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37243U -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37243U CN202737243U CN 201220384890 CN201220384890U CN202737243U CN 202737243 U CN202737243 U CN 202737243U CN 201220384890 CN201220384890 CN 201220384890 CN 201220384890 U CN201220384890 U CN 201220384890U CN 202737243 U CN202737243 U CN 2027372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upling assembling
- electric connector
- insulating base
-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设于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钮扣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含第一绝缘座,以及容置于第一绝缘座包含复数个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子组;各第一端子包含第一端子基部,以及从第一端子基部伸出的接触柱;第二连接组件包含第二绝缘座,以及容置于第二绝缘座包含复数个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组;各第二端子包含第二端子基部,以及从该第二端子基部同向伸出的二弹臂;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时,利用钮扣组件保持连接状态,二弹臂弹性挟持对应的接触柱。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连接器、机壳及机壳插槽,机壳插槽形成于机壳一侧,使第一连接组件或第二连接组件之一设置于机壳插槽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二端子连接时互相摩擦,并且可轻易地解除连接状态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用的电连接器,可举例藉由电连接销及/或绝缘座体之间的摩擦力、螺栓与螺帽、卡勾与卡槽等来保持结合的状态。一般的电子产品,以笔记型计算机为例,系与电源供应器的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而藉以供电(充电)。然而,若电源供应器的电连接器与笔记型计算机于结合的状态下,不慎踢绊到电源供应器的电线的情况时,不经意的外力可能拉扯笔记型计算机掉落,造成损害。
另外,已知有美国专利第7,311,526号。该专利以一定磁性吸附的方式固定,亦即在插接座与插接头之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两磁极。在一般使用时,插接头及插接座磁吸结合,而遇有不当外力拉扯电缆线时,在不需较大的拉扯力之下,即可轻易地使插接头脱离插接座。如此即可避免笔电被拉扯掉落。
然而上述易脱连接器采用磁吸方式,以略凸起的第一端子与平面状的第二端子电性连接导通。然而,略凸起的第一端子与平面状的第二端子仅单一点电性连接,容易因各端子的表面氧化、沾附脏污等造成接触不良。此外,其制造成本过于高昂,附带使电子装置的成本过高,亦较不易为市场所接受,造成普及率较低、市占率不高。因此,业界乃戮力思索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易、成本低的易脱离结构的连接器,不仅可有效执行电性连接,且亦可达成简易的脱离之电源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对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于二端子连接时互相 摩擦而接触,藉由摩擦除去端子表面的氧化物、沾附的脏污等,避免接触不良。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于连接时保持连接状态,但不经意地被施以预定强度以上的外力时即脱离,必免因不经意的外力拉扯,造成电连接器所连接的电子产品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构成一薄型化连接器,以节省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空间。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系含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设于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钮扣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包含第一绝缘座,以及容置于第一绝缘座,包含复数个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子组;各第一端子包含第一端子基部,以及从第一端子基部伸出的接触柱;第二连接组件包含第二绝缘座,以及容置于第二绝缘座,包含复数个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组;各第二端子包含第二端子基部,以及从该第二端子基部同向伸出的二弹臂;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时,利用钮扣组件保持连接状态,二弹臂弹性挟持对应的接触柱。
上述电连接器中,二弹臂弹性挟持接触柱的力量以小于0.5kg为佳。并且,钮扣组件的松脱力量以小于0.8kg为佳。另外,接触柱可于径向弹性变形。
另外,上述电连接器中,钮扣组件包含可电性连接的一插销及一扣件,分别设于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
另外,上述电连接器中,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可分别位于钮扣组件之两侧。此时,钮扣组件可设于第一绝缘座及第二绝缘座上,相对向之一面的中央位置。
另外,上述电连接器中,钮扣组件亦可包含第一钮扣及第二钮扣,且第一钮扣及第二钮扣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之两侧。
本实用新型白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机壳及一机壳插槽,该机壳插槽形成于该机壳一侧,使该第一连接组件或该第二连接组件之任一者设置于该机壳插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中第一连接组件的一实施型态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图1的第一连接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中第二连接组件的一实施型态立体图。
图5为图4的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6为图4的第二连接组件的分解图。
图7为插销与扣件于连接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于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端子的其它排列型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结器的应用实施型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图1至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中第一连接组件100的一实施型态。本实施型态中,将第一连接组件100设定为安装于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的连接组件。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00包含设于第一绝缘座110中的复数个第一端子120,插销130,以及包覆于第一绝缘座110的金属壳体140。
如图3所示,第一绝缘座110以绝缘材料形成略长方体的形状,于其第一端面111形成用以容置第一端子120及插销130的端子槽112及插销槽113。本实施型态中,二插销槽113分别设于第一端面111上,长方向的两侧位置,复数个端子槽112并排于二插销槽113之间。
第一端子120由一薄金属片冲压而成,包含第一端子基部121,以及从第一端子基部121伸出的接触柱122。接触柱122由薄金属片冲压成空心销状,因冲压而卷曲的金属片边缘于接触柱122的表面上相对向,形成沿接触柱122轴向延伸的狭缝124。藉由狭缝124、空心销状的接触柱122的形成,使得接触柱122可于径向上弹性变形。另外,接触柱122前端端部123冲压形成子弹头。第一端子120设置于端子槽112中时,第 一端子基部121伸出第一绝缘座110,用以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并且,接触柱122前端端部123伸出第一端面111。
插销130的一端形成略呈球面状的头部131,径向小于头部131的颈部132连接头部131。颈部132之后连接柱体133。如此,插销130为头部131、颈部132、及柱体133一体地形成实心的短柱状的形状,以柱体133插入插销槽113而设置于第一绝缘座110。
金属壳体140依第一绝缘座110的外形而形成,首先冲压金属片形成一长条片状,于此长条片状的金属片长方向二端形成保持部141,藉由保持部141将长条片状的金属片连结形成框体形状的金属壳体140。金属壳体140设有卡合部142,当第一绝缘座110与金属壳体140结合时,藉由卡合部142卡合彼此。金属壳体140设有定位脚143伸出金属壳体140,用以固设于电路板的预定位置。
图4至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中第二连接组件200的一实施型态。本实施型态中,将第二连接组件200设定为封装于连接线端缘,与第一连接组件100连接的连接组件。如图4与图5所示,第二连接组件200包含设于第二绝缘座210中的复数个第二端子220,扣件230,以及包覆于第二绝缘座210的金属壳体240。
如图6所示,第二绝缘座210以绝缘材料形成略长方体的形状,于其第二端面211形成用以容置第二端子220及扣件230的端子槽212及扣件槽213。本实施型态中,二扣件槽213以对应设置于第一端面111上的二插销130之间的距离,分别设于第二端面211上,长方向的两侧位置,复数个端子槽212对应复数个第一端子120的间距,并排设于二扣件槽213之间。
第二端子220由一金属片冲压而成,包含第二端子基部221,以及从第二端子基部221同向伸出的二弹臂222。二弹臂222分别于自由端形成突起223,二突起223相对向并且维持一预定间隙,此预定间隙的间距略小于接触柱122前端端部123的宽幅(见图8)。并且,二突起223分别于相对向的一侧形成引导面224,二引导面224依第一端子120插入第二端子220的方向,从二弹臂222相背的一侧向相对向的一侧倾斜, 用以引导第一端子120顺利插入第二端子220。第二端子220设置于端子槽212中时,第二端子基部221伸出第二绝缘座210,用以与连接线电性连接,并且,二弹臂222朝向第二端面211延伸,经由第二端面211接受第一端子120的连接。
扣件230包含设于扣件槽213的套管231,以及设于套管231的管壁的挟持部232。具体地,套管231从第二端面211深入第二绝缘座210,管口朝向第二端面211,接受插销130从管口插拔于其中。套管231上形成二窗口233,挟持部232以弹性材料弯折成ㄇ字形状,套设于套管231管壁外侧,弹性材料弯折成ㄇ字形状的二直立部分通过二窗口233而相对向,并且,此二直立部分之间的间距略小于头部131的宽度。另外,套管231于管口处形成漏斗状的引导面234,以使插销130顺利插入扣件230。套管231、挟持部232组装于扣件槽213后,藉由封装件239将套管231、挟持部232封装于扣件槽213中。
金属壳体240依第二绝缘座210的外形而形成,首先冲压金属片形成一长条片状,于此长条片状的金属片长方向二端形成保持部241,藉由保持部241将长条片状的金属片连结形成框体形状的金属壳体240。金属壳体240设有卡合部242,当第二绝缘座210与金属壳体240结合时,藉由卡合部242卡合彼此。
对应的插销130及扣件230组成钮扣组件而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之间,当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时,插销130从头部131插入套管231而伸入扣件230,当插销130与扣件230相对移动至挟持部232通过头部131时,挟持部232挟持于颈部132,并且各第一端子120与对应的第二端子220电性连接。
具体地,如图7所示,插销130从头部131插入套管231而进入扣件230至抵于挟持部232时,因弹性材料弯折成ㄇ字形状的二直立部分之间的间距小于头部的宽度,头部131抵于挟持部232即对挟持部232施力,使得挟持部232弹性变形,成为二直立部分之间的间距变化至头部131可通过的距离。当插销130与扣件230相对移动至头部131通过挟持部232(即挟持部232通过头部131),挟持部232即到达颈部132 的位置,因颈部132径向小于头部131,因此挟持部232即释放弹力变形恢复未受头部131压抵施力时的态样,并挟持于颈部132,保持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连接状态。
另外,如图8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连接时,第一端子120与第二端子220相对移动使第一端子120以端部123插入第二端子220的二突起223之间的预定间隙,因二突起223之间的预定间隙的间距小于接触柱122前端端部123的宽幅,因此,以端部123插入预定间隙时,端部123摩擦接触于二突起233,并且,使二弹臂222向相背离的方向弹性变形,此时,接触柱122亦因狭缝124、空心销状的形成而于径向上压缩弹性变形,当端部123通过二突起223之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即成为连接状态而无法继续向插入方向移动,二弹臂222即弹性挟持于接触柱122上,端部123后缘的位置。
为了达成上述连接状态的二连接组件被施以预定强度以上的外力时即脱离的目的,挟持部232挟持插销130的力量以小于0.8kg,即钮扣组件的松脱力量小于0.8kg为佳;并且,为了以插销130与扣件230维持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连接状态,二弹臂222弹性挟持接触柱122的力量,以小于0.5kg为佳。以1.2公斤重的笔记型计算机为例,将第一连接组件100设于笔记型计算机中,并以第二连接组件200作为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连接组件时,上述挟持部232挟持插销130的力量;以及二弹臂222挟持接触柱122的力量皆远小于笔记型计算机的重量,因此,若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出连接单元与笔记型计算机于连接的状态下,不慎踢绊到电源供应器的电线的情况,这些不经意的外力即使大于使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的力量,亦会在使笔记型计算机移动之前,先使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分离,避免笔记型计算机的损伤。
相反地,欲经意地解除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连接状态时,以大于上述0.8kg的力量,向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时的相反方向,使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 相对移动,此时,挟持部232从颈部132向头部131移动,当头部131抵于挟持部232即对挟持部232施力,使得挟持部232弹性变形,成为二直立部分之间的间距变化至头部131可通过的距离。当插销130与扣件230继续相对移动至头部131通过挟持部232(即挟持部232通过头部131),头部131即退出挟持部232,挟持部232即释放弹力变形恢复未受头部131压抵施力时的态样,此时,插销130与扣件230继续相对移动,至头部131离开套管231时,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即成为分离的状态。同步地,第一端子120与第二端子220藉由大于二弹臂222弹性挟持接触柱122的力量及二突起223与接触柱122之间的摩擦力的合力,向解除连接的方向相对移动,接触柱122即退出二突起223的挟持,解除第一端子120与第二端子220的电性连接。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一实施型态,但此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所附的权利要求内,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为各种变化实施。例如,图3所示的插销130与图6所示的扣件230中的套管231及/或挟持部232由金属所形成时,插销130与扣件230除了用于保持二连接组件的连接状态之外,亦可作为电性连接用的端子,此时,以连接于柱体133的插销基部134突出第一绝缘座110(参阅图2)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套管231及/或挟持部232亦经由未图标的路径,通过第二绝缘座210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插销130与扣件230电性连接后即可将各自连接的外部电路导通。
上述实施型态中,第一端子120由薄金属片冲压而成,形成空心销状的接触柱122,因冲压而卷曲的薄金属片边缘于接触柱122的表面上相对向,形成沿接触柱122轴向延伸的狭缝124。然而,第一端子120亦可由较厚的金属片冲压而成,形成实心销状的接触柱122。因如此的实心销状接触柱122不会于径向上弹性变形,因此,相较于空心销状的接触柱122,具有实心销状接触柱122的第一端子120插拔于第二端子220时,会有较明确的插拔手感。
上述实施型态中,插销130为头部131、颈部132、及柱体133一体地形成实心的短柱状的形状,头部131略呈球面状地形成,但不限于此, 例如插销130亦可如接触柱122一般地由薄金属片冲压而成,形成包含空心的头部131、颈部132、及柱体133的插销130,或者,分别制作头部131与柱体133,之后,组装头部131与柱体133,于头部131与柱体133连接之处形成缩径的颈部132而制作插销130。另外,头部131可为端部具有凹陷的型态。
上述实施型态中,套管231上形成二窗口233,挟持部232套设于套管231管壁外侧,通过二窗口233而相对向以挟持插销130。然而,挟持部232与套管231亦可一体地成型。例如,于靠近套管231管口的位置形成突起状的挟持部232,使得套管231管口缩径略小于头部131的宽度。此时,可采用上述由薄金属片形成的空心头部131或端部具有凹陷的型态的头部131,利用其头部131的弹性变形通过一体成型有挟持部232的套管231的缩径管口,于头部131通过挟持部232之后,头部131即释放弹力变形恢复未受缩径管口压抵时的态样,且挟持部232到达颈部132的位置,挟持于颈部132,保持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连接状态。
另外,头部131抵于一体成型有挟持部232的套管231的缩径管口时,亦可利用一体成型有挟持部232的套管231其材质本身的弹性变形而扩径,使头部131通过,此时,可于套管231的管壁形成切缝,以利如此的套管231容易弹性变形,使挟持部232挟持插销的力量小于0.8kg。
上述实施型态中,二插销130分别设于第一绝缘座110的第一端面111长方向的两侧位置,复数个(图中表示五个)第一端子120并排于二插销130之间;二扣件230分别设于第二绝缘座210的第二端面211长方向的两侧位置,第二端子220对应复数个第一端子120的数量及间距,并排设于二扣件230之间,即,对应的插销130与扣件230成为一钮扣组件,二钮扣组件分别位于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之两侧。然而,插销130、扣件230、第一端子120、第二端子220的数量及型态不限于此,例如,可仅设置一插销130及一扣件230,其分别设于第一绝缘座110及第二绝缘座210上,相对向之一面的略中央位置。复数个第一端子及复数个第二端子分别位于插销130及扣件230之两侧。或者,如图9所 示,第二连接组件200中,第二端子组的复数个第二端子220沿薄片状的金属片延伸方向排列,形成复数列的第二端子列,相异列的第二端子列互相平行,并且,相异列的第二端子列中之各第二端子220彼此交错配置。此时,第一连接组件100即对应于第二端子220的排列位置来配置第一端子120。
另外,上述插销130、扣件230、第一端子120、第二端子220的设置型态不限于各图所示的型态而可对应所需而自由设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中设有防呆装置,避免二连接组件以各端子未对应的状态互相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组件100为依序排列设置插销130、第一端子120、第二端子220、扣件230的设置型态时,对应地,第二连接组件200为依序排列设置扣件230、第二端子220、第一端子120、插销130的设置型态。
如上所述,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即可于连接时保持连接状态,而于被施以预定强度以上的外力时即脱离,必免因不经意的外力拉扯,造成电连接器所连接的电子产品的损伤。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结器的应用实施型态立体图。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结器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900。此电子装置900可举例如收录音机或CD唱盘等的音乐拨放装置、投影机或电视等的影像播放装置等,图10中以笔记型计算机作为电子装置900的例示。
电子装置900具有一机壳910,机壳910的一侧形成一机壳插槽911。上述本实用新型电连结器中的成对的二连接组件之任一者例如图10所示的第二连接组件200,可设置于机壳插槽911中,与电子装置900的电路电性连结。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结器即可作为例如电子装置900接受外部的有线电源供应器的供电(充电)的电连接器。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第一连接组件110:第一绝缘座
111:第一端面112:端子槽
113:插销槽120:第一端子
121:第一端子基部122:接触柱
123:端部124:狭缝
130:插销131:头部
132:颈部133:柱体
134:插销基部140:金属壳体
141:保持部142:卡合部
143:定位脚200:第二连接组件
210:第二绝缘座211:第二端面
212:端子槽213:扣件槽
220:第二端子221:第二端子基部
222:弹臂223:突起
224:引导面230:扣件
231:套管232:挟持部
233:窗口234:引导面
239:封装部240:金属壳体
241:保持部242:卡合部
900:电子装置910:机壳
911:机壳插槽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
一第一连接组件,该第一连接组件包含:
一第一绝缘座;以及
一第一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容置于该第一绝缘座,其中该第一端子组包含复数个第一端子,且任一该些第一端子包含:
一第一端子基部;以及
一接触柱,该接触柱从该第一端子基部伸出;
一第二连接组件,该第二连接组件包含:
一第二绝缘座;以及
一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端子组容置于该第二绝缘座,其中该第二端子组包含复数个第二端子,且任一该些第二端子包含:
一第二端子基部;以及
二弹臂,该二弹臂从该第二端子基部同向伸出;以及
一钮扣组件,该钮扣组件设于该第一连接组件与该第二连接组件之间;
其中,当该第一连接组件和该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时,利用该钮扣组件保持连接状态,该二弹臂弹性挟持对应的该接触柱。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二弹臂弹性挟持该接触柱的力量小于0.5kg。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触柱于径向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钮扣组件的松脱力量小于0.8kg。
5.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钮扣组件包 含可电性连接的一插销及一扣件,该插销及扣件分别设于该第一连接组件与该第二连接组件。
6.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分别位于该钮扣组件之两侧。
7.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钮扣组件设于第一绝缘座及第二绝缘座上,相对向之一面的中央位置。
8.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钮扣组件包含一第一钮扣及一第二钮扣,且该第一钮扣及该第二钮扣分别位于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之两侧。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
一如权利要求第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
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机壳及一机壳插槽,该机壳插槽形成于该机壳一侧,使该第一连接组件或该第二连接组件之任一者设置于该机壳插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84890 CN202737243U (zh) | 2012-08-03 | 2012-08-03 |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84890 CN202737243U (zh) | 2012-08-03 | 2012-08-03 |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37243U true CN202737243U (zh) | 2013-02-13 |
Family
ID=4766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848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7243U (zh) | 2012-08-03 | 2012-08-03 |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3724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2952A (zh) * | 2015-06-10 | 2016-12-21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照明装置的连接器、相应的配件及方法 |
-
2012
- 2012-08-03 CN CN 201220384890 patent/CN20273724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52952A (zh) * | 2015-06-10 | 2016-12-21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照明装置的连接器、相应的配件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66918B2 (en) | Sign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member for pressing and preventing from short-circuit | |
CN202384575U (zh) | 一种磁力电子连接器 | |
CN102969582A (zh) | 一种按压式导线连接器 | |
CN201194296Y (zh) |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 |
TWM383229U (en) | Plug connector for four-core star-quad cable | |
CN202737243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CN202662907U (zh) | 中心螺杆定位微矩形电连接器插头与插座 | |
CN210607717U (zh) | 插针组件及高速背板连接器 | |
CN202749625U (zh) | 音视频连接器改良结构 | |
CN202817386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CN204464641U (zh) |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 |
CN111129894A (zh) | 自短路连接器 | |
US20120052716A1 (en) | Wall plate assembly | |
CN203631784U (zh) | 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 |
CN208461049U (zh) | 可同步装配的电源连接器 | |
CN101295842A (zh) | 电子设备 | |
CN202840111U (zh) | 电连接器组合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CN206850141U (zh) | 一种低高度微矩形垂直互连电连接器 | |
CN208767498U (zh) | 多触点导电夹片 | |
CN201898226U (zh) | 连接器母端子与防水连接器 | |
CN207009764U (zh) | Rca插座及电子设备 | |
CN217522328U (zh) | 一种吊框接线式二次接插件 | |
CN104733949A (zh) | 一种延长式插座面板 | |
CN204696295U (zh) | 接线端子 | |
CN202050087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的插孔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