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8819U -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18819U
CN202718819U CN 201220483626 CN201220483626U CN202718819U CN 202718819 U CN202718819 U CN 202718819U CN 201220483626 CN201220483626 CN 201220483626 CN 201220483626 U CN201220483626 U CN 201220483626U CN 202718819 U CN202718819 U CN 202718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edium
solenoid valve
driving gear
c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836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铎
王金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4836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18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18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188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6Conversion of thermal power into mechanical power, e.g. Rankine, Stirling or solar thermal engin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箱、用于使介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的集热器、曲轴、多个第一电磁阀、多个第二电磁阀、执行组件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齿轮、多个副传动齿轮,多个过渡传动齿轮,多个驱动凸轮及多个复位凸轮,所述驱动凸轮分布在该热能驱动装置的曲轴上,所述复位凸轮分布在所述副传动齿轮各自的传动轴上,使低温介质在很低的温度就可以由液态转为气态并经专门设计的n组高压气缸循环工作,高压气体快速将气缸中的活塞推出,活塞推动曲轴上的凸轮的驱动旋转,推出的高压气体经气流箱冷却后又重新回到集热器里,使介质得以高效率的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属于利用流体热能输出动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以往的热能驱动装置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如:煤炭;天然气;石油;木材等将介质加热,使介质由固态转为气态推动叶片转动或推动气缸做直线往复运动,介质被加热后产生的气体在做完功以后就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介质和能源的的极大浪费,燃烧的煤炭;天然气;石油;木材等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的极度污染。
因此这种工作介质的再利用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冷热介质循环的效率及其中传动驱动的效率损失的减小方面始终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种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及其方法,旨在提高工作介质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减少效率损失,真正做到低排放和低污染,以利于解决效率和环保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热能驱动装置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太阳能作为主要加热热源,利用太阳能将低温介质加热,使低温介质在很低的温度就可以由液态转为气态并经专门设计的n组高压气缸循环工作,高压气体快速将气缸中的活塞推出,活塞推动曲轴上的凸轮的驱动旋转,推出的高压气体经气流箱冷却后又重新回到集热器里,使介质得以重复利用,真正做到了低排放和低污染,所利用的加热能源是自然界中的太阳能,这也就真正实现了绿色能源和绿色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箱、用于使介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的集热器、曲轴、多个第一电磁阀、多个第二电磁阀、执行组件及传动组件,所述冷却箱经由泵连接到集热器,所述集热器经由流体管路连接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经由流体管路连接到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齿轮、多个副传动齿轮,多个过渡传动齿轮,多个驱动凸轮及多个复位凸轮,所述驱动凸轮分布在该热能驱动装置的曲轴上,所述复位凸轮分布在所述副传动齿轮各自的传动轴上。
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多个气缸,每个气缸具有活塞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可以推动所述驱动凸轮从而带动所述曲轴运动,所述曲轴与主传动齿轮相连接。
所述主传动齿轮与过渡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过渡传动齿轮可以分别带动所述副传动齿轮旋转,同时所述副传动齿轮分别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复位凸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气缸运动。
所述执行组件经由第二电磁阀连接到冷却箱,残留工作介质可由此回到冷却箱予以冷却。
有益效果:
通过利用独特的复位凸轮,驱动凸轮与主副传动齿轮和过渡传动齿轮相结合的特殊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实现了介质重复利用,真正做到了低排放和低污染。试验证明,采用上述装置和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污染排放。
附图说明
附图1热能驱动装置结构图
1,2,3,4,5,6驱动凸轮
7,15,23气缸
8,16,24活塞
9,17,25缓冲弹簧
10,18,26第一电磁阀
11,19,27第二电磁阀
12,20,29复位凸轮
13,21,28过渡传动齿轮
14,22,30副传动齿轮
31主传动齿轮
32曲轴
33冷却箱
34泵
35集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详细描述:该热能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箱33、用于使介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的集热器35、曲轴32、多个第一电磁阀10,18,26、多个第二电磁阀11,19,27、执行组件及传动组件,所述冷却箱33经由泵34连接到集热器35,所述集热器35经由流体管路连接到第一电磁阀10,18,26,所述第一电磁阀10,18,26经由流体管路连接到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齿轮31、多个副传动齿轮14、22、30,多个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多个驱动凸轮1、2、3、4、5、6及多个复位凸轮12、20、29,所述驱动凸轮1、2、3、4、5、6分布在该热能驱动装置的曲轴32上,所述复位凸轮12、20、29分布在所述副传动齿轮14、22、30各自的传动轴上。
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多个气缸7、15、23,每个气缸具有活塞8、16、24及缓冲弹簧9、17、25,所述缓冲弹簧可以推动所述驱动凸轮从而带动所述曲轴32运动,所述曲轴32与主传动齿轮31相连接。
所述主传动齿轮31与过渡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过渡传动齿轮可以分别带动所述副传动齿轮旋转,同时所述副传动齿轮分别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复位凸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气缸运动。
所述执行组件经由第二电磁阀11、19、27连接到冷却箱33,残留工作介质可由此回到冷却箱33予以冷却。
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介质在集热器35里受热后急速膨胀,很快由液态转变成气态并在等压状态下输送到管道中。
1:打开第一电磁阀10,关闭第二电磁阀11,高压气体进入气缸7中将活塞8及缓冲弹簧9急速推出,活塞8及缓冲弹簧9推动驱动凸轮1带动曲轴32作逆时针旋转60°,关闭第一电磁阀10,打开第二电磁阀11,主传动齿轮31在曲轴32的带动下带动过渡传动齿轮13,21,28作顺时针旋转60°,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分别带动传动齿14,22,30作逆时针旋转60°,同时副传动齿轮14,22,30也分别带动各自传动轴上的复位凸轮12,20,29作逆时针旋转60°,完成气缸7的动作。
2:打开第一电磁阀18,关闭第二电磁阀19,高压气体进入气缸15中将活塞16及缓冲弹簧17急速推出,活塞16及缓冲弹簧17推动凸轮2带动曲轴32作逆时针旋转60°,关闭第一电磁阀18,打开第二电磁阀19,主传动齿轮31在曲轴32的带动下带动过渡传动齿轮13,21,28作顺时针旋转60°,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分别带动副传动齿轮14,22,30作逆时针旋转60°,同时副传动齿轮14,22,30也分别带动各自传动轴上的复位凸轮12,20,29作逆时针旋转60°,其中复位凸轮12在旋转过程中推动活塞8和缓冲弹簧9向下移动,将气缸7中的部分冷却介质经电磁阀11推入冷却箱33中,完成气缸15的动作。
3:打开第一电磁阀26,关闭第二电磁阀27,高压气体进入气缸23中将活塞24及缓冲弹簧25急速推出,活塞24及缓冲弹簧25推动驱动凸轮3带动曲轴32作逆时针旋转60°,关闭第一电磁阀26,打开第二电磁阀27,主传动齿轮31在曲轴32的带动下带动过渡传动齿轮13,21,28作顺时针旋转60°,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分别带动副传动齿轮14,22,30作逆时针旋转60°,同时副传动齿轮14,22,30也分别带动各自传动轴上的复位凸轮12,20,29作逆时针旋转60°,其中的复位凸轮12在旋转过程中继续推动活塞8和缓冲弹簧9向下移动,将气缸8中的剩余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11推入冷却箱33中,使活塞8回和缓冲弹簧9推回到起始工作位置。复位凸轮20在旋转过程中推动活塞16和缓冲弹簧17向下移动,将气缸15中的部分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19推入冷却箱33中,完成气缸23的动作。
4:打开第一电磁阀10,关闭第二电磁阀11,高压气体进入气缸7中将活塞8及缓冲弹簧9急速推出,活塞8及缓冲弹簧9推动凸轮4带动曲轴32作逆时针旋转60°,关闭第一电磁阀10,打开第二电磁阀11,主传动齿轮31在曲轴32的带动下带动过渡传动齿轮13,21,28作顺时针旋转60°,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分别带动副传动齿轮14,22,30作逆时针旋转60°,同时副传动齿轮14,22,30也分别带动各自传动轴上的复位凸轮12,20,29作逆时针旋转60°,其中的复位凸轮20在旋转过程中继续推动活塞16和缓冲弹簧17向下移动,将气缸15中的剩余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19推入冷却箱33中,使活塞16回和缓冲弹簧17推回到起始工作位置。复位凸轮29在旋转过程中推动活塞24和缓冲弹簧25向下移动,将气缸23中的部分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27推入冷却箱33中,完成气缸7的动作。
5:打开第一电磁阀18,关闭第二电磁阀19,高压气体进入气缸15中将活塞16及缓冲弹簧17急速推出,活塞16及缓冲弹簧17推动凸轮5带动曲轴32作逆时针旋转60°,关闭第一电磁阀18,打开第二电磁阀19,主传动齿轮31在曲轴32的带动下带动过渡传动齿轮13,21,28作顺时针旋转60°,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分别带动副传动齿轮14,22,30作逆时针旋转60°,同时副传动齿轮14,22,30也分别带动各自传动轴上的复位凸轮12,20,29作逆时针旋转60°,其中复位凸轮29在旋转过程中继续推动活塞24和缓冲弹簧25向下移动,将气缸23中的剩余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27推入冷却箱33中,使活塞24和缓冲弹簧25推回到起始工作位置。复位凸轮12在旋转过程中推动活塞8和缓冲弹簧9向下移动,将气缸7中的部分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11推入冷却箱33中,完成气缸15的动作。
6:打开第一电磁阀26,关闭第二电磁阀27,高压气体进入气缸23中将活塞24及缓冲弹簧25急速推出,活塞24及缓冲弹簧25推动驱动凸轮6带动曲轴32作逆时针旋转60°,关闭第一电磁阀26,打开第二电磁阀27,主传动齿轮31在曲轴32的带动下带动过渡传动齿轮13,21,28作顺时针旋转60°,过渡传动齿轮13,21,28分别带动副传动齿轮14,22,30作逆时针旋转60°,同时副传动齿轮14,22,30也分别带动各自传动轴上的复位凸轮12,20,29作逆时针旋转60°,其中的复位凸轮12在旋转过程中继续推动活塞8和缓冲弹簧9向下移动,将气缸7中的剩余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11推入冷却箱33中,使活塞8回和缓冲弹簧9推回到起始工作位置。复位凸轮20在旋转过程中推动活塞16和缓冲弹簧17向下移动,将气缸15中的部分冷却介质经第二电磁阀19推入冷却箱33中,完成气缸23的动作。
1-6的连续动作将气缸7,15,23中的残留介质推入冷却箱中冷却后经泵34将介质重新返回到集热器中,使介质得以重复利用,真正做到了0排放和0污染。
1-6的连续动作完成曲轴的一周旋转,连续重复1-6的动作,使曲轴实现连续旋转,动力得以连续输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5)

1.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包括用于冷却介质的冷却箱、用于使介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的集热器、曲轴、多个第一电磁阀、多个第二电磁阀、执行组件及传动组件,所述冷却箱经由泵连接到集热器,所述集热器经由流体管路连接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经由流体管路连接到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齿轮、多个副传动齿轮,多个过渡传动齿轮,多个驱动凸轮及多个复位凸轮,所述驱动凸轮分布在该热能驱动装置的曲轴上,所述复位凸轮分布在所述副传动齿轮各自的传动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多个气缸,每个气缸具有活塞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可以推动所述驱动凸轮从而带动所述曲轴运动,所述曲轴与主传动齿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齿轮与过渡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过渡传动齿轮可以分别带动所述副传动齿轮旋转,同时所述副传动齿轮分别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所述复位凸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气缸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经由第二电磁阀连接到冷却箱,残留工作介质可由此回到冷却箱予以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包括三个均匀分布的气缸,每个气缸具有活塞及缓冲弹簧。
CN 201220483626 2012-09-11 2012-09-11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18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83626 CN202718819U (zh) 2012-09-11 2012-09-11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83626 CN202718819U (zh) 2012-09-11 2012-09-11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18819U true CN202718819U (zh) 2013-02-06

Family

ID=4762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836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18819U (zh) 2012-09-11 2012-09-11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188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638A (zh) * 2012-09-11 2013-01-30 王振铎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0638A (zh) * 2012-09-11 2013-01-30 王振铎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2900638B (zh) * 2012-09-11 2015-09-09 王振铎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8288A (zh)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制冷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66113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废热回收系统
CN104791307A (zh) 一种齿轮随动式两缸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102661199A (zh) 直轴驱动内燃机方法和装置
CN112368464A (zh) 用于回收废热的系统及其方法
WO2014026423A1 (zh) 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为作功能源的透平发动机
CN201891443U (zh) 一种工质相变循环热力发动机
CN202718819U (zh)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
CN202470534U (zh) 一种利用汽车发动机余热制冷的装置
CN109931184B (zh) 基于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柴油机余热源回收系统
CN100543343C (zh) 以往复直线运动方式取代汽缸曲轴系统的机构
CN102900638B (zh) 一种热能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5422944U (zh) 一种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CN204591821U (zh) 一种齿轮随动式两缸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
CN106677850A (zh) 利用环境热能对外做功的装置
CN103644026A (zh) 余热加力气动内燃机
CN103939146B (zh) 一种利用高压气体压力能的多缸活塞动力机
CN202511454U (zh) 一种燃气/油动力热泵系统
CN206942822U (zh) 利用环境热能对外做功的装置
CN103711583A (zh) 圆弧曲面齿轮轴式发动机
Kumar et al. Sim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single-stage reciprocating pneu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engine
CN104533604B (zh) 一种基于活塞膨胀机的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
CN201802504U (zh) 内燃机余能回收与综合利用装置
CN210033657U (zh) 基于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柴油机余热源回收系统
CN202023595U (zh) 一种压缩空气动力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09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