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69744U -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69744U
CN202769744U CN 201220340514 CN201220340514U CN202769744U CN 202769744 U CN202769744 U CN 202769744U CN 201220340514 CN201220340514 CN 201220340514 CN 201220340514 U CN201220340514 U CN 201220340514U CN 202769744 U CN202769744 U CN 202769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ive sensing
panel
electromagnetic oven
support portion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405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胡文飞
王厚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405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69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69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697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防烫的电磁炉,包括壳体、面板、控制电路板,壳体包括支撑部,面板包括承载锅具的面板加热区,支撑部支撑面板并围绕面板加热区设置,控制电路板置于壳体中,且支撑部上设有电连到控制电路板的电容感应件,电容感应件可与锅具形成电容,因而,当锅具处于会对壳体烫伤的异常情形时,例如锅具过大或者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偏离加热区的中心位置加热时,控制电路板会根据侦测的电容信号而控制电磁线盘不进行加热或者进行报警等动作,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可以避免前案电磁炉上的高温锅具对壳体烫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且特别涉及一种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无需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电磁炉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使用时,电磁线盘中通入交变电流,通过整流元件(如硅整流器)把220V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通过LC谐振在电磁线盘中产生高频磁场,利用铁质锅具切割交变磁力线,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量。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加热迅速、操作简便、适应性广。
目前家用或商用电磁炉,包括面板、壳体、电磁线盘与控制电路板,面板由耐热的微晶板构成,面板包括承载锅具的面板加热区,壳体为塑料材料,壳体包括支撑部,支撑部支撑面板并围绕面板加热区设置,电磁线盘与控制电路板位于壳体中。
一般说来,当电磁炉工作时,锅具放置在面板加热区进行加热,但是,当锅具过大,或者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偏离面板加热区的中心位置(一般面板上会有标记指示)等异常情形时,热的锅具就可透过面板将热量传递给壳体,由于壳体一般是由塑料材料构成,从而,当锅具长时间处于这个状态时,热的锅具就可能烫伤壳体,从而造成电磁炉变形。而且,当用户将锅具严重偏离面板加热区的中心位置时,将导致电磁炉工作在非正常状态而导致工作振荡电压高、锅具加热不均,也容易造成锅具变形、爆管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改善方案:在壳体四周预埋温度传感器,如热敏电阻等,然,由于温度传感器与锅具之间隔了一层面板,从而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设定温度时,锅具已加热一段时间,造成温度信号传递延迟的问题;而且,由于温度传感器与锅具之间隔了一层面板,导致温度传感器侦测到的实际温度相对锅具的实际温度相差20-30°C,难以对电磁炉进行可靠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防烫的电磁炉,包括壳体、面板、控制电路板,壳体包括支撑部,面板包括承载锅具的面板加热区,支撑部支撑面板并围绕面板加热区设置,控制电路板置于壳体中,且支撑部上设有电容感应件,电容感应件电连到控制电路板,电容感应件可与锅具形成电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支撑部位于上壳体上;上壳体的支撑部的数量为4个,且4个支撑部在壳体上的位置分别对应于面板加热区四周边缘位置;同时,电容感应件包括4个电容感应片,且4个电容感应片分别设置在4个支撑部上且分别位于4个支撑部的中心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容感应件为电容感应极片;电容感应件设置在支撑部的上表面且与面板底部接触,或者电容感应件设置嵌设到支撑部内;电容感应件为一整片,且形状为“U”型或“口”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面板加热区的下部周围设有电容感应件,且感应件设置在壳体的支撑部上且与控制电路板电连,从而,当锅具处于会对壳体烫伤的异常情形时,例如锅具过大或者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偏离加热区的中心位置加热时,控制电路板会侦测到电容感应件与锅具之间的电容,从而控制电磁线盘不进行加热或者进行报警等动作,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可以避免前案电磁炉上的高温锅具对壳体烫伤的问题。而且,当锅具严重偏离面板加热区的中心位置时,电磁炉会自动停止加热动作,从而不会导致前案出现的工作振荡电压高、锅具加热不均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锅具变形、爆管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炉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磁炉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10:支撑部;20:面板;31:第一腔体;32:第二腔体;40:控制电路板;41:线路;50:电容感应件;60:电容感应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磁炉的剖视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电磁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请合并参见图1和图2,电磁炉包括壳体10、面板20、电磁线盘(图中未显示)和控制电路板40,其中,壳体10由塑料材料构成,其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面板20放置在壳体10上,具体而言,面板20是放置在上壳体11上,由耐热的微晶板构成,面板20包括承载锅具的面板加热区和供用户选择相关操作按键的操作区,电磁线盘与控制电路板40位于壳体10中,电磁线盘用来提供锅具加热需要的交变磁力线,控制电路板40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或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炉作业。
请继续参见图2,上壳体11包括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其中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是由上壳体11上下两部分中间挖空而形成,第一腔体31之上对应设置面板20的面板加热区(图中未示出),第二腔体32之上对应设置供用户输入操作指令的面板操作区(图中未显示)。上壳体11还包括围绕第一腔体31的4支撑部110,支撑部110支撑面板20并围绕面板加热区设置,4个支撑部110在上壳体11上的位置分别对应于面板20加热区四周边缘位置,当面板20放置在上壳体11上时,面板20加热区四周边缘与各支撑部110边缘接近平齐。当然,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壳体还包括侧边,支撑部由侧边内凸形成,因而当面板放置在上壳体之上时,侧边还会围绕面板加热区。另外,习知技艺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支撑部的数量。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面板包括面板加热区和面板操作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习知技艺者可以理解面板可以只包括面板加热区,面板操作区可以额外设置,材质可以不跟面板一样。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电磁炉还包括电容感应件50,电容感应件50安置在支撑部110上,电容感应件50为电容感应极片。在本实施例中,电容感应件50位于支撑部110上表面的内侧,即在水平方向上感应件50位于靠近第一腔体31那侧,电容感应件50由一整片连续的电容感应极片形成,并且电容感应件50成“U”型设置在支撑部110上,即电容感应件50设置在4个支撑部110的三个之上,在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之间的支撑部110上没有设置电容感应件50,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容感应件所形成的形状也可以为“口”型等其他合适的形状,即四个支撑部上都存在电容感应件,另外,电容感应件设置的位置也不限为支撑部的内侧,习知技艺者应该可以理解感应件设置在支撑部上表面的中部或外侧都可以。
请继续参见图1,电容感应件50设置在支撑部110的上表面且与面板20底部相接触,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容感应件也可以嵌设到支撑部内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容感应件50与控制电路板40通过线路41电连,从而锅具和电容感应件50之间的电容信号就可以通过线路41传递给控制电路板40。因而,当锅具处于会对壳体烫伤的异常情形时,例如锅具过大或者锅具偏离面板20加热区中心位置(一般面板上会有标记指示)时,控制电路板40就可以侦测到电容感应件50与锅具之间的电容,并根据侦测到的电容信号而触发控制电路板40相应的回应,例如:当锅具过大时,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面板20加热区时,控制电路板40会侦测到感应件50与锅具之间的电容,根据电容信号而触发控制电路板40相应动作,从而控制电磁线盘不进行加热或者进行报警等动作。
实施例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的结构与图2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符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为感应件的设计。
请合并参见图1和图3,电容感应件设置在支撑部110上,包括4个电容感应片60,电容感应片60为电容感应极片,当然,本领域的习知技艺者应该可以理解电磁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感应片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 4个电容感应片60分别设置在4个支撑部110的中心位置处,且电容感应片60设置在支撑部110的上表面且与面板20底部相接触,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容感应件也可以内嵌到支撑部内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4个电容感应片60通过线路41分别电连到控制电路板40,从而锅具和电容感应件之间的电容信号就可以通过线路41传递给控制电路板40。因而,当锅具偏离面板20加热中心时,控制电路板40就可以侦测到对应电容感应片60与锅具之间的电容,并根据侦测的电容信号而触发控制电路板40相应的回应,例如: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偏离面板20加热区的中心位置时,控制电路板40会侦测到对应电容感应片60与锅具之间的电容,根据电容信号而触发控制电路板40相应动作,从而控制电磁线盘停止加热或者进行报警动作。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面板加热区的下部周围设有电容感应件,且电容感应件设置壳体的支撑部上,从而,当锅具处于会对壳体烫伤的异常情形时,例如锅具过大或者用户将锅具放置在偏离加热区的中心位置加热时,控制电路板会侦测到电容感应件与锅具之间的电容,从而控制电路板可以对电容信号进行回应,例如,当锅具过大时,当用户将锅具放置在面板加热区时,控制电路板会控制电磁线盘不进行加热或者进行报警等动作,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可以避免前案电磁炉上的高温锅具对壳体烫伤的问题。而且,当锅具严重偏离面板加热区中心位置时,电磁炉会自动停止加热动作,从而不会导致前案出现的工作振荡电压高、锅具加热不均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锅具变形、爆管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高温防烫的电磁炉,包括壳体、面板、控制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支撑部,面板包括承载锅具的面板加热区,支撑部支撑面板并围绕面板加热区设置,控制电路板置于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上设有电容感应件,电容感应件电连到控制电路板,电容感应件可与锅具形成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上壳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支撑部的数量为4个,且4个支撑部在壳体上的位置分别对应于面板加热区四周边缘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件包括4个电容感应片,且所述电容感应片分别设置在4个支撑部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片分别设置在支撑部的中心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件为电容感应极片。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且与面板底部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件嵌设在所述支撑部内。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件为一整片,且形状为“U”型或“口”型。
CN 201220340514 2012-07-12 2012-07-12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9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0514 CN202769744U (zh) 2012-07-12 2012-07-12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0514 CN202769744U (zh) 2012-07-12 2012-07-12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69744U true CN202769744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76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4051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69744U (zh) 2012-07-12 2012-07-12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69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1336A (zh) 用于确定烹饪器具特性的磁性方法
CN206166609U (zh) 烹饪器具
CN203952829U (zh) 镶嵌在餐桌台面上加热食物的全自动加热盘
CN20668757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1615519U (zh) 电磁炉
CN202769744U (zh) 高温防烫的电磁炉
CN201911875U (zh) 一种带活动蒸层的电压力锅
CN204734329U (zh) 烹饪器具
CN109431263A (zh) 一种电热水壶的感应断电结构
KR200464974Y1 (ko) 화구 크기 조절이 가능한 전기 레인지
CN204181443U (zh) 电蒸锅
CN205697139U (zh) 家用智能炒锅
CN205251217U (zh) 一种可自动加水的电饭锅
CN209995914U (zh) 锅具和电磁炉炊具
US20110253705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device of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type implementation
CN206062868U (zh) 烹饪器具及具有其的电磁炉或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CN208269212U (zh) 一种能准确检测加热介体温度和重量的防干烧电磁炉
CN20843182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器具的防干烧保护装置
CN112197311A (zh) 电磁炉防干烧和基于食材重量进行烹饪的控制系统
CN203555338U (zh) 电磁火锅桌
CN103584505B (zh) 电磁火锅桌
CN103054455A (zh) 分体电炒菜锅
CN219264369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双温检测烹饪器具
CN219264376U (zh) 电磁感应加热的智能烹饪器具
CN206062545U (zh) 一种恒温餐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118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Xinsha Road,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12 250118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mpany Limite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