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2585U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12585U CN202712585U CN 201220406502 CN201220406502U CN202712585U CN 202712585 U CN202712585 U CN 202712585U CN 201220406502 CN201220406502 CN 201220406502 CN 201220406502 U CN201220406502 U CN 201220406502U CN 202712585 U CN202712585 U CN 2027125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ody
- line
- locating piece
- fac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接的所述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线端端子。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向外突伸的第一定位块。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上以与所述线端端子连接的板端端子。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前端面相对接的对接面及自所述对接面凹陷以收容第一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向外突伸的卡点。所述第一定位槽向下贯穿第二绝缘本体,所述卡点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槽并卡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下方,从而使得所述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连接稳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稳固配合的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尤其是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已被广泛于各种电子通信设备中,以此实现该类设备各元件与主机板之间的信号传输。通常该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包括有一线端连接器以及与该线端连接器相对接的板端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即包括有与排线连接的线端端子。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与主机板电性连接的板端端子。所述线端端子设有夹持接触部以对板端端子进行夹持连接。但是,在该种线对板连接器组合使用过程中,遇到跌落或其他振动等外界条件时容易造成线板端连接器相互分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固的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接的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线端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向外突伸的第一定位块;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上以与所述线端端子连接的板端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前端面相对接的对接面及自所述对接面凹陷以收容第一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向外突伸的卡点,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线端连接器插接方向向下贯穿第二绝缘本体,所述卡点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槽并卡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点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底面并且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定位块与所述前端面相平行的前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壁,所述对接面位于所述后壁与所述前端面相对接的一侧,所述卡点卡持在所述后壁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自第一绝缘本体与前端面垂直的一侧表面前端向外突伸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后壁垂直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对接面的一端内侧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扣持的第二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还设有自内侧凹陷的第三定位槽及形成在第三定位槽上侧的挡块,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侧表面向外突伸并收容在所述第三定位槽内、挡块下侧的第三定位块。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线端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向外突伸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向外突伸以与一对接连接器上下卡持的卡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点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底面并且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定位块与所述前端面相平行的前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第一绝缘本体与前端面垂直的一侧表面前端向外突伸以与对接连接器前后卡持定位的第二定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侧表面向外突伸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上下卡持的第三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第一定位块下端向外突伸以与对接的板端连接器上下卡持的卡点,从而使得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相互连接时,不易受意外跌落或其他振动等外界条件时影响而相互分离,使得所述线端连接器与和其对接的板端连接器连接稳固,信号传输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中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相互配合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3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显示线端连接器的卡点卡持在板端连接器的下方;
图4是图1中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相互分离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线端连接器和板端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100包括相互对接的线端连接器1及板端连接器5。其中所述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相互为彼此的对接连接器。所述线端连接器1包括第一绝缘本体2、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2上的若干线端端子3以及与所述线端端子3连接的线缆4。所述板端连接器5包括第二绝缘本体6、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6上以与所述线端端子3连接的板端端子7以及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6上以将所述板端连接器5定位至一电路板(未图示)上的定位片8。所述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沿第一绝缘本体2厚度方向相互对接。
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设有前端面21、与所述前端面21平行的后端面20、以及位于第一绝缘本体2两侧并前后连接所述前端面21和后端面20两侧的两个侧表面22。所述侧表面22与所述前端面21相垂直。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设有自所述前端面21向前突伸的一对第一定位块23、自第一定位块23下端向外突伸的卡点24、自其中一个所述侧表面22前端向外突伸的第二定位块25以及自两个侧表面22分别向外突伸的第三定位块26。所述第三定位块26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块25后侧,并且所述第三定位块26设有位于下侧并倾斜延伸的倾斜面26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还设有若干自后端面20向前延伸至前端面21的第一端子槽27。所述第一端子槽27向前贯穿第一绝缘本体2前端面21、并且向下贯穿第一绝缘本体2底面28。所述第一定位块23自前端面21上相邻的两个端子收容槽27之间向前突伸而成。所述卡点24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底面28并且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定位块23与所述前端面21相平行的前表面,从而使得所述卡点24可进行微幅的弹性形变。
请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线端端子3设有基部31、自基部31延伸且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接触臂32以及自基部31朝远离所述第一接触臂32方向延伸且呈环形设置的线缆收容部33。所述基部31设有向外突伸以与所述第一端子槽27内壁相抵持的突片311。所述第一接触臂32沿所述线端端子3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两个所述第一接触臂32分别自基部31两侧同向弯折而成。每一所述第一接触臂32设有臂部321及自臂部321远离基部31的末端朝另一所述第一接触臂32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接触部322。每一所述第一接触部322设有位于下侧并倾斜延伸的导引面3221。每一所述臂部321设有向内突伸的长条状凸筋3211。
所述线缆4固定在所述线缆收容部33内并与所述线缆收容部33电性连接。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二绝缘本体6设有底壁61、自底壁61后端向上延伸的后壁62以及自底壁61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侧壁63。所述侧壁63与所述后壁62垂直设置。所述底壁61、后壁62及侧壁63之间形成用以收容所述线端连接器1的收容空间60。所述后壁62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的前端面21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后壁62与所述前端面21相对接的一侧形成有对接面621,以及自所述对接面621凹陷以收容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上的第一定位块23的两个第一定位槽622。所述第一定位槽622沿所述线端连接器1插接方向向下贯穿第二绝缘本体6。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上的所述卡点24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槽622并卡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的后壁62下方。在所述线端连接器1向下安装至所述板端连接器5的过程中,所述卡点24受到所述第一定位槽622内壁的抵持而向后发生微幅的弹性变形,而当所述卡点24向下移动至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槽622时,卡点24弹性释放而卡持在后壁62下方,由此可使得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相互连接时,不易受意外跌落或其他振动等外界条件时影响而相互分离,使得所述线端连接器1与和其对接的板端连接器5连接稳固,信号传输稳定。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后壁62还设有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定位槽622两侧的第二端子槽623。所述第二端子槽623前后贯穿所述后壁62,并且所述底壁61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端子槽623相对应连通的端子定位槽624。所述端子定位槽624向上贯穿所述底壁61顶面。两个所述侧壁63分别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固持槽631。所述定位片8固定在所述固持槽631内,并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侧壁63的底面以与所述电路板相定位。所述第二绝缘本体6其中一侧壁63在靠近所述对接面621的一端内侧凹设有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的第二定位块25相扣持的第二定位槽632,从而可防止所述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前后晃动。两个所述侧壁63还分别设有自内侧凹陷的第三定位槽633及形成在第三定位槽633上侧的挡块634。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的第三定位块26在其下侧的倾斜面261的导引下向下安装入所述第三定位槽633内,并位于挡块634下侧以防止所述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上下晃动。
结合图3至图6所示,所述板端端子7呈片状设置。每一板端端子7设有一固定在所述第二端子槽623内的固持部71以及自固持片71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60内的接触片72。所述接触片72与底壁62垂直设置,并且所述接触片72下端定位在所述端子定位槽624内以防止接触片72左右晃动。所述接触片72顶部形成有倾斜延伸以导引所述线端端子3向下移动对接的导引部721。在所述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相互对接时,所述线端连接器1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2厚度方向向下插入所述板端连接器5中。在此过程中,因所述线端端子3的第一接触部322是自臂部321远离基部31的末端朝另一所述第一接触臂32方向弯折延伸而成,从而每一线端端子3的两个第一接触部322在其导引面3221的导引下向下插入板端端子7的接触片72两侧时,第一接触部322对板端端子7的接触片72会有较好的刮擦效果,具有净化接触片72的作用,进而将接触片72两侧的脏污刮去以保证接触的可靠性。
由以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端连接器1的第一绝缘本体2上设置自第一定位块23下端向外突伸以与对接的板端连接器5上下卡持的卡点24,从而使得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相互连接时,其前端不易受意外跌落或其他振动等外界条件时影响而相互分离,使得所述线端连接器1与和其对接的板端连接器5连接稳固,信号传输稳定。另外通过第二定位块25收容于第二定位槽632可防止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前后晃动,第三定位块26收容于第三定位槽633内并被挡块634阻挡而防止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两侧上下晃动,进而使得线端连接器1和板端连接器5保持较好的连接。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对接的线端连接器及板端连接器;其中所述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线端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向外突伸的第一定位块;所述板端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二绝缘本体上以与所述线端端子连接的板端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前端面相对接的对接面及自所述对接面凹陷以收容第一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向外突伸的卡点,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线端连接器插接方向向下贯穿第二绝缘本体,所述卡点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定位槽并卡持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底面并且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定位块与所述前端面相平行的前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前端面相对的后壁,所述对接面位于所述后壁与所述前端面相对接的一侧,所述卡点卡持在所述后壁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自第一绝缘本体与前端面垂直的一侧表面前端向外突伸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与所述后壁垂直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对接面的一端内侧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扣持的第二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设有自内侧凹陷的第三定位槽及形成在第三定位槽上侧的挡块,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侧表面向外突伸并收容在所述第三定位槽内、挡块下侧的第三定位块。
6.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以及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线端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向外突伸的第一定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第一定位块下端向外突伸以与一对接连接器上下卡持的卡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底面并且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定位块与所述前端面相平行的前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第一绝缘本体与前端面垂直的一侧表面前端向外突伸以与对接连接器前后卡持定位的第二定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自所述侧表面向外突伸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上下卡持的第三定位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06502 CN202712585U (zh) | 2012-08-16 | 2012-08-16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06502 CN202712585U (zh) | 2012-08-16 | 2012-08-16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12585U true CN202712585U (zh) | 2013-01-30 |
Family
ID=4759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0650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12585U (zh) | 2012-08-16 | 2012-08-16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1258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1046A (zh) * | 2012-08-16 | 2012-11-28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CN115360539A (zh) * | 2022-08-31 | 2022-11-18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
2012
- 2012-08-16 CN CN 201220406502 patent/CN2027125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1046A (zh) * | 2012-08-16 | 2012-11-28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CN115360539A (zh) * | 2022-08-31 | 2022-11-18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线端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95861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4348030B (zh) |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 |
CN20166746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713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801046A (zh)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
CN104348009A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2712502U (zh) | 线端连接器 | |
CN204243314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2712585U (zh) | 电连接器组合及线端连接器 | |
CN104022390A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104022395A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3633488A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2801024B (zh) |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02872086U (zh) |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2712513U (zh) |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02906117U (zh) | 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 | |
CN105514655A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103579822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872025U (zh) |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 |
CN203423281U (zh) | 电源连接器及其电源端子 | |
CN208368769U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1927855U (zh) | 转接器 | |
CN106129674B (zh) | 导电端子 | |
CN203774496U (zh) | 导电端子组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组的电连接器组合 | |
CN102801022A (zh) | 线端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