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3509U -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3509U
CN202633509U CN 201220133282 CN201220133282U CN202633509U CN 202633509 U CN202633509 U CN 202633509U CN 201220133282 CN201220133282 CN 201220133282 CN 201220133282 U CN201220133282 U CN 201220133282U CN 202633509 U CN202633509 U CN 20263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rabbet joint
radiation patch
microstrip
microstrip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3328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忠良
徐根华
李兴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3328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33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3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带天线、一种ETC系统的0BU及一种电子设备,微带天线一种微带天线,包括辐射贴片、金属面以及对所述辐射贴片馈电的馈电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槽缝,所述槽缝沿预设的方向延伸,所述槽缝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面上的耦合槽缝,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微带线和功率分配器,所述微带线经所述功率分配器分成两路后,从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馈电网络上的投影点向所述馈电网络的边缘方向延伸,穿过所述耦合槽缝一定预设距离后终止。本实用新型微带天线在微带线的中心位置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便于设计人员通过改变微带线的延伸方向和距离减小馈电网络的整体面积,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以满足电子设备体积小型化、结构精密化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不停车收费(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系统的车载单元(OBU:On board Unit)。
背景技术
微带天线指利用微带线对辐射贴片进行馈电,以实现信号接收和发送功能的天线。由于微带天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集成等特性,经常使用于传感器及带有信号收发功能的各类电子设备中。例如可使用在ETC的OBU中,当安装有OBU的车辆在经过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通道、停车场的出入口等位置时,需要通过微带天线与ETC系统的路侧单元(RSU:Road-Side Units)进行通讯,接收来自RSU的管理信号或者向RSU上报车辆信息。
按照微带天线的结构特性,通常将其分为普通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耦合天线。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常用的普通微带贴片天线由双层PCB板制成,PCB板顶层设有辐射贴片11和微带线组成的馈电网络12,底层设有金属地面14,两层之间为介质板13。馈电网络12中的微带线直接与辐射贴片11边缘的馈电点连接,由于辐射贴片只有一个馈电点,可通过切角等方法形成圆极化。这种天线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然而其圆极化程度较低,带宽较窄,天线效率和方位特性等性能很容易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例如对于OBU,其外壳极易破坏天线的圆极化性能,从而导致OBU的通信能力对其摆放方位特别敏感;而且外壳、电池和天线周围的元器件很容易对天线的效率和方向图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天线效率降低,方向图畸变等。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常用的微带缝隙耦合天线为双馈点缝隙耦合微带圆极化天线,其包括两片双层电路板,两片电路板之间为空气介质层,一片PCB板21支撑辐射贴片24,另一片PCB板22的顶层是金属地面23,金属地面23上有两个耦合槽缝25,该PCB板22的底层是微带线馈电网络26,其包含一个带隔离电阻27的功率分配器,信号被分成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的两路,天线在发射信号时,金属地面23上的两个耦合槽缝25分别将信号耦合至辐射贴片24再辐射到外界空间去。该结构的微带天线与图1所示的微带天线相比,带宽、圆极化性能和天线增益都大幅提高。然而,这种微带天线的馈电网络中,微带线26自微带天线的边缘向内侧延伸,实际上馈电网络的面积由微带线的外围确定,在微带线26外围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馈电网络设计和测试过程中,难以再通过改变微带线26的延伸方向和距离来减小馈电网络的整体面积,因此这种微带天线的馈电网络占用的较大,导致天线整体体积较大,需要占用电子设备较大的内部空间,难以适应便携式电子设备对于小型化和精密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微带天线、一种ETC系统的OBU及一种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带天线,包括辐射贴片、金属面以及对所述辐射贴片馈电的馈电网络,还包括至少一个槽缝,所述槽缝沿预设的方向延伸。
所述槽缝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面上的耦合槽缝,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微带线和功率分配器,所述微带线经所述功率分配器分成两路后,从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馈电网络上的投影点向所述馈电网络的边缘方向延伸,穿过所述耦合槽缝一定预设距离后终止。
优选地,所述耦合槽缝的中部向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金属面上的投影点弯折。
所述耦合槽缝的中部向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金属面上的投影点形成弧形、V形或U形弯折。
优选地,所述馈电网络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区域位于所述辐射贴片的垂直映射区域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槽缝包括开设在所述辐射贴片上的两条垂直交叉形成十字形的贴片槽缝,每条所述贴片槽缝还开设与所述贴片槽缝相通的辅助槽缝。
优选地,所述辅助槽缝的长度大于所述贴片槽缝的宽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槽缝为直条形,位于所述贴片槽缝末端,与所述贴片槽缝垂直并被所述贴片槽缝平分。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微带天线。
一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载单元,包括以上所述的微带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微带天线中,馈电网络的微带线从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馈电网络上的投影点向馈电网络的边缘延伸,馈电网络的设计和测试过程中,在微带线的中心位置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便于设计人员通过改变微带线向外的延伸方向和距离减小馈电网络的整体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满足天线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减小辐射贴片的面积和微带天线的体积,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以满足电子设备体积小型化、结构精密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微带天线的立体图;
图2为一种现有的微带天线的侧视图;
图3为另一种现有的微带天线的立体图;
图4为另一种现有的微带天线的俯视图;
图5为另一种现有的微带天线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耦合槽缝和馈电网络示意图;
图7为一种现有的耦合槽缝和馈电网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微带天线的侧视图;
图11为一种现有的辐射贴片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辐射贴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微带天线包括辐射贴片、金属面、介质层以及对辐射贴片进行馈电的馈电网络,介质层夹设在辐射贴片与金属面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槽缝,槽缝沿预设的方向延伸。
实施例一:
如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微带天线中的槽缝包括金属面上开设的两条与辐射贴片耦合的耦合槽缝36,馈电网络39包括微带线37和功率分配器38,微带线37经功率分配器38分成两路后,从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馈电网络39上的投影点P向馈电网络39的边缘方向延伸,穿过耦合槽缝36一定预设距离后终止。本实施方式的微带天线能够在馈电网络的双馈点的馈电作用下使天线具备较宽的带宽和较高的增益,良好的圆极化性能,同时,与图7所示的微带线26经功率分配器27分成两路后,自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馈电网络29上的投影点P1向馈电网络29的边缘延伸、使馈电网络29的大部分都位于辐射贴片的垂直投影区域A以外的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便于设计人员通过改变微带线向外的延伸方向和距离减小馈电网络的整体面积,因此节省微带天线所占用的空间。
请参考图8至图10,本实施例的微带天线本实施例的微带天线包括上下设置且隔开的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板32,二者都采用PCB板。辐射贴片34为导电材料制成的长方形或者方形贴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1的顶面或底面,金属面33也可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金属面33和馈电网络39分别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2的顶面和底面,介质层为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板32之间的空气层,当然也可采用其他介质层,采用空气层的微带天线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加工。金属面33上开设两条与贴片槽缝35的相邻两个末端的位置分别对应的耦合槽缝36,用于与辐射贴片34进行耦合,馈电网络39包括微带线37和功率分配器38,功率分配器38中带有贴片式隔离电阻,微带线37经功率分配器38分成两路后分别向两条耦合槽缝36延伸,穿过耦合槽缝36一定距离后终止。本实施例的微带线在工作过程中,耦合槽缝36可将两路微带线37上的信号耦合至辐射贴片34上,从而以一定的工作波长发射至外界空间。
本实施例中,馈电网络39的微带线37自功率分配器38向辐射贴片34的中心点在馈电网络39上的投影点P延伸后,再从该投影点P向馈电网络39的边缘延伸,穿过金属面33上的耦合槽缝36一定距离后终止,其终止位置能够保证微带线37上的信号能够有效耦合至辐射贴片34上并辐射至外部空间。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贴片槽缝35位于辐射贴片34的中心,因此辐射贴片34的中心点与贴片槽缝35的交叉点重合。耦合槽缝36的总长度能够使馈电网络39与辐射贴片34达到阻抗匹配。
微带天线的尺寸主要取决于辐射贴片34和馈电网络39的尺寸,当本实施方式的馈电网络39的尺寸需要与面积较小的辐射贴片34的尺寸相适配时,金属面33上的耦合槽缝36必然要向辐射贴片34的中心点在金属面33的投影点P靠拢才能与贴片槽缝35的末端的位置对应,然而,如果两条耦合槽缝36之间的间隙过小则相互之间的干扰过大,影响天线的信号收发功能,如果耦合槽缝36的长度减小,则馈电网络39难以与辐射贴片34达到阻抗匹配,无法保证微带线37上的信号通过耦合槽缝36有效地耦合到辐射贴片34上。鉴于此,本实施例还对金属面33上耦合槽缝36的形状进行优化设计,使耦合槽缝36在不减小总长度的基础上,中部向辐射贴片34的中心点在金属面33上的投影点P弯折,例如耦合槽缝36的中部可向辐射贴片34的中心点在金属面33上的投影点P形成弧形、V形、U形、曲线形或其他形状的弯折,弯折处采用垂直或者圆角过渡。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条耦合槽缝36由多段等宽的直条形槽缝组成,以微带线37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两端分别垂直弯折两次后向远离其中部弯折处的方向弯折延伸,该耦合槽缝36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形,天线性能较好,适用于小型化的微带缝隙耦合天线。
本实施例的金属面上两个耦合槽缝36之间能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避免产生过多相互干扰,且弯折设置的耦合槽缝36长度与图7中直条形耦合槽缝25的长度相同,确保了耦合槽缝36对于辐射贴片的耦合效果。同时,本实施例的耦合槽缝36完全位于辐射贴片34下方的垂直投影区域B内,甚至通过优化微带线37的排布设计,馈电网络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区域可位于辐射贴片34下方的垂直投影区域B内,不占用过多的面积,进一步缩小微带天线的体积。
本实施例的馈电网络和金属面上的耦合槽缝36可与各种类型和尺寸的辐射贴片相配合形成天线。
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一种不带有贴片槽缝的辐射贴片,为了使电流在辐射贴片34上的流动路径达到工作波长的一半,辐射贴片24必须具有足够的边长,导致辐射贴片24面积较大。一种改进的方式中,在辐射贴片上设置贴片槽缝后,馈电网络提供的电流从辐射贴片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时需要绕过贴片槽缝,因而在确保电流路径长度的基础上减小了辐射贴片的边长和面积。如图12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微带天线的槽缝包括辐射贴片34上开设的两条垂直交叉形成十字形的贴片槽缝35,馈电网络提供的两路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的电流信号通过金属面上的耦合槽缝耦合至辐射贴片34上,能够使微带天线具有更好的圆极化效果,每条贴片槽缝35上还开设辅助槽缝351,例如,辅助槽缝351可位于贴片槽缝35末端,或位于贴片槽缝35的末端与中心之间,多条辅助槽缝351以两条贴片槽缝35的交叉点为中心对称分布。电流从辐射贴片34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时,需要绕过贴片槽缝35和辅助槽缝351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间隙,优选地,辅助槽缝351的长度L大于贴片槽缝35的宽度W,与仅带有贴片槽缝35的辐射贴片34相比,本实施例在确保电流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了辐射贴片34的边长和面积,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微带天线及带有微带天线的电子设备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辐射贴片34上的辅助槽缝351呈直条形,设置在贴片槽缝35的各个末端,与该贴片槽缝35垂直并被该贴片槽缝35平分。当然,也可将辅助槽缝351设置在贴片槽缝35的末端与中心之间的某一位置,考虑到电流在辐射贴片34上不同位置的分布状态具有一定的差异,经测试,将同样形状和尺寸的辅助槽缝351设置在贴片槽缝35末端时,增加电流路径的效果更加显著,天线的圆极化效果也更加优良。除直条形以外,辅助槽缝351还可设置成弧形、曲线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个性化形状。
本实施例的带有贴片槽缝35和附加槽缝351的辐射贴片34可与各种类型和尺寸的馈电网络和金属面上的耦合槽缝相配合形成天线。例如在某些应用场合下,本实施方式的辐射贴片与图7所示微带线26自微带天线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馈电网络39相配合,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小微带天线体积的作用,当然,与实施一中微带线从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馈电网络上的投影点向馈电网络的边缘方向延伸的馈电网络相配合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微带天线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微带天线可适用于传感器,以及多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电子设备。
实施例三:
一种ETC系统的OBU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微带天线。本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一电路板31采用FR4板材,第二电路板板32也采用FR4板材。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辐射贴片34的边长,接着,通过调节辐射贴片34上贴片槽缝35和辅助槽缝35的尺寸、以及金属面上耦合槽缝36的尺寸,使天线能在规定的工作频段内稳定工作。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辅助槽缝351设置在贴片槽缝35的末端,为直条形,耦合槽缝36正好位于辐射贴片34下方的投影区域内。馈电网络39中,功率分配器38的隔离电阻为100Ω的0603贴片电阻。馈电网络39将信号分成幅度相等相位相差90°的两路后,通过两个方位上正交的耦合槽缝36与辐射贴片34进行耦合。
将该实施例的微带天线应用于一个内部空间较小的OBU中,并连同OBU外壳、电池、电容、蜂鸣器和开关等元器件,在微波暗室测试的天线性能数据为:天线带宽为5.72GHz~5.93GHz(210MHz),在带宽范围内,方向图规整,增益大于3.40dBi,效率大于65%,正向轴比小于3dB,整个天线面积为15mm×18mm。
在采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如果制成图1和图2所示的普通微带贴片天线,在没有外壳、电池、电容、蜂鸣器和开关等元器件影响的情况下,在微波暗室测试的天线性能数据为:天线带宽约为50MHz,增益2~3dBi,效率大于40%,正向轴比小于3dB,天线面积较小,约为本实施例微带天线面积的65%;但在外壳、电池、电容、蜂鸣器和开关等元器件的影响下,天线的方向图极易产生畸变,增益下降更低,效率也相应降低,轴比通常高于10dB,轴比对应的圆极化性能被破坏,基本不能称之为圆极化天线。
在采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如果制成附图3至图5所示的双馈点缝隙耦合微带圆极化天线,在微波暗室测试的天线性能数据为:天线带宽达到约300MHz,增益在带宽范围内大于4dBi,但其辐射贴片的面积约为本实施例辐射贴片面积的两倍,加上馈电网络的排布,整个微带天线的面积约为本实施例中微带天线面积的三倍。
考虑到ETC本身工作所需的带宽在5.8GHz频段50MHz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天线210MHz的带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与双馈点缝隙耦合微带圆极化天线相比,本实施例下降的约1dBi增益容易在OBU的接收电路里做补偿,对OBU的整机性能不构成太大影响,然而本实施方式微带天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OBU内部空间。测试结果表明,本实施例中的天线应用在内部空间有限且天线周边环境较复杂的OBU设备里,同样能保持良好的天线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带天线,包括辐射贴片、金属面以及对所述辐射贴片馈电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槽缝,所述槽缝沿预设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缝包括开设在所述金属面上的耦合槽缝,所述馈电网络包括微带线和功率分配器,所述微带线经所述功率分配器分成两路后,从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馈电网络上的投影点向所述馈电网络的边缘方向延伸,穿过所述耦合槽缝一定预设距离后终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槽缝的中部向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金属面上的投影点弯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槽缝的中部向所述辐射贴片的中心点在所述金属面上的投影点形成弧形、V形或U形弯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区域位于所述辐射贴片的垂直映射区域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缝包括开设在所述辐射贴片上的两条垂直交叉形成十字形的贴片槽缝,每条所述贴片槽缝还开设与所述贴片槽缝相通的辅助槽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槽缝的长度大于所述贴片槽缝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槽缝为直条形,位于所述贴片槽缝末端,与所述贴片槽缝垂直并被所述贴片槽缝平分。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带天线。
10.一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带天线。
CN 201220133282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3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33282 CN202633509U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33282 CN202633509U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3509U true CN202633509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3328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3509U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350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6386A (zh) * 2015-09-23 2016-01-06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圆极化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72752A1 (zh) * 2016-10-20 2018-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
CN111224233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2243551A (zh) * 2018-06-11 2021-01-19 Lg 伊诺特有限公司 天线
CN113659309A (zh) * 2020-05-12 202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6386A (zh) * 2015-09-23 2016-01-06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圆极化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WO2018072752A1 (zh) * 2016-10-20 2018-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
CN112243551A (zh) * 2018-06-11 2021-01-19 Lg 伊诺特有限公司 天线
CN112243551B (zh) * 2018-06-11 2024-02-09 Lg 伊诺特有限公司 天线
CN111224233A (zh) * 2018-11-23 2020-06-02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1224233B (zh) * 2018-11-23 2022-07-26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3659309A (zh) * 2020-05-12 2021-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7920B (zh) 微带天线、电子设备及etc系统的obu
CN202633509U (zh) 一种微带天线、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etc系统的obu
CN102820534B (zh) 宽带圆极化贴片天线
CN210443665U (zh) 一种880-960MHz带滤波特性的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104638367B (zh) 双频段微带天线
CN105122541A (zh) 多频带天线
CN103490160A (zh) 一种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微带天线
CN102157779A (zh) 一种无线终端及其天线
CN110190381B (zh) 一种基于差分馈电技术的低剖面宽带微带天线
CN104134866A (zh) 基于信号干扰概念的微波宽带去耦网络
CN107317100A (zh) 一种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天线装置
CN103682645A (zh) 一种多角度主波束指向可重构的平面微带天线
CN211578982U (zh) 一种新型双层多频宽带微带天线
CN102170043A (zh) 一种无线终端及其天线
CN206546882U (zh) 宽带偶极子全向天线
CN107645051A (zh) 一种正多边形贴片的圆极化天线
US7372411B2 (e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3943963A (zh) 基于siw技术的双极化缝隙天线
US8803754B2 (en) Antenna and wireless device having same
CN207038713U (zh) 微带贴片天线
CN107248617A (zh) 微带贴片天线
CN104577343A (zh) 紧凑型双圆极化rfid微带天线
CN102800953A (zh) 带有辐射型负载的间接馈电型全向印刷天线
CN207490099U (zh) 多层小型化天线和通讯设备
CN205723925U (zh) 一种应用于微基站天线的辐射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JINYI TECHNOLOGI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Keyuan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Tsinghua building A building 12 laye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Keyuan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Tsinghua building A building 12 laye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nyi Technologies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