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43198U -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 Google Patents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43198U
CN202743198U CN 201220429999 CN201220429999U CN202743198U CN 202743198 U CN202743198 U CN 202743198U CN 201220429999 CN201220429999 CN 201220429999 CN 201220429999 U CN201220429999 U CN 201220429999U CN 202743198 U CN202743198 U CN 202743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mandrel
torsion bar
spool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299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 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L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L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L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4299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43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43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431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轴,应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所述卷轴包括沿中轴线设置有通孔且用于缠绕织带的芯轴,以及可分离的并分别设置于芯轴两端的两个端盖;端盖呈扁圆柱体状;每一端盖沿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卷收器框架侧壁的内齿齿形相配合外齿,且朝向芯轴的内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带内齿的中心凹孔,所述中心凹孔的内齿齿形与所述扭力杆其中一端部的外齿齿形相配合;芯轴中轴线位置的通孔的中段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扭力杆中部外齿相配合的内齿。本卷轴容纳长度较短的扭力杆,使得扭力杆不易发生弯曲变形,且整体受力状况简单化,更为安全稳定。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用于上述卷轴的端盖,以及使用上述卷轴的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Description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的卷轴。本实用新型同时涉及一种用于该卷轴的端盖、使用所述卷轴的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应用于汽车上的重要被动安全部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够保护使用者,使其免受或减轻碰撞时的二次伤害。
最初被设计的应用于汽车座椅上的标准三点式安全带,其仅仅包括锁止机构和用于固定使用者(人体)的织带。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锁止机构锁止,织带不再向外拉伸,从而将使用者捆绑在汽车座椅上。然而由于碰撞瞬间速度变化很快,碰撞时速度变化引起的动量变化时间很短,使得织带作用于使用者身上的力很大,例如可达8-10kN。会导致使用者肋骨折断甚至更严重的伤害。
基于上述的原因,标准式安全带被进一步改进,提出了限力式安全带,即在碰撞瞬间,可以通过一定的限力机构限制织带作用于人体上的力,不会导致人体受到织带本身的伤害,以达到最大限度保护使用者的目的。
在文献号为EP1607288B1的欧洲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限力式安全带的安全装置。具体的,在所述欧洲专利文献的第二实施例中,公开的安全装置包括一U型框架、卷轴和扭力杆。在所述U型框架的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带内齿的圆形孔。卷轴包括用于缠绕织带的芯轴和设置于芯轴两端的分离式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框架上内齿相匹配的外齿;所述卷轴可旋转浮动设置于所述U型框架上,且两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框架的圆形孔中,在正常状态下,端盖上的外齿与所述圆形孔的内齿并不啮合,卷轴可在所述圆形孔中转动,以缠绕织带或者释放织带。
所述扭力杆呈杆状,沿所述卷轴轴线设置于卷轴之中,并在所述卷轴沿轴线中心位置通过内外齿啮合方式连接;此外,所述扭力杆两端穿过所述两端盖中心,伸出端盖之外并通过外齿与两端盖上的内齿相啮合。
上述的限力式安装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在发生碰撞时,传感装置触发包括气体发生器在内的动作机构,使得卷轴的端盖上的外齿与U型框架的内齿相啮合,将卷轴由可旋转浮动状态(也可称为自由状态)变为锁止状态。使得缠绕在卷轴上的织带不再向外释放。从而将使用者固定于座椅上。在此过程中,织带承受的来自于使用者由于惯性而产生的向前移动的力会越拉越大,该力总是在试图牵引卷轴的芯轴转动。但是芯轴通过与之啮合的扭力杆、与扭力杆啮合的端盖而被固定于U型框架上而无法转动。当织带的牵引力足够大能够使得扭力杆产生扭曲转动时,芯轴就会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使得织带会被释放出一段长度,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向前产生一定的位移,减轻织带作用于使用者身上的拉力,达到了限制织带作用于使用者身上的力的作用,获得限力效果。
上述专利的重要特征在于,扭力杆两端固定,中段通过内外齿啮合芯轴,使得扭转变形均匀分布在整个扭力杆上,防止局部应力集中而断裂,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扭力杆的材料,产生稳定一致的限力效果。此外,扭力杆变形过程对称,使卷收器框架受力平衡,框架的扭转变形小。
有关上述专利文献的限力式安装装置的详细内容,可进一步参看上述的欧洲专利文献。
然而,扭力杆伸出卷轴的端盖的两端部还受到来自其他结构的约束力,使得整个扭力杆受力复杂化,容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而断裂失效。由于扭力杆受力情况和其在扭转方向的延展有较大的关系,所述的欧洲专利所公开的限力式安全装置会产生扭力杆延展情况复杂化的问题,使该装置难以较为精确控制限力值。因而,有必要对上述的卷收器结构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卷轴,以解决现有安全带卷收器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用于该卷轴的端盖,以及使用所述卷轴的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轴,应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该卷收器包括卷收器框架、扭力杆和所述卷轴;所述卷收器框架包括两相对的侧壁;在所述两侧壁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带内齿的圆形孔;扭力杆呈杆状,在其两端部和中部均设置周向的外齿;所述卷轴包括沿中轴线设置有通孔且用于缠绕织带的芯轴,以及可分离的并分别设置于芯轴两端的两个端盖;所述端盖呈扁圆柱体状;每一端盖沿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卷收器框架侧壁的内齿齿形相配合外齿,且朝向芯轴的内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带内齿的中心凹孔,所述中心凹孔的内齿齿形与所述扭力杆其中一端部的外齿齿形相配合;所述芯轴中轴线位置的通孔的中段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扭力杆中部外齿相配合的内齿。
优选的,在芯轴两侧,每侧至少设置二个限力销;该限力销固定在所述芯轴的端面,并插入端盖上对应该限力销位置设置的销孔,或者,该限力销固定在所述端盖上,并插入芯轴端面上对应该限力销位置设置的销孔。
优选的,所述芯轴两端的两限力销设置位置在周向上错开固定的角度。
优选的,在所述端盖的朝向芯轴的端面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凸台,所述中心凹孔设置于所述凸台上;在所述芯轴的端面侧相应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凸台的避让空间。
优选的,所述两端盖中,其中一个端盖的中心凹孔中设置有防错缺齿。
优选的,所述两个端盖中,其中一端盖外侧端面设置有与卷簧相配合的伸出轴,另一端盖外侧端面设置有与敏感元件配合的伸出轴。
优选的,在所述每一端盖的内侧外沿均设置有环形凸台,在所述芯轴两端面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止口。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端盖,包所述端盖呈扁圆柱体形,在其一端面侧的中心位置设置带内齿的中心凹孔;沿所述端盖的周向整圈设置有外齿。
优选的,在所述端盖的设置中心凹孔的端面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外伸出的销柱。
优选的,在所述端盖的设置中心凹孔的相反的端面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向外伸出的且与该端盖一体成型的伸出轴。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该安全带卷收器使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卷轴。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安全带总成,该安全带总成使用使用上述安全带卷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轴具有以下优点:卷收器的扭力杆的两端设置于卷轴的两端盖处,而未穿出端盖,相对于背景技术,应用于本卷轴的扭力杆长度缩短;背景技术伸出在外的部分,被设置于端盖外侧的伸出轴所代替。发生碰撞时,织带带动所述芯轴旋转,并通过中段的内齿带动扭力杆转动;而两端盖被锁止在框架上,两端盖同时啮合扭力杆的两端部,使得扭力杆的两端部无法转动。故扭力杆中间转动,而两端部不转动,使其承受扭转力,当该扭转力足够大时,该扭力杆会发生扭转形变,从而使得芯轴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释放部分织带,织带作用于安全带使用者身体上的力量得以降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卷轴用于容纳长度较背景技术中的更短的扭力杆,且扭力杆沿轴向不伸出卷轴端盖之外,这使得扭力杆不易发生弯曲变形,且不受来自于两侧端盖之外的其它约束,扭力杆整体受力状况简单化,安全带使用过程更为安全稳定。扭力杆不易发生弯曲变形,能够使芯轴和端盖之间的相对角度得到保持,不会引起芯轴和端盖之间的局部金属摩擦和胶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端盖内侧设置凸台插入芯轴对应的止口中的结构,可承受织带牵引力并传递到框架上,可进一步避免扭力杆承受织带牵引力而发生弯曲变形;该安全带卷收器的两侧端盖的凸台和芯轴两端的止口设置,将织带牵引力传递到框架上,保证扭力杆仅仅承受来自于芯轴的扭转力矩和端盖的反作用扭矩,受力状况简单且可控,能够获得更为一致的限力效果,在使用过程中更为安全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在卷收器的芯轴和端盖之间设置了限力销,该限力销在芯轴承受的拉力大于一预定值时断裂。断裂前,芯轴通过限力销向端盖传递扭力;限力销断裂后,才由扭力杆向端盖传递扭力。由于限力销发生断裂的限力值更为恒定,使该结构能够获得稳定的限力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为卷收器框架与卷轴配合构成的卷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卷轴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卷轴轴向的剖视图;
图4为卷轴部件及扭力杆装配的部件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所述实施例的卷轴相配合使用的一种扭力杆的示意图;
图6示出的为图5所示的扭力杆左侧端部的端部齿形;
图7示出了扭力杆左侧端部插入左侧端盖的凹孔的配合图;
图8为图5所示的扭力杆右侧端部的端部齿形;
图9示出了扭力杆右侧端部插入右侧端盖的凹孔的配合图
图10为中部外齿具有缺齿口的扭力杆插入芯轴中其外齿部与芯轴通孔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扭力杆的立体图和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与所述实施例的卷轴相配合使用的另一种扭力杆的示意图;
图14为两段式扭力杆直径相同时与卷轴其它部件装配为一体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两段式扭力杆直径不同时与卷轴其它部件装配为一体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看图2、图3和图4,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卷轴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图2沿卷轴轴向的剖视图;图4为卷轴及扭力杆装配的部件分解图。
所述卷轴2包括芯轴2-1和可分离设置于所述芯轴2-1两端的端盖:左侧端盖2-2a和右侧端盖2-2b。所述芯轴2-1用于缠绕安全带织带,其可以沿其轴线旋转将织带缠绕于其上或将缠绕的织带释放。所述芯轴2-1沿其轴线设置有通孔2-3,通孔2-3内壁设置有内齿。
在所述芯轴2-1的两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两个向外伸出的销柱2-6,称为限力销2-6。
在所述芯轴2-1上还设置有用于穿过并固定织带端部的扁长型固定槽2-4以及用于减重的减重槽2-5。
所述两端盖的外周均设置有外齿,如图4所示,左侧端盖2-2a外周设置外齿2-2a-1,在右侧端盖2-2b的外周设置外齿圈2-2b-1,且所述两端盖上的齿均为单向齿,朝向织带释放时芯轴2-1转动方向,所述两端盖外周的外齿与所述框架1上两通孔的内齿段相配合。
在所述两端盖朝向芯轴2-1的端面上相应于所述限力销的位置,还设置有销孔,如图4中所示的右侧端盖2-2b上的销孔2-2b-2。在两端盖如图2所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芯轴2-1两端面侧时,限力销插入相应的销孔中。此外,也可以将限力销设置于端盖内侧,而在芯轴2-1端面相应位置设置销孔。该限力销2-6主要用于承受芯轴旋转时的剪切力,并在该剪切力超过一阈值时断裂。所述限力销在芯轴两端的设置位置在周向上错开固定的角度,借此可用于在端盖与芯轴2-1装配时定位,防止左右端盖装配错误,并且也可以使两端面的端盖外齿错开一定角度,以符合卷收器处于锁止状态时稍有倾斜的实际况,确保锁止状态下,端盖外齿都能够和框架内齿圈啮合。
在所述两端盖朝向芯轴2-1的端面中心还设置有带内齿的中心凹孔(以下简称凹孔),如图4中所示的右侧端盖2-2b上的凹孔2-2b-3。本实施例中,两端盖的凹孔设置于伸出其所在端面侧的凸台上。相应的芯轴端面则设置容纳该凸台的止口。
在所述两端盖的外侧端面(即远离芯轴2-1的端面)侧,沿该端面的中心设置有向外伸出的伸出轴(该伸出轴可以与所述端盖一体成型)。如图1中所示的右侧伸出轴2-2b-5和如图4中所示的左侧伸出轴2-2a-5。其中,左侧伸出轴2-2a-5与敏感元件相连接,右侧伸出轴2-2b-5外周设置有齿,与卷簧相连接。
所述芯轴2-1上的通孔2-3用于容纳构成安全带卷轴器的扭力杆3,下面结合与扭力杆3的配合关系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卷轴。但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扭力杆3并非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卷轴的一部分。
如图4中所示的扭力杆3呈杆状,在其两端和中部沿周向均设置有外齿。
扭力杆3与所述卷轴2结构如图2、3和4所示,扭力杆3插入并穿过所述芯轴2-1的通孔2-3之中,且其轴向中部的外齿与所述芯轴2-1的通孔2-3内壁设置的内齿相啮合。左侧端盖2-2a和右侧端盖2-2b分别从左右两侧覆盖于芯轴2-1的两端部,且相应位置的限力销与销孔相对应。所述扭力杆3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左右端盖的凹孔之中,且其端部外齿与相应凹孔的内齿相啮合。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所述两端盖的凸台与芯轴2-1的止口之间还设置有减磨环4b。该减磨环4b一般采用低摩擦塑料制成,可以为端盖2-2与芯轴2-1的相对端面之间配合的止口位置提供过渡,使止口位置的金属面不会直接接触,避免了金属面相互摩擦造成的胶合作用对扭力杆正常工作的影响。
如图4所示,端盖内侧外沿设置有环形凸台(图4中示出的右侧端盖上的环形凸台2-2b-6),在所述芯轴2-1的端面相应位置设置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避让止口;通过设置环形凸台和避让止口结构,可减小芯轴2-1端面与端盖相对旋转时的摩擦面积,从而降低芯轴与端盖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限力效果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卷轴在应用于卷收器时,还需要与卷收器框架配合使用,下面结合卷收器框架与本实施例的卷轴的配合关系来对本实施例的卷轴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看图1,其为卷收器框架与卷轴配合构成的卷收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卷收器框架1呈U型,其包括两相对的侧壁: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还包括两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第三壁1-4。在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圆形第一通孔1-1a和第二通孔1-2a,在所述两通孔上相同位置均设置有内齿段1-3(图1中仅仅示出了第二通孔1-2a上设置内齿段的情形)。所述内齿段1-3用于与卷轴上外齿相配合将卷轴锁止,故所述内齿段1-3的设置位置为缠绕于卷轴上的织带的牵引方向所对应的位置。如所述图1中所示的框架中,织带的由所述第三壁1-4内侧顶部向外引出,故所述内齿段1-3设置于两通孔顶部。
在所述框架1上还设置有其它结构,例如两侧壁上的减重孔、连接两侧壁的加强肋的接口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卷轴2整体设置于所述框架1之中,且卷轴2上两端盖分别置于框架1侧壁的通孔之中。自由状态时,所述卷轴2可旋转浮动设置于所述卷收器框架1之中,其端盖上的外齿与卷收器框架1上通孔的内齿不接触。卷轴2由其端盖两端外侧的伸出轴所支撑,卷轴2可以自由转动,实现织带的缠绕和释放。而在锁紧时,所述卷轴2两端盖的外齿与所述框架1上相应位置内齿相啮合,卷轴2无法转动。
本实施例的卷轴的端盖中心不设置通孔,外侧设置一体式伸出轴。与扭力杆3配合使用时,其扭力杆3的两端设置于卷轴的两端盖处,而未穿出端盖,即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扭力杆,本实施例中的扭力杆长度缩短。被缩短的部分被设置于端盖外侧的伸出轴所代替。发生碰撞时,织带带动所述芯轴旋转,进而带动扭力杆转动。而两端盖被锁止在框架上,两端盖同时啮合扭力杆的两端部,使得扭力杆的两端部无法转动。而扭力杆3中部通过中部的周向外齿与芯轴2-1的内齿啮合,使其承受织带的拉力,而两端部则由于端部外齿与端盖2-2内端面的齿轮的啮合关系而被固定;当织带的拉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该扭力杆3发生扭转形变,从而使得芯轴2-1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释放部分织带,该扭力杆3的扭转形变特性能够将织带适当放出,使织带对人体的束缚力控制在一个预订值,避免了过大的束缚力对人体的损伤;同时,织带又不会放出过长的距离而造成对人体束缚的失效。
本实施例中,由于扭力杆长度缩短,以及端盖内侧凸台和芯轴的止口设置,其仅仅承受来自于芯轴的作用力和端盖的反作用力,避免扭力杆直接承受织带牵引力,因而其受力状况简单且可控,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满足限力要求的限力销,且其在使用过程中安全稳定。此外,扭力杆中段扭转,更易于产生均匀分布的变形,避免局部应力过高而断裂失效;同时,左右两侧分别承受一半的限力值,可以减小扭力杆所需的直径。由于扭力杆的材质需要满足特殊的扭力要求,其成本高,制造要求高,本实施例中采用短的扭力杆可明显节约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在所述卷收器框架的通孔上设置内齿段1-3,且内齿段1-3的位置为缠绕于卷轴上的织带的牵引方向所对应的位置。相对于通孔整圈均设置内齿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可保证在锁止时卷轴被锁止在确定的位置,即设置内齿段1-3的位置。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卷轴2的芯轴两端设置的限力销2-6如上所述,在卷轴2锁止状态时,芯轴2-1由于收到来自安全带织带的拉力,会相对两侧端盖产生旋转趋势,而所述限力销2-6以及扭力杆3中部的外齿3-1会阻止其旋转。限力销2-6受到端盖与芯轴2-1的剪切力。在发生碰撞时,织带牵引力存在迅速的由小变大的牵引力加载过程。在此过程中,当牵引力小于限力销2-6的承受阈值时,所述芯轴2-1所承受的牵引力加载在限力销2-6上,所述扭力杆3不承担或者不主要承担该牵引力;当该牵引力值增大到超过限力销2-6的承受阈值时,限力销2-6就会折断,扭力杆3开始完全承担通过芯轴2-1传来的织带的牵引力,进而才会发生扭力杆3的扭曲变形过程。故限力销2-6可以调节该安全带的限力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力杆3中部的外齿设置有缺齿口,称为避让齿缺;如图11中所示的避让齿缺3-1-1。图10为中部外齿具有避让齿缺3-1-1的扭力杆插入芯轴2-1中其外齿部与芯轴通孔相配合的示意图。由图10可以看出,所述避让齿缺3-1-1于扭力杆3上设置的位置满足该扭力杆3插入芯轴2-1的通孔后,避让齿缺3-1-1对准或大致对准芯轴2-1上设置的用于穿过并固定织带6的固定槽2-4。该固定槽2-4为扁长型通孔,其设置满足织带穿过方向垂直于所述芯轴2-1的中心轴,并需要尽可能的接近所述中心轴。所述避让齿缺3-1-1为织带6穿过固定槽2-4提供了让位空间,以避免在该处设置齿牙引起织带6与该齿牙干涉,并导致织带6在该处远离芯轴2-1中心线,而不利于织带6在拉紧时芯轴2-1的稳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扭力杆3还设置有防错齿缺。如图5所示,扭力杆3的其中一侧端部(本实施例中为以右侧设置为例)设置防错齿缺3-2b-1,而另一侧则不必设置该缺齿口。相应的,在该端的卷轴端盖上的凹孔也需要设置相配合的结构。如图4中所示的,在端盖2-2b的凹孔2-2b-3中设置的相对应的防错口2-2b-4。设置上述防错齿缺3-2b-1的原因在于,由于存在上述避让齿缺3-1-1,所述扭力杆3必须以适当的角度插入芯轴的通孔2-3,防错齿缺3-2b-1能够确保装配时插入扭力杆3的操作一次成功。
图6示出的为图5所示的扭力杆3左侧端部3-2a的端部齿形,图7示出了扭力杆3左侧端部3-2a插入左侧端盖2-2a的凹孔的配合图;图8为图5所示的扭力杆3右侧端部3-2b的端部齿形,可以看到其端部设置的防错缺口3-2b-1,图9示出了扭力杆3右侧端部3-2b插入右侧端盖2-2b的凹孔的配合图。
在扭力杆3右端设置所述的防错缺口3-2b-1导致左右两端的齿数不同,进而会导致在扭杆杆3扭曲时两端承受的扭力不再相同。为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如下的方式解决该问题。
设置扭力杆3位于中部的外齿3-1向右侧端部3-2b(即设置防错缺口的端部)倾斜,,使扭力杆3中部的周向外齿齿面向设置防错齿缺3-1-1一端整体偏移。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扭力杆3的立体图和剖面图,由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齿3-1-2倾斜的情形。通过设置外齿3-1向右侧倾斜,有利于平衡芯轴2-1施加于该扭力杆3上的力,使其整体受力平衡。
此外,所述扭力杆3为分开的两段式结构,如图13示出的卷轴部件与扭力杆装配的部件分解图。
扭力杆包括同轴设置的两段:第一段3a和第二段3b。所述的两段轴向长度相同,在每一段的端部沿轴向均设置外齿。组为一体时,两段扭力杆其中两端对接在一起,端面相抵接,且相对端的外齿齿牙相对应,不错齿。相对接的两端的外齿整体相当于上述的一体式扭力杆的中部的周向外齿。其作用以及与芯轴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两段扭力杆的另外两端分别插入卷轴的端盖的凹孔中,连接方式同上述实施例中所记载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此外,在所述两段扭力杆相对接端部的外齿上均设置避让齿缺,且两避让齿缺位置相同并共同对应于芯轴上穿过并固定织带端部的固定槽。该避让齿缺与所述实施例中扭力杆中部外齿的避让齿缺作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除扭力杆之外的其它部分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
将扭力杆设置为分立的两段具有如下效果:可以将两个相同直径或者不同直径的扭力杆段组合使用,可组合出多个限力值,从而可采用较少的扭力杆形成具有多个限力值的卷收器,满足不同汽车厂商对安全带限力值的不同要求。如图14和15分别示出了相同直径扭力杆段和不同直径扭力杆段组为扭力杆的示意图。另外,也可以使用相同材质或者不同材质的扭力杆组合使用,同样可以获得不同的限力效果。
此外,由于扭力杆是采用特殊材质并通过冷镦工艺加工而成,对于每一直径的扭力杆,都要有单独的模具,其制造设备以及模具昂贵。采用本实施例的两段式扭力杆,可以实现有限的加工模具加工出的扭力杆段组合出具有多个限力值的扭力杆,从而可减少开模数量,节约制造成本。并且,较短尺寸的扭力杆更便于加工,加工合格率更高,每个模具的成本也相对更低。
此外,改变扭力杆段的材质和改变直径可同时使用,以组合出更多变化。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安全带总成,该安全带总成使用了上述实施例所述卷收器,并能够获得上述实施例的卷收器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卷收器与织带以及其它相关零配件的装配可以参看现有的技术,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卷轴,应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该卷收器包括卷收器框架、扭力杆和所述卷轴;所述卷收器框架包括两相对的侧壁;在所述两侧壁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带内齿的圆形孔;扭力杆呈杆状,在其两端部和中部均设置周向的外齿;
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包括沿中轴线设置有通孔且用于缠绕织带的芯轴,以及可分离的并分别设置于芯轴两端的两个端盖;所述端盖呈扁圆柱体状;每一端盖沿外周均设置有与所述卷收器框架侧壁的内齿齿形相配合外齿,且朝向芯轴的内端面的中心位置设置带内齿的中心凹孔,所述中心凹孔的内齿齿形与所述扭力杆其中一端部的外齿齿形相配合;所述芯轴中轴线位置的通孔的中段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扭力杆中部外齿相配合的内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在芯轴两侧,每侧至少设置二个限力销;该限力销固定在所述芯轴的端面,并插入端盖上对应该限力销位置设置的销孔,或者,该限力销固定在所述端盖上,并插入芯轴端面上对应该限力销位置设置的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两端的两限力销设置位置在周向上错开固定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的朝向芯轴的端面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凸台,所述中心凹孔设置于所述凸台上;在所述芯轴的端面侧相应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凸台的避让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盖中,其中一个端盖的中心凹孔中设置有防错缺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盖中,其中一端盖外侧端面设置有与卷簧相配合的伸出轴,另一端盖外侧端面设置有与敏感元件配合的伸出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一端盖的内侧外沿均设置有环形凸台,在所述芯轴两端面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应位置设置有避让止口。
8.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呈扁圆柱体形,在其一端面侧的中心位置设置带内齿的中心凹孔;沿所述端盖的周向整圈设置有外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的设置中心凹孔的端面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外伸出的销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盖的设置中心凹孔的相反的端面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向外伸出的且与该端盖一体成型的伸出轴。
11.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卷轴。
12.一种安全带总成,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带卷收器。
CN 201220429999 2012-08-27 2012-08-27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43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29999 CN202743198U (zh) 2012-08-27 2012-08-27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29999 CN202743198U (zh) 2012-08-27 2012-08-27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43198U true CN202743198U (zh) 2013-02-20

Family

ID=4770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299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43198U (zh) 2012-08-27 2012-08-27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4319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7665A (zh) * 2012-08-27 2012-12-26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N105324279A (zh) * 2013-05-14 2016-02-10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卷带轴和安全带卷收器
CN107187414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限力的安全带卷收器及可变限力实现方法
CN111212768A (zh) * 2017-10-13 2020-05-29 Zf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由安全带卷收器卷带轴和驱动轮形成的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7665A (zh) * 2012-08-27 2012-12-26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N102837665B (zh) * 2012-08-27 2015-11-25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N105324279A (zh) * 2013-05-14 2016-02-10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卷带轴和安全带卷收器
CN105324279B (zh) * 2013-05-14 2017-12-19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卷带轴和安全带卷收器
CN107187414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限力的安全带卷收器及可变限力实现方法
CN111212768A (zh) * 2017-10-13 2020-05-29 Zf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由安全带卷收器卷带轴和驱动轮形成的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43196U (zh) 一种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N102837664B (zh) 一种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N202743198U (zh)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US6739541B2 (en) Seat belt retractor with load limiting
PL170602B1 (pl) Zwijacz pasa z napinaczem wspólpracujacym ze szpula pasa PL
US9718437B2 (en) Winder, a torsion bar, a reel, end covers and a safety belt assembly used for a force limiting safety belt
CN102490681B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
JP6198746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CN202743199U (zh)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及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JP2014201122A5 (zh)
CN102837665B (zh) 卷轴、端盖、安全带卷收器和安全带总成
CN101306674A (zh) 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支撑结构
CN102837663B (zh)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及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CN202743195U (zh)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及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CN103963737B (zh) 用于安全带的卷收器、端盖、环形齿圈和安全带总成
CN102923091A (zh)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及安全带卷收器、安全带总成
CN204222803U (zh) 安全带卷收器
US9212024B2 (en) Webbing retractor
CN103847684B (zh) 用于安全带卷收器的扭力杆、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总成
US20180154861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CN214084160U (zh) 一种预紧限力停止式芯轴和卷收器
CN211001239U (zh) 芯轴组件及安全带卷收器
CN210760664U (zh) 卷收器芯轴组件和安全带卷收器
CN211001238U (zh) 限力式芯轴及安全带卷收器
CN202294672U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3

Address after: 12 building, three mansion, No. 137, dry noo Road,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He 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room 2202, fangzheng mansion, No. 1122, Xin Jin Qiao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HELIA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JIANG SONGYUAN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CO.,LTD.

Assignor: He Li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99000033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iling shaft, end cover, safety belt coiling device and safety belt assembl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120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