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0465U -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30465U
CN202630465U CN 201220039387 CN201220039387U CN202630465U CN 202630465 U CN202630465 U CN 202630465U CN 201220039387 CN201220039387 CN 201220039387 CN 201220039387 U CN201220039387 U CN 201220039387U CN 202630465 U CN202630465 U CN 20263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pipe
cold pipe
solar cold
evacu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393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惠忠
梁海斌
闫琨
孙晓翠
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0393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3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3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304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包括烘箱、太阳能冷管、真空排空系统和吸附平衡瓶,太阳能冷管在制作过程中放置在烘箱中;真空排空系统包括真空控制箱,真空控制箱通过玻璃二通阀与太阳能冷管相连接,通过另一玻璃二通阀与太阳能冷管相连接,真空控制箱上还安装有单向排气阀、两只节流阀、电阻式真空规和精密真空表,电阻式真空规与真空计连接,两只节流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旋片油塞泵和真空水环泵。本实用新型采用13X沸石复合吸附剂对水蒸气吸附脱附性能,将热排空和真空排空相结合,使得太阳能冷管的真空度提高,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从而获得较高的制冷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热排空法和真空排空法相结合,提高了太阳能冷管的真空度和制冷效率,结构紧凑的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能源危机加剧和环境保护呼声高涨的今天,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各国的重视。在常年气温较高的地区,制冷空调成为基本需求。通常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太阳辐射能源也相对较丰富。如果能将太阳能充分利用辅助制冷和供热水,节约了常规能源并且绿色清洁,将产生重要的应用价值。从目前公开号CN 1393668的实用新型专利“制冷和供热两用的多功能太阳能冷管”采用真空排空,即真空泵对太阳能冷管抽空,该方法将冷管内的水蒸气和空气一起抽出,抽到一定真空度时,水蒸气容易结冰堵塞真空泵,使之不能顺利运行,并且由于冷管内水蒸气的存在,影响冷管的真空度,使冷管的制冷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热排空法和真空排空法相结合,提高了太阳能冷管的真空度和制冷效率,结构紧凑的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热排空、真 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烘箱、太阳能冷管、真空排空系统和吸附平衡瓶,所述太阳能冷管在制作过程中放置在烘箱中;真空排空系统包括真空控制箱,所述真空控制箱通过第一玻璃二通阀与太阳能冷管相连接,所述真空控制箱通过第二玻璃二通阀与太阳能冷管相连接,所述真空控制箱上还安装有单向排气阀、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电阻式真空规和精密真空表,所述电阻式真空规与一真空计连接,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旋片油塞泵和真空水环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太阳能冷管包括真空集热管和高硼硅玻璃套管,两层管壁之间留有夹层,真空集热管由真空集热外管内套真空集热内管,两管之间留有夹层,夹层密闭抽真空,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内填充有复合吸附剂,形成与真空集热内管壁直接接触的复合吸附剂吸附床,真空集热内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向上延伸至高硼硅玻璃套管顶端,与高硼硅玻璃套管相连接,真空集热内管中空位置为水蒸气通道,复合吸附剂吸附床顶端设置滤网,高硼硅玻璃套管底端焊接尾嘴,所述尾嘴连接真空控制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复合吸附剂吸附床采用13X沸石分子筛与硅溶胶复合而成的复合吸附剂组成的吸附床的形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水蒸气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水蒸气通道直径为2-4mm,真空集热管内径为38mm,外管内径为47mm,高硼硅玻璃套管直径为5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滤网,采用200目至500目的不锈钢丝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中心管为高硼硅玻璃管,直径为8mm、10mm、12mm、14mm或者1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尾嘴采用8mm高硼硅玻璃管焊接 而成。 
一种使用热排空、真空排空相结合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制作太阳能冷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吸附平衡瓶连接入系统之前,灌入约500ml蒸馏水; 
(2).将预制好的太阳能冷管放入烘箱进行排空,与整套系统焊接好,将太阳能冷管上连接的第一玻璃二通阀打开,单向排气阀打开,从顶端到低端依次打开烘箱内的碘钨灯,吸附床内的水蒸气随着烘箱的温升不断从排气阀排出,烘箱温度控制在300℃以内;热排空过程延续24小时,直至水蒸气没有明显排出为止; 
(3).关闭单向排气阀,缓慢打开第二节流阀直至最大,用真空水环泵进行真空排空,控制第二节流阀的开启,防止抽气时真空度突然变大,造成吸附床体喷出,观察真空计示数,真空度达到104Pa,关闭第二节流阀,打开第一节流阀,用旋片油塞泵抽真空,待到真空度达到100Pa以下,关闭第一节流阀,真空排空结束; 
(4).关闭烘箱内的所有碘钨灯,打开吸附平衡瓶上连接的第二玻璃二通阀,进行吸附平衡,直至吸附平衡瓶中的蒸馏水水位不再变化,即关闭第二玻璃二通阀,用玻璃焊枪对太阳能冷管的尾嘴进行封结,完成太阳能冷管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13X沸石复合吸附剂对水蒸气吸附脱附性能,利用太阳能集热真空管的高效集热特点,将热排空和真空排空相结合,使得太阳能冷管的真空度提高,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从而获得较高的制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4为图2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烘箱6、太阳能冷管7、真空排空系统和吸附平衡瓶11,所述太阳能冷管在制作过程中放置在烘箱6中;真空排空系统包括真空控制箱12,所述真空控制箱12通过第一玻璃二通阀1与太阳能冷管7相连接,所述真空控制箱12通过第二玻璃二通阀3与太阳能冷管7相连接,所述真空控制箱12上还安装有单向排气阀2、第一节流阀4、第二节流阀5、电阻式真空规9和精密真空表10,所述电阻式真空规9与一真空计8连接,第一节流阀4和第二节流阀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旋片油塞泵13和真空水环泵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4为图2的B-B视图。如图2-4所示:太阳能冷管7包括真空集热管71和高硼硅玻璃套管72,两层管壁之间留有夹层,真空集热管71由真空集热外管内套真空集热内管,两管之间留有夹层,夹层密闭抽真空,所述的真空集热管71内填充有复合吸附剂,形成与真空集热内管壁直接接触的复合吸附剂吸附床74,真空集热内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中心管73,所述中心管73向上延伸至高硼硅玻璃套管72顶端,与高硼硅玻璃套管72相连接,真空集热内管中空位置为水蒸气通道,复合吸附剂吸附床74顶端设置滤网,高硼硅玻璃套管72底端焊 接尾嘴,所述尾嘴连接真空控制箱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复合吸附剂吸附床74采用13X沸石分子筛与硅溶胶复合而成的复合吸附剂组成的吸附床的形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水蒸气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水蒸气通道直径为2-4mm,真空集热管71内径为38mm,外管内径为47mm,高硼硅玻璃套管72直径为5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滤网,采用200目至500目的不锈钢丝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中心管73为高硼硅玻璃管,直径为8mm、10mm、12mm、14mm或者16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尾嘴采用8mm高硼硅玻璃管焊接而成。 
一种使用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制作太阳能冷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吸附平衡瓶11连接入系统之前,灌入约500ml蒸馏水; 
(2).将预制好的太阳能冷管7放入烘箱6进行排空,与整套系统焊接好,将太阳能冷管7上连接的第一玻璃二通阀1打开,单向排气阀2打开,从顶端到低端依次打开烘箱6内的碘钨灯,吸附床74内的水蒸气随着烘箱6的温升不断从排气阀2排出,烘箱6温度控制在300℃以内;热排空过程延续24小时,直至水蒸气没有明显排出为止; 
(3).关闭单向排气阀2,缓慢打开第二节流阀5直至最大,用真空水环泵14进行真空排空,控制第二节流阀5的开启,防止抽气时真空度突然变大,造成吸附床体喷出,观察真空计示数,真空度达到104Pa,关闭第二节流阀5,打开第一节流阀4,用旋片油塞泵13抽真空,待到真空度达到100Pa以下,关 闭第一节流阀4,真空排空结束; 
(4).关闭烘箱6内的所有碘钨灯,打开吸附平衡瓶11上连接的第二玻璃二通阀3,进行吸附平衡,直至吸附平衡瓶11中的蒸馏水水位不再变化,即关闭第二玻璃二通阀3,用玻璃焊枪对太阳能冷管的尾嘴进行封结,完成太阳能冷管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13X沸石复合吸附剂对水蒸气吸附脱附性能,利用太阳能集热真空管的高效集热特点,将热排空和真空排空相结合,使得太阳能冷管的真空度提高,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吸附和脱附过程,从而获得较高的制冷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烘箱、太阳能冷管、真空排空系统和吸附平衡瓶,所述太阳能冷管在制作过程中放置在烘箱中;真空排空系统包括真空控制箱,所述真空控制箱通过第一玻璃二通阀与太阳能冷管相连接,所述真空控制箱通过第二玻璃二通阀与太阳能冷管相连接,所述真空控制箱上还安装有单向排气阀、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电阻式真空规和精密真空表,所述电阻式真空规与一真空计连接,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旋片油塞泵和真空水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冷管包括真空集热管和高硼硅玻璃套管,两层管壁之间留有夹层,真空集热管由真空集热外管内套真空集热内管,两管之间留有夹层,夹层密闭抽真空,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内填充有复合吸附剂,形成与真空集热内管壁直接接触的复合吸附剂吸附床,真空集热内管中心位置固定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向上延伸至高硼硅玻璃套管顶端,与高硼硅玻璃套管相连接,真空集热内管中空位置为水蒸气通道,复合吸附剂吸附床顶端设置滤网,高硼硅玻璃套管底端焊接尾嘴,所述尾嘴连接真空控制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附剂吸附床采用13X沸石分子筛与硅溶胶复合而成的复合吸附剂组成的吸附床的形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水蒸气通道直径为2-4mm,真空集热管内径为38mm,外管内径为47mm,高硼硅玻璃套管直径为58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网,采用200目至500目的不锈钢丝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为高硼硅玻璃管,直径为8mm、10mm、12mm、14mm或者16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嘴采用8mm高硼硅玻璃管焊接而成。 
CN 201220039387 2012-02-07 2012-02-07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3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39387 CN202630465U (zh) 2012-02-07 2012-02-07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39387 CN202630465U (zh) 2012-02-07 2012-02-07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30465U true CN202630465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39387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630465U (zh) 2012-02-07 2012-02-07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3046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8257A (zh) * 2012-02-07 2012-07-0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5333646A (zh) * 2015-12-03 2016-02-17 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集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52221A (zh) * 2015-12-03 2016-02-24 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管及其加工方法
CN111413430A (zh) * 2020-04-16 2020-07-14 浙江西亚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硅烷金属离子分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8257A (zh) * 2012-02-07 2012-07-0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2538257B (zh) * 2012-02-07 2013-08-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5333646A (zh) * 2015-12-03 2016-02-17 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集热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5352221A (zh) * 2015-12-03 2016-02-24 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管及其加工方法
CN105352221B (zh) * 2015-12-03 2019-03-22 北京越洋高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管及其加工方法
CN111413430A (zh) * 2020-04-16 2020-07-14 浙江西亚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硅烷金属离子分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30465U (zh)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
CN106178807A (zh) 一种“双冷凝—吸附”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102519284B (zh) 热管换热器和换热方法
CN102538257B (zh) 一种热排空、真空排空制作太阳能冷管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4608872U (zh) 一种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装置
CN206577551U (zh) 油气回收一体化设备
CN102992955A (zh) 一种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
CN201735206U (zh) 一种冷却吸附的油气回收装置
CN101518707A (zh) 一种瓦斯气的吸附除湿方法及其装置
CN205653194U (zh) 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联合驱动的吸附式海水淡化系统
CN102539474A (zh) 测试整体成形太阳能制冷吸附剂吸附性能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3478758U (zh) 氨液分离器
CN109821346B (zh) 一种吸附剂吸附-活化复活-再吸附油气回收系统
CN204816132U (zh) 一种新型的颗粒活性炭吸附装置
CN102976893A (zh) 一种免冲洗循环制造无水乙醇的方法
CN204723980U (zh) 一种丙烯腈气体的回收装置
CN205387561U (zh) 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
CN205351849U (zh) 一种带有刺孔膜片式吸附质管的壳管式吸附床
CN1995867A (zh) 薄壁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吸附床一体化制冷系统
CN202410224U (zh) 玻璃循环冷阱
CN202933508U (zh) 一种轻烃回收装置
CN201875998U (zh) 玻璃壳体吸收式吸附式制冷元件
CN201817855U (zh) 一种太阳能吸附制水装置
CN205332596U (zh) 太阳能管
CN207641240U (zh) 一种超低排放节能组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81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