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41823U -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41823U
CN202741823U CN 201220378682 CN201220378682U CN202741823U CN 202741823 U CN202741823 U CN 202741823U CN 201220378682 CN201220378682 CN 201220378682 CN 201220378682 U CN201220378682 U CN 201220378682U CN 202741823 U CN202741823 U CN 202741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frame
eccentric bushing
regulating device
cutt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786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辉
牛毅
格尔·因贝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ecim SAS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Austri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Austria filed Critical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Austria
Priority to CN 2012203786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41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41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4182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所述纵剪机中至少一根刀轴的传动侧和操作侧分别设置有:与刀轴枢接并与机架定位的第一偏心套和第二偏心套;分别固定于第一偏心套和第二偏心套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定位垫块;设置于定位垫块与机架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和设置于刀轴的操作侧端面和第二端盖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以及,固定于机架并可向定位垫块施加轴向力的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和固定于第二端盖并可通过第二弹性部件向刀轴的操作侧端面施加轴向力的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当纵剪机需要离线调刀时,调节两侧压力调节装置使两侧偏心套与机架的预紧力消失,从而使偏心套旋转自如,大大减少了端面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背景技术
纵剪机组又称纵剪线,主要用于金属卷料的分条剪切。纵剪机组将金属卷料裁剪成所需宽度的条料,再将条料收成小卷供下道工序使用,是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电机、家电、汽车、建材和包装等行业的精密剪切设备。在纵剪机组中,纵剪机是对带料进行纵向剪切的金属分切设备,主要包括:主驱动电机、机架和平行支撑于机架上的两个刀轴,其中,两个刀轴上分别设置有圆盘刀,主驱动电机和两个刀轴之间为齿轮传动。当主驱动电机驱动两个刀轴相对旋转时,两个刀轴上的圆盘刀对带料进行剪切。
纵剪机通常包括单偏心式和双偏心式。双偏心式纵剪机相对非偏心式纵剪机进一步包括:在传动侧与两个刀轴分别枢接的两个偏心套和在操作侧与两个刀轴分别枢接的两个偏心套,四个偏心套被机架支撑,位于传动侧的两个偏心套之间和位于操作侧的两个偏心套之间均为齿轮传动,四个偏心套与机架之间均为滑动摩擦。当副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传动驱动传动侧的两个偏心套之间以及操作侧的两个偏心套之间相对旋转时,两个刀轴的相对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对两个圆盘刀的重叠量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偏心式纵切机,以传动侧为例,偏心套51外壁与机架50直接接触,偏心套51右侧的挡肩端面52与机架50定位,偏心套51的右端面53通过垫块54和与机架50固定连接的压紧端盖55限位。为了防止纵剪机在生产时刀轴产生轴向和径向窜动,进一步在垫块54和压紧端盖55之间增加蝶形弹簧56对偏心套51进行轴向预紧。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蝶形弹簧56对偏心套51进行轴向预紧的同时,也增大了挡肩端面52与机架50的轴向压力以及垫块54与右端面53的轴向压力,当需要离线调整两个圆盘刀的重叠量而使偏心套51相对机架50和垫块54旋转时,将在挡肩端面52和右端面53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加速了挡肩端面52和右端面53的磨损。由于纵剪机对分切精度要求极高,挡肩端面52和右端面53的磨损将直接影响刀轴的轴向精度,从而影响到剪切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用以减少偏心套在离线调刀时的端面磨损。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纵剪机,包括:机架和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刀轴,其中,至少一根所述刀轴的传动侧和操作侧分别设置有:
第一偏心套和第二偏心套,与所述刀轴枢接,分别具有与所述机架定位的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所述第一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所述第二挡肩的定位端面相背对,当所述第一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所述机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所述机架之间无预紧力时,所述第一偏心套和所述第二偏心套可相对所述机架同步转动;
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偏心套和所述第二偏心套相背的两个端面,其中,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机架定位,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定位垫块,所述刀轴穿过所述定位垫块和所述第一端盖;
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定位垫块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
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和第二压力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并可向所述定位垫块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二端盖,并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向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在传动侧,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固定于机架并可向定位垫块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抵消了第一弹性部件为第一偏心套提供的背向操作侧的预紧力,使第一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之间无预紧力;而在操作侧,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固定于第二端盖,当通过第二弹性部件向刀轴的操作侧端面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时,第二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之间存在预紧力,通过调节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可以使第二弹性部件处于释能状态,使第二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之间的预紧力消失,当所述第一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之间以及第二挡肩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之间均无预紧力时,第一偏心套和第二偏心套可相对机架同步转动,与机架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此时进行离线调刀,可大大减少偏心套的端面磨损,延长偏心套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刀轴的轴向精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蝶形弹簧,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为柱塞缸,包括油缸和柱塞,所述油缸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柱塞在所述油缸注入液压油时向所述定位垫块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蝶形弹簧具有安装紧凑的特点。柱塞缸的油缸与纵剪机液压系统相连通,通过调节油缸的液压油注入量可以调节向定位垫块施加的轴向力,使第一偏心套满足工作状态和离线调刀状态的不同要求。
或者,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为穿过所述定位垫块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的螺栓,当所述螺栓旋进于所述机架时,通过螺帽向所述定位垫块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通过调节螺栓旋进于机架的深度,同样可以调节向定位垫块施加的轴向力,使第一偏心套满足工作状态和离线调刀状态的不同要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栓和弹簧推进板,其中,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端盖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推进板位于所述压缩弹簧的被推动端,所述调节螺栓可旋进推动所述弹簧推进板。通过调节调节螺栓旋进于第二端盖的深度,可以使压缩弹簧处于压缩或者释能状态,使第二偏心套满足工作状态和离线调刀状态的不同要求。
较佳的,所述至少一根所述刀轴的操作侧还设置有衬套和推力轴承,其中,所述衬套具有弹簧座孔和轴承座孔,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座孔内,所述推力轴承装配于所述轴承座孔内并与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接触。推力轴承具有摩擦因数较低、转速较高的优点,并且具有调心功能,衬套的结构便于推力轴承和压缩弹簧的装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肩的定位端面为所述第一偏心套的传动齿轮端面,所述第二挡肩的定位端面为所述第二偏心套的传动齿轮端面。该设计利用偏心套的传动齿轮端面,无需另外加工挡肩。
优选的,每一根所述刀轴的传动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偏心套、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每一根所述刀轴的操作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偏心套、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双偏心式纵剪机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面积来承受纵剪时的剪切力,并且刀轴上的刀刃磨损后外径减小,但带材的剪切位置仍可保持不变。
较佳的,所述传动侧的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一压力调节装置分别为多组。这样可以使第一偏心套的受力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纵剪机组,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纵剪机,纵剪机的偏心套在离线调刀时端面磨损较小,偏心套的使用寿命较长,刀轴的轴向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现有纵剪机的刀轴传动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剪机的刀轴传动侧三维结构示意图;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剪机的刀轴操作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号如下:
10-机架             11-刀轴                12-第一偏心套
13-第二偏心套       14-第一端盖            15-第二端盖
16-第一弹性部件     17-第二弹性部件        18-第一压力调节装置
19-第二压力调节装置 20-第一挡肩            21-第二挡肩
22-定位垫块         23-刀轴的操作侧端面    24-油缸
25-柱塞             26-调节螺栓            27-弹簧推进板
28-衬套             29-推力轴承            30-弹簧座孔
31-轴承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减少偏心式纵剪机(包括单偏心式和双偏心式)在离线调刀时偏心套相对机架旋转而造成的端面磨损,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在刀轴的传动侧和操作侧各增加一压力调节装置,当纵剪机需要在线工作时,调节两侧压力调节装置使两侧偏心套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保持较大的预紧力,该预紧力所带来的摩擦力可阻止偏心套旋转;而当纵剪机需要离线调刀时,调节两侧压力调节装置使两侧偏心套的定位端面与机架之间的预紧力消失,从而使偏心套旋转自如,大大减少了与机架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端面磨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和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纵剪机,包括:机架10和两根平行设置的刀轴11,其中,至少一根所述刀轴11的传动侧和操作侧分别设置有:
第一偏心套12和第二偏心套13,与所述刀轴11枢接,分别具有与所述机架10定位的第一挡肩20和第二挡肩21,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所述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相背对,当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所述机架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所述机架10之间无预紧力时,所述第一偏心套12和所述第二偏心套13可相对所述机架10同步转动;
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偏心套12和所述第二偏心套13相背的两个端面,其中,所述第二端盖15与所述机架10定位,所述第一端盖14与所述机架10之间设置有定位垫块22,所述刀轴11穿过所述定位垫块22和所述第一端盖14;
第一弹性部件16和第二弹性部件17,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设置于所述定位垫块22与所述机架1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设置于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和所述第二端盖15之间;
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和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固定于所述机架10并可向所述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固定于所述第二端盖15,并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向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
所述传动侧为刀轴11被驱动电机驱动的一侧,而操作侧则指操作人员通常所在的一侧,具有操作台。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为所述第一偏心套12的传动齿轮端面,所述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为所述第二偏心套13的传动齿轮端面。这样,利用偏心套的传动齿轮端面对偏心套进行定位,无需另外加工挡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剪机中,在传动侧,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固定于机架10并可向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抵消了第一弹性部件16为第一偏心套12提供的背向操作侧的预紧力,使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无预紧力;而在操作侧,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固定于第二端盖15,当通过第二弹性部件17向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时,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存在预紧力,通过调节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可以使第二弹性部件17处于释能状态,使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的预紧力消失,当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以及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均无预紧力时,第一偏心套12和第二偏心套13可相对机架10同步转动,与机架10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此时进行离线调刀,可大大减少偏心套的端面磨损,延长偏心套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刀轴的轴向精度。
第一弹性部件16和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可以分别设置为多组,这样可以使第一偏心套12的受力更加均匀。请继续参照图2所示,在传动侧,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为蝶形弹簧,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为柱塞缸,包括油缸24和柱塞25,所述油缸24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柱塞25在所述油缸24注入液压油时向所述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蝶形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和安装紧凑的特点。该实施例中,柱塞缸为中空柱塞缸,紧固螺栓穿过中空的油缸24、柱塞25以及定位垫块22与机架10螺纹连接。柱塞缸的油缸24与纵剪机液压系统相连通,当向油缸24注入液压油时,柱塞25对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从而抵消蝶形弹簧施加给定位垫块22进而通过第一端盖14传递给第一偏心套12的背向操作侧的轴向预紧力,当第二偏心套13与机架10之间同时也无预紧力时(具体实现方式见下文),对纵剪机进行离线调刀,可大大减少第一偏心套12的端面磨损。当泄掉油缸24内的液压油时,柱塞25对定位垫块22无作用力,蝶形弹簧通过定位垫块22和第一端盖14给第一偏心套12施加背向操作侧的轴向预紧力,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压紧,巨大的摩擦力阻止第一偏心套12产生转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也可以为穿过所述定位垫块22与所述机架10螺纹连接的螺栓,当所述螺栓旋进于所述机架10时,通过螺帽向所述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通过调节螺栓旋进于机架10的深度,同样可以调节向定位垫块22施加的轴向力,使第一偏心套12满足工作状态和离线调刀状态的不同要求。
请参照图3所示,在操作侧,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包括:调节螺栓26和弹簧推进板27,其中,所述调节螺栓26与所述第二端盖15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推进板27位于所述压缩弹簧的被推动端,所述调节螺栓26可旋进推动所述弹簧推进板27。通过调节调节螺栓26旋进于第二端盖15的深度,可以使压缩弹簧处于压缩或者释能状态,使第二偏心套13满足工作状态和离线调刀状态的不同要求,具体为:调节调节螺栓26,使压缩弹簧处于释能状态自然伸长,此时,压缩弹簧未向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因此,与调节螺栓26螺纹连接的第二端盖15也未受到背向传动侧的反作用力,从而与第二端盖15固定连接的第二偏心套13也未受到背向传动侧的作用力,此时,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无预紧力,当第一偏心套12与机架10之间同时也无预紧力时,对纵剪机进行离线调刀,可大大减少第二偏心套13的端面磨损。反之,调节调节螺栓26,使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缩弹簧向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二端盖15以及第二偏心套13受到背向传动侧的作用力,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机架10之间压紧,巨大的摩擦力阻止第二偏心套13产生转动,当纵剪机处于在线工作状态时,第一偏心套12和第二偏心套13同时被预紧,枢接于第一偏心套12和第二偏心套13的刀轴11不会产生径向和轴向窜动。
请继续参照图3所示,所述至少一根所述刀轴11的操作侧还设置有衬套28和推力轴承29,其中,所述衬套28具有弹簧座孔30和轴承座孔31,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座孔30内,所述推力轴承29装配于所述轴承座孔31内并与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接触。推力轴承具有摩擦因数较低、转速较高的优点,并且具有调心功能,衬套的结构便于推力轴承和压缩弹簧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剪机优选为双偏心式,即两根刀轴11的传动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偏心套12、所述第一端盖14、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和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两根刀轴11的操作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偏心套13、所述第二端盖15、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和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双偏心式纵剪机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面积来承受纵剪时的剪切力,并且刀轴上的刀刃磨损后外径虽然减小,但带材的剪切位置仍可保持不变。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实施例中,纵剪机也可以为单偏心式,即只有其中一根刀轴11的传动侧和操作侧设置上述结构,单偏心式结构较为简单,设备的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纵剪机组,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纵剪机,纵剪机的偏心套在离线调刀时端面磨损较小,偏心套的使用寿命较长,刀轴的轴向精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纵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和若干平行设置的刀轴(11),其中,至少一根所述刀轴(11)的传动侧和操作侧分别设置有:
第一偏心套(12)和第二偏心套(13),与所述刀轴(11)枢接,分别具有与所述机架(10)定位的第一挡肩(20)和第二挡肩(21),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所述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相背对,当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与所述机架(1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与所述机架(10)之间无预紧力时,所述第一偏心套(12)和所述第二偏心套(13)可相对所述机架(10)同步转动;
第一端盖(14)和第二端盖(15),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偏心套(12)和所述第二偏心套(13)相背的两个端面,其中,所述第二端盖(15)与所述机架(10)定位,所述第一端盖(14)与所述机架(10)之间设置有定位垫块(22),所述刀轴(11)穿过所述定位垫块(22)和所述第一端盖(14);
第一弹性部件(16)和第二弹性部件(17),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设置于所述定位垫块(22)与所述机架(1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设置于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和所述第二端盖(15)之间;
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和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固定于所述机架(10)并可向所述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固定于所述第二端盖(15),并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向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施加指向传动侧的轴向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为蝶形弹簧,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为柱塞缸,包括油缸(24)和柱塞(25),所述油缸(24)与所述机架(10)固定连接,所述柱塞(25)在所述油缸(24)注入液压油时向所述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为穿过所述定位垫块(22)与所述机架(10)螺纹连接的螺栓,当所述螺栓旋进于所述机架(10)时,通过螺帽向所述定位垫块(22)施加指向操作侧的轴向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包括:调节螺栓(26)和弹簧推进板(27),其中,所述调节螺栓(26)与所述第二端盖(15)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推进板(27)位于所述压缩弹簧的被推动端,所述调节螺栓(26)可旋转来移动所述弹簧推进板(2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根所述刀轴(11)的操作侧还设置有衬套(28)和推力轴承(29),其中,所述衬套(28)具有弹簧座孔(30)和轴承座孔(31),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座孔(30)内,所述推力轴承(29)装配于所述轴承座孔(31)内并与所述刀轴的操作侧端面(23)接触。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肩(20)的定位端面为所述第一偏心套(12)的传动齿轮端面,所述第二挡肩(21)的定位端面为所述第二偏心套(13)的传动齿轮端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根所述刀轴(11)的传动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偏心套(12)、所述第一端盖(14)、所述第一弹性部件(16)和所述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每一根所述刀轴(11)的操作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偏心套(13)、所述第二端盖(15)、所述第二弹性部件(17)和所述第二压力调节装置(19)。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侧的第一弹性部件(16)和第一压力调节装置(18)分别为多组。
9.一种纵剪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纵剪机。
CN 201220378682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41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78682 CN202741823U (zh)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78682 CN202741823U (zh)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41823U true CN202741823U (zh) 2013-02-20

Family

ID=4770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7868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41823U (zh) 2012-07-31 2012-07-31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41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6342Y (zh) 收卷装置
CN203664828U (zh) 一种带锯床的锯轮间距调节机构
CN202326799U (zh) 扭矩联轴器
CN202741823U (zh) 一种纵剪机及一种纵剪机组
CN203061968U (zh) 鳄鱼式剪板机压料机构
CN203390670U (zh) 磨辊缓冲装置
CN202591989U (zh) 一种钢筒坡口机的跟踪刀架机构
CN202065363U (zh) 一种用于多线切割机的卸荷皮带轮传动机构
CN111570897B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分切设备
CN105345129A (zh) 一种转鼓式飞剪机
CN104482154A (zh) 一种滚动和滑动混合摩擦无级调速箱
CN101839304B (zh) 一种防震减速机
CN202481688U (zh) 一种摩擦动力辊非同步输送线驱动机构
CN208759663U (zh) 一种切刀机构
CN219169738U (zh) 一种用于剪板机的牵引装置
CN203061962U (zh) 一种板带轧制用碎边机
CN208613859U (zh) 一种轮船用剪板机
CN202021630U (zh) 一种胎面定长的裁断装置
CN2888059Y (zh) 液力传动滚筒
CN205270376U (zh) 钢厂连轧线机间辊道
CN101376214A (zh) 凸轮纵切自动车床天平刀架的传动装置
CN213976293U (zh) 一种双压辊纸带稳定收卷装置
CN103056441A (zh) 一种板带轧制用碎边机
CN101138818B (zh) 一种滑轮机构
CN201432964Y (zh) 单链轮单弹簧摩擦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inz, Austria

Patentee after: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Address before: Linz, Austria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Savignyeux, France

Patentee after: PRIMETALS TECHNOLOGIES FRANCE S.A.S.

Address before: Linz, Austria

Patentee before: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after: Clecim

Address before: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before: PRIMETALS TECHNOLOGIES FRANCE S.A.S.

Address after: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after: CLECIM

Address before: French Savini Maher

Patentee before: Clecim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