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8773U -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8773U
CN202678773U CN 201220361694 CN201220361694U CN202678773U CN 202678773 U CN202678773 U CN 202678773U CN 201220361694 CN201220361694 CN 201220361694 CN 201220361694 U CN201220361694 U CN 201220361694U CN 202678773 U CN202678773 U CN 202678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ole
base plate
heating plate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616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飞
李�杰
李刚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616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8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8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87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防凝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风机、至少一个加热板和第一支架,所述风机包括底座和叶轮,所述底座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加热板通过第一支架竖直安装于风机底座的上方,加热板的加热面邻近所述叶轮的一侧,且加热板与风机底座的上底面悬离15~30mm。本实用新型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热空气能够快速的分散于开关柜内的各个角落。两个加热板平行设置,热空气能够更好的向上运动,开关柜上层和顶部的冷空气向下运动,形成对流,开关柜内空气加热更均匀,避免了开关柜顶部因加热不足而未达到防凝露效果,加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柜防凝露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开关设备为高压电气设备,在户外或户内运行中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如果环境中水分含量过大,达到一定凝露点后,开关设备表面在较低温度下很可能出现凝露现象,高湿环境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很不利。电气设备在凝露环境下长时间运行容易引起设备腐蚀,造成设备与电气之间绝缘下降,严重时可能因设备绝缘处发生放电而引发事故,所以对开关设备进行防凝露控制显得非常必要。
为了控制变电站开关柜/端子箱/配电箱内的温度、湿度,避免凝露现象的发生,研究人员设计了防凝露控制系统。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加热来改善开关柜/端子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从而避免凝露现象发生。开关柜防凝露控制系统中通常使用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板产生的热能使开关柜内的空气变热,从而改善开关柜内的温度和湿度。由于热空气没有及时有效的扩散至开关柜的各个角落,只有处于加热板附近的物体才基本处于干燥状态,而在离加热板较远的开关柜表壁和顶部的温湿度却要低于加热板附近温湿度,造成防凝露效果不佳;如果加热不彻底,开关柜表壁甚至会出现少量水珠,产生凝露现象,不能达到防凝露效果。
现在有的防凝露控制系统中使用了风机,利用风机将热空气较快速的传输至开关柜各个角落,以提高加热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加热板通常直接水平安装在风机上(加热板的加热面正对风机的叶轮),热空气要绕过加热板的底板,然后才能向四周扩散,热空气不易到达开关柜的顶部,导致风机的散热效果不够理想,进而导致加热板的加热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的实现防凝露。此外,加热板正对着风机,长时间使用后,风机容易因为加热板的作用而损坏,减少风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加热板加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能够实现均匀、快速加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包括风机和至少一个加热板,所述风机包括底座和叶轮,所述底座包括上底面和下底面,该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加热板通过第一支架竖直安装于风机底座的上方,加热板的加热面邻近叶轮的一侧,且加热板与风机底座的上底面悬离15~3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板为两个,所述两个加热板通过两个第一支架平行安装于风机底座上底面的两侧,且叶轮位于两个加热板的加热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由第一支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杆为一体的第二支杆构成,所述第一支杆与加热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与风机底座的上底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风机底座的上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供第二支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杆垂直于第二支杆,每个加热板的底板顶端设置有两个供第一支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杆通过该第二通孔与加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通过风机底座上底面的第一通孔与风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关柜用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风机底座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三通孔固定安装于开关柜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于支撑底板的一端,所述支撑杆位于支撑板相对于支撑底板的另一侧,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两个第四通孔,所述风机底座的下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第四通孔相适配的第六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两根螺栓与风机底座的下底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加热板竖直安装于风机底座的上底面,热空气直接被风机产生的风作用而迅速扩散,使得热空气能够快速的分散于开关柜内的各个角落。两个加热板平行设置,热空气能够更好的向上运动,开关柜上层和顶部的冷空气向下运动,形成对流,使得开关柜内空气加热更均匀,避免了开关柜顶部因加热不够而未达到防凝露的问题,加热效果好。而且两个加热板同时作用,使得加热效果更理想。
2、本实用新型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架,通过第二支架安装于开关柜底部,风机与开关柜底部之间有一定空隙,使得冷热空气形成较好的对流,加快散热速度,提高加热效果。支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有利于冷空气向上流动,促进冷热空气对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加热板,11-加热面,12-第二通孔,13-底板;
2-第一支架,21-第一支杆,22-第二支杆;
3-风机底座,31-第一通孔,32-上底面,33-螺栓,34-下底面,35-叶轮;
4-第二支架,41-支撑杆,42-第四通孔,43-第五通孔,44-支撑板,45-第三通孔,46-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例列举了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应用于变电站开关柜/端子箱/配电箱等的防凝露控制系统中,本实施例以该加热装置应用于开关柜为例进行说明。该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加热板1,两个第一支架2,一个风机(图中未标示)和两个第二支架4,所述两个加热板1通过第一支架2固定于风机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4用于将风机及加热板1固定于开关柜的底部。
其中,加热板包括加热面11和底板13,所述底板13的顶端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12;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连为一体,且第一支杆21与第二支杆22相互垂直;风机包括底座3和叶轮35,底座3包括上底面32和下底面34,上底面32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31,下底面34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第六通孔(图中未显示);第二支架4包括支持底板46、支撑板44和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板44倾斜设置于支撑底板46上,且支撑板44的一端与支撑底板46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41设置于支撑板的另一端,且支撑杆41位于支撑板44相对于支撑底板46的另一侧,所述支撑杆41上设置有两个第四通孔42,支撑底板46上设置有四个第三通孔45,支撑板44上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43。
第一支架2的第一支杆21的一端设有螺纹,加热板1的底板13顶端的第二通孔12的孔壁也设有相应的螺纹,第一支杆21穿过第二通孔12,并用螺帽固定。第一支架2的第二支杆22的一端设有螺纹,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的第一通孔31的孔壁也设有相应的螺纹,第二支杆22穿过第一通孔31,并用螺帽固定。两个加热板1竖直且平行的设置于风机底座3的两侧,加热面11均邻近风机的叶轮35,即,风机的叶轮35位于两个加热板1的加热面11之间,且底板13的底端与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悬离20 mm (距离可以为15~30mm)。支撑杆41的两个第四通孔42与风机底座3的下底面34同侧的两个第六通孔通过两根螺栓33固定连接,支撑底板46通过螺钉(图中未显示)固定于开关柜的底部。
所述加热板1也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加热板1竖直设置于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且加热面11邻近风机的叶轮35的一侧。加热板1产生的热能使其周围的空气受热,热空气直接被风机产生的风作用而迅速扩散,使得热空气能够快速的分散于开关柜内的各个角落,提高加热效果。加热板1的底板13的底部与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悬离15~30mm,这样使得冷空气从加热板1与风机底座3之间形成的间隙处进入加热板1的加热区域,促进空气流通,也利于风机不因为受热而减少其使用寿命。设置两个加热板1,竖直且平行设置,热空气能够更好的向上运动,开关柜上层和顶部的冷空气受到热空气的作用而向下运动,冷空气和热空气形成对流,使得开关柜内空气加热更均匀,避免了开关柜顶部因加热不充分而未达到防凝露的问题,使得防凝露效果好。而且相比于一个大功率的加热板1,采用同等功率值的两个小功率的加热板1同时作用,加热效果更理想。
风机可以直接安装于开关柜底部,但是这样不利于冷热空气的对流,本实用新型开关柜用加热装置还设置有第二支架4,加热板1和风机通过第二装置4安装于开关柜底部,风机与开关柜底部有较大空隙,冷空气有更多的路径进入加热板的加热区域,有利于空气的循环加热,同时也提高了加热速度。支撑板44上设置有第五通孔43,进一步加速空气流动,提高加热效果。另外,第二支架4呈“Z”字型,也增强了整个加热装置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如果修改加热板底板的结构使得加热板可以稳固的安装于风机底座上,且加热板的加热面不与风机底座接触,或加热板与风机底座悬离一定距离,也可以不需要设置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支撑加热板、支撑风机的情况下可以为任意结构;风机也可以选择其他结构的风机。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包括风机和至少一个加热板(1),所述风机包括底座(3)和叶轮(35),所述底座(3)包括上底面(32)和下底面(34),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2),所述加热板(1)通过第一支架(2)竖直安装于风机底座(3)的上方,加热板(1)的加热面(11)邻近所述叶轮(35)的一侧,且加热板(1)与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悬离15~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为两个,所述两个加热板(1)通过两个第一支架(2)平行安装于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的两侧,且叶轮(35)位于两个加热板(1)的加热面(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由第一支杆(21)和与所述第一支杆(21)连接为一体的第二支杆(22)构成,所述第一支杆(21)与加热板(1)连接,所述第二支杆(22)与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供第二支杆(22)穿过的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支杆(21)垂直于第二支杆(22),每个加热板(1)的底板(13)顶端设置有两个供第一支杆(21)穿过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支杆(21)通过该第二通孔(12)与加热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杆(22)通过风机底座(3)的上底面(32)的第一通孔(31)与风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柜用加热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架(4),所述第二支架(4)包括支撑底板(46),所述支撑底板(46)上设置有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与风机底座(3)的下底面(3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4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45),所述第二支架(4)通过第三通孔(45)固定安装于开关柜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4)倾斜设置于支撑底板(46)的一端,所述支撑杆(41)位于支撑板(44)相对于支撑底板(46)的另一侧,所述支撑杆(41)上设置有两个第四通孔(42),所述风机底座(3)的下底面(34)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第四通孔(42)相适配的第六通孔,所述支撑杆(41)通过两根螺栓(33)与风机底座(3)的下底面(3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4)上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43)。
CN 201220361694 2012-07-25 2012-07-25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8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61694 CN202678773U (zh) 2012-07-25 2012-07-25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61694 CN202678773U (zh) 2012-07-25 2012-07-25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8773U true CN202678773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9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6169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8773U (zh) 2012-07-25 2012-07-25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87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750A (zh) * 2015-07-28 2015-11-25 苏州市龙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凝露电气控制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750A (zh) * 2015-07-28 2015-11-25 苏州市龙源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凝露电气控制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1099U (zh) 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
CN104993403A (zh) 一种能够有效散热的智能箱式变电站
CN203911294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
CN202678773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防凝露控制系统的加热装置
CN204205350U (zh) 开关柜智能驱潮装置
CN204350534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散热装置
CN215497865U (zh) 一种防潮散热型配电柜
CN201138630Y (zh) 一种户内高压隔离开关触刀
CN114141482A (zh) 一种智能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03964044U (zh) 一种电磁炉的防水结构
CN208111939U (zh) 一种电力室外专用配电柜及安装组件
CN203912439U (zh) 户外通信机柜
CN20446481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高压开关柜
CN204179957U (zh) 一种高集成风冷功率单元
CN203722239U (zh) 一种无功功率补偿调节器的散热器
CN204481360U (zh) 配电柜结构
CN203884008U (zh) 安全节能型全自动防潮祛湿加热板
CN206341131U (zh) 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柜
CN204967053U (zh) 一种户外高压开关柜的保温装置
CN105021416A (zh) 建筑室内热扰试验模拟装置
CN105322456A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大电流开关柜
CN202888679U (zh) 一种高压进线控制柜
CN204291420U (zh) 一种适用于端子箱的加热装置
CN102427708B (zh) 风光逆变蓄电控制器
CN202792211U (zh) 麻将桌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41 8th Floor, Building 5, Tianfu New Valley, 399 West Section of Fucheng Avenue,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IH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8th Floor, Building 5, Tianfu New Valley, 399 West Section of Fucheng Avenue, Chengdu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IHA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