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3596U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63596U CN202663596U CN2012201888878U CN201220188887U CN202663596U CN 202663596 U CN202663596 U CN 202663596U CN 2012201888878 U CN2012201888878 U CN 2012201888878U CN 201220188887 U CN201220188887 U CN 201220188887U CN 202663596 U CN202663596 U CN 2026635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output
- output end
- switching tube
- drive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逆变电路、松耦合变压器、整流电路以及LED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的输入端,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松耦合变压器的原边,松耦合变压器的副边连接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LED光源的电源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松耦合变压器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避免驱动电路散热和LED光源散热的交互影响,谐振电路减小了开关器件电压和电流应力,该驱动电路提高了LED光源的发光效率、发光质量和寿命,并保证了LED驱动器的高效率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驱动器属于高频电子产品,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高集成度,采用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在工作时均会产生损耗,如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及磁性元器件高频工作时的铁损和铜损等,这些损耗均以热能形式散出。
目前生产的LED照明灯具往往将光源和驱动器集成在一起,实现即插即用,在密闭封装、空间狭小的LED灯具里,缺乏辐射和对流等有效散热条件,LED光源和驱动器的热效应相互影响,造成LED老化加快,其效率变低、寿命缩短、光色漂移。此外,随着环境温度增高,驱动器中的各种电子材料极易氧化,寿命缩短,驱动器一旦出现损坏,则无法给LED光源提供驱动电流,LED灯熄火,影响了LED照明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解决了驱动电路与LED光源热量相互影响的问题,提高了LED照明系统的稳定性,也大大增大了LED的使用寿命和发光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逆变电路、松耦合变压器、原边谐振电容、副边谐振电容和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直流输入端;逆变电路的交流输出端连接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的两输入端,其中所述原边谐振电容连接在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的任一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松耦合变压器副边的两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其中所述副边谐振电容连接在松耦合变压器副边的任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为本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本技术方案采用松耦合变压器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避免驱动电路散热和LED光源散热的交互影响,谐振电路减小了开关器件电压和电流应力,该驱动电路提高了LED光源的发光效率、发光质量和寿命,并保证了LED驱动器的高效率和可靠性。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输入滤波电容,输入滤波电感,以及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输入滤波电感连接在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相线之间;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直流输入端;输入滤波电容一端连接在交流电源的零线上,另一端连接整流桥与输入滤波电感连接端。
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控制不同开关管的通断从而实现将直流电转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二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三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第三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作为逆变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
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和一个输出滤波电容;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的“+”、“-”两端即为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滤波电容并联于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的“+”、“-”两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松耦合变压器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从空间上避免LED驱动电路散热与LED光源散热的交互影响,提高了LED光源的发光效率、发光质量和寿命,有利于LED散热器和灯具的优化设计,并保证了LED驱动电路的高可靠性。通过增加谐振补偿网络(即以原、副边谐振电容为核心的电路),减小了变压器漏感造成的器件应力和损耗,保证LED驱动电路的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松耦合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波形图。
图中,1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3是逆变电路;8是整流电路;T是松耦合变压器;Vac是交流供电电压;Lf是输入滤波电感;Cf是输入滤波电容;Q1~Q4是依次为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CP是原边谐振电容;Cs是副边谐振电容;D1~D4是四个整流二极管;C0是输出滤波电容;vE是逆变桥输入电压,vAB是A与B两点间电压,iP、iS分别是变压器原、副边电流,vP、vS分别是变压器原、副边电压,vCP、vCS分别是变压器原、副边谐振电容电压,vCD是C与D两点间电压。
Q1与Q3构成第一逆变桥臂;Q2、与Q4构成第二逆变桥臂;V0是LED负载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逆变电路3、松耦合变压器T、原边谐振电容CP、副边谐振电容Cs和整流电路8;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1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3的直流输入端;逆变电路3的交流输出端连接松耦合变压器T原边的两输入端,其中所述原边谐振电容CP连接在松耦合变压器T原边的任一端与逆变电路3的输出端之间;松耦合变压器T副边的两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8的交流输入端,其中所述副边谐振电容Cs连接在松耦合变压器T副边的任一端与整流电路8的交流输入端之间;整流电路8的输出端即为本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原、副边谐振电容分别补偿原、副边漏感能量。
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输入滤波电容Cf,输入滤波电感Lf,以及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输入滤波电感Kf连接在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相线之间;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3的直流输入端;输入滤波电容Cf一端连接在交流电源的零线上,另一端连接整流桥与输入滤波电感Lf连接端。
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控制不同开关管的通断从而实现将直流电转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第一开关管Q1的直流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Q3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直流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Q4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关管Q1的直流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三开关管Q3的直流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直流输出端相连;第一开关管Q1的直流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第三开关管Q3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第一开关管Q1的直流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直流输出端作为逆变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
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和一个输出滤波电容C0;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的“+”、“-”两端即为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滤波电容C0并联于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的“+”、“-”两端。
所述逆变电路的四个开关管的全桥结构采用移相控制,第一逆变桥臂上的两个开关管Q1、Q3交替导通,各导通50%的开关周期;第二逆变桥臂上的两个开关管Q2、Q4交替导通,各导通50%的开关周期;Q1超前Q4,Q3超前Q2,即第一逆变桥臂为超前桥臂,第二逆变桥臂为滞后桥臂;Q1与Q3、Q2与Q4之间留有足够的死区时间。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说明如下:
图3所示是松耦合变压器T的等效电路模型示意图。LP是原边漏感,LS是副边漏感,LM是励磁电感,NP、NS分别是原、副边绕组匝数,n是变比,L1是原边电感,L2是副边电感,k是耦合系数。由变压器理论可知,以上参数满足以下公式:
(1)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波形示意图。全桥结构采用移相控制,第一逆变桥臂上的两个开关管Q1、Q3交替导通,各导通50%的开关周期。第二逆变桥臂上的两个开关管Q2、Q4交替导通,各导通50%的开关周期。Q1超前Q4,Q3超前Q2,因此,第一逆变桥臂为超前桥臂,第二逆变桥臂为滞后桥臂。Q1与Q3、Q2与Q4之间留有足够的死区时间,保证各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减少开关管损耗。
下面以图2为主电路结构,结合图3的变压器模型及图4所示的工作波形来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
由图4可知在前半个开关周期内有6种开关模态,分别是[0,t0]、[t0,t1]、[t1,t2]、[t2,t3]、[t3,t4]、[t4,t5],在后半个周期,该6种模态重复。
为了分析方便,先作如下假设:1、所有开关管和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2、所有电感、电容和变压器均为理想元件;3、V0是LED负载电压,输出滤波电容C0足够大,输出电压V0为一恒定值;4、驱动电路开关频率远高于输入母线频率,开关频率高于谐振频率,谐振网络呈感性。
1.开关模态1[0,t0]
t0以前,Q2和Q3导通,原边电流iP流经Q2、T、CP、Q3回到vE负端。副边电流iS流经D2、D3给电容C0和负载LED供电,此时,电源向负载传递功率,原边中点电压vAB为-vE,变压器原边电感L2和原边补偿电容CP谐振,由原边电路微分方程:
可以得到原边电路:
vCP(t)=-vE+(vE+VCP0)cos(ω(t-t0)+ZrpILP0sinω(t-t0))(3)
其中,ILP0是t0时刻原边电感电流,VCP0是原边补偿电容电压,Zrp是原边特征阻抗,
副边整流桥中点电压vCD为-V0,变压器副边电感L2和原边补偿电容CS谐振,由副边电路微分方程:
可以得到副边电路:
vCS(t)=-VO+(VO+VCS0)cos(ω(t-t0)+ZrsILS0sinω(t-t0))(5)
其中,ILS0是t0时刻副边电感电流,VCS0是副边补偿电容电压,Zrs是副边特征阻抗,
2.开关模态2[t0,t1]
t0时刻关断Q3,原边电流iP从Q3转移到Q1和Q3的结电容中,给Q3的结电容充电,同时,Q1的结电容放电。Q3的结电容电压从零线性上升,Q1的结电容电压则从vE线性下降,因此,Q3是零电压关断。在t1时刻,Q1的结电容电压下降到零,Q1的体二极管自然导通,将Q1的电压钳在零位,此时再开通Q1,Q1为零电压开通。
3.开关模态3[t1,t2]
Q1开通后,由于原边电流iP方向不变,所以电流仍从Q1体二极管中流过,此时原边中点电压vAB为0,原边谐振条件改变,由谐振方程可以得到:
vCP(t)=VCP1cos(ω(t-t1)+ZrpILP1sinω(t-t1))(6)
副边谐振状态不变。
4.开关模态4[t2,t3]
t2时刻,副边电流iS谐振到零,随后向正方向增加,副边整流换向,iS流经D1、D4给电容C0和负载LED供电。此时副边整流桥中点电压vCD为V0,副边谐振条件改变,由谐振方程可以得到:
vCS(t)=VO+(-VO+VCS2)cos(ω(t-t2)+ZrsILS2sinω(t-t2))(7)
原边谐振状态不变。
5.开关模态5[t3,t4]
t3时刻关断Q2,原边电流iP从Q2转移到Q2和Q4的结电容中,给Q2的结电容充电,同时,Q4的结电容放电。Q2的结电容电压从零线性上升,Q4的结电容电压则从vE线性下降,因此,Q2是零电压关断。在t4时刻,Q4的结电容电压下降到零,Q4的体二极管自然导通,将Q4的电压钳在零位,此时再开通Q4,Q4为零电压开通。
6.开关模态6[t4,t5]
Q1和Q4导通,原边电流iP流经Q1、CP、T、Q4回到vE负端。副边电流iS流经D1、D4给电容C0和负载LED供电,原边中点电压vAB变为vB,原边谐振条件改变,由谐振方程可以得到:
vCP(t)=-vE+(vE+VCP4)cos(ω(t-t4)+ZrpILP4sinω(t-t4))(8)
副边谐振装态不变。
从时刻t5起,驱动电路进入后半周期工作,其工作模态类似于上述的前半周期,此处不再重复。
Claims (4)
1.一种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逆变电路、松耦合变压器、原边谐振电容、副边谐振电容和整流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直流输入端;逆变电路的交流输出端连接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的两输入端,其中所述原边谐振电容连接在松耦合变压器原边的任一端与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松耦合变压器副边的两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其中所述副边谐振电容连接在松耦合变压器副边的任一端与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之间;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为本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输入滤波电容,输入滤波电感,以及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输入滤波电感连接在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相线之间;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连接逆变电路的直流输入端;输入滤波电容一端连接在交流电源的零线上,另一端连接整流桥与输入滤波电感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控制不同开关管的通断从而实现将直流电转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二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直流输入端相连;第三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相连;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入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输出端的正极;第三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连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直流输出端的负极;第一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直流输出端作为逆变电路的两个交流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包括由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和一个输出滤波电容;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的“+”、“-”两端即为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滤波电容并联于整流桥的直流输出端的“+”、“-”两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888878U CN202663596U (zh) | 2012-04-28 | 2012-04-28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1888878U CN202663596U (zh) | 2012-04-28 | 2012-04-28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63596U true CN202663596U (zh) | 2013-01-09 |
Family
ID=47458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888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3596U (zh) | 2012-04-28 | 2012-04-28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6359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5339A (zh) * | 2012-04-28 | 2012-09-12 | 东南大学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CN110366288A (zh) * | 2019-06-05 | 2019-10-22 | 鹰潭阳光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led灯的智能控制器电路 |
-
2012
- 2012-04-28 CN CN2012201888878U patent/CN2026635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65339A (zh) * | 2012-04-28 | 2012-09-12 | 东南大学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CN110366288A (zh) * | 2019-06-05 | 2019-10-22 | 鹰潭阳光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led灯的智能控制器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12171B (zh) | 隔离型软开关双管正激谐振dc/dc电路 | |
CN104753152B (zh) | 恒流‑恒压复合拓扑的感应式充电系统 | |
CN102510610B (zh) | 一种单级ac-dc大功率led照明驱动电路 | |
CN104868611B (zh) | 一种基于双e类功放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
CN111654116B (zh) | 一种高增益恒压恒流输出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
CN103887976B (zh) | 电流源输入型谐振软开关dc/dc变换器 | |
CN101043183B (zh) | 一种功率变换器 | |
CN102130515A (zh) | 带自适应功率因数校正的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202750023U (zh) | 一种无ac/dc整流桥电流型单级隔离高频开关电源 | |
CN102665339A (zh)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
CN101604917A (zh) | 采用无源辅助网络的零电压开关全桥直流变换器 | |
CN103414340A (zh) | 零电流软开关变换器 | |
CN102625548A (zh) | 一种多路输出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源 | |
CN108183614A (zh) | 一种复合桥式双输出llc谐振变换器 | |
CN104065283B (zh) | 无桥式pfc交流直流电源变换器 | |
CN106793290B (zh) | 一种隔离型多路均流led驱动电源 | |
TWI514733B (zh) | 非接觸式轉換系統 | |
CN105958661A (zh) | 一种高效率e类谐振型磁耦合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 |
CN105392234B (zh) | 一种多路均流输出的led驱动电源及调光方法 | |
CN202663596U (zh) | 感应式无线能量传输的led驱动电路 | |
CN204947740U (zh) | 一种基于双e类功放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
CN204615654U (zh) | 谐振电路及采用其的双向储能逆变器 | |
CN106026676A (zh) | 一种双变压器全桥变换装置 | |
CN202857087U (zh) | 反激式led恒流源驱动电路 | |
CN102739064B (zh) | 一种软开关全波整流推挽正激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