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9866U -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 Google Patents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59866U
CN202759866U CN 201220161262 CN201220161262U CN202759866U CN 202759866 U CN202759866 U CN 202759866U CN 201220161262 CN201220161262 CN 201220161262 CN 201220161262 U CN201220161262 U CN 201220161262U CN 202759866 U CN202759866 U CN 202759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ng container
cultivating
monomer
housing
outer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612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荣琦
王太华
于堃
侯静文
刘雯娇
周婷婷
刘安庆
王钊
Original Assignee
侯荣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侯荣琦 filed Critical 侯荣琦
Priority to CN 2012201612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59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59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598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一种层叠结构的栽培容器,彻底颠覆了栽培容器的传统功能与平面摆放的种植模式,既是盛载植物及栽培基质的栽培容器,又是结构构件。是若干开口的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则在三维空间以一定的开口方向(相对与水平面和朝向)纵横并合(间隔)层叠、排列或交错并合(间隔)层叠、排列架构成另外的一定几何形状、任意空间几何尺寸的组合立体栽培表面。它能以自体强度架构空间任意造型穹隆结构的立体绿化面,也可以依附(包裹)墙(柱)体、护坡外表形成栽培面,还可以纵横链接成直(斜)立面悬(披)挂栽培表面美化路街栅栏,甚至,电线杆、路灯杆上也能搭建设施栽花种草。充分的、立体的绿化、美化、净化环境。

Description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的一种容器—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尤其是能够通过规则的层叠、排列架构成空间任意形状造型的栽培容器组合体。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的栽培容器是粘土烧结、瓷、陶、塑料及聚合物等材质的园台、圆柱或棱台、棱柱外观形状的容器,仅适合于二维平面上的排列摆放,三维空间摆放时必须依赖支架,但却存在着遮光、通风不畅、管理不便、浪费材料等诸多缺陷,不能实现任意空间形式、任意空间形状的立体栽培。
发明内容
为突破平面摆放的粗放模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层叠结构栽培容器承载栽培基质和栽培植物,在三维空间按规则并合(间隔)层叠、排列架构任意空间几何形状、全方位的组合栽培设施,实现真正意义的空间立体栽培。立体种植可以实现单位面积的效益最大化和极限利用效率;可以在墙体、护坡、高架桥构造柱等建筑构筑物上垂直植被绿化,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甚至,水泥电线杆、钢管路灯杆、路街隔离栅栏都可以栽花种草美化、绿化、净化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层叠结构栽培容器,是若干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规格、一定的强度和厚度且开口(不完全封闭)的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的集成体。
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可以是多面体外形形状(多面体实体的并集、差集、交集)的壳体容器,且一面/处(一面/处以上)开口不封闭;也可以是旋转体外形形状(旋转体实体的并集、差集、交集)的壳体容器,且一面/处(一面/处以上)开口不封闭;还可以是多面体和旋转体外形形状(多面体和旋转体实体的并集、差集、交集)的组合壳体容器,且一面/处(一面/处以上)开口不封闭。
所述的面/处是指整个面(平面、曲面)或平面、曲面上的一部分。开口的大小依据植物的生物属性及栽培基质确定以满足植物的生存需要。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的规格属性要与栽培植物的生物特性相适应。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遵循植物生存需要光照、空气、水分、养分的自然规律:第一,要满足壳体容器构件承载植物及其所需的水分、养分(栽培基质)需求—盛载功能;第二,要满足壳体容器构件的开口方向接受光线且开口处不被密闭—通风、受光为规则。
若干开口的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则在三维空间以一定的开口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和朝向)纵横并合(间隔)层叠、排列或交错并合(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一定的几何形状、任意空间几何尺寸的组合立体栽培表面。
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的外形形状决定了栽培表面可以是直/斜或平/弧立面的立体栽培表面;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既是植物及其所需的水分、养分的盛载体,又是一种结构构件;栽培容器的材质特性和壳体厚度决定了栽培集成体的结构属性,它能以自身强度形成穹隆结构的立体植物栽培面,也可以依附(包裹)墙(柱)体外表形成植物栽培面,还可以纵横链接成直(斜)立面悬(披)挂栽培表面。
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可以是单体,也可以是单体的并合体;并合体可以相互分隔,也可以相互连(贯)通;几何体栽培容器还可以是可拆分、组合的单体等分体。
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的材质属性依环境要求可以是石材、木材、陶土、玻璃、水泥制品、塑料、合成树脂、金属或其它人工材质。
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纵横/交错并合/间隔层叠、排列可以依据材质属性及环境要求采用粘接、铆接、焊接、编结、卡扣、紧固件及其它方式连接。
几何体壳体容器构件可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孔洞溢流或透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约土地,极大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绿化密度;可以任意场合、任何空间立体全覆盖、全方位的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并且化解了建筑占地与植被用地的千古矛盾;充分利用生活垃圾、路街落叶、杂草等生物质废弃物及尘土作为栽培基质,缓解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的直观投影图及主视、俯视、右视图。1是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0是溢流或透气孔洞。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一个实施例中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按规则纵横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的直(斜)单立面并合立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一个实施例中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按规则纵横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的直(斜)单立面间隔立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一个实施例中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按规则纵横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的单曲立面并合立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的直观投影图及主视、俯视、左视、右视图。2是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0是溢流或透气孔洞。
图6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二个实施例中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按规则纵横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的直(斜)双立面并合立体栽培表面的两面直观投影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棱台(棱台与棱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10是溢流或透气孔洞。
图8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棱台(棱台与棱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注:等分体的份数是不为0的自然数。
图9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三个实施例中棱台(棱台与棱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层叠排列成棱柱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棱台(棱台与棱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棱台(棱台与圆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四个实施例中棱台(棱台与圆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层叠排列成棱柱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园台(园台与园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园台(园台与园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8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注:等分体的份数是不为0的自然数。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五个实施例中园台(园台与园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层叠排列成园柱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园台(园台与园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的主、俯视图和轴测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层叠结构栽培容器第六个实施例中园台(园台与园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层叠排列成园柱体栽培表面的轴测图。
上述附图图2、图3、图4中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图6中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图9中棱台(棱台与棱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图8中棱台(棱台与棱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图10中棱台(棱台与棱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图11、图12中棱台(棱台与圆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图13、图15中园台(园台与园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图14中园台(园台与园台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8,图16、图17中园台(园台与园柱实体的组合编辑体)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以及其它形式的壳体栽培容器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溢流或透气孔洞10(如图1、图5、图7中的10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所示,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是正方体和直三棱柱的并集组合成多面体外形形状的单面开口壳体容器,也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状的几何体外形且一面/处是开口不封闭的壳体容器。图1中的主视图所示,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的开口方向水平角是45°,也可以是大于0°、小于90°的任意角度。壳体容器底角是依据开口方向水平角和壳体容器1处在栽培集成体中形成的底面角度来确定。
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可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求,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溢流或透气孔洞10(如图1中的10所示)。
图1中,俯视图的上下两边投影线,右视图的左右两边投影线都平行且开口方向水平角是45°处置时,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纵横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图2所示的直(斜)单立面并合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同等前提下,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纵横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图3所示的直(斜)单立面间隔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图1中,俯视图的上下两边投影线不平行,右视图的左右两边投影线平行且开口方向水平角是45°处置时,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纵横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图4所示的单曲立面并合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同等前提下,也可以组合成单曲立面间隔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图1中,俯视图的上下两边投影线,右视图的左右两边投影线都不平行时,开口方向水平角随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纵横并合(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球壳外形穹隆结构的并合(间隔)弧立面立体栽培集成体。
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的外形形状决定了立体栽培表面可以是纵向直/斜或平/弧立面单面栽培效果的立体栽培表面,可以是墙(柱)体的外表面,也可以是穹隆结构的球表面;可以是单面的立体栽培面,也可以是单面的立体栽培面平行(倾斜)相对组合成双面的立体栽培面;还可以纵横链接成直(斜)立面悬(披)挂栽培表面。
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1可如图2、图3、图4所示纵横(交错)依规则并合(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单立面立体栽培集成体,亦可纵(横)集成并合为纵(横)集成体再横向并合(纵向层叠);还可以按图2、图3、图4所示原理依规格要求的面幅整体集成。
实施例二
图5所示,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是两个正方体外形形状的单面开口壳体栽培容器单体,通过并合集成两个开口方向不同的壳体栽培容器集成体,也可以是两个其它任意形状的几何体单体并合集成体。集成体可由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单体集成,也可以是形状、大小不同的单体集成。 图5所示,两个单体的开口方向水平角是45°,也可以是大于0°、小于90°的任意角度;开口方向水平角在同一平面内可以互相垂直,也可以相互不垂直。构成集成体的两个单体并合面可以是相互分隔、相对独立的,也可以是相互连通、整体的形式构成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
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  可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溢流或透气孔洞10(如图5中的10所示)。
图5中,俯视图的上下两边投影线,右视图(左视图)的左右两边投影线都平行且开口方向水平角是45°处置时,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纵横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图6所示的直(斜)双立面并合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同等前提下,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纵横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图3所示相同原理的直(斜)双立面间隔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图5中,俯视图的上下两边投影线不平行,右视图(左视图)的左右两边投影线平行且开口方向水平角是45°处置时,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纵横并合(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图4所示相同原理的双曲立面并合(间隔)立体栽培表面集成体;图5中,俯视图的上下两边投影线,右视图(左视图)的左右两边投影线都不平行时,开口方向水平角随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 纵横并合(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球壳外形穹隆结构的并合(间隔)双弧立面立体栽培集成体。
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的外形形状决定了立体栽培表面可以是纵向直/斜或平/弧立面双面栽培效果的立体栽培表面,可以是墙(柱)体的外表面,也可以是穹隆结构的球表面。
两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2 可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纵横(交错)依规则并合(间隔)层叠、排列组合成的双立面立体栽培集成体,亦可纵向(横向)集成并合为纵(横)集成体再横向并合(纵向层叠);还可以按图2、图3、图4、图6所示原理依规格要求的面幅整体集成。
实施例三
图7所示,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是由六棱台实体的并集、交集、差集编辑所得组合编辑体,也可以是由若干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并合连通体—第一实施例图4示例所述原理中的单体并合体,还可以是图8所示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的形式。
图7中的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图8中的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可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溢流或透气孔洞10(图7中的10所示)。
图7中主视图所示的两个等腰梯形相对应同一侧的腰,是相对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倾斜处置且可以互相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两个等腰梯形相对应的腰间距离和腰的长度决定了栽培容器容积大小。图8同理。
图7中的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图8中的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可以是不为0的任意自然数为棱数的棱台。
图8中的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可以是不为0的任意自然数为等分数的单体并合体,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数的并合体。
图9是图7所示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棱柱体外形形状栽培表面。图8中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同理可以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图9所示的棱柱体外形形状栽培表面。
图9所示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3层叠排列架构成棱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不仅可以平面层叠架构,而且,可以图8中的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包裹、悬挂在柱形构筑物表面。
实施例四
图10所示,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是由棱台、棱柱实体的并集、交集、差集编辑所得组合编辑体,也可以是如图11所示由棱台、园柱实体的并集、交集、差集编辑所得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上述图10中的5、图11中的6还可以是图8所示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4的形式。
图10中的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图11中的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都可以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溢流或透气孔洞10(图7中的10所示原理)。
图10中的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图11中的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可以是不为0的任意自然数为棱数的棱台外形形状。
图10、图11中主视图所示等腰梯形的腰,是相对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倾斜处置。
图10中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图11中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可以按照图8所示原理形成以不为0的任意自然数为份数的单体并合体,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数的并合体。
图12是图11所示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棱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同理,图10中的壳体栽培容器5同样可以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图12所示的棱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
图12所示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层叠排列架构成棱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不仅可以平面层叠架构,而且,图10中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5、图11中棱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6可以等分体单体并合体的形式包裹、悬挂在柱形构筑物表面。
实施例五
图13所示,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是园台实体的并集、交集、差集编辑所得组合编辑体,也可以是由若干单面开口的壳体栽培容器并合连通体—第一实施例图4示例所述原理中的单体并合体,还可以是图14所示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8的形式。
图13中的壳体栽培容器7、图14中的壳体栽培容器8、都可以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孔洞10(如图7中的10所示原理)溢流或透气。
图13中主视图所示的两个等腰梯形相对应同一侧的腰,是相对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倾斜处置且可以互相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两个等腰梯形相对应的腰间距离和腰的长度决定了栽培容器的容积大小。图14同理。
图13中,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可以是单体,也可以是图14所示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8的形式。等分体单体可以是不为0的任意自然数为份数的单体并合体,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数的并合体。
图15是图13所示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园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同理,图14中的壳体栽培容器8同样可以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图15所示园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
图15所示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7层叠排列架构成园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不仅可以平面层叠架构,而且,可以图14中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8包裹、悬挂在柱形构筑物表面。
实施例六
图16所示,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是由园台、园柱实体的并集、交集、差集编辑所得组合编辑体,也可以是由园台与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实体的并集、交集、差集编辑得到园台其它形式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还可以是图14所示可拆分、组合的等分体单体壳体栽培容器8相同原理的形式。
图16中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可以依栽培基质(有土栽培或无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选择性的在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几个3—30mm的溢流或透气孔洞10(图7中的10所示原理)。
图16中主视图所示等腰梯形的腰,是相对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倾斜处置。
图16中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可以按照图14所示原理以不为0的任意自然数为份数的等分体单体并合体,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数的并合体。
图17是图16所示的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依次纵向层叠排列架构成园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
图17所示园台外形形状的单体壳体栽培容器9层叠排列架构成园柱体外形形状的栽培表面不仅可以平面层叠架构,而且,可以单体并合体的形式包裹、悬挂在柱形构筑物表面。

Claims (5)

1.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其由若干具有开口的几何体壳体容器构建的集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体壳体容器在三维空间纵横并合层叠、排列或交错并合层叠、排列组合成的组合立体栽培表面;所述开口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大于0°、小于90°的任意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几何体体容器的形状决定直/斜或平/弧立面的立体栽培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开口为一面或多面;所述的面是指整个平面或平面、曲面上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几何体壳体容器为单体、单体的并合连通体或单体相互分隔的并合体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采用可拆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结构栽培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开口的侧面或底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溢流或透气孔洞,其直径为3—30mm。
CN 201220161262 2012-04-17 2012-04-17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9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61262 CN202759866U (zh) 2012-04-17 2012-04-17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61262 CN202759866U (zh) 2012-04-17 2012-04-17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59866U true CN202759866U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6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612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59866U (zh) 2012-04-17 2012-04-17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598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9791A (zh) * 2018-11-06 2019-03-08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多能源循环和垂直绿化的交互自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9791A (zh) * 2018-11-06 2019-03-08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多能源循环和垂直绿化的交互自控装置
CN109429791B (zh) * 2018-11-06 2024-03-15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的多能源循环和垂直绿化的交互自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769A (zh) 储水型绿化砌块及其构成的垂直绿化墙体
CN102356735A (zh) 立体水田
KR101105543B1 (ko) 입체 녹화용 식물 재배 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녹화 시스템
CN204929783U (zh) 储水型绿化砌块及其构成的垂直绿化墙体
CN2775172Y (zh) 绿化用混凝土空心砌块
US9901036B2 (en) Versatile eco-friendly planting block
CN102630516A (zh)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CN202759866U (zh) 层叠结构栽培容器
KR101345525B1 (ko) 입체 녹화용 식물 재배 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녹화 시스템
CN103882794A (zh) 专用于人行走的绿化式可变格栅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22177A (zh) 抽屉式生态组合砌块及其垒砌的生态体
CN210695116U (zh) 一种拼装式可循环应用的生态围墙
CN203951915U (zh) 立体绿化装置
CN203129174U (zh) 一种植生箱式砌块
CN2789360Y (zh) 绿色植被建筑
CN203057920U (zh) 一种护栏花槽
CN207416400U (zh) 一种塑石假山
CN202890037U (zh) 立体绿化结构组件
KR101345553B1 (ko) 입체 녹화용 식물 재배 용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녹화 시스템
KR101042573B1 (ko) 명산을 도입한 자연 축경식 산수정원의 조립식 단위 셀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산수정원의 조성방법
CN202064664U (zh) 一种低碳生态型社区停车场
CN204875423U (zh) 一种乔木周边硬质铺装结构
CN2911050Y (zh) 新型立体绿化砖
CN205830501U (zh) 一种新型绿化装置
CN105421623B (zh) 一种海绵体透水混凝土绿化景墙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