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5229U -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65229U
CN202665229U CN 201220317806 CN201220317806U CN202665229U CN 202665229 U CN202665229 U CN 202665229U CN 201220317806 CN201220317806 CN 201220317806 CN 201220317806 U CN201220317806 U CN 201220317806U CN 202665229 U CN202665229 U CN 202665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interior pot
cooking appliance
heating cooking
type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178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华
林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REDY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RED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REDY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REDY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178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65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65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652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烹饪器具领域,公开了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内锅(3)、锅盖(4)、密封圈(5)、电磁线圈发热盘(6)、探头组件(7),其中内锅(3)设在外壳(1)内,电磁线圈发热盘(6)设在内锅(3)下方,探头组件(7)设在内锅(3)的下方,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4)和内锅(3)扣合,所述的密封圈(5)设在锅盖(4)和内锅(3)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锅盖(4)和内锅(3)直接扣合,保证了密封效果、发挥了内锅(3)的承压性能、提高了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认识的提高,电加热产品越来越多。如电压力锅、电饭煲、电蒸锅等等,他们多是利用电热盘进行加热。传统的电热盘是采用电阻丝进行加热,其加热效率低,能耗大,加热时间长。所以为了快速加热、节省能源,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方式被电磁线圈加热方式取代。
电磁线圈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35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达到用户快速使用的效果。
但是电磁线圈和其它电路本身在通电一段时间后也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无法排出,导致产品的加热效率降低,浪费电能,加热时间增加。
另外很多产品是在密封状态下进行加热烹饪的。一般此类产品的锅盖和外壳扣合或者锅盖和外锅扣合,然后使锅盖与内锅密封。但是此类产品的外壳一般为非金属件,或者外锅材料较薄,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材料或结构的原因导致扣合的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密封的效果;还有,使用外壳或外锅与锅盖扣合,由于材料或结构上的原因,也限定了烹饪的最大压力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部分电压力锅的外锅材料较薄导致承压能力差,而发生爆锅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内锅(3)、锅盖(4)、密封圈(5)、电磁线圈发热盘(6)、探头组件(7),其中内锅(3)设在外壳(1)内,电磁线圈发热盘(6)设在内锅(3)下方,探头组件(7)设在内锅(3)的下方,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4)和内锅(3)扣合,所述的密封圈(5)设在锅盖(4)和内锅(3)之间。
本方案通过锅盖(4)和内锅(3)扣合,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效果;而且一般内锅的承压能力超过外锅或外壳的承压能力,可以更好的发挥内锅(3)的承压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安全系数;通过电磁线圈发热盘(6)和探头组件(7)来控制锅内的压力和温度,有利于进行安全快速烹饪。
外了减少内锅(3)外表面的热量流失,上述的外壳(1)内还设有保温罩(2),上述的内锅(3)设在保温罩(2)内,上述的电磁线圈发热盘(6)设在内锅(3)和保温罩(2)的底部之间。此处保温罩(2)还具有支撑的功能,以承受电磁线圈发热盘(6)、内锅(3)和食物的重量。
上述的锅盖(4)和内锅(3)为旋合式扣合连接,或者为扣牙式扣合连接,以保证扣合牢固紧密。
为了进一步监控锅内的压力和温度,上述的锅盖(4)上还另外设有探头组件,从而可以形成上下立体式监控,使烹饪效果更好。
为了更好的发挥电磁线圈的功效,上述的电磁线圈发热盘(6)下方设有风扇(8),以对电磁线圈进行降温。
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上述的风扇(8)到电磁线圈发热盘(6)之间设置电路板(9)、和/或电源盒(10),并且上述电源盒(10)上设有通孔,以形成从风扇(8)到电磁线圈发热盘(6)的风道,从而达到对电磁线圈发热盘(6)、电路板(9)、电源盒(10)进行降温的目的,以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的电源盒(10)上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正对着风扇(8)的位置,使风扇(8)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为了进一步发挥风扇(8)的降温作用,上述的外壳(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外壳(1)的侧面设有出风口。
上述的风扇(8)为直流电机风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锅盖和内锅直接扣合,保证了密封效果、发挥内锅(3)的承压性能、提高了安全系数;通过两个探头组件监控锅内的压力和温度,使锅内的压力和温度的控制更加精确,烹饪效果更加理想;通过风扇和风道的合理设置加强了电器元件的降温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保温罩2、内锅3、锅盖4、密封圈5、电磁线圈发热盘6、探头组件7、直流电机风扇8、电路板9、电源盒10。其中保温罩2设在外壳1内,内锅3设在保温罩2内,电磁线圈发热盘6设在内锅3和保温罩2的底部之间,探头组件7也设在内锅3的下方,锅盖4和内锅3直接扣合,密封圈5设在锅盖4和内锅3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保温罩2可以减少内锅3外表面热量的流失,同时还可以承受电磁线圈发热盘6、内锅3和食物等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锅盖4和内锅3采用旋合式扣合,以保证扣合牢固紧密。
本实施例中锅盖4上还另外设有一个探头组件,从而上下立体式监控锅内的压力和温度,使锅内压力和温度的控制更加精确,烹饪效果更加理想。
本实施例中发热盘的电磁线圈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发热现象而降低效率,为了更好的发挥电磁线圈的功效,在电磁线圈发热盘6的下方设置了风扇8;风扇8到电磁线圈发热盘6之间还设置电路板9、电源盒10,并且电源盒10上设有通孔,以形成从风扇8到电磁线圈发热盘6的风道,从而达到对电磁线圈发热盘6、电路板9、电源盒10进行降温的目的,以提高工作效率。
电源盒10上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正对着风扇8的位置,使风扇8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为了进一步发挥风扇8的降温作用,外壳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外壳1的侧面设有出风口。

Claims (9)

1.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1)、内锅(3)、锅盖(4)、密封圈(5)、电磁线圈发热盘(6)、探头组件(7),其中内锅(3)设在外壳(1)内,电磁线圈发热盘(6)设在内锅(3)下方,探头组件(7)设在内锅(3)的下方,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4)和内锅(3)扣合,所述的密封圈(5)设在锅盖(4)和内锅(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1)内还设有保温罩(2),所述的内锅(3)设在保温罩(2)内,所述的电磁线圈发热盘(6)设在内锅(3)和保温罩(2)的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4)和内锅(3)为旋合式扣合连接,或者为扣牙式扣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锅盖(4)上还设有探头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线圈发热盘(6)下方设有风扇(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8)到电磁线圈发热盘(6)之间设置有电路板(9)、和/或电源盒(10),并且所述电源盒(10)上设有通孔,形成从风扇(8)到电磁线圈发热盘(6)的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源盒(10)上的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正对着风扇(8)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1)的底部设有进风口,外壳(1)的侧面设有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8)为直流电机风扇。
CN 201220317806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5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7806 CN202665229U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17806 CN202665229U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65229U true CN202665229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86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178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5229U (zh) 2012-07-03 2012-07-03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65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8715U (zh) 分体式电压力锅
CN202514095U (zh) 一种电磁加热结构
CN201200288Y (zh) 节能型电磁电饭锅
CN104771090A (zh) 电磁感应式煎灶节能设备
CN202665229U (zh) 一种内锅扣合式电热烹饪器具
CN102894864A (zh) 一种真空保温电磁式电饭煲
CN105066194B (zh) 一种具有磁感应档位的电磁小炒炉
CN203249286U (zh) 电磁炉的控制系统
CN201957275U (zh) 一种便携式电磁加热装置
CN203468308U (zh) 微压力锅的联锁机构
CN207975691U (zh) 一种防油的环保型电磁炉
CN204213981U (zh) 一种单头大炒炉
CN103705110B (zh) 一种专用于煲粥的微压力锅
CN208090744U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电磁炉
CN201346135Y (zh) 一种电磁炉专用锅
CN203163011U (zh) 一种节能环保电磁炉
CN110367811A (zh) 一种电磁炉用玻璃煲
CN202947178U (zh) 一种电磁炉用托盘
CN208222581U (zh) 一种节能型电磁炒炉
CN205878266U (zh) 一种节能环保多功能电磁感应炒炉
CN207741151U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磁灶
CN216244451U (zh) 一种防烫手电磁炉
CN201855092U (zh) 连体西施煲
CN203059421U (zh) 电磁加热安全甜甜圈机
CN201878359U (zh) 一种消除电磁加热中心发热盲区的线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