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08517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08517U
CN202708517U CN2012204142370U CN201220414237U CN202708517U CN 202708517 U CN202708517 U CN 202708517U CN 2012204142370 U CN2012204142370 U CN 2012204142370U CN 201220414237 U CN201220414237 U CN 201220414237U CN 202708517 U CN202708517 U CN 20270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connecting rod
support device
link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142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广
杨益方
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142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08517U/zh
Priority to TW101216638U priority patent/TWM445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0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08517U/zh
Priority to US13/943,334 priority patent/US9068687B2/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1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h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用以支撑包括底面及第一侧面的电子装置,并包括底座、装置支撑部、装置连接部及连杆;底座包括前侧及后侧;装置支撑部包括支撑件及第一转轴;第一转轴枢接于前侧并与支撑件连接,使支撑件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转动;装置连接部包括连接件、第二转轴及两扭簧;第二转轴枢接于后侧,且连接件位于第二转轴上;两扭簧分别套设于第二转轴的两端;连杆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转轴枢接;第二端与第二转轴枢接;其中支撑件收合角度为θ1,0度≤θ1≤35度,连接件收合角度为θ2,0度≤θ2≤75度;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为θ11,35度≤θ11≤90度,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为θ21,其中θ21>θ2。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且美观。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用来支撑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持式电子装置,如:平板计算机或手机,已经越来越广泛被使用。而市面上有多种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供使用者选择以摆放电子装置,让使用者能长时间舒适地使用手持式电子装置。
以常见用于平板计算机的支撑装置为例,为了跟平板计算机内建的连接器连接,支撑装置设有与平板计算机的连接器相匹配的连接件。而通常在支撑装置要与平板计算机连接时,此连接件会外露于支撑装置以便连接平板计算机。但是在平板计算机使用完毕,要将支撑装置收合的时候,此连接件仍会外露于支撑装置,造成携带上的不便,并且外露的连接件也让支撑装置收合后的状态不甚美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支撑装置,让连接件也能一并被收入支撑装置内不外露,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电子装置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撑装置,用以支撑一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底面以及一第一侧面,该支撑装置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前侧以及一后侧;一装置支撑部,该装置支撑部包括:一支撑件;以及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枢接于该底座的该前侧并与该支撑件连接,使该支撑件以该第一转轴为轴心转动,使该支撑装置具有一收合状态以及一第一展开状态;一装置连接部,该装置连接部包括:一连接件;一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枢接于该底座的该后侧,且该连接件位于该第二转轴上;以及两扭簧,该两扭簧分别套设于该第二转轴的两端;以及一连杆,该连杆包括:一第一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一转轴枢接;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二端与该第二转轴枢接;其中,当该支撑装置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件与该连杆形成一支撑件收合角度θ1,且0度≤θ1≤35度,同时该连接件与该连杆形成一连接件收合角度θ2,且0度≤θ2≤75度;当该支撑装置由该收合状态转动至该第一展开状态时,该支撑件与该连杆形成一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其中35度≤θ11≤90度,且该连接件与该连杆形成一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其中θ21>θ2以供该连接件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侧面连接,且该支撑件与该底面接触。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包括底座、装置支撑部、装置连接部以及连杆。底座包括前侧及后侧;装置支撑部包括支撑件及第一转轴,其中第一转轴枢接于底座的前侧并与支撑件连接,让支撑件以第一转轴为轴心转动,使支撑装置具有一收合状态以及一第一展开状态。装置连接部包括连接件、第二转轴以及两扭簧,其中第二转轴枢接于底座的后侧,且连接件位于第二转轴上,两扭簧分别套设于第二转轴的两端。连杆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一转轴枢接;第二端与第二转轴枢接。
当支撑装置处于收合状态时,支撑件与连杆形成一支撑件收合角度θ1,且0度≤θ1≤35度,同时连接件与连杆形成一连接件收合角度θ2,且0度≤θ2≤75度;当支撑装置由收合状态转动至第一展开状态时,支撑件与连杆形成一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其中35度≤θ11≤90度,且连接件与该连杆形成一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其中θ21>θ2以供连接件与电子装置的第一侧面连接,且支撑件与电子装置的底面接触。并且,电子装置的第一侧面与连接件连接后,支撑装置由第一展开状态转动至第二展开状态,此时,连接件与连杆形成一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且θ2≤θ22≤θ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小于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装置支撑部还包括一连杆连接部,其中连杆的第一端通过连杆连接部与第一转轴连接;连杆连接部还包括一导柱,连杆的第一端还包括一开孔,而导柱位于开孔内;装置连接部还包括一连杆枢接部,其中连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杆枢接部与第二转轴枢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支撑件收合角度θ1实质上小于20度;连接件收合角度θ2实质上小于2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实质上为70度;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实质上为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底座在前侧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底座在后侧还包括一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转轴枢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转轴枢接。
本实用新型可让连接件也能一并被收入支撑装置内不外露,使得携带方便,并且让支撑装置收合后的状态美观。
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处于收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2A是图2中连杆第二端与第二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2B是图2中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A是图3中连杆第二端与第二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3B是图3中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4A是图4中连杆第二端与第二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4B是图4中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由第一展开状态转至收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支撑装置1                底座10
第一连接部11             第二连接部12
前侧13                   后侧14
装置连接部20             连接件21
轴线21a、31a、40a        第二转轴22
支撑件31                 第一展开状态S2
连杆枢接部23             转轴231
扭簧24                   装置支撑部30
第一转轴32               连杆连接部33
导柱331                  连杆40
第二展开状态S3           第一端41
开孔411                  第二端42
支撑件收合角度θ1        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
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   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
电子装置100              底面110
第一侧面120              连接件收合角度θ2
箭头A、B、C、D           收合状态S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处于收合状态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1包括底座10、装置连接部20、装置支撑部30以及连杆40。
底座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一前侧13以及一后侧14,其中第一连接部11设于前侧13,第二连接部12设于后侧14。
装置连接部20包括连接件21、第二转轴22、连杆枢接部23以及两个扭簧24,其中连杆枢接部23包括一转轴231。如图1所示,连接件21位于第二转轴22上,且第二转轴22与位于底座10的前侧13的第一连接部11枢接,而连杆枢接部23与连杆40枢接。两个扭簧24分别套设于第二转轴22的两端,扭簧24全时间施予连接件21一逆时针力矩让连接件21得以第二转轴22为轴心逆时针转动。
如图1与图2所示,装置支撑部30包括支撑件31、第一转轴32以及连杆连接部33,其中连杆连接部33包括一导柱331。支撑件31与第一转轴32连接,且第一转轴32与位于底座10的后侧14的第二连接部12连接,使支撑件31可以第一转轴32为轴心转动,让支撑装置1具有一收合状态S1(图2)、一第一展开状态S2(图3)以及一第二展开状态S3(图4)。
连杆40包括第一端41以及第二端42,其中连杆40的第一端41通过连杆连接部33与第一转轴32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41还包括一开孔411,而连杆连接部33的导柱331位于开孔411内。连杆40的第二端42通过连杆枢接部23与第二转轴22枢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2是枢接于连杆枢接部23的转轴231。
以下请继续参考图1与图2,并且一并参考图2A、图2B、图3、图3A以及图3B。图2A是图2中连杆第二端与第二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2B是图2中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3A是图3中连杆第二端与第二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3B是图3中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当支撑装置1处于收合状态S1时,连接件21被收藏于支撑件31之下,此时支撑件31与连杆40形成一支撑件收合角度θ1,而本实施例的支撑件收合角度θ1大约为5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支撑件收合角度θ1适用范围可以是0度≤θ1≤35度。在此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标明支撑件收合角度θ1,本实施例加注支撑件31的轴线31a与连杆40的轴线40a来辅助标明支撑件31与连杆40形成的支撑件收合角度θ1
同时,如图2所示,连接件21与连杆40形成一连接件收合角度θ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收合角度θ2大约为15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连接件收合角度θ2的适用范围可以是0度≤θ2≤75度,并且支撑件收合角度θ1与连接件收合角度θ2之间并无特殊对应角度。在此需注意的是,为了清楚标明连接件收合角度θ2,本实施例加注连接件21的轴线21a与连杆40的轴线40a来辅助标明连接件21与连杆40所形成的连接件收合角度θ2
此外,当支撑装置1处于收合状态S1时,如图2A与图2B所示,连杆连接部33的导柱331是与开孔411中靠近第二转轴22的一侧接触(图2B中的左侧)。在此状态下,导柱331会压迫连杆40,此时连杆40施予连接件21一顺时针力矩,而此顺时针力矩乃大于扭簧24施予连接件21的逆时针力矩,故可将连接件21收合于支撑件31下方(图2A),且不外露,以解决先前技术中,连接件在收合状态下仍外露于支撑装置的问题。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1时,使用者只需将支撑件31顺时针拉起,此时被拉动的支撑件31会以第一转轴32为轴心转动,使得支撑装置1由收合状态S1(图2)转动至第一展开状态S2(图3)。
如图3所示,当支撑件31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连杆40往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并且第二转轴22(图3A)也会受移动中的连杆40的带动而转动,使得连接件21逆时针转动而外露,而呈现如图3所示的第一展开状态S2。进一步来说,因为连杆40往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使得连杆40施予连接件21的顺时针力矩小于扭簧24施予连接件21的逆时针力矩,故连接件21受扭簧24扭力作用,而被逆时针转出而外露,以便与连接件21与电子装置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装置1处于第一展开状态S2时,支撑件31与连杆4形成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而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大约是70度,而连接件21与连杆40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大约是90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的适用范围可为35度≤θ11≤90度,而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只要大于连接件收合角度θ2即可。此外,在支撑装置1由收合状态S1(图2)转动至第一展开状态S2(图3)的过程中,如图3B所示,导柱331始终与开孔411中靠近第二转轴22的一侧抵触(图2B中的左侧)。
以下请继续参考图3,并且一并参考图4、图4A以及图4B。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4A是图4中连杆第二端与第二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4B是图4中连杆第一端与第一转轴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当支撑装置1处于第一展开状态S2时,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1可与一电子装置100连接,以支撑电子装置100,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而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是平板计算机,且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侧面120以及底面110。
如图4所示,当电子装置100放置在支撑装置1上时,连接件21嵌入设于第一侧面120的连接孔,而支撑件31顶住电子装置100的底面110。此时因为电子装置100的重力压迫,连杆40会往左方(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并且一并带动连接件21稍稍地顺时针转动(图4A),藉以为使用者提供一较佳的操作视角,而形成支撑装置1的第二展开状态S3。此时连接件21与连杆40之间呈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大约是50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事实上,连接件收合角度θ2、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之间没有特殊的对应角度,只要三者符合:连接件收合角度θ2≤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即可。
如图4所示,当连接件21稍微地顺时针转动(图4A)时,连杆40会持续往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直到导柱331改与开孔411中靠近第一转轴32的一侧接触(图4B中的右侧)。在此需注意的是,连杆40此时的移动仅是开孔411与导柱331的相对运动,藉以释放连杆40的空行程,而此空行程与开孔411宽度相当。并且在此释放空行程的过程中,支撑件31不需要也不会连带转动。
在电子装置100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将电子装置100由支撑装置1上取下,此时支撑装置1失去了电子装置100的重力压迫,连接件21受到扭簧24逆时针力矩的带动而逆时针转动,让支撑装置1将回复至支撑装置1的第一展开状态S2(图3)。此时连接件21与连杆40回复到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在本实施例中大约是90度);连杆40也顺势往右方移动;而支撑件31与连杆40也回复到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在本实施例中大约是70度)。
以下请参考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由第一展开状态转至收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从支撑装置1将电子装置100取下后,支撑装置1会回复到如图3所示的第一展开状态S2,此时使用者只要下压支撑件31,让支撑件31逆时针(图5中箭头C所示方向)转动,顺势带动连杆40移动,藉以加强连杆40的第二端42施予连接件21的顺时针力矩,以抵抗扭簧24施予连接件21的逆时针力矩,让连接件21再次顺时针转动(图5中箭头D所示方向)而收藏于支撑件31之下,而回复到如图2所示的支撑装置1收合状态S1。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用以支撑一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底面以及一第一侧面,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
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前侧以及一后侧;
一装置支撑部,该装置支撑部包括:
一支撑件;以及
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枢接于该底座的该前侧并与该支撑件连接,使该支撑件以该第一转轴为轴心转动,使该支撑装置具有一收合状态以及一第一展开状态;
一装置连接部,该装置连接部包括:
一连接件;
一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枢接于该底座的该后侧,且该连接件位于该第二转轴上;以及
两扭簧,该两扭簧分别套设于该第二转轴的两端;以及
一连杆,该连杆包括:
一第一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一转轴枢接;以及
一第二端,该第二端与该第二转轴枢接;
其中,当该支撑装置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支撑件与该连杆形成一支撑件收合角度θ1,且0度≤θ1≤35度,同时该连接件与该连杆形成一连接件收合角度θ2,且0度≤θ2≤75度;
当该支撑装置由该收合状态转动至该第一展开状态时,该支撑件与该连杆形成一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其中35度≤θ11≤90度,且该连接件与该连杆形成一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其中θ21>θ2以供该连接件与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侧面连接,且该支撑件与该底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与该连接件连接后,该支撑装置由该第一展开状态转动至一第二展开状态,该连接件与该连杆形成一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且θ2≤θ22≤θ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件展开角度θ22小于90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支撑部还包括一连杆连接部,其中该第一端通过该连杆连接部与该第一转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杆连接部还包括一导柱,该第一端还包括一开孔,而该导柱位于该开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连接部还包括一连杆枢接部,其中该第二端通过该连杆枢接部与该第二转轴枢接;并且,该底座在该前侧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该底座在该后侧还包括一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转轴枢接,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一转轴枢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收合角度θ1实质上小于2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收合角度θ2实质上小于20度。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展开角度θ11实质上为70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件展开角度θ21实质上为90度。
CN2012204142370U 2012-08-20 2012-08-20 支撑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0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142370U CN202708517U (zh) 2012-08-20 2012-08-20 支撑装置
TW101216638U TWM445831U (zh) 2012-08-20 2012-08-29 支撐裝置
US13/943,334 US9068687B2 (en) 2012-08-20 2013-07-16 Support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142370U CN202708517U (zh) 2012-08-20 2012-08-20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08517U true CN202708517U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88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14237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08517U (zh) 2012-08-20 2012-08-20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68687B2 (zh)
CN (1) CN202708517U (zh)
TW (1) TWM44583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6434B (zh) * 2014-08-25 2018-10-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号传输背板可旋转的四连杆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TWI799762B (zh) * 2020-12-08 2023-04-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撐座及電子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426A (en) * 1991-08-16 1992-12-01 Beaver Computer Corporation Hinge mechanism for cover panel of portable computer including slide mechanism
US5165634A (en) * 1992-01-17 1992-11-24 Oleg Garbuzov Support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US5865414A (en) * 1993-09-28 1999-02-02 Beitzel; Karl H Mechanical arm mechanism for movably supporting a multi-position work surface
TW545858U (en) * 2002-11-22 2003-08-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lid with an additional supporting function
TWM286530U (en) * 2005-09-15 2006-01-21 Hannspree Inc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angle adjuster
TWI313441B (en) * 2006-08-22 2009-08-11 Qisda Corporatio Brace structure
TWM423774U (en) * 2011-08-10 2012-03-01 Syncmold Entpr Corp Monitor st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5831U (zh) 2013-01-21
US9068687B2 (en) 2015-06-30
US20140048674A1 (en)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71469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WO2008117463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支持構造体
CN202708517U (zh) 支撑装置
CN201487509U (zh) 三角架
CN112492071A (zh) 一种手机的折叠结构
CN106043069A (zh) 一种多功能桌板
CN115681307A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5769518U (zh) 儿童推车
CN201813636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提手
CN115539497A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05485774U (zh) 一种拉杆式三块显示屏无序自由翻转180度的折叠装置
CN115823103B (zh) 柔性屏折叠手机无折痕弯折的三角形内折铰链
CN203727444U (zh) 一种可站立折叠式儿童三轮推车
CN205632633U (zh) 一种双人推车
CN203934823U (zh) 一种可折叠成手提箱的桌子
CN202207451U (zh) 可折叠式滑板
CN102387230B (zh) 滑盖装置
CN203558113U (zh) 快速收折的儿童车架
CN105317822B (zh) 同步转动双轴的结构
CN212229523U (zh) 折叠笔记本
CN207565407U (zh) 一种可折叠扶手
CN10542590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005121A (zh) 电动滑板车座椅折叠展开机构
CN106886251A (zh) 一种连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5709130U (zh) 立体书纸张折叠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