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2172U -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2172U
CN202632172U CN 201220262504 CN201220262504U CN202632172U CN 202632172 U CN202632172 U CN 202632172U CN 201220262504 CN201220262504 CN 201220262504 CN 201220262504 U CN201220262504 U CN 201220262504U CN 202632172 U CN202632172 U CN 202632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in body
gear member
portable electronic
sli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625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天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2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21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应用于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滑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模块的至少一齿条元件及可移动地结合于第一模块的滑动件。滑动件包括主体、至少一齿轮件、至少一阻尼件及连接部。主体设置于第一模块内;至少一齿轮件枢设于主体内以相对于主体转动,各齿轮件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主体以啮合至少一齿条元件;至少一阻尼件结合于至少一齿轮件,以提供各齿轮件转动时的阻力;连接部连接于主体且其至少一部分凸出于第一模块以结合第二模块。当改变第二模块的摆设位置时,借由至少一齿轮件配合至少一齿条元件以带动滑动件相对于第一模块移动,以提供第二模块的稳定移动效果。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以调整显示屏幕的摆设位置的滑动组件,以及应用此滑动组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已成为现代人常备的生活工具之一,而随着触控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多数的手持式电脑或电子通讯产品已使用触控面板来取代传统以滑鼠或实体键盘输入的形式,而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等,并配合新一代支持触控应用的操作系统,以提供使用者更直觉且便利的操作感受。
然而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由于其已配备有QWERTY键盘以及TouchPad触控板等输入设备,且以往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的操作系统并不支持触控输入功能,或是在操作界面设计上并未针对触控手势操作而设计,因此传统上纯笔记本电脑少有触控的需求与设计。然而,一方面操作系统厂商已针对笔记本电脑设计出可支持触控操作的操作系统,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体验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般触控操作的需求亦日益强烈,因此在笔记本电脑上提供触控操作功能或甚至变形转变成平板电脑的需求遂此产生。但由于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幕具有一定重量,于显示屏幕相对于电脑底座展开呈一可供触控操作的角度后,当使用者直接对显示屏幕进行触控操作而施力时,由于施力点相对于枢轴的力矩较长,即使显示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枢轴具有一定的阻尼扭力以供显示屏幕掀开至任何角度时都可固定定位,但使用者在使用手指或触控笔在触压屏幕时,仍可能还是会造成显示屏幕的前后晃动不稳定,而影响使用者的操作舒适性与造成视觉上的不舒适。严重者,当使用者施力过大时,更可能会使显示屏幕在背后无支撑的情况下向后倾倒,反而会影响使用者的操作感受,甚至损伤笔记本电脑本体。
因此现有技术有发展出以支撑臂方式支撑并枢转连接显示屏幕的作法。例如,可携式电脑利用片状支撑件撑起显示屏幕,并通过对应设置于键盘两侧的导槽供显示屏幕底部相对于电脑本体滑移,以达到供显示屏幕直立摆设的效果。然而此种设计仅适用于显示屏幕朝上的平板电脑,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其显示屏幕于非使用状态下均朝向键盘方向,并无法适用此设计。再者,该专利的诉求标的是平板电脑,也就是常态应是显示屏幕平躺朝上的姿态,有需要时才予以滑推斜立,因此其显示屏幕不论是在何种状态皆是外露在外而无法获得适当的遮掩保护。
又如,于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的电子屏幕可借由两侧的多个连杆机构设计,使得电子屏幕可相对于底座进行翻转动作,以达到改变屏幕显示方向的功能。然而此种设计需要配合多数包含枢转、连动与滑动等复杂的连动机构元件的设置与操作以达到翻转效果,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组装及使用操作上较为不利。并且因为机构过于复杂且有外露的二侧支撑机构与连动机构,故不但视觉上不美观,且滑动推移过程阻力大也不平滑稳定,甚至使用者在操作滑动过程中一不小心手指还有可能会有夹伤之虞。再者,由于不但主机二侧必需额外预留空间以供设置特殊结构形状的凹槽及枢转机构,并且电子屏幕二侧框体也必须额外预留空间来设置穿槽与枢转机构以供支撑件能安装于其中进行滑动与转动,故整体无法进行轻薄化,甚至也会缩减电子屏幕的可视面板面积。
因此,如何能针对可携式电脑的结构加以设计,以提供稳定的屏幕支撑及滑移效果,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并借由显示屏幕的开阖操作以便调整显示屏幕的摆设位置的滑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前述滑动组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滑动组件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及可相对于第一模块移动的第二模块。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一齿条元件及滑动件。至少一齿条元件固定于第一模块。滑动件可移动地结合于第一模块,滑动件包括主体、至少一齿轮件、至少一阻尼件及连接部。主体设置于第一模块内;至少一齿轮件枢设于主体内以相对于主体转动,各齿轮件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主体以啮合至少一齿条元件,且各齿轮件包括枢轴;至少一阻尼件结合于至少一齿轮件,以提供各齿轮件转动时的阻力;连接部连接于主体,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凸出于第一模块以结合第二模块。当改变第二模块的摆设位置时,借由至少一齿轮件配合至少一齿条元件以带动滑动件相对于第一模块移动,以提供第二模块的稳定移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该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每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于该主体,且任一所述阻尼件夹设于任一所述固定件与任一所述齿轮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底盖,该底盖与该主体结合,且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及所述至少一阻尼件位于该底盖与该主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滑轨结构,该滑轨结构结合于该第一模块,该滑轨结构供容置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使得该滑动件配合该至少一齿条元件以沿着该滑轨结构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该滑轨结构包括一上部结构及一下部结构,该上部结构结合该下部结构以形成一个供容置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的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平行于该第一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垂直于该第一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同一侧的二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单一齿条元件,所述二个齿轮件各自啮合于该单一齿条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相对侧的二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二齿条元件,每一个所述齿轮件啮合于对应的每一个所述齿条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二个齿轮件彼此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至少一支撑件及至少一如前所述的滑动组件。第一模块包括前端及与后端。第二模块包括连接端及显示面;各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枢接于第二模块的非显示面处,使得第二模块可相对于支撑件旋转;第二固定端枢接于第一模块的后端,使得支撑件可相对于第一模块旋转。各滑动组件的滑动件借由连接部结合第二模块,且滑动件借由齿轮件配合齿条元件以相对于第一模块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每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于该主体,且任一所述阻尼件夹设于任一所述固定件与任一所述齿轮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底盖,该底盖与该主体结合,且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及所述至少一阻尼件位于该底盖与该主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滑动组件还包括一滑轨结构,所述滑轨结构结合于该第一模块,该滑轨结构供容置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使得该滑动件配合该至少一齿条元件以沿着该滑轨结构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主体于枢设所述至少一齿轮件的一侧借由该齿条元件导引,而该主体的另一侧借由该滑轨结构的单一侧边导引。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滑轨结构包括一上部结构及一下部结构,该上部结构结合该下部结构以形成一供容置该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的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实质上平行于该第一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同一侧的二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单一齿条元件,所述二个齿轮件分别啮合于该单一齿条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相对侧的二个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二个齿条元件,每一个所述齿轮件啮合于对应的每一个所述齿条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二个齿轮件彼此相互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支撑件的长度不小于该第二模块的该连接端至该支撑件的该第一固定端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模块还包括一具有至少一狭缝的表面,该至少一滑动组件设置于该表面下,且该滑动件的该连接部穿过该狭缝以使该连接部的一部分外露于该表面,且该狭缝的宽度小于该主体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连接部与该第一模块的该表面间保持一操作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于该第二模块叠合于该第一模块的闭合状态下,该第二模块的该连接端与该支撑件的该第二固定端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于该第二模块叠合于该第一模块的闭合状态下,该第二模块的该连接端与该支撑件的该第二固定端各位于平行的不同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模块为一底座,该第二模块为一显示模块。
借此,使用者仅需将第二模块相对于第一模块翻转,即可借由元件间所形成的各枢接点及连杆的连动,将第二模块的连接端朝使用者稳定地滑移至与第一模块呈一适当操作倾斜角度,并借由至少一支撑件支撑住第二模块,以提供使用者较佳的观看或操作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组件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自闭合状态变换为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可携式电子装置1
第一模块10
键盘11
前端12
后端13
第一区14
第二区15
表面151
狭缝152
第二模块20
连接端21
中央部位21a
显示面22
支撑面23
自由端24
支撑件30
第一固定端31
第二固定端32
滑动组件40、40a、40b、40c、40d、40e、40f
滑动件41、41a、41b、41c、41d、41e
主体411、411a、411b、411c、411d、411e
齿轮件412、412b、412c、412d、412e
阻尼件413
连接部414
底盖415
固定件416
齿条元件42、42a、42b、42c、42d、42e
滑轨结构43
上部结构431
下部结构432
轴向L、L1
操作距离S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为笔记本电脑,但依据应用类型不同,可携式电子装置1亦可为平板电脑、小笔电或其他具有翻盖式模块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包括第一模块10、第二模块20及支撑件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0为一底座,而第二模块20为一显示模块,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第一模块10的内部设置电脑主机及相关电子零件,第一模块10的顶面在其前端12与后端13的间区隔有一第一区14与一第二区15,第一区14靠近前端12而在前,第二区15靠近后端13而在后,其中第一区14可安装有一键盘11,而第二区15则设有一滑动组件40。
滑动组件40包括滑动件41及至少一齿条元件42,其中滑动件41可移动地结合于第一模块10,且至少一齿条元件42配合滑动件41固定于第一模块10的对应位置。滑动件41为结合提供自身滑动功能及连接第二模块20功能的元件,其可配合齿条元件42,于第一模块后端13与键盘11间的第二区15相对于第一模块10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区15的表面151中央设置有一狭缝152,而滑动组件40设置在第二区15底部相对应于狭缝152的位置处。随设计需求不同,滑动组件40亦可自第二区15延伸至第一区14,使得狭缝152位于包括第二区15及第一区14的一部份或全部表面位置,而齿条元件42则设置于第二区15与第一区14的狭缝152的对应表面底下。
第二模块20包括连接端21、显示面22、支撑面23及自由端24,显示面22与支撑面23为相对表面,连接端21与自由端24为相对端,且第二模块20于连接端21的中央部位21a借由例如铰链(hinge)或穿轴元件结合于滑动件41,形成一可旋转的枢接点,使得第二模块20可相对于滑动件41旋转;第二模块20于显示面22可设置支持触控输入的显示屏幕,用以接收使用者的触控操作。
支撑件30包括第一固定端31及第二固定端32,第一固定端31可借由例如铰链元件枢接于第二模块20的支撑面23,以形成一可旋转的枢接点,使得第二模块20相对于支撑件30旋转;第二固定端32亦可借由例如铰链元件枢接于第一模块后端13,以形成另一可旋转的枢接点,使得支撑件30相对于第一模块10旋转。
请一并参考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41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41的组合示意图。
如图2(a)及图2(b)所示,滑动件41包括主体411、至少一齿轮件412、至少一阻尼件413及连接部414。主体411包括开口部4111;连接部414连接于主体411,即连接部414自主体411向外延伸而形成。第二模块的连接端(图未示)借由连接部414转动枢接于滑动件41,例如连接部414可以是采用无扭力而仅单纯以插销(pin)方式自由转动的铰炼元件,但也可以是采用如一般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幕与主机底座间具有扭力或适度转动摩擦力的铰炼元件。
至少一齿轮件412枢设于主体411内,并以一轴向L相对于主体411转动,而各齿轮件412的至少一部分穿过开口部4111而凸出于主体411,以便啮合前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图未示)。至少一阻尼件413结合于至少一齿轮件412,例如阻尼件413叠设于对应齿轮件412的表面,另一面则与主体411形成面接触,阻尼件413能随着齿轮件412转动;借由阻尼件413与主体411的接触摩擦,以提供齿轮件412转动时的阻力,令齿轮件412具有较平缓稳定且紧实的转动效果。此外至少一阻尼件413亦可用一面固定于主体411上,另一面与齿轮件412形成面接触,借由接触摩擦以提供各齿轮件412转动时的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齿轮件412采用单一齿轮件,而至少一阻尼件413采用二个阻尼件413上下夹设单一齿轮件412,以产生较平均的摩擦阻力,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此外自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1更包括底盖415,底盖415与主体411结合,使得至少一齿轮件412及至少一阻尼件413可被限制于底盖415与主体411之间;而底盖415可设置对应齿轮件412的轴向L的枢接结构,以供枢接设置齿轮件412及阻尼件413等,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例如枢接结构亦可直接设置于主体411上。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示意图。
如图1及图3所示,为配合可携式装置1的外观一致性及设计感,滑动组件40的至少一齿条元件42设置于第一模块10的第二区15的表面151下,并对应于狭缝152的位置而设置,以呈现结构隐藏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齿条元件42采用单一齿条元件,并侧向对应啮合滑动件41的齿轮件412;而齿轮件412的轴向L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模块10。
而滑动组件40的滑动件41在结构设计上配合设置于第一模块表面151的狭缝152,使得狭缝152的宽度小于主体411宽度而不小于连接部414厚度(但在狭缝结构是采用例如绒布的可伸缩的材料情况下,狭缝宽度是可以小于连接部414厚度),借此滑动件41的连接部414可穿过狭缝152并可沿着狭缝152移动,且令连接部414外露于第一模块10的表面151,以便于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与连接部414彼此枢接结合。
依此设计,滑动组件40除了滑动件41外露的部分连接部414以外,滑动件41的其他部分及齿条元件42均可隐藏于第一模块10的表面151下;而外露的连接部414与第一模块10的表面151间保持一操作距离S,使得枢接于连接部414的第二模块20可顺利旋转而避免受到第一模块10的干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既可维持整体美观,又不致影响到滑动件41及第二模块20的动作。
当第二模块20改变其摆设位置而使得连接端21移动时,借由滑动件41的齿轮件412与相啮合的齿条元件42的配合,以带动滑动件41沿着狭缝152相对于第一模块10移动;由于滑动件41的阻尼件413于齿轮件412转动时会产生阻力,使得第二模块20能较稳定的移动。
请一并参考图4(a)及图4(b)。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41a的分解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滑动件41a的组合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1a更包括至少一固定件416,各固定件416的一面固定于主体411,其另一面与阻尼件413保持面接触,使得阻尼件413夹设于固定件416与齿轮件4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固定件416采用二固定件,以分别配合齿轮件412以上下夹设二阻尼件413,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固定件416使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材或合金),不仅能提供齿轮件412的较佳保护效果,且金属材料具耐磨特性,使得固定件416与阻尼件413相互摩擦时不易损坏。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b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是改变滑动组件40b中滑动件41b的形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41b的齿轮件412b的轴向L1实质上平行于第一模块10,且齿条元件42b为配合啮合齿轮件412b而改变其设置位置及方向,即齿条元件42b的齿状结构朝向第一模块表面151方向而设置;同时主体411b亦对应改变结构形式(如开口部)并省去底盖的设计。借此,本实用新型可因应第一模块10内部空间大小不同,而采用不同设计形式的滑动组件。
请参考图6(a),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c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0c的滑动件41c包括二齿轮件412c,此二齿轮件412c位于主体411c的同一侧,且此二齿轮件412c的轴向实质上彼此平行,二者单独设置而未接触。滑动组件40c更包括单一齿条元件42c,使得二齿轮件412c各自啮合于齿条元件42c,使得二齿轮件412c以相同方向旋转(例如均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借由多个齿轮件412c的设计,以提高滑动件41c相对于齿条元件42c啮合移动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6(b),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d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四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0d的滑动件41d包括二齿轮件412d,此二齿轮件412d位于主体411d的相对侧,且此二齿轮件412d的轴向实质上彼此平行,二者单独设置而未接触。滑动组件40d更包括二齿条元件42d,二齿条元件42d相对于滑动件41d对称设置,使得各齿轮件412d各自啮合对应的齿条元件42d;二齿轮件412d以相反方向旋转(例如某一齿轮件412d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齿轮件412d则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借由对称设置的多个齿轮件412d及多个齿条元件42d,使得滑动件41d两侧受力平衡,更能提高滑动件41d移动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6(c),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e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五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如图6(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0e的结构大致与图6(b)的滑动组件40d相同,所不同处在于滑动件41e的二齿轮件412e彼此相啮合,借此缩减滑动件41e的尺寸及二齿条元件42e的间距,以节省滑动组件40e所占用的第一模块内部空间;而类似的对称设计亦可如前述第五实施例,提供滑动件41e受力平衡及稳定移动的功能。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f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需注意的是,如前述设计,图7中滑动组件40f设置于第一模块的表面(图未示)下,而为了较清楚呈现滑动组件40f的动作,未将第一模块及其表面一同绘出,特此说明。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0f更包括滑轨结构43,结合于第一模块。滑轨结构43供容置如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滑动件41及至少一齿条元件42,使得滑动件41配合至少一齿条元件42以沿着滑轨结构43相对于第一模块移动。其中滑动件41的主体411于枢设至少一齿轮件的一侧借由齿条元件42导引,而主体411的另一侧借由滑轨结构43的单一侧边导引,以保持滑动件41的动作并稳定地沿着滑轨结构43的延伸方向直线移动。
其中滑轨结构43包括上部结构431及下部结构432,上部结构431结合下部结构432以形成容置空间,供容置至少一齿条元件42及滑动件41。上部结构431抵接滑动件41的主体的上表面,而下部结构432支承滑动件41的主体的下表面;并借由上部结构431及下部结构432以限制滑动件41的移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结构431采用塑性材料,而下部结构432采用金属材料以提供滑动件41的顺畅滑动效果,但材料不以此为限。需注意的是,此滑轨结构43设计亦可对应搭配前述其他实施例的滑动件及齿条元件使用,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请一并参考图8(a)、图8(b)、图8(c)。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自闭合状态变换为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8(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需注意的是,以下虽以前述第一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结构及动作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亦可执行如下的相同操作,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如图8(a)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二模块20叠合于第一模块10上,并以连接端21枢接于滑动件41,此时第二模块20的显示面22朝向第一模块10;支撑件30亦叠设第二模块20上,并分别以第一固定端31及第二固定端32枢接于第一模块后端13及第二模块20。在本实施例中,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其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与支撑件30的第二固定端32位在实质上平行的不同轴线上,使得支撑件30的长度大于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至支撑件30的第一固定端31的长度。然而依结构设计的不同需求,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亦可采用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与支撑件30的第二固定端32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的设计,使得支撑件30的长度等于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至支撑件30的第一固定端31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如图8(b)所示,当使用者对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相对另一侧的自由端24施力而欲开启第二模块,使其离开闭合状态的过程中,一开始第二模块20会随着支撑件30以第二固定端32为支点,相对于第一模块10旋转;直至其旋转掀启一定角度后,借由前述支撑件30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至支撑件30的第一固定端31的长度的设计,使得第二模块20开始以支撑件30的第一固定端31为支点,相对于支撑件30旋转;同时第二模块20会以连接端21为支点,相对于滑动件41旋转并向前推动滑动件41,并借由滑动件41带动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于第二区15朝第一区14向前滑移。
如图8(c)所示,当第二模块20以支撑件30的第一固定端31为支点持续旋转,而使得滑动件41带动第二模块20的连接端21朝第一区14向前滑移至适当处(例如齿条元件42的末端),即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的开启状态。此时第二模块20相对于第一模块10呈一适当操作倾斜角度,第二模块20的显示面22朝向使用者,且借由支撑件30提供第二模块20与第一模块10间的支撑效果。
反之,当使用者欲将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自开启状态回复至闭合状态时,亦仅需通过反向施力向前拉动第二模块20的自由端24,使得第二模块20以支撑件30的第一固定端31为支点旋转,而连接端21会借由滑动件41带动以朝第一模块后端13方向滑移,直至滑移至齿条元件42的另一末端,第二模块20再与支撑件30以第二固定端32为支点旋转至闭合状态的位置。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不需要复杂的元件组合连动,仅需利用滑动组件40即可配合第二模块20的移动;而滑动组件40隐藏在第二区15狭缝152下方且使第二模块20紧贴第二区15表面151,故将使整体几乎无机构件外露,不但能保持外观简洁美观,且亦不会有夹到使用者手指之虞。
前述的各实施例中以位于中央的单一支撑件30配合同样位于相对中央位置处的单一滑动组件40的结构设计方式来达成上述的功效目的,惟依不同的使用需求、功效权衡与机构设计的取舍,本实用新型并不以前述实施例设计为限,凡在于机构件数量上的变化、位置的变更、长度或宽度等尺寸上的改变等等均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同一创作概念并为本实用新型所列权利要求范围所保护。以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滑动件结构,以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加以说明,但其亦可替换为前述其他实施例的滑动组件40a、40b、40c、40d、40e、40f或类似结构组件等,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27)

1.一种滑动组件,应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模块及可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的一第二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件包括:
至少一齿条元件,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以及
一滑动件,可移动地结合于该第一模块,该滑动件包括:
一主体,设置于该第一模块内;
至少一齿轮件,枢设于该主体内并以一轴向相对于该主体转动,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至少一部分外露于该主体以啮合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
至少一阻尼件,结合于所述至少一齿轮件,以提供每一个所述齿轮件转动时的阻力;以及
一连接部,连接于该主体,该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模块以结合该第二模块;
当改变该第二模块的摆设位置时,借由所述至少一齿轮件配合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以带动该滑动件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每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于该主体,且任一所述阻尼件夹设于任一所述固定件与任一所述齿轮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底盖,该底盖与该主体结合,且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及所述至少一阻尼件位于该底盖与该主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滑轨结构,该滑轨结构结合于该第一模块,该滑轨结构供容置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使得该滑动件配合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以沿着该滑轨结构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滑轨结构包括一上部结构及一下部结构,该上部结构结合该下部结构以形成一个供容置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的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平行于该第一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垂直于该第一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同一侧的二个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单一齿条元件,所述二个齿轮件分别啮合于该单一齿条元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相对侧的二个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二个齿条元件,每一个所述齿轮件啮合于对应的每一个所述齿条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齿轮件彼此相互啮合。
1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模块,包括一前端及一后端;
一第二模块,包括一连接端及一显示面;
至少一支撑件,每一个所述支撑件包括一第一固定端及一第二固定端,该第一固定端枢接于该第二模块的非该显示面处,该第二固定端枢接于该第一模块的该后端;以及
至少一滑动组件,每一个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至少一齿条元件,固定于该第一模块;以及
一滑动件,可移动地结合于该第一模块,该滑动件包括:
一主体,设置于该第一模块内;
至少一齿轮件,枢设于该主体内并以一轴向相对于该主体转动,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至少一部分外露于该主体以啮合该至少一齿条元件;
至少一阻尼件,结合于该至少一齿轮件,以提供每一个所述齿轮件转动时的阻力;以及
一连接部,连接于该主体,该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外露于该第一模块以结合该第二模块;
当改变该第二模块的摆设位置时,借由所述至少一齿轮件配合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以带动该滑动件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每一个所述固定件固定于该主体,且任一所述阻尼件夹设于任一所述固定件与任一所述齿轮件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还包括一底盖,该底盖与该主体结合,且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及所述至少一阻尼件位于该底盖与该主体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件还包括一滑轨结构,该滑轨结构结合于该第一模块,该滑轨结构供容置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使得该滑动件配合该至少一齿条元件以沿着该滑轨结构相对于该第一模块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于枢设所述至少一齿轮件的一侧借由该齿条元件导引,而该主体的另一侧借由该滑轨结构的单一侧边导引。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轨结构包括一上部结构及一下部结构,该上部结构结合该下部结构以形成一供容置该至少一齿条元件及该滑动件的容置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平行于该第一模块。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齿轮件的该轴向垂直于该第一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同一侧的二个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单一齿条元件,所述二个齿轮件分别啮合于该单一齿条元件。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齿轮件包括位于该主体的相对侧的二个齿轮件,且所述至少一齿条元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二个齿条元件,每一个所述齿轮件啮合于对应的每一个所述齿条元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齿轮件彼此相互啮合。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长度不小于该第二模块的该连接端至该支撑件的该第一固定端的长度。
23.如权利要求11项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块还包括一具有至少一狭缝的表面,所述至少一滑动组件设置于该表面下,且该滑动件的该连接部穿过该狭缝以使该连接部的一部分外露于该表面,且该狭缝的宽度小于该主体的宽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与该第一模块的该表面间保持一操作距离。
2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模块叠合于该第一模块的闭合状态下,该第二模块的该连接端与该支撑件的该第二固定端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2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模块叠合于该第一模块的闭合状态下,该第二模块的该连接端与该支撑件的该第二固定端分别位于平行的不同轴线上。
2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块为一底座,该第二模块为一显示模块。
CN 201220262504 2012-05-09 2012-06-05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21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08748U TWM439832U (en) 2012-05-09 2012-05-09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ing component thereof
TW101208748 2012-05-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2172U true CN202632172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62504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2172U (zh) 2012-05-09 2012-06-05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2172U (zh)
TW (1) TWM4398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034A (zh) * 2013-05-13 2014-11-1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铰链组件
CN107390794A (zh) * 2017-08-03 2017-11-24 合肥利元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桌面固定结构
CN113090637A (zh) * 2019-12-23 2021-07-0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5069B (zh) * 2012-05-22 2015-10-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電子裝置
TWI571727B (zh) * 2016-02-02 2017-02-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034A (zh) * 2013-05-13 2014-11-19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铰链组件
CN104156034B (zh) * 2013-05-13 2017-07-14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铰链组件
CN107390794A (zh) * 2017-08-03 2017-11-24 合肥利元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桌面固定结构
CN113090637A (zh) * 2019-12-23 2021-07-0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39832U (en) 201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32172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滑动组件
CN103123521B (zh) 便携式计算机
CN108874040B (zh) 显示系统
CN103593016A (zh) 可携式电脑
CN103576769B (zh) 可携式电脑
CN103123524B (zh) 便携式计算机
TWI482571B (zh) 可攜式電腦
CN102804740A (zh) 具有至少一可延展及可挠性显示部的电子装置
TWI519934B (zh) 基座裝置及其電子系統
TWI511643B (zh) 可攜式電腦
US892298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CN202711143U (zh) 驱动显示模块运动的驱动机构与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689078B (zh) 鼠标及其鼠标垫
CN201448349U (zh) 铰链装置
CN103179827A (zh) 具有多角度限位功能的滑盖装置
CN106462181B (zh) 用于计算装置的铰接组件
CN104094529B (zh) 可倾斜个人便携终端机
CN201812247U (zh) 一种分体式键盘及其放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