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90366U -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 Google Patents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90366U
CN202690366U CN 201220291738 CN201220291738U CN202690366U CN 202690366 U CN202690366 U CN 202690366U CN 201220291738 CN201220291738 CN 201220291738 CN 201220291738 U CN201220291738 U CN 201220291738U CN 202690366 U CN202690366 U CN 202690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sing
cap
anechoic chamber
a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917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云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ianyi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917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90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90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903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属于制冷压缩机配件。包括主壳体和壳盖,主壳体具有主壳体吸气腔、主壳体进气口、主壳体消音室、主壳体出气接口和过滤网,壳盖具有壳盖吸气腔和壳盖消音室,特点:在主壳体消音室内构成一对夹板,该对夹板之间构成插板槽,在主壳体上消音室内构成过渡通气管、引气管,在主壳体下消音室内构成主壳体通气管;在壳盖消音室内构成插板,插板插入插板槽内,在壳盖上消音室内构成壳盖进气管,在壳盖下消音室内构成壳盖出气管,壳盖出气管的壳盖出气管腔与壳盖进气管腔相通,且还与壳盖下消音室相通。优点:上、下消音室的空间增大,整个吸气管路的路径长,能够降低吸气管路的吸气阻力,有利于制冷压缩机的高效运行。

Description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压缩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通常会在其内部安装有一个吸气消音器,制冷压缩机工作时气缸通过吸气消音器吸入制冷剂气体,由吸气消音器既起到减弱压缩机内部发热时制冷剂的加热作用,又起到降低制冷剂气体流动过程中压力脉动导致的噪声和振动,从而有助于降低压缩机的运行噪声,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即提高制冷压缩机的能效比(COP)。由此可知,吸气消音器是目前往复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必不可少的并且是较为重要的配件之一。
正是由于吸气消音器具有前述的积极效果,因此始终受到业界的关注,并且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藉以提高吸气消音器的降噪性能的技术信息在文献中不乏见诸,对此可以由并不限于以下例举的公开文献印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663663Y推荐有“消音器壳体”用于制冷压缩机,该专利方案解决了上、下壳体之间的密封问题,对于提高前述的COP值有建树并且还可以降噪;CN2705629Y提供的“消音器”同样对先有技术中的消音器的密封问题进行了改进,与前述的CN2663663Y具有异曲同工之效;CN2733037Y介绍的“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的特点是在下消音室内设置钩形连通器并且由纵向隔板将下消音室分隔成1∶3两个不同容积的容腔,该专利对于降低吸气噪音段频率有所帮助,但整体降噪效果仍不足以达到人们期望之程度;CN2833127Y披露的“全封闭制冷压缩机新型节能消音器”的结构由于与前述CN2733037Y相似,因此技术效果也相仿;CN2886124Y揭示的“制冷压缩机用半直接吸气消音器”对于方便安装有帮助,并且可在随制冷设备的运输过程中减少故障几率;CN201165957Y举荐的“制冷压缩机用吸气消音器”解决了防止异物进入压缩机气缸的问题。
又,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87461B(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的壳盖与壳体的配合结构)、CN101545472B(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和CN101545473B(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这三项专利均由本申请人的前称提出,其中CN101487461B解决了吸气消音器的壳盖与壳体之间的凹凸不平和毛刺等问题,使两者的结合达到极致程度;CN101545472B巧妙地解决了对滤网的蔽护问题,客观体现了说明书第3页第15-18行记载的技术效果;CN101545473B通过在壳体与壳盖之间增设隔离盖,并且在隔离盖上设计有围堰,将滤网固定在围堰上,从而客观体现了由说明书第3页第10-14行所归纳的诸如避免杂物经滤网而损及压缩机,保护压缩机气缸等技术效果。
在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的技术内容中,凡是涉及旨在降低噪音的技术方案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消音室的数量;二是加长吸气管路的长度;三是减小吸气管路的有效截面;四是采用复杂形状的吸气管路如国际公布号W02006/11683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171424A公开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五是将增加消音室与加长吸气管路兼蓄并取(即兼蓄并用)。但是,这些技术手段在增强消音器降噪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消音器的吸气阻力,从而降低了压缩机整机的运行性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进一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设计,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作了实验,结果证明效果卓著,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助于显著降低噪音又有利于避免增加吸气管路的吸气阻力而藉以保障压缩机的高效运行效果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包括一主壳体和一与主壳体相配合的壳盖,主壳体具有主壳体吸气腔、主壳体进气口、主壳体消音室、用于与制冷压缩机的进气阀相配接的并且具有主壳体出气口的主壳体出气接口和用于对主壳体进气口引入的制冷剂气体过滤的过滤网,壳盖具有壳盖吸气腔和壳盖消音室,其中:所述的主壳体吸气腔位于主壳体的一端,所述的主壳体进气口位于所述的主壳体吸气腔与主壳体消音室之间,并且同时与主壳体吸气腔与主壳体消音室相通,所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延伸构成于主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上,所述的主壳体出气口与主壳体消音室相通,过滤网设置在所述主壳体进气口与主壳体出气口之间的通道上,所述的壳盖吸气腔与所述主壳体吸气腔相对应并且相配合,所述的壳盖消音室与所述的主壳体消音室相对应并且相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消音室内并且自主壳体消音室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构成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夹板,该对夹板之间构成有一插板槽,藉由一对夹板将所述的主壳体消音室分隔为上部的主壳体上消音室和下部的主壳体下消音室,在所述的主壳体上消音室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的位置构成有一与主壳体出气接口衔接的过渡通气管,该过渡通气管的过渡通气管腔与所述的主壳体出气口相通,并且在主壳体上消音室内沿主壳体上消音室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与所述的主壳体进气口相通的用于将由主壳体进气口引入的制冷剂气体引入所述主壳体上消音室内的引气管,而在所述的主壳体下消音室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过渡通气管的位置构成有一与过渡通气管衔接的主壳体通气管,该主壳体通气管的主壳体通气管腔与所述过渡通气管腔相通,并且还与主壳体下消音室相通,所述的过滤网设置在主壳体通气管的主壳体通气管进气口的部位;在所述的壳盖消音室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插板槽的位置构成有一长度与插板槽的长度相适应的插板,该插板插入所述插板槽内,并且藉由该插板将所述壳盖消音室分隔为上部的壳盖上消音室和下部的壳盖下消音室,壳盖上消音室与所述的主壳体上消音室相配合,而壳盖下消音室与所述的主壳体下消音室相配合,其中:在所述的壳盖上消音室内并且位于插板的上方构成有一壳盖进气管,该壳盖进气管的壳盖进气管腔与所述的壳盖上消音室相通,在所述的壳盖下消音室内并且位于插板的下方在对应于所述的壳盖进气管的位置构成有一壳盖出气管,该壳盖出气管的壳盖出气管腔与所述的壳盖进气管腔相通,并且还与壳盖下消音室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位于所述主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在该主壳体出气接口的外壁的对应两侧各延伸有一用于与制冷压缩机装配的定位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通气管和所述的主壳体通气管的横截面形状均呈矩形或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板槽的宽度是与所述插板的厚度相适配的,在插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过渡通气管与主壳体通气管的接壤部位构成有一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壳盖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主壳体进气口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避免对主壳体进气口产生干涉的让位凹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主壳体朝向所述的壳盖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贯通的主壳体密封凸边,而在壳盖朝向主壳体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密封凸边嵌槽,所述的主壳体密封凸边置入于密封凸边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所具的技术效果之一,制冷剂气体自主壳体进气口进入后途经引气管进入由主壳体上消音室与壳盖上消音室共同构成的上消音室内,再依次经壳盖进气管和壳盖出气管进入由主壳体下消音室与壳盖下消音室共同构成的下消音室内,进而经过滤网过滤后依次经主壳体通气管和过渡通气管由主壳体出气接口的主壳体出气口引入压缩机,因此上、下消音室的空间与已有技术中的采用增加管路的设计思路相比显著增大,并且整个吸气管路的路径长,从而能够显著降低吸气管路的吸气阻力,有利于制冷压缩机的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参见图1,给出了优选使用塑料并且由模具模制成型的一主壳体1和一与主壳体1相配合的壳盖2,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主壳体1的几何形状并不受到图示形状的限制,它可以有其它相应的变异或称变化,但是壳盖2的几何形状应与主壳体1的形状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以确保壳盖2与主壳体1的合理配合效果。
在主壳体1的一端即在目前图示位置状态的右端构成有主壳体吸气腔11,在该主壳体吸气腔11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一泄液孔111,该第一泄液孔111的位置优选位于主壳体吸气腔11的底壁112上,更为优选的位置是将第一泄液孔111位于底壁112与主壳体吸气腔11的纵壁113的交界处,本实施例选择后者,但并不排斥前者。在主壳体1朝向前述的主壳体吸气腔11的一端也即在前述的纵壁113上开设有一主壳体进气口12,该主壳体进气口12与主壳体吸气腔11相通。
在主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即图示位置状态的上侧的居中位置的外壁上延伸有一主壳体出气接口14,该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主壳体出气口141与下面即将描述的主壳体消音室13相通。在使用状态下,该主壳体出气口141与制冷压缩机的进气阀相配接。优选地,在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两侧的位置各延伸构成有一定位凸台142,以便于与制冷压缩机装配。
在主壳体1的前述主壳体消音室13的高度方向的近中部并且自主壳体消音室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构成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夹板16,该一对夹板1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插板槽161。由图示可知,藉由一对夹板16而将前述的主壳体消音室13分隔成上部的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和下部的主壳体下消音室132,在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内并且沿着主壳体上消音室13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引气管1312,该引气管1312的引气管腔13121与前述的主壳体进气口12相通,也就是说引气管1312的右端(以目前图示位置状态为例,下面凡涉及左、右、上、下之类的方位性概念同例)与主壳体进气口12对接,而引气管1312的引气管出气口13122与前述的主壳体上消音室131相通。由此可知,自主壳体进气口12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经引气管1312的引气管腔13121后自引气管出气口13122引入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内。
又,在前述的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基部的位置构成有一过渡配接管1311,该过渡配接管131的过渡配接管腔13111与前述的主壳体出气口141相通,即与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空腔143相通。
及,在前述的主壳体下消音室132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过渡配接管1311的基部即下端的位置构成有一主壳体通气管1321,该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主壳体通气管腔13211与引气管腔13121相通,并且该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主壳体通气管进气口13212与主壳体下消音室132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过渡通气管1311和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但是如果改为圆形或其它类似的形状,那么应当视为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等效。也就是说,不能因过渡通气管1311及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形状变化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中给出的过滤网15包括一过滤网本体151和一网框152,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对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横截面形状选择为矩形,因此网框152为矩形的网框,并且与前述的主壳体通气管进气口13212的部位固定。由于在对应于主壳体通气管进气口13212的外壁上构成有一突出于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管壁的表面的台阶13213,因此将网框152与该台阶13213固定,固定方式既可以插嵌固定,使台阶13213插及网框152,也可以采用热熔焊固定,当采用热熔焊固定时,则网框152的材料为塑料,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类似的方式固定。过滤网本体15的上端与网框152固定,而下端构成有具有四个网壁1511的袋状体构造。如此结构的过滤网15的有效过滤面积远远超过了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截面积,同时可避免过滤出的杂物很快即在短期内堆积到过滤网本体151,于是,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在长期工作后不至于因过滤网15堵塞而导致吸气阻力增大。因为万一过滤网本体151的底部遭到杂物附着堵塞,那么过滤网本体151的四周网壁仍能充分发挥理想的通气效果。
请继续见图1,在上面已提及的壳盖2的壳盖消音室22内并且自壳盖消音室2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构成有一插板221,该插板221大体上位于壳盖消音室22的高度方向的中部,更确切地讲对应前述的插板槽161的位置,并且当壳盖2与主壳体1相盖合时,插板221插入到插板槽161内。作为优选的方案,插板槽161的宽度应与插板22的厚度相适应,以便体现两者的榫卯效果,所谓的榫即为插板221,而所谓的卯即为插板槽161。
由图所示,在插板22上构成有一让位腔2211,该让位腔2211的目的是用于避开前述的过渡通气管1311与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衔接部位的管段。进而由图1所示,藉由插板22而将壳盖消音室22分隔成上部的壳盖上消音室222和下部的壳盖下消音室223,壳盖上消音室222与主壳体上消音室131配合而构成为整体的一个上消音室,同例,壳盖下消音室223与主壳体下消音室132相配合而构成为整体的一个下消音室。
在壳盖上消音室222内构成有一壳盖进气管2221,该壳盖进气管2221的壳盖进气管腔22211与壳盖上消音室22相通,于是由前述的引气管1312的引气管出气口13122引出的制冷剂气体只有在途经壳盖进气管腔22211后才能进入壳盖下消音室223内。在壳盖下消音室223内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壳盖进气管2221的位置构成有一与壳盖进气管2221衔接的壳盖出气管2231,该壳盖出气管2231的壳盖出气管腔22311与前述的壳盖进气管腔22211相通,并且还与壳盖下消音室232相通。因此进入到壳盖上消音室222内的制冷剂气体在途经壳盖进气管腔22211进入壳盖出气管腔22311后才进入壳盖下消音室223。
请依然见图1,在壳盖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主壳体进气口12的位置构成有或称加工有一让位凹腔23,藉由该让位凹腔23而起到消除即避免对主壳体进气口12产生进气障碍的作用。当壳盖2与主壳体1配合后,构成于壳盖2上的壳盖吸气腔21与前述的主壳体吸气腔11共同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吸气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之一,在前述的壳盖进气管2221的壁体上并且位于底部开设有一第二泄液孔22212;而在壳盖下消音室223的底壁或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三泄液孔2232,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三泄液孔2232开设在壳盖下消音室223的底壁上。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泄液孔111、22212和第三泄液孔2232全部具备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选择,然而如果选择其中之一个或两个,那么不应当视为游离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泄液孔即第一、第二和第三泄液孔111、22212和2232的积极意义在于避免润滑油和/或非气化的制冷剂液体造成对制冷压缩机的气缸的液击,藉以保护气缸。具体而言,这些泄液孔确保了吸气消音器在吸入气体中混杂的诸如润滑油和液态制冷剂等时,使这些液态物质都可以通过泄液孔回流到压缩机体内,不会被吸入气缸而导致气缸出现液击损坏。
仍请参见图1,在主壳体1朝向壳盖2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环通的主壳体密封凸边17,而在壳盖2朝向主壳体1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环通的密封凸边嵌槽24,藉由主壳体密封凸边17置入密封凸边嵌槽24而将壳盖2与主壳体1配合,同时前述的插板221插入于插板槽161内。当然,壳盖2与主壳体1的密封配合方式并不限于前述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87461B、CN101545472B和CN101545473B(这三项均由本申请人的前称常熟市天银机电有限公司提出)等中的教导的密封装配方式。
制冷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气体由主壳体进气口12进入引气管1312的引气管腔13121,经引气管1312的引气管出气口13122进入由壳盖上消音室222与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共同配合而成的上消音室内,再从壳盖进气管2221的壳盖进气管腔22211进入壳盖出气管2231,由壳盖出气管2231的壳盖出气管腔22311进入由壳盖下消音室223与主壳体下消音室132共同构成的下消音室内,经过滤网15过滤后再经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主壳体通气管腔13211进入过渡通气管1311的过渡通气管腔13111,进而经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空腔143后由主壳体出气口141引入制冷压缩机的进气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全面地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因而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包括一主壳体(1)和一与主壳体(1)相配合的壳盖(2),主壳体(1)具有主壳体吸气腔(11)、主壳体进气口(12)、主壳体消音室(13)、用于与制冷压缩机的进气阀相配接的并且具有主壳体出气口(141)的主壳体出气接口(14)和用于对主壳体进气口(12)引入的制冷剂气体过滤的过滤网(15),壳盖(2)具有壳盖吸气腔(21)和壳盖消音室(22),其中:所述的主壳体吸气腔(11)位于主壳体(1)的一端,所述的主壳体进气口(12)位于所述的主壳体吸气腔(11)与主壳体消音室(13)之间,并且同时与主壳体吸气腔(11)与主壳体消音室(13)相通,所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14)延伸构成于主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上,所述的主壳体出气口(141)与主壳体消音室(13)相通,过滤网(15)设置在所述主壳体进气口(12)与主壳体出气口(141)之间的通道上,所述的壳盖吸气腔(21)与所述主壳体吸气腔(11)相对应并且相配合,所述的壳盖消音室(22)与所述的主壳体消音室(13)相对应并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消音室(13)内并且自主壳体消音室(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构成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夹板(16),该对夹板(16)之间构成有一插板槽(161),藉由一对夹板(16)将所述的主壳体消音室(13)分隔为上部的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和下部的主壳体下消音室(132),在所述的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位置构成有一与主壳体出气接口(14)衔接的过渡通气管(1311),该过渡通气管(1311)的过渡通气管腔(13111)与所述的主壳体出气口(141)相通,并且在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内沿主壳体上消音室(131)的长度方向构成有一与所述的主壳体进气口(12)相通的用于将由主壳体进气口(12)引入的制冷剂气体引入所述主壳体上消音室(131)内的引气管(1312),而在所述的主壳体下消音室(132)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过渡通气管(1311)的位置构成有一与过渡通气管(1311)衔接的主壳体通气管(1321),该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主壳体通气管腔(13211)与所述过渡通气管腔(13111)相通,并且还与主壳体下消音室(132)相通,所述的过滤网(15)设置在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主壳体通气管进气口(13212)的部位;在所述的壳盖消音室(22)内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插板槽(161)的位置构成有一长度与插板槽(161)的长度相适应的插板(221),该插板(221)插入所述插板槽(161)内,并且藉由该插板(221)将所述壳盖消音室(22)分隔为上部的壳盖上消音室(222)和下部的壳盖下消音室(223),壳盖上消音室(222)与所述的主壳体上消音室(131)相配合,而壳盖下消音室(223)与所述的主壳体下消音室(132)相配合,其中:在所述的壳盖上消音室(222)内并且位于插板(221)的上方构成有一壳盖进气管(2221),该壳盖进气管(2221)的壳盖进气管腔(22211)与所述的壳盖上消音室(222)相通,在所述的壳盖下消音室(223)内并且位于插板(221)的下方在对应于所述的壳盖进气管(2221)的位置构成有一壳盖出气管(2231),该壳盖出气管(2231)的壳盖出气管腔(22311)与所述的壳盖进气管腔(22211)相通,并且还与壳盖下消音室(22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壳体出气接口(14)位于所述主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在该主壳体出气接口(14)的外壁的对应两侧各延伸有一用于与制冷压缩机装配的定位凸台(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通气管(1311)和所述的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矩形或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槽(161)的宽度是与所述插板(221)的厚度相适配的,在插板(2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过渡通气管(1311)与主壳体通气管(1321)的接壤部位构成有一让位腔(2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壳盖(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主壳体进气口(12)的位置构成有一用于避免对主壳体进气口(12)产生干涉的让位凹腔(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1)朝向所述的壳盖(2)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贯通的主壳体密封凸边(17),而在壳盖(2)朝向主壳体(1)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密封凸边嵌槽(24),所述的主壳体密封凸边(17)置入于密封凸边嵌槽(24)内
CN 201220291738 2012-06-20 2012-06-20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90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91738 CN202690366U (zh) 2012-06-20 2012-06-20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91738 CN202690366U (zh) 2012-06-20 2012-06-20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90366U true CN202690366U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4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91738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90366U (zh) 2012-06-20 2012-06-20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90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0655A (zh) * 2012-06-20 2012-10-10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0655A (zh) * 2012-06-20 2012-10-10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N102720655B (zh) * 2012-06-20 2014-07-30 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21891B1 (en) Cooker hood
AU2006244856A1 (en) Silencer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7989775A (zh) 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
JPH11137486A (ja) 低騒音真空掃除機
JP2016521185A (ja) 掃除機
CN110985341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家用电器
WO2016041288A1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其空调机组
CN102720655B (zh)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N202645937U (zh) 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
CN202690366U (zh) 制冷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N215595841U (zh) 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
CN103184998B (zh) 压缩机用吸气消音器的隔板内插管结构
CN202690365U (zh) 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N102720654B (zh) 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
CN102720653B (zh) 压缩机吸气消音器
CN210345984U (zh) 压缩机的储液器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6608293U (zh) 一种消音器
CN112343792B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往复式压缩机
TWI771139B (zh) 壓縮機的機體
CN101871444B (zh) 消音器
CN111963409B (zh) 吸气消音器
CN202756200U (zh) 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
CN210397042U (zh) 一种应用于压缩机的气缸盖
CN112177885A (zh) 消音器、压缩机和冰箱
CN103671114A (zh) 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7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