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1030U - 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21030U CN202721030U CN2012202015582U CN201220201558U CN202721030U CN 202721030 U CN202721030 U CN 202721030U CN 2012202015582 U CN2012202015582 U CN 2012202015582U CN 201220201558 U CN201220201558 U CN 201220201558U CN 202721030 U CN202721030 U CN 2027210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slice
- power storage
- electric power
- slit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所述蓄电模块能够轻松地进行蓄电块的电极片的对位。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模块层叠有多个蓄电块。各个蓄电块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6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27637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叠多个蓄电块并进行串联的蓄电模块及搭载该蓄电模块的工作机械。
背景技术
正推进使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或双电层型电容器等的蓄电块的混合式工作机械的开发。作为混合式工作机械中采用的蓄电块,提出有用膜包住蓄电要件的板状的蓄电块。正电极及负电极从蓄电块的外周部导出。
通过堆积多个蓄电块并进行串联来形成蓄电模块。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的蓄电块的电极片通过焊接或铆接等电性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85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68138号公报
在通过焊接等连接蓄电块的电极片时,需要进行应连接的2个电极片的对位。若在电极片的连接部产生位置偏离,则堆积多片蓄电块时,位置偏离叠加而变大。尤其在蓄电块的容器使用层压薄膜时,不能说电极片与层压薄膜的位置关系始终恒定。因此,不优选将层压薄膜的边作为对位的基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地进行蓄电块的电极片的对位的蓄电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该蓄电模块的工作机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蓄电模块,
其具有层叠的多个蓄电块,
所述蓄电块分别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观点,在第一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和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以沿着1条直线的姿势配置,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接触,由此限制插入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观点,在第二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在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上相互平行地分别形成有多条所述狭缝,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一对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狭缝彼此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观点,在第一至第三任一个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前端朝向基部形成,
相互邻接的所述蓄电块以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1电极片和另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2电极片向同一方向拉出的姿势堆积,所述第1电极片和第2电极片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分更靠前端的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观点,在第一或第二观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沿着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观点,提供一种工作机械,其具有:
蓄电模块;及
电动机,通过从所述蓄电模块供给的电力驱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模块具有层叠的多个蓄电块,
所述蓄电块分别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观点,在第六观点所述的工作机械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和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以沿着1条直线的姿势配置,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接触,由此限制插入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观点,在第七观点所述的工作机械中,
在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上相互平行地分别形成有多条所述狭缝,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一对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狭缝彼此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观点,在第六至第八任一个观点所述的的工作机械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前端朝向基部形成,
相互邻接的所述蓄电块以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1电极片和另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2电极片向同一方向拉出的姿势堆积,所述第1电极片和第2电极片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分更靠前端的部分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观点,在第六或第七观点所述的工作机械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沿着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
实用新型效果:
能够通过啮合狭缝来轻松地对第1电极片和第2电极片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中图1A是在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的俯视图, 图1B是图1A的单点划线1B-1B的截面图,图1C是蓄电要件的截面图。
图2是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3中图3A是电极片的连接部位的立体图,图3B是其俯视图。
图4是基于实施例1的变形例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5中图5A是在基于实施例2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的俯视图,图5B是电极片的连接部位的俯视图。
图6是在基于实施例3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的俯视图。
图7是基于实施例3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8是电极片的连接部位的立体图。
图9是基于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10是在基于实施例4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的俯视图。
图11是基于实施例4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12中图12A及图12B是电极片的连接部位的俯视图。
图13中图13A及图13B是在基于实施例5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的俯视图。
图14是基于实施例5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15中图15A及图15B是基于实施例6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
图16是基于实施例7的混合式挖掘机的俯视图。
图中:10-蓄电容器,10A、10B-层压薄膜,11-蓄电要件,12-第1电极片,13-第2电极片,14、15-狭缝,16-板状部分,17-斜面区域,18-接触的直线部分,20-蓄电块,21-第1集电极,21A-延伸部分,22-第2集电极,22A-延伸部分,23-隔离物,25-传热板,27-第1极化性电极,28-第2极化性电极,31、32、33、34-壁板,33A、34A-窗,40-加压机构,41-按压板,42-螺母,43-拉杆,48、49-强制空冷装置,70-回转体,71-行走装置,73-回转轴承,74-引擎,75-液压泵,76-回转马达,77-油箱,78-冷却风扇,79-座位,80-蓄电模块,81-转矩传递机构,82-动臂,83-电动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A中示出在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20的俯视图。蓄电块20包括具有蓄积电能的功能的板状部分16、从板状部分16的边相互向反方向拉出的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板状部分16包括蓄电要件11及容纳蓄电要件11的蓄电容器10。板状部分16的平面形状例如为顶点略带圆状的长方形。
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从蓄电容器10的内侧与蓄电容器10的边交差并拉出至蓄电容器10的外侧。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作为相互反极性的电极发挥作用。
从第1电极片12的前端侧的边朝向基部形成狭缝14,从第2电极片13的前端侧的边朝向基部形成狭缝15。狭缝14和15配置于1条假想直线上。
图1B中示出图1A的单点划线1B-1B的截面图。蓄电容器10包括2片层压薄膜10A、10B。层压薄膜10A、10B夹住蓄电要件11并密封蓄电要件11。一方的层压薄膜10B大致平坦,另一方的层压薄膜10A反映蓄电要件11的形状而变形。
图1C中示出蓄电要素11的局部截面图。第1集电极21的两面形成有第1极化性电极27,第2集电极22的两面形成有第2极化性电极28。第1集电极21及第2集电极22例如使用铝箔。第1极化性电极27例如能够通过将包含混匀有活性炭颗粒的粘合剂的浆料涂布于第1集电极21的表面之后加热并使其固定来形成。第2极化性电极28也能够通过相同的方法形成。
在两面形成有第1极化性电极27的第1集电极21和在两面形成有第2极化性电极28的第2集电极22交替层叠。在第1极化性电极27与第2极化性电极28之间配置有隔离物23。隔离物23例如使用纤维素纸。该纤维素纸中浸渍有电解液。电解液的溶剂例如使用极性有机溶剂,例如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等。作为电解质(支持盐),使用季铵盐,例如SBPB4(螺环联吡咯烷鎓四氟硼酸盐(spirobipyrrol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隔离物23防止第1极化性电极27与第2极化性电极28的短路及第1集电极21与第2集电极22的短路。由第1集电极21、第2极化性电极28及隔离物23构成双电层型电容器。
另外,作为蓄电块20,除双电层型电容器以外,还可以使用锂离子电容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
返回到图1B继续进行说明。图1B中,省略记载隔离物23、第1极化性电极27及第2极化性电极28。
第1集电极21及第2集电极22具有分别从两者的重叠区域相互向反方向(图1B中向左以及向右)延伸的延伸部分21A、22A。重叠多个第1集电极21的延伸部分21A,超声波焊接于第1电极片12。重叠多个第2集电极22的延伸部分22A,超声波焊接于第2电极片13。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例如使用铝板。
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穿通层压薄膜10A与层压薄膜10B之间,并导出至蓄电容器10的外侧。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在导出部位热熔敷于层压薄膜10A和层压薄膜10B。并且,可以在第1电极片12与层压薄膜10A、10B之间及第2电极片13与层压薄膜10A、10B之间夹住片膜。片膜提高密封强度。
蓄电容器10内被真空排气。因此,层压薄膜10A、10B由于大气压而按照蓄电要件11的外形而变形。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在蓄电块20的厚度方向上安装于比中央更偏向层压薄膜10B侧的位置。在本说明书中,将接近平坦的层压薄膜10B的表面称为“背面”。将反映蓄电要件11的形状而变形的层压薄膜10A的表面称为“腹面”。
如图2所示,多个蓄电块20以腹面朝向同一方向的姿势堆积并串联。对将堆积方向设为z方向的xyz正交坐标系进行定义。将蓄电块20的腹面所朝向的方向设为z轴的负方向。将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被拉出的方向设为x方向。
1个蓄电块20的腹面与其邻接的蓄电块20的背面相接触。并且,可以在相互邻接的蓄电块20之间夹住用于对由蓄电块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传热板。相互邻接的蓄电块20中的一方的蓄电块20的第1电极片12和另一方的蓄电块20的第2电极片13朝向同一方向被拉出。该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相互重叠。重叠部分例如被超声波焊接。另外,在蓄电块20无极性时,无需区别 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蓄电块20的一对电极片中,可以使一方与第1电极片12对应,使另一方与第2电极片13对应。
图3A中示出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的接触部分的立体图。第1电极片12的比弯曲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和第2电极片13的比弯曲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相重叠。狭缝14与15相互啮合。由此,第2电极片13插入于狭缝14内,第1电极片12插入于狭缝15内。通过狭缝14与15相啮合,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形成相当于其厚度的高度的斜面17。该斜面17彼此相接触。
图3B中示出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的接触部分的俯视图。狭缝14和狭缝15配置成位于1条假想直线上。通过狭缝14的内侧的端部(开口端的相反侧的端部)与狭缝15的内侧的端部相接触来限制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向狭缝15、14的插入深度、即z方向的位置。并且,也可通过图3A所示的第1电极片12的斜面17和与其对置的第2电极片13的斜面17相接触来限制z方向的位置。另外,斜面17彼此相接触,由此在以平行于x轴的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难以产生第1电极片12与第2电极片13的位置偏离。
在狭缝14、15所沿的假想直线的两侧,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上下关系)逆转。
图1及图2中示出具有蓄电块20的一方的表面(背面)大致平坦而另一方的表面(腹面)膨胀的形状的例子。如图4所示,即使在蓄电块20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安装有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的基部的结构的蓄电块20的连接中,也能够应用上述实施例1的连接结构。
在实施例1中,能够通过狭缝14、15彼此相啮合来轻松地进行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12与第2电极片13在y方向(图2、图4)上的对位。并且,由于插入深度也被限制,因此能够恒定维持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重叠的部分的面积。
[实施例2]
图5A中示出基于实施例2的蓄电块20的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与图1A所示的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块20的差异点,对同一结构省 略说明。
实施例1中,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上分别形成有1条狭缝14、15。在实施例2中,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上分别形成有多个例如2条狭缝14、15。多个狭缝14和多个狭缝15一对一对应。
图5B中示出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的重叠部分的俯视图。狭缝14分别与对应的狭缝15相啮合。由此,能够提高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的定位精确度。
[实施例3]
图6中示出在基于实施例3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20的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与图1A所示的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块20的差异点,对同一结构省略说明。
实施例1中,如图1A所示,从第1电极片12的前端的边朝向基部形成有狭缝14。在实施例3中,第1电极片12上从沿着电极片的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另一方的边形成有狭缝14a。狭缝14a的长度与第2电极片13的宽度大致相等。因此,第1电极片12的宽度稍微宽于第2电极片13的宽度。形成于第2电极片13的狭缝15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狭缝相同。
图7中示出堆积多个蓄电块20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相互邻接的蓄电块20以腹面彼此或背面彼此对置的姿势堆积。邻接的蓄电块20的一方具有图1A所示的结构,另一方的蓄电块20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
腹面彼此对置的蓄电块20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12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13的连接结构与图2、图3A及图3B所示的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模块的连接结构相同。但是,实施例3的情况下,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12与第2电极片13的基部彼此的间隔L1宽于实施例1中的基部彼此的间隔。因此,能够较宽地确保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重叠的区域(重叠量)。
图8中示出背面彼此对置的蓄电块20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12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13的连接部位的立体图。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向同一方向弯曲,两者在比弯曲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重叠。第1电极片12的狭缝14a和第2电极片13的狭缝15以相互正交的姿势相啮合。
能够通过第2电极片13侧方的边与狭缝14a的内侧的端部接触来轻松 地进行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在宽度方向(图7中y方向)上的定位。通过第1电极片12的出现在狭缝14a的侧面的边与狭缝15的内侧的端部接触来限制插入深度。
另外,与狭缝14a对应地,在第2电极片13上形成斜面。该斜面和狭缝14a的边在直线18的部分接触。由此,能够在以平行于x轴的轴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防止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的位置偏离。
图9中示出基于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3的差异点,对同一结构省略说明。该变形例中,以蓄电块20的腹面朝向z轴负方向的姿势堆积。向x轴负方向拉出的第1电极片12与第2电极片13的连接结构与图2、图3A及图3B所示的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模块的连接结构相同。
向x轴正方向拉出的第1电极片12上形成有图6所示的狭缝14a。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之后,进一步向x轴正方向弯曲。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在比向x轴正方向弯曲的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相重叠。在重叠部分,第1电极片12的狭缝14a与第2电极片13的狭缝15相啮合。啮合的结构与图8所示的结构相同。
在该变形例中,与实施例3相同,也能够轻松地进行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在宽度方向(图9中为y方向)上的定位,并能够限制插入深度。
[实施例4]
图10中示出在基于实施例4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20的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与图1A所示的基于实施例1的蓄电块20的差异点,对同一结构省略说明。
第1电极片12上从沿着其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与拉出方向大致平行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有狭缝14b。同样,第2电极片13上也从沿着其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有狭缝15b。第1电极片12的宽度和第2电极片13的宽度相等,狭缝14b及狭缝15b的长度为第1电极片12的宽度的大致一半。狭缝14b及狭缝15b形成于相对于蓄电块20的中心成为点对称的位置。
图11中示出堆积蓄电块20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相互邻接的蓄电块20以腹面彼此或者背面彼此对置的姿势堆积。
腹面彼此对置的蓄电块20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12和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13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相互重叠。背面彼此对置的蓄电块20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12和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13向同一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位更靠前端的部分相互重叠。
图12A中示出腹面彼此对置的蓄电块20的电极连接部分的俯视图。第1电极片12的狭缝14b与第2电极片13的狭缝15b相啮合。狭缝14b和狭缝15b配置成位于1条假想直线上。在该假想直线的两侧,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上下关系)逆转。
第1电极片12的比狭缝14b更靠前端的部分与第2电极片13的比狭缝15b更靠基部侧的部分接触。同样,第2电极片13的比狭缝15b更靠前端的部分与第1电极片12的比狭缝14b更靠基部侧的部分接触。
图12B中示出背面彼此对置的蓄电块20的电极连接部分的俯视图。与图12A的连接结构相同,第1电极片12的狭缝14b与第2电极片13的狭缝15b相啮合。与图12A的差异点在于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的前端部分彼此接触,基部侧的部分彼此接触。
在图12A及图12B的任一项中,也通过狭缝14b的内侧的端部与狭缝15b的内侧的端部接触来进行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在宽度方向(图12A及图12B中上下方向)上的定位。
另外,基于实施例4的电极片的连接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如图2所示蓄电块20以将腹面朝向同一方向的姿势堆积的情况及如图4所示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的基部安装于蓄电块20的厚度方向的中央的情况。
[实施例5]
图13A及图13B中示出在基于实施例5的蓄电模块中使用的蓄电块20的俯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与图10所示的基于实施例4的蓄电块20的差异点,对同一结构省略说明。
实施例4中,第1及第2电极片12、13从蓄电容器10的相互相反侧的边拉出。实施例5中,第1及第2电极片12、13从同一边向同一方向拉 出。
第1电极片12上从沿着其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与拉出方向大致平行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有狭缝14b。同样,第2电极片13上也从沿着其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有狭缝15b。第1电极片12的宽度与第2电极片13的宽度相等,狭缝14b及狭缝15b的长度为第1电极片12的宽度的大致一半。狭缝14b和狭缝15b的开口端朝向同一方向。在图13A所示的蓄电块20中,将第1及第2电极片12、13朝向上方并从腹面侧观察时,狭缝14b、15b的开口端朝向右方。在图13B所示的蓄电块20中,将第1及第2电极片12、13朝向上方并从腹面侧观察时,狭缝14b、15b的开口端朝向左方。
当以腹面朝向同一方向的姿势重叠图13A所示的蓄电块20和图13B所示的蓄电块20时,能够啮合一方的蓄电块20的狭缝14b与另一方的蓄电块20的狭缝15b。啮合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4的图12A或图12B的结构相同。
图14中示出层叠蓄电块20并啮合狭缝14b和15b而构成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在图14的上方,2组电极片12、13被连接。并且,图14中,仅显示有1组电极片12、13,在与图14所示的截面不同的截面中,另1组电极片12、13被连接。
图14中,作为啮合部分的结构,采用了图12B所示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图12A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5中,也与实施例4相同,能够轻松地进行第1电极片12和第2电极片13的定位。
[实施例6]
图15A中示出基于实施例6的蓄电模块的截面图。多个蓄电块20在其厚度方向上层叠。对将蓄电块20的厚度方向(层叠方向)设为z轴方向的xyz正交坐标系进行定义。蓄电块20的结构及层叠蓄电块20的姿势与实施例1~实施例4的任一项所示的结构及姿势相同。在z方向上邻接的蓄电块20之间配置有传热板25。
传热板25例如使用铝。传热板25在y方向(相当于图2的y方向),即 与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被拉出的方向(x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扩展到比蓄电块20的边更靠外侧。
加压机构40向由蓄电块20及传热板25构成的层叠体施加层叠方向(z方向)的压缩力。加压机构40包括一对按压板41、4条拉杆43及螺母42。按压板41配置于由蓄电块20和传热板25构成的层叠体的两端。拉杆43从一方的按压板41贯穿至另一方的按压板41,向一对按压板41施加两者间隔变窄的方向的力。在xy面内拉杆43配置于在空间上不干涉传热板25的位置。
壁板31及32在y方向上夹住包括蓄电块20及传热板25的层叠体。壁板31、32以与y轴垂直的姿势配置,由螺栓固定于按压板41。壁板31、32在传热板25的端面与传热板25热连结。例如,可以直接接触壁板31、32与传热板25,也可以由热传导性粘结剂固定两者,还可以在两者之间夹住传热橡胶片。在蓄电块20中产生的热经由传热板25传导至壁板31、32。通过水冷等强制性冷却壁板31、32,能够减轻蓄电块20的温度上升。
图15B中示出图15A的单点划线15B-15B的截面图。图15B的单点划线15A-15A的截面图相当于图15A。层叠的多个蓄电块20通过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串联。第1电极片12与第2电极片13的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实施例4中任一项的结构相同。并且,第1电极片12及第2电极片13弯曲以免与传热板25接触。
壁板33及34在x方向上夹住包括蓄电块20及传热板25的层叠体。壁板33及34通过螺栓固定于按压板41。并且,在图15B中未显示,但通过螺栓也固定于壁板31、32(图15A)。按压板41及壁板31、32、33、34构成平行六面体的筐体。
壁板33、34上分别设置有窗33A、34A。窗33A、34A内分别配置有强制空冷机构48、49。强制空冷装置48、49对筐体内进行强制性空冷。
[实施例7]
实施例7中例示搭载实施例1~实施例6的至少1个蓄电模块的混合式挖掘机。
图16中示出基于实施例7的混合式挖掘机的概要俯视图。行走装置71 通过回转轴承73安装于回转体70上。回转体70上搭载有引擎74、液压泵75、电动马达76、油箱77、冷却风扇78、座位79、蓄电模块80及电动发电机83。引擎74、液压泵75及电动发电机83通过转矩传递机构81相互进行转矩的送受。液压泵75向动臂82等的液压缸供给压力油。
电动发电机83通过引擎74的动力驱动来进行发电(发电运行)。发电的电力供给至蓄电模块80而蓄电模块80被充电。并且,电动发电机83通过来自蓄电模块80的电力驱动,并产生用于辅助引擎74的动力(辅助运行)。油箱77储藏液压管路的油。冷却风扇78抑制液压管路的油温上升。操作员坐在座位79上操作混合式挖土机。
蓄电模块80使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中任一项的蓄电模块。通过从蓄电模块80供给的电力驱动回转马达76。回转马达76使回转体70回转。并且,回转马达76通过将动能转换为电能来产生再生电力。通过产生的再生电力来充电蓄电模块80。
图16中示出应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蓄电模块的混合式挖掘机,但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蓄电模块能够应用于其他混合式工作机械,例如混合式轮式装载机、混合式推土机。并且,也能够应用于电动工作机械。
根据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例如,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组合等。
Claims (10)
1.一种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
该蓄电模块具有层叠的多个蓄电块,
所述蓄电块分别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和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以沿着1条直线的姿势配置,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接触,由此限制插入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在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上相互平行地分别形成有多条所述狭缝,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一对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狭缝彼此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前端朝向基部形成,
相互邻接的所述蓄电块以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1电极片和另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2电极片向同一方向拉出的姿势堆积,所述第1电极片和第2电极片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分更靠前端的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沿着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
6.一种工作机械,其具有:
蓄电模块;及
电动机,通过从所述蓄电模块供给的电力驱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电模块具有层叠的多个蓄电块,
所述蓄电块分别包含形成有狭缝的第1及第2电极片,相互邻接的2片蓄电块的一方的第1电极片与另一方的第2电极片相互重叠而连接,相互连接的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第2电极片的狭缝相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作机械,其中,
相互连接的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和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以沿着1条直线的姿势配置,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与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的端部接触,由此限制插入深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机械,其中,
在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上相互平行地分别形成有多条所述狭缝,所述第1电极片的狭缝与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一对一对应,相互对应的狭缝彼此相啮合。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机械,其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前端朝向基部形成,
相互邻接的所述蓄电块以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1电极片和另一方的蓄电块的所述第2电极片向同一方向拉出的姿势堆积,所述第1电极片和第2电极片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在比弯曲部分更靠前端的部分重叠。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工作机械,其中,
所述蓄电块包含容纳板状的蓄电结构体的蓄电容器和从所述蓄电容器的边拉出的所述第1及第2电极片,
形成于所述第1电极片及所述第2电极片的狭缝从沿着拉出方向的一方的边朝向相反侧的边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27637A JP2012256650A (ja) | 2011-06-07 | 2011-06-07 |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作業機械 |
JP127637/2011 | 2011-06-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21030U true CN202721030U (zh) | 2013-02-06 |
Family
ID=4752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0155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1030U (zh) | 2011-06-07 | 2012-05-07 | 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2256650A (zh) |
CN (1) | CN20272103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4138A (zh) * | 2015-11-04 | 2017-05-10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15298B2 (ja) * | 2013-05-09 | 2017-04-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
-
2011
- 2011-06-07 JP JP2011127637A patent/JP2012256650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5-07 CN CN2012202015582U patent/CN2027210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4138A (zh) * | 2015-11-04 | 2017-05-10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256650A (ja) | 2012-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47445B (zh) | 蓄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作机械 | |
JP5570592B2 (ja) | ショベル | |
CN102986083A (zh) | 挖土机 | |
CN102640347B (zh) | 挖土机 | |
JP5484301B2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作業機械 | |
CN102543489B (zh) | 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 | |
CN106206855B (zh) | 一种汇流条焊接方法 | |
CN202839893U (zh) | 蓄电模块以及作业机械 | |
CN202721030U (zh) | 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 | |
CN203536498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的连接结构 | |
JP5968228B2 (ja) | ショベル | |
CN101618492B (zh) | 混合动力汽车顶置电池架上架体的装配方法及所用夹具 | |
US20190027734A1 (en) | Weld patterns for battery assembly joints | |
CN102832053B (zh) | 蓄电装置、蓄电模块及工作机械 | |
CN203377281U (zh) | 电池组的围框结构 | |
CN105449145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耳激光焊接结构 | |
JP2013030275A (ja) |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を搭載した作業機械 | |
CN216036712U (zh) | 一种钢材生产用的钢材推送装置 | |
CN20485786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101943103B (zh) | 一种海上波浪发电装置 | |
CN204230338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极耳激光焊接结构及其形成的电池组 | |
CN202930440U (zh) | 蓄电单元、蓄电装置及搭载有蓄电装置的工作机械 | |
CN215176864U (zh) | 一种大单晶锰酸锂生产用辊道炉 | |
CN204399907U (zh) | 一种双动力作业压缩式垃圾车 | |
CN220312631U (zh) | 一种光伏检测盒生产用切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