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96843U - 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96843U
CN202696843U CN 201220219143 CN201220219143U CN202696843U CN 202696843 U CN202696843 U CN 202696843U CN 201220219143 CN201220219143 CN 201220219143 CN 201220219143 U CN201220219143 U CN 201220219143U CN 202696843 U CN202696843 U CN 202696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seat
head
clamp
axle portion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1914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罗志平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 2012202191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96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96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968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夹和耳座,所述耳座包括塑胶制成的耳座壳,所述耳座壳与所述头夹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被容纳在耳座壳的连接部和头夹的连接部所围成的空间中;所述转动轴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轴向两端的第一轴杆部和分别设置在第二轴向两端的第二轴杆部;所述第一轴杆部安装至所述耳座壳的连接部中的第一安装孔位,所述第一轴杆部和第一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轴杆部安装至所述头夹的连接部中的第二安装孔位,所述第二轴杆部和第二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本方案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结构紧凑、佩戴舒适,适用于各种场景和不同的使用者。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由于具有声场好、能够避免耳道擦伤等优点,受到了用户广泛地欢迎。现有的头戴式耳机一般都是采用在头夹和耳座上分别相对应的设有芯轴及安装座的连接结构,例如,在耳座外部加装芯轴,由芯轴向头夹侧延伸出一个U型件,U型件连接在头夹的安装座上,从而构成整个头戴式耳机。
现有的头戴式耳机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一是,设置在头夹和耳座外部的连接结构尺寸较大,导致耳机整体的体积也过大;二是,头戴式耳机中耳座通常仅能围绕芯轴方向(上下方向)旋转,所提供的调节功能过于单一,无法使耳座与面部轮廓之间保持合适的贴合度;虽然目前也有通过增大头夹的夹持力度使耳座紧夹在面部轮廓上的方案,但这种方案降低了使用者佩戴耳机的舒适度,不适于长时间佩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头戴式耳机,以解决现有头戴式耳机体积过大、调节耳座与面部轮廓的贴合度难度过大以及舒适度较差的问题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夹和耳座,所述耳座包括塑胶制成的耳座壳,所述耳座壳与所述头夹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被容纳在耳座壳的连接部和头夹的连接部所围成的空间中;
其中,所述转动轴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轴向两端的第一轴杆部和分别设置在第二轴向两端的第二轴杆部;
所述第一轴杆部安装至所述耳座壳的连接部中的第一安装孔位,所述第一轴杆部和第一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二轴杆部安装至所述头夹的连接部中的第二安装孔位,所述第二轴杆部和第二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将头戴式耳机的耳座和头夹通过转动轴部件配合连接,且将该转动轴部件构造在耳座和头夹的连接处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中,使得耳座和头夹具有一体化结构,从而使耳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头戴式耳机的体积,增加了头戴式耳机的便携性,使耳机更加美观实用。
并且,本方案通过转动轴和安装孔位的设置,能够使耳座在所期望的方向(如绕头夹中心上下左右)任意转动,可以随着使用者的面部轮廓自由调节耳座方位,使头戴式耳机与使用者的面部轮廓保持较佳的贴合度和夹持力度,提高了长时间佩戴下使用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轴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轴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壳的侧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壳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动轴和耳机壳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转动轴的耳座壳和头夹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壳、头夹通过转动轴组装在一起后的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左转动时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右转动时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上转动时的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下转动时的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完毕并安装有耳垫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侧面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完毕并安装有耳垫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平面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装完毕并安装有耳垫的头戴式耳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中所示,示出了转动轴的平面图。转动轴1包括在第一轴向两端的第一轴杆部11和在第二轴向两端的第二轴杆部12。图1中所示的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之间的夹角是影响耳座转动角度的因素之一,可以灵活设置夹角,以使耳座能转动至所期望的方位。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中,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具有锐角夹角,如65度的夹角。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选取为水平方向(耳座的宽度方向)和竖直方向(耳座的长度方向),这种方式使耳座的转动在绕头夹中心的360度方位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适用于各种使用环境和使用者。
可选的,转动轴1的中心部分设置有穿孔14,该穿孔主要用于作为耳座内布线的通道。
参见图2,示出了转动轴的侧面视图。所述第一轴杆部上设置有第一倒角端111,所述第二轴杆部上设置有第二倒角端121。本方案采用倒角结构以使转动轴与耳座、头夹的安装操作非常容易、方便,且有助于简化头戴式耳机的结构。
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轴杆部和所述第二轴杆部不位于同一平面中,这种设置使得在先将第一轴杆部安装至耳座壳的第一安装孔位中时,第二轴杆部和第二安装孔位不会受到遮挡,从而进一步方便了转动轴的安装。
所述第一轴杆部11通过台阶部13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杆部的直径。利用台阶部13增加第一轴杆部11的强度,以避免第一轴杆部因扭转而发生变形。一种可选的方式下,如当转动轴由金属或合金制成,轴杆部材料自身具有较大强度时,台阶部可以具有与第一轴杆部的直径大小相同的直径。
当将头夹的连接部嵌套至耳座壳的连接部中的结构时,所述第一轴杆部11的第一倒角端111之间的距离D1需要大于所述第二轴杆部12的第二倒角端121之间的距离D2,即D1比D2多出一个头夹的连接部的厚度(对应于上述台阶部),第一轴杆部11在安装时受到的力会较大,所以采用了上述台阶部对第一轴杆部进行加固。
图3和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座壳的侧面视图和平面图。
相对应于第一轴杆部的端部的倒角结构(第一倒角端),耳座的耳座壳上的连接部也设置有倒角结构。耳座壳的连接部的一种实现方式为凹陷部,这时,头夹的连接部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突起部,一种变形为耳座壳的连接部为突起部,头夹的连接部为凹陷部,本实施例主要以前一种方式为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在后一变形方式中只需将耳座壳的连接部和头夹的连接部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互换即可。
参见图4,在耳座壳2的凹陷部21(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倒角端相对应的第一倒角安装区域22。第一倒角安装区域倒角的倾斜度应与第一倒角端倒角的倾斜度相对应,在安装时,第一倒角端沿着第一倒角安装区域所形成轨道滑动,并利用塑料制成的耳座壳的弹力特性将第一倒角端扣入凹陷部内壁上的安装孔位,插入该安装孔位中。转动轴、耳座壳和头夹上的倒角结构都采用表面光滑倒角。
参见图5,图5示出了转动轴1和耳机壳2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图。图5清楚示出了在凹陷部21的内壁中设置第一安装孔位23,第一安装孔位23的开口位于第一倒角安装区域22内。
如图5所示,第一倒角端11上包覆有胶套15,则第一轴杆部安装至所述耳座壳的连接部中的第一安装孔位具体为:包覆有胶套15的第一倒角端11安装至凹陷部21中的第一安装孔位23。胶套可以采用软塑胶类材料制成。
第一轴杆部和第一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第二轴杆部和第二安装孔位之间也具有间隙,这种间隙结构用于保证耳座能够全方位任意旋转。而通过在转动轴与耳机壳配合处(以及头夹配合处)设置胶套,增加了配合处的阻尼,从而当耳座被调节至贴合脸部轮廓的位置时,耳座能够保持在该位置,而不会随意滑动,且达到了一体化的效果。
图6示出了安装有转动轴1的耳座壳2和头夹3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
头夹的连接部为突起部31,突起部31能够嵌套至所述凹陷部21中,突起部在尺寸上比凹陷部的尺寸略小,在形状上可以与凹陷部保持一致。本实施例中以突起部和凹陷部都具有圆形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突起部和凹陷部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如方形、多边形等)的结构。转动轴1的第二轴杆部安装至头夹的突起部中的第二安装孔位(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轴杆部和第二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间隙配合的结构保证了转动轴能够转动。
参见图6,突起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转动轴的第二倒角端相对应的第二倒角安装区域33,第二安装孔位设置在突起部的内壁中,且第二安装孔位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倒角安装区域33内。在安装时,第二倒角端沿着第二倒角安装区域所形成轨道滑动,并利用塑料制成的耳座壳的弹力特性将第二倒角端扣入突起部内壁上的安装孔位,插入该安装孔位中。
由于本方案中所述第一轴杆部和所述第二轴杆部不位于同一平面中,这种设计已经能够保证突起部成功嵌套至凹陷部,转动轴和耳座壳组装完成后能够整体扣入头夹,然而,为了确保不出现冲突,便于安装,突起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安装区域相对应的缺口32,以进一步保证在将转动轴安装至耳座壳之后,突起部能够嵌套至凹陷部之中,而不会与转动轴与耳座壳的配合处产生冲突。这种设计还有助于降低转动轴的壁厚,降低空间要求。
图7示出了耳座壳、头夹通过转动轴组装在一起后的平面图。本方案所提供的头戴式耳机能够绕头夹中心360度全方位的转动。图8示出了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左转动时的状态图,图9示出了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右转动时的状态图。图10示出了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上转动时的状态图,图11示出了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向下转动时的状态图。
考虑到人体面部轮廓的一般特征,本方案中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左右转动的角度范围分别为0至5度,耳座整体结构绕头夹中心上下转动的角度范围分别为0至7.5度,这一范围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使用者调节耳机面部贴合度的需求。
突起部和凹陷部的嵌套的配合结构是影响上述角度范围的一个因素,本方案可以通过对突起部和凹陷部的尺寸、形状的调整来改变角度范围。
图12和图13分别示出了组装完毕并安装有耳垫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侧面视图和平面图。图14示出了组装完毕并安装有耳垫的头戴式耳机的立体图。
由上所述,本方案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头戴式耳机左右两个耳座与头夹通过转动轴部件配合连接形成一体化的结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头戴式耳机的体积;
2、头戴式耳机能够与面部轮廓贴合,可自动调节贴合度,调节操作简单;
3、外观设计美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
4、能有效的减少用户佩戴时的夹持压力,佩戴使用舒适,适用于各种生活或工作的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夹和耳座,所述耳座包括塑胶制成的耳座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座壳与所述头夹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被容纳在耳座壳的连接部和头夹的连接部所围成的空间中;
其中,所述转动轴具有分别设置在第一轴向两端的第一轴杆部和分别设置在第二轴向两端的第二轴杆部;
所述第一轴杆部安装至所述耳座壳的连接部中的第一安装孔位,所述第一轴杆部和第一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二轴杆部安装至所述头夹的连接部中的第二安装孔位,所述第二轴杆部和第二安装孔位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座壳的连接部为凹陷部,所述头夹的连接部为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能够嵌套至所述凹陷部中;
所述第一安装孔位设置在凹陷部的内壁中,所述第二安装孔位设置在突起部的内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杆部上设置有第一倒角端,所述第二轴杆部上设置有第二倒角端,所述第一倒角端安装至所述耳座壳的连接部中的第一安装孔位,所述第二倒角端安装至所述头夹的连接部中的第二安装孔位;
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端相对应的第一倒角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倒角安装区域内;
所述突起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倒角端相对应的第二倒角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安装孔位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倒角安装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角安装区域相对应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角端上和所述第二倒角端上包覆有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杆部和所述第二轴杆部位于不同平面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杆部通过台阶部设置在转动轴上,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杆部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部分具有穿孔。
CN 201220219143 2012-05-15 2012-05-15 头戴式耳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96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9143 CN202696843U (zh) 2012-05-15 2012-05-15 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19143 CN202696843U (zh) 2012-05-15 2012-05-15 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96843U true CN202696843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5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1914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96843U (zh) 2012-05-15 2012-05-15 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968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031A (zh) * 2012-05-15 2012-10-0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耳机的制造方法
CN104536135A (zh) * 2014-12-31 2015-04-2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031A (zh) * 2012-05-15 2012-10-0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耳机的制造方法
CN102711031B (zh) * 2012-05-15 2015-03-1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耳机的制造方法
CN104536135A (zh) * 2014-12-31 2015-04-2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10244U (zh) 一种耳机
CN203691606U (zh) 可多角度调节的头戴耳机
CN108650577A (zh)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CN202696843U (zh) 头戴式耳机
CN204168469U (zh) 一种带记忆功能可改变形状的骨传导耳机装置
CN207083209U (zh) 一种入耳角度可调的耳机
CN201153320Y (zh) 旋转式耳机
CN211606785U (zh) 一种内置可伸缩调节结构的tws蓝牙设备颈挂式蓝牙耳机
CN102711031B (zh) 头戴式耳机的制造方法
CN106331931B (zh) 一种头带耳机
CN106412741A (zh) 可以自动适应人耳角度的头戴装置及一种头戴耳机
CN216649937U (zh) 一种可调式耳挂耳机
CN206117953U (zh) 可以自动适应人耳角度的头戴装置及一种头戴耳机
CN206164779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蓝牙耳机
CN102447990B (zh) 头枕可调耳机
CN210579163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04634009U (zh) 一种智能化加强运动型蓝牙耳挂式耳机
CN204377092U (zh) 新型头戴式耳机
CN209250836U (zh) 一种便于佩戴防掉落的Tws蓝牙耳机
CN208905170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8094748U (zh) 一种自动调节滑动臂的头戴耳机
CN205610865U (zh) 一种便携式头戴设备
CN20473334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结构
CN205081930U (zh) 耳机壳体的转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204733316U (zh) 一种耳挂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入耳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after: Goertek Inc.

Address before: 261031 Dongfang Road, Weif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China, No. 268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