 2015-05-05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152619A (zh) * 2017-12-16 2018-06-12 西安翌飞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故障模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61915A (zh) * 2018-02-05 2018-08-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49214A (zh) * 2024-03-27 2024-04-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模拟试验台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8191A (zh) * 2015-05-05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588191B (zh) * 2015-05-05 2019-03-0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091214A (zh) * 2015-07-13 2015-11-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故障采集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5299840A (zh) * 2015-11-12 2016-02-03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旁通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5444451A (zh) * 2015-11-12 2016-03-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补气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5444451B (zh) * 2015-11-12 2018-06-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补气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5299840B (zh) * 2015-11-12 2019-01-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及其旁通阀体的故障检测方法
CN108152619A (zh) * 2017-12-16 2018-06-12 西安翌飞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故障模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52619B (zh) * 2017-12-16 2021-02-05 西安翌飞核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网故障模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61915A (zh) * 2018-02-05 2018-08-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61915B (zh) * 2018-02-05 2020-08-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49214A (zh) * 2024-03-27 2024-04-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模拟试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69815U (zh) 直流变频多联空调故障模拟装置
CN105299956B (zh) 压缩机回油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器
CN102788404B (zh) 防止直流变频空调低压故障停机的控制方法
CN106247530A (zh) 多管制变频一拖多空调自检方法
CN102645327B (zh) 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外机电子膨胀阀是否焊堵的检测方法
EP1645810A3 (en) Multi-un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914027B (zh) 多联式空调机组制冷时防止室外机冷媒偏流的控制方法
CN103277949B (zh) 分流控制装置及方法、多联机空调系统和空调机
CN202675488U (zh) 智能变频双风空调系统
CN201014833Y (zh) 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旁通系统
CN105509161B (zh) 一种空气源双工况分体空调器及运行方法
CN105526676B (zh) 判断制热时多联机的室内换热器是否积液的方法
CN103115459A (zh) 一种空调自动补充冷媒装置
CN204494630U (zh) 室内外机一体化节能空调
CN204830603U (zh)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CN102364270B (zh) 三联供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726659A (zh) 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热泵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
CN102155827B (zh) 宽温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CN103791596A (zh) 判断制冷模式的多联空调的温感器阻值是否偏移的方法
CN103900290B (zh) 多功能分体水环热泵机组
CN103673230B (zh) 数据中心复杂水冷系统运行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3163374U (zh) 一种空调自动补充冷媒装置
CN105546736A (zh) 解决制热时多联机的室内换热器积液的方法
CN102278806A (zh) 一种带有制冷剂压力检测装置的空调器
CN108981215A (zh) 一种空调制冷余能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191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Mingguang Road No. 1166

Patentee after: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191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Jiangshan town Yinzhou District Mingguang Road No. 1166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