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50914U -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 Google Patents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50914U
CN202650914U CN 201220294683 CN201220294683U CN202650914U CN 202650914 U CN202650914 U CN 202650914U CN 201220294683 CN201220294683 CN 201220294683 CN 201220294683 U CN201220294683 U CN 201220294683U CN 202650914 U CN202650914 U CN 202650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button
button
key body
key
out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946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业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reat Wal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reat Wall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reat Wall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reat Wall Comput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946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50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50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509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包括按键外罩以及按键体,所述按键外罩中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体的凹腔,所述按键体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按键符号且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并与开关件对齐的触柱,所述按键体与所述按键外罩之间设有可将所述按键体固定于所述凹腔中的卡扣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是一体的,且按键体下表面的触柱与开关件对齐,从而实现按键与开关件同心的设计,使得该按键的触感较好,且由于按键体与按键外罩之间通过卡扣结构配合,可避免按键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热熔或双射成型注塑工艺操作,使得该按键的制造较为环保,且成本低。

Description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以及包括该按键的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的设计有以下三种方案。
1、如图1所示,按键符号与按键体11"以一个零件的形式设计,按键体11"一侧连接在弹性臂10",该弹性臂10"的下表面设有用于与开关件5"接触的触柱12",此结构的按键的缺点在于:按键与开关件5"不是同心设置,且两者偏移的中心距较大,从而,用户在操作按键时,用于作用在按键上的操作力会分散,从而难以把握力度,即按键的触感较差,也就是按键的品质较低。
2、如图2所示,按键符号23"与按键体22"以一个零件的形式设计,将按键体22"镶在按键外罩21"中,从而形成整个按键2",该设计的按键2"与开关件5"为同心设计,但是在制造过程中,按键体22"是通过热熔方法与按键外罩21"配合的,这样,难以保证按键2"的良性生产,热熔气味难闻,易造成空气污染,其需要热熔治具进行配合,生产成本高。
3、如图3所示,按键符号33"与按键体32"以一个零件的形式设计,且按键3"与开关件5"为同心设计,该按键3"克服上述图2中按键2"的加工缺点,其采用双射成形注塑工艺将按键体32"与按键外罩31"连接在一起,但是,由于该按键3"的生产过程需要用到双射成型机,其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按键触感较差、易污染环境及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包括按键外罩以及按键体,所述按键外罩中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体的凹腔,所述按键体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按键符号且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并与开关件对齐的触柱,所述按键体与所述按键外罩之间设有可将所述按键体固定于所述凹腔中的卡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外罩上端设有连通所述凹腔且与所述按键符号形状对应的通孔,所述按键体置于所述凹腔中,所述按键符号置于所述通孔中,且延伸至所述按键外罩上表面,所述触柱延伸至所述凹腔外。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结构设于所述按键体两侧与所述凹腔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按键体两侧的第一凸块以及设于所述凹腔内壁且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凹腔内壁之间形成可与所述第一凸块卡合配合的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处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凸块卡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按键体侧边,其上端与所述按键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弹性板上端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体的下表面为球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外罩的一侧设有可与按键排连接以使所述按键外罩处于悬空状态的弹性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器,其包括上述的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是一体的,且按键体下表面的触柱与开关件对齐,从而实现按键与开关件同心的设计,使得该按键的触感较好,且由于按键体与按键外罩之间通过卡扣结构配合,可避免按键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热熔或双射成型注塑工艺操作,使得该按键的制造较为环保,成本低且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按键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按键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按键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中的按键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包括按键外罩以及按键体,所述按键外罩中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体的凹腔,所述按键体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按键符号且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并与开关件对齐的触柱,所述按键体与所述按键外罩之间设有可将所述按键体固定于所述凹腔中的卡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按键,其与开关件同心设计,其利用卡扣结构,可避免热熔加工或双射注塑成型加工,环保、成本低,且当按键有磨损或损环时容易更换。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4~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1包括按键外罩11以及置于该按键外罩11中的按键体12,按键体12的上表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按键符号13,其下表面121设有向下凸出的触柱14,该触柱14与开关件5对齐,其可用于抵压开关件5,从而实现按键1的功能;按键外罩11中设有用于容纳按键体12的凹腔111,上述中的按键1放置在该凹腔111中,其上表面上的按键符号13显露于按键外罩11的上表面,其下表面121的触柱14延伸至凹腔111外,其与开关件5对齐。为了将上述中的按键体12与按键外罩11连接在一起,按键体12与按键外罩11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一起。
上述中的按键1,其中的按键符号13与按键体12是一体设计的,其按键体12下表面121的触柱14与开关件5对齐,使得该按键1与开关件5为同心设置,从而可避免用户在操作按键1的过程中,操作力会分散,也就是说,该按键1的触感较好;另外,按键体12与按键外罩11之间是通过卡扣结构配合连接在一起的,不需要进行热熔加工或利用双射成型机进行双射成型注塑加工,既环保,可避免污染空气,且成本低。
上述中的按键外罩11的上端设有与按键体12上表面上的按键符号13形状相对应的通孔,且该通孔连通凹腔111,这样,当按键体12放置在按键外罩11中的凹腔111中后,按键体12上的按键符号13可以穿过该通孔,显露出按键外罩11外,也就是便于用于识别按键1功能。
当然,为了使得按键体12可以与按键外罩11相配合,上述中的凹腔111的形状与按键体12的形状相配合,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凹腔111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多种形状。
本实施例中,卡扣结构设置在按键体12的两侧与凹腔111的内壁之间,当然,卡扣结构的设置还具有其它多种形式,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情况。
具体地,上述中的卡扣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按键体12两侧且向外延伸的第一凸块18以及设置在凹腔111内壁且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块113,这样,第二凸块113与凹腔111内壁之间形成可工第一凸块18卡合的台阶,这样,当按键体12放置在按键外罩11中的凹腔111中后,其两侧的第一凸块18则可以卡合在凹腔111内壁与第二凸块113之间形成的台阶上,从而使得按键体12稳固的放置在按键外罩11中。
当然,为了使得按键体12更加稳固的放置在按键外罩11中,台阶处设有设有凹槽112,按键体12两侧的第一凸块18可以卡合在该凹槽112中,这样,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按键体12在按键外罩11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按键体12的两侧外分别设有弹性板16,弹性板16的下端连接在按键体12的一侧,其上端与按键体12的侧边之间存在间隙17,这样,当弹性板16收到外力挤压时,由于其与按键体12的侧边之间存在间隙17,从而可保证其弹性变形的作用。上述中的第一凸块18设置在该弹性板16上端的外表面上,这样,在将按键体12安装在按键外罩11的凹腔111中的过程中,凹腔111的内壁会挤压弹性板16,使得弹性板16变形,从而可以将按键体12轻易的放置在按键外罩11的凹腔111中,当然,当需要将按键体12从按键外罩11的凹腔111中取出时,则可挤压其上两侧的弹性板16,使得弹性板16向内变形,从而第一凸块18从凹槽112中脱离出来,进而可以将按键体12从按键外罩11中的凹腔111取出。
为了使得按键1在操作中,具有弹性,本实施例中的按键外罩11的一侧设有弹性条15,该弹性条15连接在按键1排上,使得按键外罩11处于悬空状态,这样,当需要触发开关件5的开关时,用户则可向下按下按键外罩11,从而使得按键体12下表面121上的触柱14抵压在开关件5的开关上,从而触发开关件5,当然,当用户没有作用力在按键外罩11上时,在弹性条15的作用下,按键外罩11则会向上弹起,从而使得按键体12下表面121的触柱14脱离开关件5的开关。
为了便于用户识别按键1上的按键符号13,一般在开关件5的开关两侧设有发光LED 4,该开光LED发出的光会透过按键体12及按键外罩11散发出去,从而便于用户识别按键符号13。
为了便于发光LED 4发出的光集中透射至按键符号13,按键体12的下表面121为球面形状,当然,也不一定限制为球面形状,根据发光LED 4的布置情况,按键体12的下表面121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电器,其包括了上述的按键1,由于采用上述的按键1,该电器具有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包括按键外罩以及按键体,所述按键外罩中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按键体的凹腔,所述按键体上表面设有向上凸起的按键符号且下表面设有向下凸出并与开关件对齐的触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体与所述按键外罩之间设有可将所述按键体固定于所述凹腔中的卡扣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外罩上端设有连通所述凹腔且与所述按键符号形状对应的通孔,所述按键体置于所述凹腔中,所述按键符号置于所述通孔中,且延伸至所述按键外罩上表面,所述触柱延伸至所述凹腔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设于所述按键体两侧与所述凹腔的内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按键体两侧的第一凸块以及设于所述凹腔内壁且向外延伸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凹腔内壁之间形成可与所述第一凸块卡合配合的台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处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凸块卡合的卡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按键体侧边,其上端与所述按键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弹性板上端外侧。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体的下表面为球面状。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外罩的一侧设有可与按键排连接以使所述按键外罩处于悬空状态的弹性条。
9.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按键。
CN 201220294683 2012-06-21 2012-06-21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50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94683 CN202650914U (zh) 2012-06-21 2012-06-21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94683 CN202650914U (zh) 2012-06-21 2012-06-21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50914U true CN202650914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1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9468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50914U (zh) 2012-06-21 2012-06-21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509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966A (zh) * 2017-10-23 2018-01-26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开关按键及开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3966A (zh) * 2017-10-23 2018-01-26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开关按键及开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1123B (zh) 一种手机及其防水按键面板
CN204270946U (zh) 一种键盘
CN202650914U (zh) 按键符号与按键体为一体的按键和电器
CN201204138Y (zh) 一种大功率微动开关
CN202332654U (zh) 一种防尘防水轻触开关
CN204857487U (zh) 一种双触点微动开关装置
CN206179737U (zh) 一种大面积大行程的微动开关结构
CN201392771Y (zh) 一种开关
CN201126848Y (zh) 具有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CN204102804U (zh) 磁控微动开关
CN204390950U (zh) 一种触动开关
CN201167348Y (zh) 一种固定手机侧键的结构
CN104779114A (zh) 微型旋转式编码器
CN204516653U (zh) 微型旋转式编码器
CN201363681Y (zh) 一种带按钮开关信号灯的显示与基座部分的连接机构
CN201540843U (zh) 一种电器按键
CN210378833U (zh) 一种按键及包含其的按键结构
CN204002032U (zh) 一种汽车智能钥匙
CN212625306U (zh) 一种双弹片超薄型防尘防水光轴按键开关
CN217035465U (zh) 一种防尘轻触开关
CN202406162U (zh) 对讲机模拟键结构
CN212322876U (zh) 一种迷你型微动开关
CN201886933U (zh) 一种手电筒开关
CN209880455U (zh) 一种高密封性轻触开关
CN201247708Y (zh) 一种响触式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7 computer building of the Great Wall,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CHINA GREAT WALL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computer building of the Great Wall,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GREATWALL COMPUTER SHENZHEN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