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28160U -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28160U
CN202628160U CN 201220181642 CN201220181642U CN202628160U CN 202628160 U CN202628160 U CN 202628160U CN 201220181642 CN201220181642 CN 201220181642 CN 201220181642 U CN201220181642 U CN 201220181642U CN 202628160 U CN202628160 U CN 202628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tope
long
air duct
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8164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召祥
姬建虎
张习军
陈孜虎
闫洪远
董浩民
刘俊杰
曾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22018164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28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28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281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主要包括:在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进风顺槽内设置局部通风机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是矿井降温系统的末端散冷设备,一端与局部通风机通过短风筒相连,另一端接至长风筒,长风筒沿进风顺槽铺设,其末段设置于回采工作面内的煤壁后半部与采空区之间的横向区域内,并且端部封闭,在位于回采工作面内的长风筒上等距开设通风孔,使风流沿各通风孔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风量相等,随着工作面的推移不断调整长风筒末段在横向区域内的长度,实现回采工作面内长时间均匀供冷。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在采取降温措施后工作面产生冷热分布不均的问题,并且最大程度地降低降温工作对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影响。

Description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间均匀供冷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矿井开采逐渐向深部转移,越来越多的矿井面临着高温热害的难题。为了创造适宜的工作热环境条件,机械制冷降温已经成为矿井热害治理的必要手段。目前已经进入到实际工程应用阶段并且技术比较成熟的矿井降温系统主要有地面集中式冷水降温系统、井下集中式冷水降温系统、地面制冰降温系统、局部移动式降温系统。但是,一个好的矿井降温系统仅仅是基础,主要需冷地点(采掘工作面)完善的降温技术工艺才是做好矿井降温工作的关键。矿井井下所需降温地点中,回采工作面是降温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用新型人发现目前我国深井高温回采工作面的降温模式主要是在进风顺槽内安设空冷器或蒸发器(矿井降温系统的末端散冷设备),部分(混风降温)或全部(全风降温)冷却工作面进风顺槽内的进风流,并非针对于回采工作面内的工人工作区域。当深部围岩温度较高时,仅靠在进风顺槽巷道冷却风流是不行的。因为,即使工作面进风口处的风流温度降低的很低,但由于工作面内热湿源散热、散湿量较大(尤其是高产高效矿井回采工作面),在工作面出口处的风流温度仍然会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实现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能够实现长时间均匀供冷的系统,一方面可以缓解采取降温措施后工作面冷热分布不均的问题,又能够尽最大程度的不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符合现场工程实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使深部开采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避免在采取降温措施后产生冷热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均匀供冷,最大程度地降低降温工作对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种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包括局部通风机、换热装置、短风筒和长风筒,所述局部通风机和换热装置设置在深部开采的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进风顺槽内,所述换热装置作为矿井降温系统的末端散冷设备,载冷剂在换热装置内部与高温风流发生热交换;
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与局部通风机通过短风筒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长风筒,长风筒沿进风顺槽进行铺设,其末段迂伸至回采工作面内的煤壁后半部与采空区之间的横向区域内,所述长风筒末段的端部封闭,位于回采工作面内的长风筒筒身上等距开设通风孔,使风流沿各通风孔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风量相等,实现回采工作面内均匀供冷。
进一步,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空冷器或蒸发器;
进一步,所述载冷剂采用冷水或盐水或乙二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仅需要对风筒进行少量次数的调整,而不需要对局部通风机和换热装置进行移动,就可以实现回采工作面内长时间的均匀供冷,因此,节约了人力物力,减少了能量损失,达到了稳定高效的井下供冷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使用,使深部开采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避免在采取降温措施后产生冷热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均匀供冷,最大程度地降低降温工作对工作面正常生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极限状态示意图;
图3为局部通风机和换热装置安装位置需要变更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包括局部通风机、换热装置、短风筒和长风筒,其中局部通风机和换热装置设置在深部开采的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进风顺槽内,换热装置作为矿井降温系统的末端散冷设备,载冷剂在换热装置内部与高温风流发生热交换;其中,换热装置可以采用空冷器或蒸发器,载冷剂可以采用冷水或盐水或乙二醇。
换热装置的一端与局部通风机通过短风筒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长风筒,长风筒沿进风顺槽进行铺设,其末段迂伸至回采工作面内的煤壁后半部与采空区之间的横向区域内,所述长风筒末段的端部封闭,位于回采工作面内的长风筒筒身上等距开设通风孔,使风流沿各通风孔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风量相等,实现回采工作面内均匀供冷。
需要强调的是,在深部开采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将上述系统的各个部件布置完毕、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在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随着工作面沿推进方向的不断前移,不断调整长风筒末段在横向区域内的长度,直至长风筒在横向区域内的长度大致等于该横向区域的长度,达到极限状态,此时将仍处于进风顺槽内的长风筒筒身撤去一部分,同时回缩处于横向区域内的长风筒末段,使长风筒回复至初始状态,继续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过程;直至推进方向上的煤壁即将与换热装置平齐时,将进风顺槽内换热装置和局部通风机的安设位置进行变更,这样的话,既减少了工作面降温系统的搬家次数,又达到了工作面内长时均匀输送冷风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设通风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风筒断面和通风孔开孔面积的不同组合形式,使风流沿各通风孔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风量相等。
不同组合方式包括:
(1)改变通风孔孔口面积,长风筒断面积不变;
(2)改变长风筒断面积,通风孔孔口面积不变;
(3)通风孔孔口面积和长风筒断面积均改变。
在本领域,由于对管道、风筒的均匀送风设计基本原理已经十分成熟,其相关设计原理、计算过程与实例可以参考多种公开资料,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回采工作面沿倾斜方向长度为200m,均匀供冷点为5个。图1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局部通风机;2-换热装置;3-长风筒;4-短风筒;5-采空区;6-煤壁;7-通风孔。
深部开采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进风顺槽内空冷器和配套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距回采工作面入风口500m(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300m、400m甚至600m、700m)处,其后接560m的风筒,后160m的风筒上开设均匀送风的出风口,间距40m,末端封口,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
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风筒可以不断向工作面后半部推移,至极限状态,此时,推进方向上的煤壁即将与换热装置平齐,同时长风筒末段的端部即将与回风顺槽的侧壁相抵,如图2所示,此时为回采工作面均匀送风供冷时风筒在工作面内的最终状态。
在极限状态时,为保证工作面继续推进,必须返回至初始状态。此时的操作为:将进风顺槽内近400m的风筒撤去100m(10节),将风筒整体前移100m,即恢复至图1状态,但进风顺槽内空冷器(或蒸发器)和配套局部通风机距工作面入风口的距离减少了,变为400m。如此,初始状态至极限状态之间的循环回复3-4次后,直至推进方向上的煤壁即将与换热装置平齐时,才需将进风顺槽内空冷器和配套局部通风机的安设位置进行变更(如图3所示)。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面降温系统的搬家次数,又达到了工作面均匀输送冷风的目的。
以我国华东地区为例,由于多数矿井仅夏季较热月份才开启降温系统,夏季较热月份3~4个月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每月约200m,共推进约600~800m。这样回采工作面从降温系统安装时就考虑这一因素,则工作面降温系统在夏季最多搬家一次,有时甚至是一步到位,不需要变更,因此最大程度地符合了现场工程实际,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3)

1.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局部通风机、换热装置、短风筒和长风筒,所述局部通风机和换热装置设置在深部开采的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进风顺槽内,所述换热装置作为矿井降温系统的末端散冷设备,载冷剂在换热装置内部与高温风流发生热交换;
所述换热装置的一端与局部通风机通过短风筒相连,另一端连接至长风筒,长风筒沿进风顺槽进行铺设,其末段迂伸至回采工作面内的煤壁后半部与采空区之间的横向区域内,所述长风筒末段的端部封闭,位于回采工作面内的长风筒筒身上等距开设通风孔,使风流沿各通风孔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风量相等,实现回采工作面内均匀供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空冷器或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剂采用冷水或盐水或乙二醇。
CN 201220181642 2012-04-25 2012-04-25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28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1642 CN202628160U (zh) 2012-04-25 2012-04-25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1642 CN202628160U (zh) 2012-04-25 2012-04-25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28160U true CN202628160U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81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81642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28160U (zh) 2012-04-25 2012-04-25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2816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9551A (zh) * 2012-04-25 2012-08-0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和方法
CN109084828A (zh) * 2018-05-25 2018-12-25 山东科技大学 采煤工作面降温规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9667612A (zh) * 2018-12-27 2019-04-23 常州工学院 用于u型长距离回采工作面通风降温的分流系统和方法
CN113090316A (zh) * 2021-04-19 2021-07-09 中南大学 巷道掘进工作面降温除尘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9551A (zh) * 2012-04-25 2012-08-01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和方法
CN109084828A (zh) * 2018-05-25 2018-12-25 山东科技大学 采煤工作面降温规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9084828B (zh) * 2018-05-25 2020-11-10 山东科技大学 采煤工作面降温规律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9667612A (zh) * 2018-12-27 2019-04-23 常州工学院 用于u型长距离回采工作面通风降温的分流系统和方法
CN113090316A (zh) * 2021-04-19 2021-07-09 中南大学 巷道掘进工作面降温除尘控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5430B (zh) 一种单洞大断面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系统及通风方法
CN202628160U (zh)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
CN103216255B (zh) 一种矿井用压缩空气输冷降温系统及其降温方法
CN102619551A (zh) 矿井高温回采工作面内实现长时均匀供冷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13333A (zh) 双埋管地道风与相变蓄能耦合空调系统
CN205154229U (zh) 高温矿井巷道壁面贴附水膜板热换器降温装置
CN110030027A (zh) 一种基于恒温层冷水源的矿井风流冷却系统及方法
KR101219315B1 (ko) 지중열복원 및 효율향상을 위한 하이브리드형 지열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202970756U (zh) 矿用液氮降温装置
CN108709227A (zh) 一种分房间式地热供暖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0178400U (zh) 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
CN210068227U (zh) 一种基于恒温层冷水源的矿井风流冷却系统
CN102121391A (zh) 小半径螺旋隧道施工通风工法
CN105386785B (zh) 高温矿井巷道壁面贴附水膜板热换器降温系统
RU2460885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ветривания карьера
CN115306461A (zh) 一种高地温隧道施工的通风降温方法
CN2463768Y (zh) 烘干隧道
Rao et al. Planning of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 for Deep Mechanised Long Wall Faces–A Case Study of Adriyala Longwall Project of The Singareni Collieries Company Limited (SCCL)
CN115013030A (zh) 一种接力送风的深井采矿制冷系统
CN111396115B (zh) 冻结施工矿井人工冻土层冷量再循环用于矿井降温系统
Biffi et al. Cooling power for a new age
CN103939122A (zh) 一种大直径深立井掘进面侧送风方法
CN208332439U (zh) 一种分房间式地热供暖装置
CN110185485B (zh) 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
CN206346771U (zh) 一种深部矿井预冷风流降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CHINA CO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00039 Chongqing Jiulongpo Branch City Road No. 6

Patentee after: China Co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400039 Chongqing Jiulongpo Erlang Branch City Road No. 6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al Science and Industry Group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