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3573U -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3573U
CN202633573U CN 201220274728 CN201220274728U CN202633573U CN 202633573 U CN202633573 U CN 202633573U CN 201220274728 CN201220274728 CN 201220274728 CN 201220274728 U CN201220274728 U CN 201220274728U CN 202633573 U CN202633573 U CN 202633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splicing ear
insulation
line ball
chip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7472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xinc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KEXIN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KEXIN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KEXINCH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7472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33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3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35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能保证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由端子主体的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两个接触弹片以及由端子主体的尾部沿远离接触弹片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一接芯弹性臂。该接芯弹性臂的截面形状总体呈“Z”字形,其上形成有用于接触同轴线缆的线芯的接触面,该接触面向远离接触弹片的方向形成弧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均包括上述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采用设计独特的上述连接端子并与绝缘芯件的绝缘压线块配合从线芯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压紧,可确保连接端子与线芯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射频领域的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用于线缆转接的同轴电连接器是射频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同轴电连接器主要由连接端子、绝缘芯件及外壳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连接端子和绝缘芯件作为保证电性连接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本身的结构及其与线缆具体的组装结构往往决定了同轴线缆线芯与连接器连接的稳定性。因此,现有的同轴电连接器通常采用结构复杂的连接端子和绝缘芯件,通过绝缘芯件与连接端子的机械压接对线芯进行干涉接触,从而实现连接端子与线芯之间的电性接合。但是结构复杂的连接端子和绝缘芯件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对于同轴电连接器这样大批量生产的零件而言,将会给企业造成沉重的成本负担。此外,现有的干涉接触设计因同轴线芯易发散的原因而极易导致接触不良而发生断路。目前尚缺乏一种既能保证连接端子与线芯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证连接端子与同轴线缆的线芯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首先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两个用于与对接端子电性接触的接触弹片以及一接芯弹性臂,其中上述两个接触弹片分别由上述端子主体的两侧弯折延伸形成;上述接芯弹性臂由上述端子主体的尾部沿远离上述接触弹片的方向延伸出,其截面形状总体呈“Z”字形,并且其上形成有用于接触线芯的接触面,上述接触面向远离上述接触弹片的方向形成弧形凸起。其中,作为进一步的说明,接芯弹性臂的接触面的弧面形状为圆弧形的一部分,上述弧形凸起的凸伸方向和接触弹片的形成方向总体相反,接芯弹性臂和接触弹片分别位于端子主体的两侧均向远离端子主体的方向形成。这样的好处在于,接芯弹性臂能够对线芯施加持续而稳定的压力,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上述端子主体的头部设有相对的干涉凸起。上述两个接触弹片为镜像对称设置,上述相对的干涉凸起为镜像对称设置。上述端子主体为板面平直的板结构。上述端子主体设有目视打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同轴连接器除了包括前述的连接端子之外,其还包括:收容上述连接端子的绝缘芯件,安装在上述绝缘芯件外侧的外壳;上述绝缘芯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由上述绝缘本体的一侧向上伸出的绝缘压线块;上述绝缘本体形成有用于收容一同轴线缆的线芯的线芯槽和固定上述连接端子的端子型腔,上述线芯槽和端子型腔相贯通;上述连接端子的接芯弹性臂设置于上述绝缘本体与上述绝缘压线块的根部相对的另一侧;上述外壳包括安装座以及由上述安装座的一侧向上伸出的收容有上述绝缘压线块的折弯部,上述安装座收容有上述绝缘芯件的绝缘本体与上述连接端子,上述折弯部用于同轴电连接器在与端部线芯裸露的同轴线缆组装时与上述绝缘压线块一并向下弯折,使上述绝缘压线块向下压住同轴线缆的线芯而使线芯与上述连接端子电性接触并使外壳封装包覆上述绝缘芯件、连接端子与同轴线缆的线芯裸露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上述绝缘压线块由根部向顶端形成有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上述第一接合部朝向上述绝缘本体的内侧凸伸形成有一凸台。上述绝缘压线块的第二接合部的顶端形成有梯形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和同轴电连接器的具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的接线结构包括:如前面所介绍的同轴电连接器以及端部线芯裸露的同轴线缆,上述同轴线缆的裸露线芯收容于上述绝缘芯件的线芯槽内;上述外壳通过弯折其折弯部及收容于折弯部内的上述绝缘压线块将上述同轴线缆的线芯裸露端与上述连接端子、绝缘芯件封装在外壳内;上述同轴线缆的裸露线芯被夹持于上述绝缘芯件的绝缘压线块与上述连接端子的端子主体与接芯弹性臂之间而实现上述线芯与上述连接端子的电性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弯折外壳后绝缘芯件的绝缘压线块以及具有“Z”形接芯弹性臂的连接端子从线芯的两侧对其进行夹持压紧而实现接触与固定,不但可保证连接端子与线芯之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的接线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各组件按位置组装好但外壳尚未进行弯折封装的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的接线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外壳弯折封装后的状态(为了更好地显示结构,图4同时从上下两个视角显示相应结构); 
图5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端子主体,2-接触弹片,3-接芯弹性臂,4-干涉凸起,5-目视打线孔,6-绝缘芯件,7-外壳,8-线芯槽,9-端子型腔,10-绝缘压线块,11-安装座,12-防退卡槽,13-防退卡块,14-限位卡柱,15-限位卡口,16-卡线槽,17-第一抱紧弹片,18-第二抱紧弹片,19-抱紧凸起,20-线缆,21-折弯片,22-容纳腔,23-连接端子,24-线芯,25-绝缘本体,26-第一接合部,27-第二接合部,28-凸台,29-接触面,30-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23主要包括:一端子主体1、两接触弹片2及一接芯弹性臂3。端子主体1、接触弹片2和接芯弹性臂3由同一块金属材料一体成形。 
接触弹片2设置在端子主体1的两侧,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4,其作用在于与绝缘芯件6和外壳7共同构成一电连接器后与另一对接电连接器内的对接端子进行电性转接的接触。如图1所示,接触弹片2由端子主体1的两侧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般而言,它们是镜像对称设置的。接芯弹性臂3位于端子主体1的尾部,其总体向远离端子主体1的侧上方延伸而成。为确保连接端子23与同轴线缆20的线芯24电性接触的稳定性,接芯弹性臂3的截面形状总体而言呈类似于“Z”字形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接芯弹性臂3的截面形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由端子主体1的尾部继续延伸形成,构成“Z”字形截面的第一个水平边,主要起过渡的作用。第二部分由第一部分向远离端子主体1的方向倾斜延伸,如以图1为参照,则该第二部分是向端子主体1的左侧上方倾斜伸出,其主要起弹性支撑的作用,构成“Z”字形截面中间的斜边。需要说明的是,该斜边的方向与严格的“Z”字形斜边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是相对错开的。第三部分则向与第一部分大致相同的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强与线芯24接触的稳定性,第三部分的形状类似于拱桥形,使其具有用于接触线芯24的弧形接触面29,该弧形接触面29向远离接触弹片2的方向形成弧形凸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弧形接触面29的弧面形状为圆弧形的一部分,该弧形凸起的凸伸方向与接触弹片2的形成方向总体相反。由于该接触面29是弧形的,因而使依靠整个接芯弹性臂3的弹性提供的压紧力集中在与线芯24接触的一定区域内,从而使接芯弹性臂3与线芯24的电性接触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端子主体1的头部,也就是远离接芯弹性臂3的一端设有分别向两个相对的方向凸出形成的干涉凸起4。这两个干涉凸起4之间通常构成镜像对称。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方案,端子主体1为板面平直的板结构并且其内部开有目视打线孔5。
参照图2及图3所示,除上述连接端子23,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还包括绝缘芯件6和外壳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壳7需要在组装好之后对其内部的部件包括绝缘芯件6和连接端子23进行封装,所以外壳7一般采用塑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镀金铜制成;由于绝缘芯件6需要实现线芯24、连接端子23与外壳7之间的绝缘,所以绝缘芯件6一般采用绝缘材料如塑胶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同轴电连接器是指由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23与绝缘芯件6及外壳7所构成的尚未连接同轴线缆20的同轴电连接器。由于同轴电连接器在未与线缆20接线时,其外壳7和绝缘芯件6的状态是尚未弯折构成封装,此时也正是该同轴电连接器作为单个产品的自然形态,因此以下将针对该自然形态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中,绝缘芯件6包括绝缘本体25与绝缘压线块10,其中绝缘本体25内部形成有端子型腔9,用于提供放置连接端子23、绝缘压线块10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绝缘本体25设有通过结构使连接端子23的接触弹片2能够让绝缘芯件6外的对接端子与之接触。
另外,为了使同轴线缆20中的线芯24能够与绝缘芯件6中的连接端子23接触,绝缘本体25内还设有与端子型腔9相贯通的线芯槽8。绝缘压线块10向外(图示为向上)突伸形成在绝缘本体25的一侧,其在组装时被弯折,以和连接端子23配合夹持压紧线缆20的线芯24并同时实现对线芯24的绝缘,因此其形状需要在折弯时能够与端子型腔9和线芯槽8相契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绝缘压线块10由根部向顶端形成有形状不同的第一接合部26与第二接合部27,其中第一接合部26朝向绝缘芯件6的内侧凸伸形成有一凸台28。这样的好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绝缘压线块10被向下弯折后能够恰当地设置在连接端子23的上方,与连接端子23的端子主体1与接芯弹性臂3相配合将同轴线缆20裸露的线芯24稳固夹持在绝缘压线块10与连接端子23之间,从而实现线芯24与连接端子23之间可靠的电性接合。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二接合部27的顶端形成有梯形块。
作为优选方案,端子型腔9内形成有与连接端子23的干涉凸起4对应的干涉凹槽。
外壳7的作用是用于安装及固定绝缘芯件6及线缆20的线芯24裸露端,因此外壳7形成有安装座11与折弯部30。安装座11是一个外形与绝缘芯件6的绝缘本体25相类似的壳体结构,具有容纳腔24与卡线槽16。参照图2、图3和图5所示,安装座11的顶端敞开,便于将绝缘芯件6与其内的连接端子23以及线缆20的线芯24裸露端分别收容在其容纳腔22与卡线槽16内,其底端形成能使绝缘芯件6露出但又能限制绝缘芯件6位置的台阶结构。作为优选,为了能够使绝缘芯件6和外壳7两者之间更好的固定,保证它们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与移动,绝缘芯件6的绝缘本体25外侧形成有防退卡槽12,外壳7的安装座11的侧壁内侧对应形成有用于卡紧防退卡槽12的防退卡块13;绝缘芯件6的绝缘本体25的外侧另形成有限位卡柱14,外壳7的安装座11的侧壁对应形成有限位卡口15。
为了能够有效地与线缆20构成固定连接,外壳7的安装座11形成有用于包围并卡紧线缆20外围的卡线槽16。同时,折弯部30形成有组装时设置在绝缘压线块10外侧的折弯片21和设置在折弯片21两侧的第一抱紧弹片17和第二抱紧弹片18,其中第一抱紧弹片17的尺寸小于第二抱紧弹片18,第二抱紧弹片18位于第一抱紧弹片17和容纳腔22之间。在安装好连接端子23、绝缘芯件6和线缆20之后,通过弯折折弯片21对线缆20的上方进行包覆,并通过第一抱紧弹片17和第二抱紧弹片18分别对线缆20和卡线槽16进行抱紧而完成封装。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更好地抱紧线缆20,第一抱紧弹片17的内侧形成有抱紧凸起19。
以下将参照图4和图5对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与同轴线缆20构成的接线结构做详细介绍。
连接端子23设置在绝缘芯件6的绝缘本体25的端子型腔9内,其接芯弹性臂3设置在绝缘本体25与绝缘压线块10的根部相对的一侧。绝缘芯件6与其内的连接端子23设置在外壳7的安装座11的容纳腔22内。同轴线缆20的线芯24裸露端以连接端子23的目视打线孔5为对位参照从安装座11的顶端设置于安装座11的卡线槽16内,其线芯24延伸入绝缘本体25的端子型腔9内而与连接端子23相接触。外壳7通过向下弯折其折弯部30将线缆20的线芯24裸露端与连接端子23、绝缘芯件6一并封装、固定在其内部。折弯片21弯折至贴紧绝缘压线块10外侧,第一抱紧弹片17紧紧包覆在线缆20端部的外侧,第二抱紧弹片18紧紧包覆在卡线槽16的外侧,绝缘压线块10则以弯折的状态设置在折弯片21与线缆20的线芯24之间。
如图5所示,外壳7封装后,同轴线缆20的裸露线芯24被夹持于绝缘芯件6的绝缘压线块10与连接端子23的端子主体1与接芯弹性臂3之间。详细而言,线芯24的末端被干涉夹持于绝缘压线块10的第一接合部26的凸台28与端子主体1之间,线芯24的内侧端则被弹性夹持于绝缘压线块10尺寸较小的第二接合部27与连接端子23的接芯弹性臂3之间,该接芯弹性臂3通过其弧形接触面29沿与线芯24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图5为向上)对线芯24施加一正向力。通过上述夹持接合设计,线芯24被稳固贴合于连接端子23的表面,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为增加,电性接合更为稳定、可靠,从而可有效避免现有干涉压接设计因同轴线芯24发散而导致的接触面积小甚至断路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23设计独特、结构简单、制程简易,成本较低。采用该连接端子23的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通过采用设计独特的该连接端子23结构与绝缘芯件6的绝缘压线块10之间的配合,可实现连接端子23与同轴线缆的线芯24之间稳定、可靠的电性接合,克服现有技术易出现断路并且结构复杂等问题。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主体、两个用于与对接端子电性接触的接触弹片以及一接芯弹性臂;所述两个接触弹片分别由所述端子主体的两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接芯弹性臂由所述端子主体的尾部沿远离上述接触弹片的方向延伸出,其截面形状总体呈“Z”字形,并且其上形成有用于接触线芯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向远离所述接触弹片的方向形成弧形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的头部设有相对的干涉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接触弹片为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相对的干涉凸起为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为板面平直的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凸伸方向与所述接触弹片的形成方向总体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设有目视打线孔。
7.一种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还包括:
收容所述连接端子的绝缘芯件,
安装在所述绝缘芯件外侧的外壳,
所述绝缘芯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由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向上伸出的绝缘压线块;所述绝缘本体形成有用于收容一同轴线缆的线芯的线芯槽和固定所述连接端子的端子型腔,所述线芯槽和端子型腔相贯通;所述连接端子的接芯弹性臂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绝缘压线块的根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外壳包括安装座以及由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向上伸出的收容有所述绝缘压线块的折弯部,所述安装座收容有所述绝缘芯件的绝缘本体与所述连接端子,所述折弯部用于同轴电连接器在与端部线芯裸露的同轴线缆组装时与所述绝缘压线块一并向下弯折,使所述绝缘压线块向下压住同轴线缆的线芯而使线芯与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接触并使外壳封装包覆所述绝缘芯件、连接端子与同轴线缆的线芯裸露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压线块由根部向顶端形成有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朝向所述绝缘本体的内侧凸伸形成有一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压线块的第二接合部的顶端形成有梯形块。
10.一种同轴电连接器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以及端部线芯裸露的同轴线缆,所述同轴线缆的裸露线芯收容于所述绝缘芯件的线芯槽内;所述外壳通过弯折其折弯部及收容于折弯部内的所述绝缘压线块将所述同轴线缆的线芯裸露端与所述连接端子、绝缘芯件封装在外壳内;所述同轴线缆的裸露线芯被夹持于所述绝缘芯件的绝缘压线块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端子主体与接芯弹性臂之间而实现所述线芯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电性接合。
CN 201220274728 2012-06-12 2012-06-12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3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4728 CN202633573U (zh) 2012-06-12 2012-06-12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4728 CN202633573U (zh) 2012-06-12 2012-06-12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3573U true CN202633573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74728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3573U (zh) 2012-06-12 2012-06-12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35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072A (zh) * 2014-05-28 2016-01-27 株式会社东芝 电端子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1072A (zh) * 2014-05-28 2016-01-27 株式会社东芝 电端子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9729B (zh)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CN201112846Y (zh) 电连接器
CN10331169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02633573U (zh)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CN204947141U (zh) 同轴连接器
CN102035088B (zh) 连接器、柔性扁平线缆的连接结构
CN104538761A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
CN201820949U (zh) 具有弹性支架的网络连接器
CN201478526U (zh) 电连接器
CN204289783U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
CN101989698B (zh) 电连接器
CN105140681B (zh) 同轴连接器
CN202308489U (zh) 一种hdmi连接器的新型改进结构
CN203607585U (zh)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CN205680828U (zh) 一种fpc连接装置
CN204992040U (zh) 电线快接插头
CN1125507C (zh) 电连接器
CN204067743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hdmi连接器
CN202695786U (zh) 电连接器
CN205231291U (zh) 同轴连接器
CN103682731B (zh) 连接端子、同轴电连接器及其接线结构
CN217239793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
CN201498679U (zh) 电连接器
CN201266709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20605133U (zh) 一种大电流的usb连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ion terminal, coaxial electric connector and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reof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Pledge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Ltd Kunshan branch

Pledgor: Kunshan Kexincheng Electronic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32001004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08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Pledge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Ltd. Kunshan branch

Pledgor: Kunshan Cocentra Electronic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320010048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11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City, Pakistan Town, Reed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Kexincheng precis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311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City, Pakistan Town, Reed Road, No. 2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Cocentra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